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1000000020

第20章 晋宋山水田园诗歌(1)

在晋宋时代,自然是文学描写的中心,在陶渊明是田园诗,在谢灵运是山水诗,尽管两者的题材、风格并不相同,但在文学史和美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田园诗人陶渊明

东晋百年,玄言诗几乎独占鳌头,使诗歌偏离了形象,变成老庄玄理的枯燥注疏,中断了自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发展的脉络。陶渊明把田园生活带进诗歌,不但重续诗歌艺术的发展脉络,也开拓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成为此后诗歌的重要题材。

陶渊明还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美的新类型,即朴实无华而又韵味醇厚的冲淡之美,“开千古平淡之宗”(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陶渊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不朽的地位。

一、生平与思想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的曾祖陶侃出身寒门,曾以军功至大司马,但仍不能晋身士流,为人不齿。其祖、父皆曾为太守,但父亲早卒,至渊明时家道已败落,大概过着“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的生活。因迫于生计,陶渊明在29岁时出仕,先后作过州祭酒、主簿、参军一类的小官。义熙元年(405)八月改彭泽令,因时政黑暗动荡、仕途坎坷,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在官八十余日后归隐。在此后二十二田园生活中,以耕读自娱,以诗书为伴,未再出仕。渊明卒后,友人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在生前流传不广,后经梁昭明太子萧统整理成《陶渊明集》,后来陶集皆出于此,存诗121首,赋、文、赞、述等12篇。

陶渊明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受儒、道思想影响最深,与名僧慧远也有长期交往,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些佛教思想的影响。他自幼博览群书,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有吸收。如“舜既躬耕,禹亦稼穑”(《劝农》)的思想,和农家“播五谷、劝农桑”、“君臣同耕”的主张是一致的;临终所言“廓焉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自祭文》)和墨家的“节财薄丧”的思想相近。晚年的陶渊明又写下不朽的《桃花源诗并记》,寻找精神家园,被誉为“东方的乌托邦”,也为中国思想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但概括起来说,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想的主体。安贫乐道,是陶渊明对苦难人生的一种超越,这主要来自儒家,是儒家的仁心和安于贫困的思想予以陶渊明以灵魂的支撑,如《咏贫士》之四: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面对社会的不公,诗人没有化为满腹牢骚,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充满了仁民爱物的情怀;面对自己的贫困,他以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为皈依,有箪饮瓢食不改其乐的高尚情操和宁静的心境。崇尚自然是时代精神在陶渊明身上的投射,也是他人生的必然抉择。陶渊明之所以能达到玄学家所推崇的物我合一、心与道冥的境界,不在于苦思妙理,辩难玄理,而是对自然的领悟和躬行,泯去经世俗熏染的“伪我”,而返回自然之“真我”。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不是对前代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博采众长,再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智慧熔铸而成,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和时代精神,成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二、田园诗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诗可分为田园诗、咏怀诗和哲理诗,尤以田园诗为其艺术特色和成就的代表。

虽然田园诗与山水诗都会写到自然风光,二者实有不同。山水诗写自然风光,是同山水游赏联系在一起的。田园诗则主要描写农村田园的风景,农夫的生活和躬耕的体验。

如《归园田居》之一就描写了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的农村田园之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此诗并未直接道出诗人对田园的喜好,只是通过对草房茅舍、榆桃柳李、远村炊烟、鸡鸣犬吠的不动声色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风物的由衷喜爱和深深的依恋,读者也可体味出诗人纯净平和的心境。黄文焕说:“地几亩,屋几间,树几株,花几种,远村近烟何色,鸡鸣犬吠何处,琐屑详数,语俗而雅。恰见去忙就闲,一一欣快。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陶诗析义》卷二)他便见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好和身处其中的恬淡喜悦。

陶渊明还有描写躬耕生活的诗,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一个弃官归隐、躬耕农事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虽然农事艰辛,但于愿无违,则自见其不同于流俗的精神境界。田园诗是中国诗歌长期酝酿的结果,可溯至远古的农事歌谣。而《诗经》里也有很多农事诗,如《幽风·七月》、《小雅·甫田》和《大田》、《周颂·臣工》和《良耜》等,大都是描写奴隶的劳动情景,田园景色处于渲染环境的位置,并没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诗人也并未实际参加劳动。《诗经》之后,其作甚少,直到陶渊明出现,才焕发出新的异彩。陶渊明不仅将田园风光纳入诗歌的审美视域,还描写了躬耕体验,之后的田园诗虽描写田园风光,但像陶渊明这样写出农耕体验的诗篇仍不多见。细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发现,他的躬耕生活也是有变化的,开始仅仅是《劝农》,后来勉励自己进行耕种,但对结果并不很关心(“虽未量岁功”),最后则认真地估量自己的收获(“岁功聊可观”)。在五十二岁的时候,他写下了《丙辰岁八月中于噀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此诗可说是陶渊明躬耕生涯的纪实,他的思想已不同于最初的闲适,而是和农民一样,眼看秋收在望,高兴得连觉都睡不好。诗人的情感和人民打成一片,在古典诗人中是难能可贵的。正因如此,陶渊明还在诗中记录了他与农夫野老的往来,如《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诗人在与淳朴农人的交往中感到极大的快慰,言谈中没有世俗官宦中的争名逐利、勾心斗角,而是共话家常农事、衣食桑麻。

