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39000000035

第35章 记事(10)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自己也被红岩精神激励着、鼓舞着。2007年7月17日重庆突降暴雨,暴雨持续三天引发山洪,渣滓洞监狱旧址外围墙被泥石流冲垮,白公馆、松林坡等景区也都处于山洪威胁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大家齐心协力抢救文物,搬运公共物资,让公家财产不受更多损失。在泥石流面前,我看同事们没有叫苦怕累的,一切行动服从各级领导安排;在灾后的重建工作中更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在很短时间内我们就完成了重建工作。2008年3月26日,全国所有博物馆实行免票参观,一时间来我馆参观的人流量大增,面对这么多游客要保证他们顺利安全地进行参观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全馆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自动放弃所有休息休假,加班加点全力以赴接待游客,让他们来了就不会带着遗憾或者抱怨而走,在人流最高峰期间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顺利地完成了这个过渡期的接待工作。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重庆震感也非常强烈。在当时这样的突发情况下,所有当班工作人员没有自行离开而是有序地在各自岗位安排参观的游客疏离,然后转移文物。在那段时间,所有红岩联线的职工都在坚守岗位,没有谁以此为借口不上班,每天按照安排值班,保证景区秩序井然。

在我们红岩联线经常都会感受到大家对单位、对工作的热爱,我们在向别人宣传红岩精神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升华着自己的灵魂和品格。

能够成为一名红岩人我倍感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有一定的压力,在这个不断变革的社会,怎样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我们作为红岩职工所面对的问题;怎样将红岩精神与时俱进地和时代发展的脉搏紧扣,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作为一名红岩人怎样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以适应单位事业发展需求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不管怎样,我都会以饱满的热情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学习和工作,无愧于红岩人这一光荣的称号。

李姗

红岩有感

来到红岩联线,成为红岩人。我感到很幸运也很骄傲,同时也感到了压力。面对新的岗位和新的同事我有过短暂的茫然和不知所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很快适应了现在的工作,也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岗位。

去年我离开了工作二十多年的文化馆来到红岩联线,从一个群文工作者变成了一个红岩人。随着岗位的变化,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角色的转换,从一个群众文化的组织者转变成一个文博后勤管理人员,从一个管理几十人的法人代表转变成一个一般干部,从管人到被人管,从创造性工作到按部就班的工作。这对一个在群文战线上干了二十几年的业务型管理干部无疑是一个挑战,无论我以前的工作多么得心应手,成绩多么突出,作为红岩联线的一名新兵,我要学的东西很多,可以说是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好在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二十几年基层工作的实际经验,有好的心态,有联线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帮助,我很快就顺利完成了角色的转换,适应了现在的工作。今年二月我又从红岩村调到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工作,同样也很快进入了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我来联线工作快一年了,在联线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感悟很深,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尽力、尽职、尽责,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同时,还要重视人格修养,不断追求新时代女性地完美形象。做到自立自足,从容浪漫,让工作和生活完美而丰富。让我们在红岩精神的激励下,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红岩人。

李影

十七道工作年轮

一转眼,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十七个年头了。就像树一样,岁月总是会留下些记录的,树干里的年轮就是记录。它不仅说明树木本身的年龄,还能说明每年的降水量和温度变化。我们每名职工也一样会留下个人发展的记录,每一名职工的记录构成一个小小的断面,虽然它所承载的东西可能很单一,还不一定很准确,而且岁月流逝也可能让它变得比较模糊,但将几百名职工的记录一一聚齐,那就将形成一整个的圆,一轮轮完整的年轮,那就成了这整个单位的记录。

在我的工作小断面上记录了这样一些痕迹:

1995年:筹建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1996年:联合全国17家革命纪念馆完成《中国革命之路》展览;《红岩魂》全国巡展在革博展出中掀起高潮,并确定展览品牌名称。

1997年:重庆直辖,给单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红岩魂》全国巡展持续火爆;新开发夜游白公馆、渣滓洞活动;巡展外地打假。

