登陆注册
16037000000040

第40章 方言文化与电影(1)

语言、方言、方言文化

方言电影的创作与受众

个案分析:《鬼子来了》

在传统中国社会,人们不论离家多远、多久,都很难忘记乡音,正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1]——这里的“乡音”说的就是方言或土话,特指通行于一定地域内、和民族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语言。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方言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之一,它不仅是人们在儿时养成的说话能力和习惯,而且其中还凝结着对家乡文化的多元记忆与深沉眷恋。

方言既是一方地域内居民彼此交流的实用工具,又是居民文化身份的表征。是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听口音就清楚了。对传统社会的中国人来说,方言是一种存在于成长记忆中的文化基因,它细腻、微妙地弥散到生活、生产当中,不是轻易就能学得会或忘得掉的。与通用语相比,方言蕴含了更多原汁原味的地域风情,它贴合于本地居民的话语习惯,具有活泼、幽默、生动的特征,在本地居民间的相互交流与表达上十分方便。

方言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端于各地的传统说唱、曲艺和戏曲当中,但在影视节目/作品中却很少使用,这主要与政府要求推广通用语有关,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部分媒体和观众对方言的日渐青睐,采用或部分采用方言的影视节目/作品才趋于增多,而方言所特有的真实、生动、幽默的效果,也让这些节目/作品显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魅力。毋庸置疑,将方言文化引入电影创作,是一种既有实践价值,又不乏文化意义的、富有远见的尝试。

第一节语言·方言·方言文化

“语言”是人类诞生后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里程碑之一。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历程的开始。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思维的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人们需要借助语言交流思想、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此外,语言还是区分各族群的重要依据之一,即使就同一种语言来说,当使用者所处的时空环境发生变化时,语言也会随着交流需求的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

可见,即便是同一种语言,其本身也具有变异性和多样性——从纵向来看,同一地域的语言在不同时期往往会有所变化,例如我国很多县级以上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其传统的、比较纯正的方言已在快速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以普通话的语调为主、杂糅了当地语音的一种“地方普通话”,比如西南地区的所谓“椒盐普通话”等;就横向而言,同一时期的语言在不同地区也会呈现出差异性,在相邻地域呈现出过渡性。例如:在冀豫两省交界的安阳地区,在鲁豫两省交界的驻马店地区,人们的语言就显得不那么纯粹,在语音和语调上常常兼有两省味道。

显然,同一种语言会“因时因地”的不同,出现诸多演化,而这就是各种“方言”产生的缘由。一般认为,“方言”指的是通行于较小区域的语言,是某个民族语言的细化或分支,它会随着所在区域人们需求的不同,而逐步产生、变异、融合、分化,最终形成多种较为稳定的、独立的方言系统。

一、中国方言文化概论

方言是语言的一部分,是语言的变体形式,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它主要用于口语上的表达,依靠人们代代口耳相传。对方言的掌握主要依靠环境的熏陶。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前者是指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在地域上的反映,例如:四川、湖南、东北方言等。后者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职业、年龄、阶层、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语言变体,例如:行业用语、科技术语、行话、黑话等。人们通常所说的方言仅指“地域方言”,这也是本章的研究对象。

1.我国方言的成因

中国方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历史、地理、生活、生产、传播等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它的产生主要受到了以下几方面影响:

(1)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是方言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方面,由于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均比较粗陋,所以生产的剩余产品十分有限,人们在自给自足之后,剩余的一点产品仅用于近距离简单交换。通常几个村落间的集市就能满足附近居民日常所需,一般人无力进行跨区域的产品交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主要依赖人力、畜力车,致使远距离贸易的成本很高,这就抑制了古代居民进行跨区域交流的愿望。此外,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居民“守家在地”观念较强,认为田地、屋宅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非有瘟疫、饥荒等特殊情况,鲜少主动离乡背井,加之古代向有重农抑商政策,因此,以本区域交流为主的“农”要远多于以跨区域交流为主的“商”,所以居民的生活普遍比较闭塞。

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做一旁证,文章用赞赏的笔调描述了一个长期与世隔绝,却和谐圆融的村落。他对乌托邦式“桃花源”的强烈向往,除表达了对现实黑暗政治的绝望之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古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满足于封闭生活的状况。

从本源来看,所有的语言都衍生并服务于特定的生活时空。当各地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各自那个相对闭塞的空间环境中时,他们的语言在词汇、语调、语音等方面,很自然地就会有别于生活在其他空间的人群,这是因为定居在不同区域空间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方面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异使然,相应地在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上也就有所不同——因为对语言的使用要求或者说语言的服务对象不同。

因此,临近的十里八乡在用词、语音、语调上或许会有相通之处,但在距离稍远的地方,所使用的语言就会出现一定的区别,于是“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的状况就成为一种必然。推而广之,地域距离越远、环境差异越大、来往需求越少,那么彼此间在语言上的差异就越明显,日积月累之后便产生了各种地域性强、差异性大的语言——方言。