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创造了一种情味醇厚的冲淡之美。如果说建安诗歌带来慷慨悲凉的美,太康诗歌带来繁复绮丽的美,陶渊明则带来了冲淡之美。他的诗歌境界是一种平和恬淡、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心与自然泯一的境界,化而为诗,就是一种宁静冲淡的意境美,这是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新类型。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与苏辙书》)意思是陶诗平淡,却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意味隽永,韵味醇厚。即所谓“语淡而味腴,和粹之气,悠然流露,最耐玩味。”(《读书乐趣》)最能代表陶诗冲淡之美的,当是《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山川、气息、飞鸟、夕阳一脉和谐,无意间相逢相遇,由之营造的宁静平和、简朴自然的境界令千古文人心襟摇荡。人之一生不须说,不必说,尽在意中,又在言外,只留给我们无尽的向往和绵长的回味。这首诗的美,在于无尽的向往和绵长的韵味之中。

陶渊明田园诗冲淡之美的形成有二个主要因素,除了前述诗人心境的平和恬静之外,还在于诗歌语言的平易简朴。陶诗语言质朴无华,也不刻意雕琢和讲求对仗、音韵,而是注重内在的感情力量,极大地展现了语言简洁纯净的美感和魅力。以闲适的生活,淡泊的情怀,躬耕的体验构成的纯真世界与毫无矫饰的情感,只有落尽铅华的语言才能表达。须说明的是,陶诗语言自然也有加工,只是剥落浮华后高度凝练的产物,“但绳削到自然处,故见其淡之妙,不见其削之迹。”(《稗史》)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

三、陶渊明的其他诗歌陶渊明的咏怀诗和哲理诗也很有特点。他的咏怀诗以组诗为多,如《饮酒》《拟古》《杂诗》。内容则很广泛,先有家庭题材的咏怀诗,如《命子》十首,盛赞陶氏高贵的传统及先祖功德,也表现充满天伦之乐的生活。入仕以后,陶渊明的生活和情感发生了变化,前后五次出仕在诗歌中均有反映,展露了他反复曲折的矛盾心理。第一次出仕时,陶渊明自称不堪贫寒,所谓“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之十八)。《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则写到第二次出仕的情况: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这首诗描写了上任途中的感受,有感于官场之中只争权柄,不及民生的现状,隐退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次出仕反映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诉其思乡之情与宦游之苦,表达了身在行役,却莫衷一是的心情。《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是为第四次出仕而作,由山川景色起兴,引出对身世的感叹,尾以松柏作结,以彰其志。最后是《归鸟》,其以归鸟自况,抒发了自彭泽归隐的愉快心情。

咏史诗也属于这一类,因为咏史也是咏怀,不过借涵咏古人古事的方式寄托情怀而已。陶渊明的咏史诗偏重吟咏古代的人物,如“三良”、“二疏”、荆轲,以及《咏贫士》中的古代贫士;《读山海经》也可归入这一类。它们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陶渊明自己的特点。随着陶渊明现实日渐失望,对世情体悟得渐次深入,他的咏史诗不再关注天下事,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到了自我和先贤身上。如《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髮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後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馀情。

全篇语势凌厉,猛气流转,语调激越,情深韵长,表现了诗风豪迈的另一面。朱熹说:“渊明诗,人皆说平淡,余看他自豪放,但豪放不觉耳。其露出本相,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得出这样言语来。”(《朱子语类》)表现了陶诗风格的多元和性格的弹性。这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平之愤如火山爆发,崩涌而出,呈现出“金刚怒目”的风格,如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填海,其志高远,其毅刚毅,其情深沉,刑天舞干戚,为抒“猛志”之故也。生死可置之度外,志气却不可一日沉沦,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这类作品的风格明显区别于他的田园诗,鲁迅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尚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陶渊明)并非整天飘飘然。这‘猛志故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现实。”(《题未定草(六)》)不同的诗风共同构成一个真实的陶渊明,都不可或缺。

陶渊明的《形影神》、《连雨独饮》和《拟挽歌辞》等则以发挥哲理为目的,可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不同,是将生活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如《形影神》三首并序就是基于生活实践所形成的个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

同类推荐
  • 解密中国大案(二)

    解密中国大案(二)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国家药监局窝案中落马的小人物、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重婚案之外,还对轰动全国的段义和杀人案、许晓刚受贿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在日本看中国

    在日本看中国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在日本看中国》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 关上潘多拉魔盒