1998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参观人数下滑;巡展十周年;开办“春天农场”。

1999年:“11·27”烈士殉难50周年纪念,“红岩魂广场”落成;陈列馆定名为“红岩魂陈列馆”;组建展演团,推出《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国庆节迎来第一个“黄金周”。

2000年:《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全国巡演、央视全场播放;《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宣传工作年度十件大事;歌乐山革命纪念馆被市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2001年:建党80周年;《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最多时还组织了3个展演团同时在全国演出;两馆部分工作出现合作、互动的端倪。

2002年:江泽民视察重庆,提出红岩精神是全党全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胡锦涛来烈士陵园视察;“红岩网站”开通;两馆公关部联动,开通红岩文化一日游;两馆合作,完成《不朽的红岩》展览,拉开了两馆协同运作的帷幕。

2003年:两馆陈列部合并,并迁至交流中心办公,成为两馆第一个彻底合并的部门;非典全国爆发,影响参观人数;拍摄《生命作证》电视片。

2004年:重庆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成立;整合重庆及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南方局成立55周年,红岩广场竣工;运用多媒体方式,推出《红岩启示录》;5月1日起对未成年人全面实行免票;加强内部管理,进行部门整合。

2005年:在各区县全面建立红岩文化室;出版《风雨白公馆》、《走进南方局》。

2006年:提出“舞动红色旅游、感动更多观众”的口号;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和红岩联线理事会;重庆厉家班京剧艺术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直辖10周年;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1月19日挂牌;市京剧团、市话剧团划入红岩联线;红岩魂二期广场竣工;“7·17”特大洪水冲垮渣滓洞围墙、白公馆停车场部分塌陷,社会积极捐助,灾后重建。

2008年:主要景点3月26日全面免费向社会开放;5月12日,特园开展,当天发生“5·12”汶川地震;“红岩魂”全国巡展20周年。

2009年:“11·27”烈士殉难60周年;为红岩烈士寻亲;美国Time Inc.授权联线使用200多张老照片;推出《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剧;全面推出《厉华说红岩》系列音响出版物。

2010年:改选联线党委、纪委;推出《红岩风》;加强推进两个剧团的业务工作;12月31日红岩文化演艺集团成立挂牌。

2011年:建党90周年;红岩交巡警平台在白公馆投入使用……

每一道年轮都是一段记忆,都是每一位红岩人心血的结晶。数数这烙下我们无数青春印记的一道道年轮,回首自己在其中的所作所为,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红岩的人们,让我们努力工作,为在以后的红岩事业的年轮中写入自己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笔而奋斗吧!

李涛

记《彭咏梧烈士纪念室》布展

《彭咏梧烈士纪念室》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北岸云阳县红狮镇彭咏梧小学校内,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距云阳县城65公里。学校于1996年5月为纪念咏梧烈士而更名为“云阳县咏梧小学”,1997年由重庆市小天鹅饮食集团公司捐资6万元,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捐赠3万余元展品资料而建成《彭咏梧烈士纪念室》。

我是一名红岩联线水电安装员工,一直在本单位工作近二十年,主要参与了福建马尾船政一期、西藏部队、开县刘伯承、城口红军、铜梁部队、邱少云等十多个大小外接展览,但我觉得最艰辛的就是彭咏梧展览。因为从2010年11月开工到2011年5月份完成,经历了冬、春、夏三个季节,我主要负责整个展览灯光、线路的设计、安装及施工现场用电等工作。工程地处偏远,条件十分艰苦,又经常停水、停电。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用电,我们经常要到一里地以外去抬柴油以备停电时发电之用。停电时,晚上回到住处条件更艰苦,只有用蜡烛照明;冬天太冷,夏天太热,只有一次次冲冷水解凉。但是,通过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克服种种困难于5月18日圆满完成任务。

展览运用现代灯光照明、多媒体影像等高科技,为整个展览增添了很多亮点,受到当地政府领导和观众一致好评。那时,所有的不愉快都烟消云散了。作为一名红岩职工,做革命烈士的展览,再苦再累都值得。

严仕林

您的话,是我前行的灯光

——忆胡康明老师

2007年11月21日正午,见到了平时难得见面的灿烂阳光。我正在去重庆档案馆的路上,接到一个至今都令我深感痛心的电话:胡康明老师走了!

