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过来说,质量安全标准是什么?是我们生产者在施加给食品有没有用有害的方法做或者过于有害的方法做,有机是承诺基本不用。对于我们来说,食品安全问题一个是让我们企业成立了,这给了我们最大的机会,没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会搞壹亩田,我做IT也是很开心的。有了这个事情以后转行了,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第二就是危险。比如牛奶出问题了,本来光明可以在旁边看笑话的,结果没想到也拖下去了。就是整个行业出问题,光明很难独善其身,很难做出隔离带。很多消费者相信国有企业,因为它牌子大,容忍度比较高,客户还在容忍,当然再出更大问题就不容忍了。我认为整个产业链,从食品安全给从业者带来最大的机会,要求从业者必须改变,新的思路必须改变,而且需要有更多的人加盟,各行各业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我认为食品安全做什么事情的人进来都是很好的,比如钱总就很好,不断地往这个方面砸钱。比如说我也是很好,因为我真的不懂食品,我原来胡乱吃,以前做IT工作到凌晨两点钟很正常,有时候做一些事情五六点钟就醒了,十几年如一日干下来。我们做这个事情废寝忘食,有这种群众基础。我认为IT业搞农业也是好的,反正现在也不景气,都搞农业算了。壹亩田的方案很简单,我们做好壹亩田的标准化农场,用数字化农场的软件向外扩张,这是我们的标准方案。我们下面要找很多有理想的农场,和他们合作,或者参股等等,建立统一的品牌。现在蔬菜很难标准化,但是也可以标准化,也可以部分标准化,可以取舍,建立一些好的SKU出来在我们的系统里面运行。农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
主持人:韦总看到的食品安全对你们有什么伤害?
韦小宝:食品安全我这边是最直接的,如果菜有问题,客人吃了就会反映出来。但是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基本上没什么反映,可能和我们自己定位有关,对于原材料的把关和采购比较重视。因为我们是做品牌餐饮,不是赚一两天钱就不管了,我们是需要长远发展,做有内涵和品牌的菜。当然原材料更好,我们更放心一些。
郭立新: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在于韦总所说的这句话,我吃了这么多年没有问题,你们吃了这么多年有问题吗?没有人认为有问题。但是你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了,你看看癌症的发展史和农药化肥的曲线是一致的。这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问题,大家认为没问题,大家认为我不需要有机食品。有一些客户觉得非常需要,很多客户说这么多年了,没问题。
钱学锋:刚才韦总讲到:吃下去没反映,那就是安全的。我觉得食品安全,深层次的是隐性安全问题。不知道这里多少有女儿的?我有一个10岁的女儿,我估计中国7-15岁的小姑娘性早熟非常严重,这和食品是密切相关的。我在七八岁带着女儿到上海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他的内科主任说,不能吃猪内脏,小女孩不能吃鸡,不能吃油炸的鸡,最不能吃的是鸡翅膀,因为激素最多。我是60后,我们那时候发育,到高中才发育,现在的小女孩小学就开始发育,这个问题特别严重。作为家长特别担忧、心痛,但是也非常无助。而且这个方面媒体不便于多报道和宣传。我不知道对于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有什么影响。
主持人:我昨天在收音机里面听到,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有对应的科室,就是刚刚你说的那个,就是专门针对儿童性早熟。
赵军:现在有很多食品安全的问题,吃了马上出问题的,你能感觉到的那是好事儿,就怕吃了你不知道。我前两天看到了一个数据,说是地沟油一年销量和食用油的总量比例,我们在外面吃饭,你吃10次就有一次吃到地沟油了,就是这样的比例。我相信大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吃到了地沟油。食品安全这个事儿最可怕,我们不知道,危害可能是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体现出来的。如果三聚氰氨不报道谁知道,你说苏丹红,包括现在毒馒头这些东西,有很多东西是立竿见影,但是有很多东西不是立竿见影,慢慢在人的体内累积,量变到最后的质变。为什么郭总刚才说癌症的比例和农药化肥使用上升曲线差不多,从某种程度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主持人:感谢几位嘉宾给我们做了科普的讲座。我们给听众留一两个问题。
观众(交大EMBA):我想对于第一个板块的第一个问题有一个观点。我们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和归因。除了我们部分从业者功利心特别强和政府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原因。因为消费者买东西习惯选择漂亮的,长得好看的。其实往往这些漂亮的,好看的就是添加了一些违规的东西才能让它好看。我们前面主持人讲了,我们对于食品安全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每个消费者,我们不能瞬间影响政府的监管力度,我们作为消费者选择蔬菜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选择可以辨识的产品。我们这边有很多在座的知识分子,我们是不是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身边的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安全食品,通过微博等媒体渠道,通过舆论的引导,让消费者知道这些选择是安全的,你那样的选择是不安全的,让更多无知的消费者变得有知,倒推过来让消费者更理性的消费,让食品安全更有序健康的发展。
食品安全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是大的问题,我们把这个剖析的细化一点,作为我们不那么专业,对于问题了解不那么深入的话,将来想要从业的从业,如何看待目前存在的问题?