(2)政治、历史条件限制

除生产力水平外,历史、地理条件的限制,在方言的产生、演变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历代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政治区域、利益空间的划分,人为地妨碍了各地居民的交往,加上统治者有意施加的影响,致使临近区域内的语言也会有较大区别。例如:金辽元时期,现在的北京、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由于政治原因被分隔开来,分别受到女真话、契丹话、蒙古话的影响,北京、东北两地讲的都是区别于中原话的幽燕话[2],再细区分,北京地区(原元大都)受蒙古话影响多,东北地区(女真族发源地)受女真话影响多。可见,在某些历史时期,政治势力的干预会超越自然地理的影响,成为促使方言产生和变异的首要因素。

(3)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同一区域内,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也易于产生多种方言。在我国山脉丘陵水系较为发达的东南地区,由于山多、河多,道路交通不便,所以各处居民来往的困难较大,因此方言的地域差异便格外明显、复杂,同一地区内常有多种不同支系的方言并存。例如:仅在福建一地,就有闽北方言、闽南方言、闽东方言、客方言、赣方言等多个方言区。

此外,特定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当地居民的整体气质、性情产生影响,这一点体现在语言上,就使方言也有了“性格”、“脾气”。例如:江浙地区气候温润、锦山秀水、物产丰饶,所以当地居民心态较为平和,语气趋于和缓,于是便有了婉转缠绵的“吴侬软语”;而武汉地区夏季气候沉闷炎热,冬季寒风刺骨,加上历史上常有旱涝灾害、兵连祸结,所以当地居民的脾气便相对“火爆”,在语气、语调方面显得相当铿锵有力。

(4)地域居民生活方式影响

不同地域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语言作为日常交流最主要的工具,需要能够涵盖当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各地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不同,所需要的语汇乃至表达的状态就会有所不同,由此产生的方言也就千姿百态甚而大相径庭。

东北方言中便有许多特有的词汇、歇后语,用来描述当地的生产、生活状态。例如:“老云接架,不是阴就是下”,“朵朵瓦片疙瘩云,高温无雨晒死人”,“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谚语,都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形象描述;而“三九天穿单褂子——抖起来了”,“土豆煮酸菜——挺硬”,“黄鼠狼下豆鼠子——一辈不如一辈”中所涉及的酸菜、土豆、黄鼠狼等,也都是当地的常见物象。

方言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语言,民众将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东西熔炼成生动活泼的语言,再将这种语言应用于生活之中,便逐步建立起了一种有着浓郁本地特色、为本地居民所共享的方言。

2.我国方言的流变

方言本身具有多样性、变化性,它不是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形成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历了缓慢的流变。

(1)口头方言的流变

方言最早缘起于何时?这显然是个永远不会有答案的无解之谜。可以说,自从有了按族群聚居的人类,“方言”便开始了它的成长之旅。

早在周朝,我国便有了“五方之民,言语不通”[3]的现象,显然,那时的方言在品种上已经很多。为便于各地交流,并巩固国家统治,周朝以王都所在地的方言作为标准,确立了一种通用语——“雅言”。在口头与书面上,雅言由此成为周朝的标准通用语言。“雅”意为“正”,“雅言”有正统、通用的语言之意,在此对照之下,除“雅言”外的所有其他语言便都是方言了。

由于方言有着深厚的生活根基,因此它不但没有因为通用语的推行而消失,反而受到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与各时代统治者推行的通用语言并行存在,经历了复杂漫长的变迁过程。

总体来说,在我国现存的几大汉语方言体系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中国方言的某种“根基”,是古汉语历经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其余方言则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渐形成的。例如:早期的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使用的语言为古越语,与古汉语不能相通,后来,北方的汉人通过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将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带到了江南各地区,逐渐影响了当地的语言,经过熔炼凝合,江南在各地逐渐形成了彼此不同、种类繁杂的方言。

由于我国方言数量众多,且每种方言的形成过程都很漫长、复杂,因此我们仅以北京方言的形成过程为例,阐述一下方言的流变过程。

据考证,北京地区居民最初使用的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中的东胡语支,还不是汉语;后来,黄帝将此地分封为蓟,当地居民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此,称燕,燕逐渐强大后,将东胡人大部分驱逐出此地,北京地区居民开始使用宝鸡的关中方言(周族语言)。此后,北京地区一直是汉族、蒙古语族和鲜卑、契丹等少数民族的杂居地,北京地区的东胡话烙印逐渐显现,关中色彩逐渐淡化。

辽金元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在北京驻兵移民,时间延宕四百余年,致使北京的汉语方言与阿尔泰语系接触密切,与东北地区方言的联系也相当紧密,与中原的汉语方言反而处于分离的状态。这一时期,处于开放环境中的北京方言发展迅速,体现出了方言内部分歧小、语音结构简单,在汉语方言中保留古音最少等特点,时称“元大都话”,成为现代北京话的源头。

到了明朝,130多万各地的汉族人移民到北京,由于汉族人来源不一,所操方言也各不相同,汉族移民们便使用北京汉族土著所使用的“元大都话”作为通用语言。元大都话与现在的北京话基本上区别不大。元明清三代的统治使北京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身份愈加凸显,到了清代中叶,北京语音取代中原的通用语雅音,成为汉语标准音。