我本是研究古籍文献的,2006年底改行搞党史工作。2007年下半年,接受剧本《江姐》的写作任务。11月19日下午,经引荐,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胡康明老师。

胡老师是重庆市党史界和近现代史界的泰斗、“活字典”,其30载寒暑勤征苦研,硕果累累,更难得的是提携后学襟怀坦荡。

胡老师,学界泰斗,名不虚传。曾几何时,我们从秋阳高照,谈到夜阑声寂,而胡老仍谈兴蕴郁。我惦记着他次日上午要带领市党史办的同志寻访市内革命历史遗址之事,几欲离开,都不忍扫之兴。我们聊着共同虔诚的话题,述说着共同熟知的史实人物,尤其是胡老师那纵横捭阖,驾轻就熟的引导和谈论,令人生趣盎然。说到江姐狱中定乾坤,胡老“腾”地站立房中央,披衣叉腰大跨步,朗朗地赞颂道:“江竹筠一普通党员,刚进渣滓洞监狱,见凃孝文等党的领导人可耻的叛变,特务又居心险恶,利用叛徒献身劝降,使狱中政治环境愈加险恶,江竹筠勇挑重担,挺身抗争,挫败特务阴谋,镇定狱中混乱情绪。她有党的大姐人格风范,因此,狱中共产党人尊敬地称她江姐。”当我们说到疑惑处,胡老会立即查证,决不宿证。江竹筠姓名的读音有歧义,胡老师坚持自己的看法,为说服我,他拨通了钱云先的电话认真求证。1947年冬,江竹筠将随彭咏梧到下川东从事武装斗争,遂将其领导的女师院党组织交给钱云先,钱老对江竹筠有着深刻的印象。当我们聊到时下炒作隐私之弊时,胡老师愤愤然,厉声道:“党史工作者的职责是资政育人,是党的助手,要有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客观准确地认识和反映历史,杜绝噱头和炒作,媚俗不是大众化……”

几曾料想,那次与胡老的分别,竟是永诀。在胡老师的追悼会上,执之亲属之手,欲语凝噎,心伤泪洒。从其亲属口中,断续地知道这么些情况:那晚我离开后,胡老师兴致仍然很高,连声说“我这个老头还有用啊,谁说廉颇老矣”!20日中午,胡老师寻访革命历史遗址回来,只说很累,一直睡着,连饭都没有起来吃。未曾想到,胡老就这样永远地睡着了,带着累,饿着肚子……

胡老师去世后,留下四壁的文献资料。其家人说:“这些东西,就留给你吧。”我深深地俯下去,一本一本地抱起它们,泪水簌簌而下。

胡康明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一千二百多天了,在这些日子里,我从未敢写下给他老人家的只言片语,恐文字之轻难承敬意之重。今写下这些话,是为祭。

张正霞

红岩感悟——江姐

我是一名普通的红岩人,初为人母,跨入人生的新阶段,正如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养儿方知父母恩。仿佛一夜之间长大成熟了。现在回到了工作岗位上,2011年5月20日,有幸在产后第一次观看了《红岩魂情景剧展演》,地点就在小剧场,中途赶来,剧场里很安静,没有人说话,耳朵里只听到报告人的慷慨陈词,大家的表情都很严肃,随着剧情的深入,讲到了陈然、叶挺、江姐……

这时,剧场的灯光全关掉了,突然一个聚光灯打在舞台一角,阴森森的,我的皮肤起了鸡皮疙瘩。接着,我们听到了皮鞋发出的脚步声,两个士兵抬着沉甸甸的麻布毯子来到了舞台中央放下了,是江姐。看得出她刚刚受完刑,手里全是血,她缓缓地爬了起来,虚弱吃力地说着:“老彭走了,真的走了。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我的云儿,他将是我唯一的孩子,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了。我想念他,想念他……竹安弟,要是我有什么不幸的话,孩子就送你了,孩子绝不能娇养,粗服淡饭足矣。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同类推荐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台北咖啡时光:美味寻踪

