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1000000034

第34章 盛唐诗歌(3)

二、岑参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居江陵(今湖北江陵)。曾祖、伯祖和伯父均官至宰相,所谓“国家七叶,吾门三相”。其父仅为州刺史,且早亡,家道中落,但岑参刻苦自励,于天宝三载(744)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至八载(749),他弃官投军,先后五入戎幕:先入安西节度高仙芝幕府,充掌书记;两年后返长安,与高适、杜甫结交唱和。天宝十三载(754),再次出塞,入封常清安西北庭都护府,为节度判官。宝应元年(762)以太子中允、殿中侍御史充关西节度判官;同年为雍王李适掌书记。大历元年(766),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以其为职方郎中兼殿中侍御史。这些经历是他成为边塞诗大师的重要条件。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后卒于成都,世称“岑嘉州”。

岑参以边塞诗著称,描写奇丽的塞外绝域风光是其诗歌的重要内容。首先看岑参笔下的西域雪景:“千峰万岭雪崔嵬”,“一夜天山雪更厚”(《天山雪歌》),天山的雪既有时间上的久远,又有空间上的广袤。又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月即飞雪”是边塞独有的恶劣天气,但漫天飞舞的白雪反而让诗人联想到了“春风”、“梨花”,写出了边塞风光的奇丽,也展现了诗人豪迈的独特个性。再看诗人眼中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写出了狂风席卷一切的气势和力量。“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银山碛口风似箭”(《银山碛西馆》),又写出了风如刀似箭的锋利。《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的是“西头热海水如煮”的“热海”景象;《火山云歌送别》写的是“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炎热。飘雪、狂风、飞沙、走石、奇寒、酷热,在诗人的笔下显得如此浪漫和富有诗意。

岑参具有“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豪迈情怀,以酣畅淋漓的笔墨表现向往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也是他诗歌的重要内容,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冰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写出了大唐帝国的显赫军威,写出了战争的残酷。但是,诗人的情致是高昂的,这种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正是盛唐气象的写照。

岑参又喜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异域的风俗人情,反映出胡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他在《优钵罗花歌》中兴致勃勃地写到来自异域的奇花异草:“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又如“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夜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描写了少数民族别具风味的宴饮。战场上的恩恩怨怨,不能阻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无论是在军营,还是在日常民居中,“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奉陪封大夫宴》),都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思乡念家是边塞诗一贯的题材,而在数参幕府,久戍不归的岑参笔下,柔情侠骨的心理表白是那么真切动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葫芦河上泪沾巾。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题苜蓿峰寄家人》)诗人借山水节气来抒发乡思,且拟闺中之想来写边愁,把乡愁与建功立业的雄心融为一体,语短而意浓。又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路逢归人,笔墨难以写尽对亲人的怀念,只能让人带回“平安”两字,却道出了最深厚的亲情,抵得上千言万语。

奇丽是岑参诗歌的主要风格。殷璠《河岳英灵集》称其“语奇体俊,意亦造奇”,杜甫在《美陂行》中也称“岑参兄弟皆好奇”,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立意构思,岑参的诗歌都具有这一特点。作为盛唐边塞诗歌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人们喜欢把高适和岑参相比较,两个人的身世经历以及诗歌风格互有异同。两人都出身世家,却都早年孤贫,生活穷困潦倒。两人都有建功立业的热望,以及边塞从军的经历。从他们的诗歌来看,高适多反映东北边事,岑参多写照西域生活。都在安史之乱后得以升迁,都曾遭贬。高适受纵横家和游侠思想影响,崇尚节义;岑参性格好奇,喜好疏旷。高岑都擅长以七言歌行来描绘边塞环境和战争生活。他们均崇尚建安风骨,悲壮是他们诗歌的共同特点。相比较而言,高适诗歌慷慨雄健,尚质主理,多直抒胸臆。而岑参诗歌则奇丽峻峭,融情于景,辞藻绚丽。

三、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词,迁汜水尉。曾贬岭南,开元二十八年任(740)江宁丞。天宝年间再贬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到江淮一带,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害。他和孟浩然、王维、李白、高适、岑参、常建等都有交往。殷璠《河岳英灵集》赞其诗歌为“中兴高作”。又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夫)子”(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之称。