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的传播与北京语音的推广结合起来,白话取代了文言在书面语中的地位,书面和口头上得到统一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京语音)基本形成。民国时期,汉民族的共同语被称为“国语”,新中国称之为“普通话”。

纵观北京方言的变迁,我们可以发现北京一地就曾受到过陇中方言、关中方言、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各地汉语方言的影响,它并非来源于单一的汉语支系,反而是多种地域语言锤炼融合后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书面方言的流变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方言与书面语言的关系也经历了曲折变迁。

秦代,统治者以秦小篆和原秦语词汇取代六国文字,形成了“文言文”,统一了书面语,使得方言词汇很少出现在书面语言之中,也使书面语和口头语产生分离。例如:流传至今的《谏逐客书》[4]、《吕氏春秋》[5]等著述都是当时文言文作品的范例。同样的文字作品,不同地区的阅读者会以不同的口语语音、语调去阅读,文言文字的统一,并没有使方言绝迹,它以口语的形式鲜活地存在于各地域居民的现实生活之中。

同类推荐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

    我的琵琶行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分难解之情。该书的雏形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她在家休息时创作的6万多字的随笔,在博客网友的鼓励与支持下,加之为此次独奏音乐会做准备期间的思考,近日终于成书面世。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热门推荐
  • 正值爱情

    正值爱情

    据说,第一次见一个人,体温在38.6℃,就叫一见钟情。。正青春的小美女对一见倾心的同桌苦苦追求,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被心爱之人伤害,遂决然逃到陌生城市。当年少的刻骨铭心渐渐随着时光而遗忘,再次的重逢会不会让爱情为其驻留?爱你的人会一直等着你吗?
  • 创神大陆之刺客再起

    创神大陆之刺客再起

    这片大陆为创神所造,一千万年后,大陆上的各职业针锋相对,主角的父母亲不在同一职业,他们的相恋为众人所不容……(故事背景是在这一千万年后,已经发展到了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只是还有些还停留在入门阶段,还在逐渐探索…………)
  • 糊涂爱

    糊涂爱

    最初到相遇,总是会给对方留下很深的印象,是很深、很深哦!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交际,只是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多了些意想不到的,那个词怎么说来着,对不起,我忘了,不过我又想到了一个很贴切的词——爱,糊涂!
  • 史上第一纨绔妃:傻王宠妻

    史上第一纨绔妃:傻王宠妻

    因调戏良家女子而丧命?她奋起暴走:“爷是女扮男装的西北货。”“床咚”欺负傻子王爷?她欲哭无泪:“爷是被逼的。”人人都说洛家的小三爷不止好女色,更喜男风,尤其色胆包天的喜欢调戏傻王爷。“给爷笑一个……”某女堵在门口。“你进来,本王变着花样的笑给你看……”某男笑的邪魅狂狷。“不是……你笑就笑,手干嘛呢?别乱摸……这大白天的……放开……爷是男人,不断袖……”
  • 系统君你的节操呢

    系统君你的节操呢

    洛晓意外回到十五岁那年,在系统君的坑蒙拐骗下,走上了一条女汉子的不归路!系统君:和我签订契约。洛晓:能不签吗!摇头。洛晓默默签订契约,诶,等等,啊喂那是我的任务奖励!系统君面无表情看着洛晓,不,这是我的。所以说,系统君你的节操呢!!这是一个节操满满的妹纸带着系统重生,被伪系统君坑蒙拐骗各种压榨的故事~
  • 爱妃是宦官

    爱妃是宦官

    他是质子时,她是公主。他是君主时,她是宦官。于是,在他眼里,她成了一个既勾搭嫔妃又勾搭王爷的不安分阉人!
  • 天阙苍穹

    天阙苍穹

    一页废纸,将萧云推向死亡。冒牌重生,再创人生辉煌。昔日敌人,今朝有仇必报……
  • 玄品录

    玄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古洪荒决

    上古洪荒决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因为一场阴差阳错被卷入时空隧道,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身在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距离地球二百五十亿光年的洪荒世界,自己身处的是洪荒世界最大的大陆玉龙大陆,后来阴差阳错的得到了一本叫上古洪荒决的书,从此他的人生也随之改变。看他如何在异界生存,最后又是造物弄人,又将张宝转回了现代,看他如何再创洪荒。
  • 女人,玩够了没?

    女人,玩够了没?

    她没想到这个男人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带人强制要她堕胎。“不要,你会后悔的。”无论她怎么挣扎,最终还是被送上手术台。“凌萧堔,不离婚我就跳下去!”她站在医院天台上威胁。“这辈子就算死,你也只能是我太太。”撂下狠话,他不再看她一眼,转身就走。五年过去,兜兜转转,她还是出现在他面前,祈求他爱她。却在他说:“搬回来和我一起住。”时悄然消失。“女人,他妈的玩我呢。”发动全城,只为找这个可恶的女人,却看到她挺着大肚子,手里还牵着一个,他瞪大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