    遍布台北大街小巷的咖啡馆,家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和咖啡经。风格独特的创意咖啡馆,古早味十足的中式咖啡店,遗世独立的山居咖啡馆,热闹活泼的露天咖啡座,温暖柔软的亲子咖啡馆……不经意闯入的某间不起眼的咖啡馆,可能就是台湾文人心照不宣的秘密据点。而我想要述说透过台北的咖啡馆所认识的台北,也远不只咖啡心情,应该有许多曾经遥不可及,即使今日仍然神秘的人事与风景。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 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 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 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 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 现灵光。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奇门咒术

    奇门咒术

    王辛在一次意外之后获得了不一样的诅咒能力,可以用人类负面情感作为诅咒媒介。这下王辛爽到了。“呐,不是我威胁你啊,出门小心啊,哎别动手!真不是咒你!看看看!我就说你有血光之灾,这是你的命不好,跟我无关啊。”王辛一脸无辜的看着满脸血的同事。“哎,哥们,现在收手还来得及,我发起飙连我自己都怕的,你别!哎,我发飙了啊!吃我大咒术!”王辛,卒(雾)。“都说了!我发飙我自己都怕,当年你们还是没学到教训吗?”两年后在同一个地点,王辛再一次面对同样的场景再次站到了众人的身前。
  • 重生之废物三小姐

    重生之废物三小姐

    本文已废。。。。。。。。。。。。。。。。。。。。。。。。。。。。。。。。。。。。。。。。。。。。。。。。。。。。。。。。。。。。。。。。。。。。。。。。。。。。。。。。
  • 穿越历险纪

    穿越历险纪

    一个逗比穿越到异界,本以为可以逆天而行。结果碰上了一群逗逼。从此走上了啼笑皆非的路程。(与银魂类似)
  • 网游之幻影剑圣

    网游之幻影剑圣

    没有YY没有后宫,没有种马,有的只是一个小人物,在网游世界的艰苦奋斗史!其实只要肯拼搏,肯努力再加上一点小运气,还有一点小聪明,小人物同样也能干大事。看腻了后宫种马的朋友们不妨换换胃口,品尝一下这道清淡的开胃小菜吧!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第一农女夫人

    第一农女夫人

    山林初遇,他对她说“我冷,能抱着你吗?”,她说“抱了,你就是我的人了!”;二年后京城偶遇,她对他说“白流年,我要抱抱!”,他说“柳如画,你不知廉耻!”;洞房花烛夜,他说“娘子快到我怀里来!”;她说“你到我怀里才是洞房正确姿势!”
  • 师父,亲不亲!

    师父,亲不亲!

    “跟师父亲吗?”“亲起来味道不错。”“……”“亲起来如何?”“入口即化,可谓是极品中的极品!”“……”从小经过师父颜值的洗礼下,南夜溪整个人都沉溺在师父的yin威中无法自拔。某师父一脸懵逼,他带出来的徒儿明明不是这样的,难道是他打开的方式不对?
  • 新的一天

    新的一天

    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 娇宠甜妻:腹黑老公请节制

    娇宠甜妻:腹黑老公请节制

    暗恋终结,一纸婚约,她嫁给全城第一钻石单身汉,从此踏进豪门,风生水起,人人艳羡。但谁能告诉他,婚前高冷到没朋友的大Boss婚后为什么热情如火,夜夜索欢,不知餍足!“老公,我今天身体不舒服,求放过!”“老公,我亲戚来看我了,求放过!”叶安可总期盼着大Boss能放她一晚的假,可惜她嫁的老公太威猛!他要她的借口有上百种,层出不穷,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却不接受她有任何拒绝的理由。“娘子,为夫一夜七次都没问题,怪我咯?”大Boss挑起她的下巴,邪魅一笑,叶安可对此欲哭无泪!
  • 楼

    妄自菲薄而精神错乱的黎晓,勇敢又胆怯抱憾终生的华希,好奇、劫后余生的英达,于忠贞与嫉妒中痛苦沦陷的默默????在夜色下,一切将围绕这个神秘之所展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