钱学锋:比如说从消费者的角度买蔬菜,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买蔬菜进入到买品牌的时代,你到菜市场买蔬菜根本不看品牌的,什么时候买品牌?贵有贵的道理。刚才讲的做真有机,的确投入的成本很大,什么时候农产品开始有品牌了,你的蔬菜也好,你的大米也好,你的猪肉也好,还是需要品牌时代的到来。
观众: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像郭总所说的,要成为您的会员才可以享受到健康的食品,这是可悲事情。
钱学锋:作为消费者要提高自己的科普知识。比如我们喝的水,曾经有一个广告商,他产水的广告词是“我的水有点儿甜。”很多人觉得水甜好喝,实际上纯净水是安全不健康的水,有矿物质的水是健康的水。因为纯净水缺少矿物质,的确口感有点儿甜。
主持人:加强科普知识,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不仅是对于品牌的挑选,另外就是对于哪些东西是好的,你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消费者教育的过程。
观众:你们从事这个行业,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源头。我们国家的土壤和水质已经达到严重的污染,不知道几代人可以改变。纯净水是无色无味,没有任何口感,甚至很难喝的。有一点化学常识的人,那个水不是很好喝的,很涩的味道。刚才徐总说无奈,作为农民是无奈,作为消费者是无辜。我买东西,十几年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从来不买大的和好的,但是我也很无辜的,必须买这些东西。因为没有天然的东西提供给我怎么办,我不可能不喝水,不吃菜长大。我也是很无辜。像刚才郭总说的,要成为你的会员才可以买到无害的东西,对于我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感谢这位朋友的质疑。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责任感,而不是说这是政府没做好,主体在于这里的每个人。刚刚你说为了下一代,不管是第二代还是第三代,最起码我们有这样的认识,我们也有这样的约束,道德方面的约束,约束自己。这是你这边给到我们最震撼的提醒。我不知道多少人可以用自己的微薄影响力影响到周围的人。
观众:今天我们这个论坛是食品安全和创业两部分。我们上半场可能讨论了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对于创业的讨论少了一些。关于讨论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几乎都在讨论农业安全问题了,实际上食品是一个产业。因为我就是做这个行业的,今天我们没有完全涉及到深加工的问题,深加工有很多的机会,这些都没有讨论,是不是可以更多地讨论这部分。刚才几位嘉宾谈到了有机蔬菜这部分,土地和水源都是被污染的,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们应该有一些聚焦的地方。我想一方面深加工行业。另外就是流通环节,就是所谓的渠道。刚才张总的壹亩田,张总说打开别人的厨房,我觉得真正的核心是通过一个蔬菜的概念建立自己的渠道。因为真正的核心在于渠道,这个渠道建立好了以后,面对高端渠道,我可以卖蔬菜给你,还可以卖理财产品,因为只是一个渠道。
主持人:我非常同意你的讲法,下半场我们再继续讨论。
(下半场)
主持人:7月4号的时候有一个消息出来,国务院颁了一个文,要在三年时间内解决食品安全的几个重大问题,把关于食品安全的考核进入到地方政府的政绩,有非常细的条文。我看了以后觉得这里也有创业机会,讲到各个地方政府这一级都要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像王海打假一样,不知道我们搞这块行不行,举报拿奖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创业机会。