    关上潘多拉魔盒

    历时近一年,行程数万里,深入四川、北京、云南、新疆、河南、广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乡村,接触了上百名艾滋病人。年过六旬的成都女作家李林樱结束了自己的艾滋病调查之旅回到蓉城,并将自己这一年来的亲眼所见所思形成了一篇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关上潘多拉魔盒》。艾滋不可怕,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快关上这潘多拉魔盒!
  •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柔石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凄惨寒切的秋夜,时候已经在十一点钟以后了。繁华的沪埠的S字路上,人们是一个个地少去了他们的影子。晚间有西风,微微地;但一种新秋的凉意,却正如刚磨快的钢刀,加到为夏汗所流的疲乏了的皮肤上,已不禁要凛凛然作战了。何况地面还要滑倒了两脚;水门汀的地面,受着下午四时的一阵小雨的洗涤之后,竟如关外久经严冬的厚冰到阳春二三月而将开冻的样子。空间虽然有着沐浴后的清净呵,但凄惨寒切的秋夜,终成一个凄惨寒切的秋夜呀!在街灯的指挥之下,所谓人间的美丽,恰如战后的残景,一切似被恐吓到变出死色的脸来。
热门推荐
  • 落城刀

    落城刀

    夕阳沉西去,雨露落花夜,玉烛盏天明,谈笑刀映面。丰元末年,望帝逝,朝野二心,天下将乱,群雄逐鹿,天下百姓难获一米之炊。是也,江湖有刀名落城,落城刀起刀落城。
  • 幽明乱

    幽明乱

    开新书了,请大家多多捧场书名《魔动苍穹》书号2186271
  • 殇之心魔

    殇之心魔

    可曾拥有过如麦芽糖般甜甜的幸福可又曾间接毁却如白纸般的心灵染上黑暗心魔哟你就这么侵入魔君心扉墨赫斯之旅真相逼近“黑暗笼罩,光明泯灭,世界崩坏。”莫斯塔威神族的末日预言叶城风波血族少女的生死存亡血族遗孤的命运真相无意竟浮出水面惜,已晚魔君尛冉划破天际世界存亡皆在TA一念之间魅笙双腿的残废最终执念,是就此长为苍天大树或是在那个男人的温柔中淡去欺骗、背叛信任多年的他竟是幕后元凶最终魅笙叶城所忌讳的傀儡师的命运烈火的焚烧疼吗为何哭呢为什么选择那条不归路呢“夜空,真美。”宛若初识魔君你的结局是强者的傲视天下?是忘却一切,平淡一生?又或是,世界之主“终究,不可苟活,放下,等我。”凤凰浴火,是重生,还是毁灭
  • 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往生救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逝去的珍惜

    逝去的珍惜

    没有装逼神器,没有特异动能,我孟羽只有一颗赤子之心,用一颗赤子之心,渡离殇之苦,用一颗赤子之心,破一生情殇。天域无疆,万般是否成宿命,孟羽是否能打破心灵桎梏,于波澜中寻得一线生机.......
  • 穿越良缘:你不是我哥哥

    穿越良缘:你不是我哥哥

    一朝醒来,她穿越到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姨娘算计,姐妹肆意欺凌的家里。魂穿而来睁眼就听见长相妖孽至极又面若冰霜大哥说“要死也别连累梦家!”一定是穿越大神哪里弄错了,人家穿越不是特工就是毒医世家,自己一个掉人堆儿里检不出来的小白领,怎么就穿越了。片段一:“玥儿,我是叫你玥儿呢,还是“无忧公子”呢?“”哥哥,不论是玥儿,还是“无忧公子”我不还是我吗?“梦澜玥调皮的眨眨眼,抱住梦逸尘的胳膊撒娇。片段二:看着榻上熟睡人儿的娇颜,梦逸尘内心无比挣扎,她是妹妹,自己怎能生出这样的情感,可这一日比一日更迫切的心情要怎么压制?说明:不是啥禁断兄妹恋。伪兄妹,纯纯爱恋。一对一。
  • 傻白甜也有春天

    傻白甜也有春天

    夏小小和楚诺不像一个世界的人,一个从小傻到大的傻白甜,一个喜欢傻白甜的霸道攻。命运将他们黏在了一起,似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初见:“楚……楚”“有事没事,别来烦我”“不是,你可不可以……”“不!可!以!都说了别来烦我,你丫听不懂人话啊!”“我就是想说,你可不可以缴下数学作业”“……”表白:“你丫猪脑子吗?听不懂啊?好,我再说一遍,我,楚诺,爱你,爱夏小小,楚诺爱夏小小”“我很感动”“然后……拒绝吗?”“然后爱你”相爱:他说:哪怕倾尽所有,我楚诺一辈子也只对你一人好他说:我爱你夏小小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
  • 匣中剑

    匣中剑

    匣中剑者剑中侠,疯踏疾行挽国危。(拜请郭靖大侠客串,襄阳城大战余波。)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正行集

    正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的声音是我的眷恋

    你的声音是我的眷恋

    一次无意的倾听让她爱上了他的声音,不顾一切的暗恋成真:一次误会本想作弄取乐却不小心让他丢失了自己的心,不顾一切的宠溺她;繁华闹市我们相识于网络,彼此守护那份纯真的友谊,世事弄人,相见却不相知,我们彼此斗智斗勇,不知是谁先输了心,历经繁华,道句,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