王昌龄的诗歌以边塞、闺情宫怨及送别三类居多。他的边塞诗热烈赞扬了前线将士杀敌报国的豪情,以七绝《从军行》组诗为代表,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用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战斗,衬托出舍身许国的精神。又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其五),诗人避实就虚,没有正面描写战斗的激烈,通过渲染环境和生擒敌军,表现出唐军的浩大声势。但诗人没有停留在一味的颂扬上,也注重反映时代的阴暗面,“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将士们拼死杀敌,却成了统治集团的牺牲品。诗人还将笔触深入到士卒的内心之中,开掘出征人的真切情思,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一),将士卒的乡思与思妇闺怨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离情别恨。王昌龄的边塞诗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如《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歌起句是对时间的追溯,承句是空间的延伸。秦月汉关,万里征人,古今无休止的战争,将生命耗尽在无谓的厮杀之中,诗人的思绪涂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是诗人在沉思之后表达的对战争的态度,以及消除战争的一种愿望。短短的四句,精炼概括出复杂的态度和感受,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王昌龄反映女性悲惨命运与内心悲苦的闺情宫怨诗素有盛名。如《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题本作“闺怨”,诗人偏偏从“不知愁”写起,无忧无虑的少妇登楼望春,无遮掩的美好春色,恰在一刹那间拨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思,“春日凝妆上翠楼”的举动原来不是“不知愁”,而是百无聊赖之举。宫怨诗则以深宫女性为表现对象,《长信秋词》写道:“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五首之三)金殿之内,陪伴宫女的只有摇来摇去的团扇,自叹在无尽的幽闭中衰谢的红颜,还不如日影下的寒鸦,表现了宫女哀苦无告的怨恨。

王昌龄一生坎坷,对生活的艰险、友情的珍贵有很深的体会,他的送别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婉。如:“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作于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之后,诗人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在送别友人的别愁中,表达了自己晶莹澄澈的操守。

王昌龄的诗歌有着鲜明而丰富的美感特质,在唐诗发展过程中,他深婉隽永的七绝拥有重要的地位。

四、李颀和崔颢李颀,生卒年不详,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人,有东川别业。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历任新乡尉、尚书省郎,后归隐。好交游,与著名诗人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等有来往酬唱。存诗百二十余首,多为七古,以边塞、赠别和音乐诗较有特色。他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境界高远,格调悲壮。如“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古意》),写出少年的英雄善战和刚烈性格。《古从军行》是其中的代表作:“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诗歌谴责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双方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战争的结果不过是用人的生命换来的“蒲桃”而已。

李颀好以纵放之笔描写放荡不羁的人物性格,尤在赠别诗中的表现最突出。“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朝朝饮酒黄公垆,脱帽露顶争叫呼。……忽然遣越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别梁鍠》),把人物的豪雄坦荡、洒脱不羁的性格特点生动形象的写了出来。又有“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两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赠张旭》),将张旭泼墨作书时的癫狂状态绘声绘色的传达出来。

李颀有三首音乐诗,在音乐诗的创作史上具有开创的地位,主要是借助自然音响和物象,比喻和描摹丰富的旋律变化。如“枯桑老柏寒飗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幽暗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听董大弹胡笳声》),比喻联翩而出,运思奇特跌宕,将难以描摹的音乐写的形象可感。他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受到后代诗人的推崇。

李颀的边塞诗苍凉悲壮,音乐诗奇逸流畅,赠别诗跌宕豪放,各具特色。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他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美貌为准,稍不如意就离异,所谓“有俊才,无士行。”曾漫游江南一带。一度入河东军幕任职,后入为太仆寺卿,终于司勋员外郎。

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称“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见崔颢的艳体诗为少年之作,边塞诗则作于在河东幕府时。崔颢的边塞诗有的抒写报国之志,“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赠梁州张都督》)有的以少年游侠以自喻,如“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古游侠呈军中诸将》)有的写边塞从军生活,如“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春风吹浅草,猎骑何翩翩。插羽两相顾,鸣弓新上弦。射麋入深谷,饮马投荒泉。马上共倾酒,野中聊割鲜。”(《赠王威古》)从“轻薄”而至“凛然”,的确是风骨大变。

崔颢的妇女诗题材以宫怨与闺情为主,前者有《七夕》等,后者以《长干曲》四首最著名。其一云:“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作法取自民歌,写出了女子的活泼天真。

崔颢诗中值得一提的是有“唐人七律第一”(《严羽《沧浪诗话》》)之称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的前半部分抒发人去楼空的感慨,后半部分表达浓重的乡愁,而以“鹦鹉洲”为连接的关捩。此洲相传是汉代狂生祢衡的葬身之处,一代名士风采湮没于萋萋芳草之中,如今与祢衡为同调的诗人,也因狂放而名陷轻薄,为前途而担忧。游历至此,顿生空茫之感,有不如归去之叹。更特别的是此诗以古歌行入于律诗,为律诗变体。前四句为散调,相同词语的错综出现使节奏流畅,一气贯通,有回环不尽之妙;第三联对仗工整,使流走的气势为之顿挫,而鹦鹉洲一联的隐喻使全诗意脉贯通,潜气内转,发为尾联的唱叹,有高唱入云之势。据说李白在黄鹤楼上读到此诗,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诗纪事》),遂罢笔不作。但仍不能释怀,最终步韵两首,以《登金陵凤凰台》为佳。