首先请钱总谈谈你对这文件的看法。
钱学锋:我是做投资的,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创业机会。在我看来投资机会就是一个创业机会,我现在管理两个基金,4个亿左右。农业领域已经投资了2家企业,和食品相关的领域已经投资了不少企业。这个领域怎么看呢?我们就用食品蔬菜的例子,往上游走大家讲到了水和土壤。我觉得中国的水和土壤污染很严重,我们在水的领域投了一家做地表水在线监测的公司。中国水污染,等到河里面的鱼死了才知道,这已经太晚了。在国外江河湖海都有24小时的水质在线监测站,有一套监测设备,可以监测水质有没有重金属超标。在日本有一台设备养清江鱼,清江鱼非常敏感,一旦重金属超标,设备里面的鱼就不行了,表明这个水对于人体有危害了,马上就可以发现问题。讲到土壤重金属超标,我们上个月投了北京的建工环境,国内最大做环境修复的,实际上就是土壤修复。这个领域是最近一年国内刚刚开始兴起的,以前政府卖地,住宅也好,商业也好,城市里面的土90%都被重金属污染了。但是卖的地不需要环保证。一年前国土资源部规定,所有的地政府出售,土地本身要领证,这个行业应运而生。接下来往下看,这里面的机会多得是,蔬菜的生产领域里面,本身的种植,里面有很多辅助的。比如说做有机的就是有机肥。不知道百翠和壹亩田的肥料怎么解决,像多利外面采购的有机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南汇基地有一个很大的肥料场,我每个月基本看一次,有机肥从一个很小的地方越滚越大。另外还包括生态肥。我正好和韦总讲,马上要投一家,他自己用独特的技术处理餐饮垃圾,通过现场的机器设备马上形成有机肥。像交大这样大的企事业单位食堂,一定要现场堵住地沟油通道,垃圾现场处理。我现在公司所在大楼,垃圾残余都有人收购。我如果自己卖给环保局,我还要付垃圾清理费。
刚才讲到了蔬菜销售环节物流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的物流业处于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率的阶段。对于蔬菜来讲,如果有牛羊肉的话,这里面有一个冷链,一些特殊农产品。之前有厨之梦,他们是进口牛羊肉,也是交大的,他们也是碰到了冷链问题,第三方太贵,第三方物流质量难以保证,服务难以保证。另外还有一个所谓的监测行业,食品监测也好,工业品监测也好,在美国食品、工业品、农产品需要第三方监测报告,认这个报告才可以出口。国内有这样的行业,但是之前都是国内有进出口检疫局三产公司做,垄断了,现在进行市场化了。你不引入市场机制做食品安全,刚才你讲的3-5年的政绩,这个可能会见效,但不会持久见效。这个领域会涌现出一些大的巨头。国内没有一家专门做蔬菜的上市公司,种蔬菜这个领域的机会很大。我父母一代去市场买菜,他不会看什么品牌的菜,会看这个菜相怎么样,价格合适不合适。但是现在开始变化了,如果这个是百翠的菜,这个是壹亩田的菜,这个是多利的菜,就是要贵一些,人家就认这个品牌了。同样的一瓶水,这个是正广和的,不喝不知道,如果是依云的水,依云比它贵得多。这个领域里面延伸出来还有很多的创业机会。
主持人:同意钱总提到的监测。我想起一个事情,有一段时间大家进菜场看到公平秤,公平秤到底公平不公平不知道,反正家庭主妇人手一个弹簧秤。在国外的监测设备会不会有一种便宜,或者很便利的能走进千家万户?食品安全我觉得很大程度是监测问题,我们说有毒有害,菜叶有洞眼不好看,我给你施农药。如果我监测到的话,其他这些东西做得就没有意义。消费者教育这块除了讲给他听,还要让他可以见到。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再请赵总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