同类推荐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
热门推荐
  • 遗忘的岁月

    遗忘的岁月

    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大陆多少岁月的流淌带走了原本属于这里的繁华人们透过黑夜的眼睛始终认真的生活在这片废墟的大陆里而七岁的那年就改变了他的命运为了追寻生命的渴望他踏上一条修行的路以至于在他往后的岁月里他小心的不得已的努力的在这片大陆里游荡
  • 傻狍子,你往哪里逃

    傻狍子,你往哪里逃

    吴亦非应该是幸运的吧,哥哥是超人气偶像,自己在娱乐圈混的也是风生水起,各路男生女神,全部俘获,最后我们的傻狍子也屈服于吴大女神的“淫威”之下,
  •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

    我们都渴望长大,但长大就像蛹羽化成蝶一样,有快乐也有烦恼。在本书中,作者讲述如何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时间,克服懒惰和粗心,改掉不良习惯,让你在不断磨砺自己的疼痛中,独立而坚强地成长,摆脱成长中的各种迷惘和烦恼。
  • 我们的约定还在么

    我们的约定还在么

    这是一部先苦后甜的小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读读哦!
  • 天斗地

    天斗地

    天地初分的对决,洪荒世界的大战,天地秩序谁来定?苍茫天地谁主沉浮,谁才能决定永生,谁才是天地间的最强者?这是一个天刃的世界,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为救师父和寻找失散的姐姐,进入了一所古老的天刃学校,暗杀,比赛,古墓,灵兽,禁区,千年的恩怨纠缠,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命运?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相遇若止于初见

    相遇若止于初见

    如果,上帝告诉你,和每个人的相遇,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你是否会相信,默默的等待,就能寻找到,最需要的人。
  • 总裁的择爱甜妻

    总裁的择爱甜妻

    宗夏有个她爱的丈夫,结婚三年,两人同床异梦,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终于离婚,宗夏难受酗酒发泄心中的伤心!沈月苍是商场上的战神,被醉酒的宗夏拦住车,耍起酒疯,荒郊野外,他只能无奈地带着这个疯了一般的女人回家!从未带女生回家的沈月苍刚好被母亲发现了宗夏,误会开始,沈月苍为了不被母亲骚扰,告诉母亲他喜欢这个女人,她是他的未婚妻!感激带自己回家,宗夏答应与沈月苍演戏,却在外面遇到了前夫叶辰。叶辰看到离婚了,身边立刻有个优秀的男人陪伴的宗夏,心中不甘,回忆起婚内的点点滴滴,无法忘怀!两男争一女的戏码从家里打到商场,牵扯出隐密的身世后,宗夏最终选择谁?
  • 实用心理学(Ⅱ)

    实用心理学(Ⅱ)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形形色色的心理效应、两性心理、婚姻家庭心理、职场心理、电影·心理学、心理测试入手,从几十个常用心理效应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出发,介绍了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 姐夫好霸道

    姐夫好霸道

    一场堕落,一场报复;她堕落是不相信有亲情,她报复是因为怨,恨,她,是双胞胎姐姐,可以享尽家人的温暖,亲情;她,是双胞胎妹妹,却沦为男人的玩弄对象;老天爷是公平的么?不,它一直对她都不公平母亲的死,她必须承受父亲的斥责他,是姐夫,改变她命运的男人……也是她甘愿沦为他的地下情人,甘于为他堕落的女人,世上没所谓的亲情,只有一次次的怨恨怨,她很怨恨,她很恨为了解脱,她离开他,离开充满斥责、怨恨她的家……
  • 来不及说我爱你

    来不及说我爱你

    在看够了绚烂华丽的各种情节小说之后,你是否会让自己静下心来聆听一下自己对爱情的领悟呢?你是否也想找到一片跟自己思想一致的净土一起诉说爱的誓言?当一个故事,没有结局;一句“我爱你”,尘封在嘴里;一种相思,流干了泪也难诉说的时候,你会不会在失意的时候想起心中的那个他/她,也许那就是你的爱,但是到底什么是爱?本书从心灵最深处去感动你最脆弱的感情线,让你深刻体会爱的真谛!我一直相信,也请你相信:世间是有真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