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1000000061

第61章 南宋初期文学(2)

二、李清照

李清照(1084-),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著名的散文家;母王氏是状元之女。公公赵挺之,相徽宗,极力排斥元祐党人,致李格非以旧党罢。但其夫赵明诚好金石书画,李清照18岁与之成婚,共同搜集金石书画与诗酒酬唱,志趣相投。因此,早年李清照的生活虽然受到党争的影响,但主要生活在学术文艺空气相当浓厚的氛围中。前期,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的婚姻爱情是她的人生理想。靖康难起,李清照逃至江南,文物损失殆尽,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病逝。此后二十六年,孤身逃难,其间有人恶意中伤,企图攫夺残存的珍贵文物。江南战火刚停,又遭张汝舟的纠缠,下狱九日,引起了令后世争论不休的改嫁风波。最后移居杭州。一生“名满天下,谤亦随之”。有《漱玉词》,乃一生精华所寄。两交之交的词坛没有出现堪与苏轼、周邦彦并驾齐驱的大词人,但李清照的出现则放出异彩。她在理论和创作上对词的发展都有突出贡献。

在理论上,李清照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说。此前,李之仪曾从风格的角度提出词“自有一种风格”(《跋吴思道小词》),苏轼从诗词同源的角度提高了词体的地位,李清照则从本体论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情思与体制是词区别于诗的主要特点。与诗相比,词中情思要在更加的细美、幽约、凄迷,故婉约是词的正宗本色,而豪放是词诗合流的一种表现。李清照则恪守传统词派的观点,强调诗词分野。在她早期所作的《词论》中,她认为词当是诗之外的“别是一家”,主要特点是高雅、流畅、轻灵、严守声律,典重而富于情致。她认为,词只有保持自身的文体特性,才能不被诗所取代。她后来的词作多少突破了这些限制,但对婉约词风的恪守则贯穿始终。一般地说,李氏诗、词在情感上的分野尤为明显。如“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都直斥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著名的《夏日绝句》更是忧愤之心溢于言表,辞气之雄,足以立懦起顽。这种刚烈的气慨主要表现在诗中,与她在词中抒写的悲切忧苦的心情显然不同,虽然同是出于深沉的忧国之念与恢复之志,但诗词功能的划分是不言而喻的。

李清照的词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前期作品的内容都是闺情,但不同于一般柔弱的闺秀词,李词有一种潜在的倜傥风姿,深挚清隽、含蓄秀婉。她描绘了少女的活泼好奇的天性与轻松悠闲的生活。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从为了避人而狼狈溜走,却又不甘心而欲窥人的一连串动作中,展露出不受拘束的天性神情。

此期最有名的作品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从清晨主仆问答的场景中,见出不同心态的人的内心世界,而凝聚在“海棠依旧”与“绿肥红瘦”之上,故为天下所称道。这些词里有一种淡淡的惆怅,可代表她早期词的基调。

李清照21岁后,因赵明诚的出仕,时有相思伤别之作。这些词不仅感情真挚,立意新颖,而且格调高雅,超尘脱俗。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室外是薄雾浓云,室内弥漫着龙脑香的气息,香浓昼长,就象女主人公心头的愁怅一样,驱散不开。佳节之际,一人独卧至半夜,觉彻骨寒凉,暗喻一夜辗转难眠,表现了重阳节深闺怀人的寂寞愁怅。下片承重阳,从“采菊东篱下”化出,以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自比,又暗喻伤春迟暮之意,既合重阳节令,更象征着高雅情操,写出一个不同流俗,却又不得不在孤独寂寞中渐渐憔悴的女子形象。李清照的相思离别名篇还有《凤凰台上忆吹箫》与《一剪梅》,其刻划情深之状难以比拟,“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写尽天下相思之状。

李清照43岁时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大伤痛,她的词转为表现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不幸遭遇,是深到骨髓的悲哀。所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南歌子》)。此期的绝唱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以前十四个叠字写出行动、环境与心情的,与后之“点点滴滴”四叠字相应,又多用齿音表现切齿叮咛的乐感,是空前绝后的创调。

李清照词的情感基调可用一“愁”字加以概括,但这种愁并不仅仅限于自我,而是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所谓家国之痛,就是把小我之愁与大我之愁融合于一体,从而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她的词在艺术上自成一家,号称“易安体”,为“婉约正宗”,艺术特色十分突出。她善于善于结合景物描写闺阁生活与闺阁愁情,“短幅中藏无数曲折”,于细节中藏无限深情抒发了美质难久、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将个性化的抒情与完美的意境结合在一起。词风融清新朴素与精美雅洁于一体,善于将口语与书面语相融合,并调动各种修辞手法加以锤炼,产生了“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的效果,具和谐之美;同时音律悠扬,节拍铿锵,读起来既流畅,又跌宕生姿。最终营造了淡雅清疏的审美境界。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追求,生动抒写自我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自然,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她与李后主、柳永、秦观、周邦彦一起被推为婉约正宗,甚至被推为这一派的最高代表:“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王士禛《花草蒙拾》)

三、张元干

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号芦川老隐,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官至将作监丞,是坚定的主战派。有《芦川归来集》十卷,《芦川词》二卷。张元干青年时即以词名,后与张孝祥并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

张元干的词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南渡前,他和朱敦儒一样疏狂放荡,内容多为酒畔花前,词风绮艳轻狭,也有清新、婉丽之作。靖康之难中,目睹民族灾难,投笔从戎,词风慷慨悲凉,风节凛然,内容十分丰富,抒写真挚的友情,歌颂美丽的江山,怒斥误国的奸臣,以及描写抵抗金兵侵扰等,洋溢着爱国激情。最为著称的爱国词作,当是作于绍兴八年(1138)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两首送给李纲、胡铨的《贺新郎》,后者云: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谁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上片的悲壮之语和结尾的慷慨之词,赋予了这首词以深广的内容,在举世莫敢与谈的情况下,词人站出来向行者表白共鸣和同情,劝慰和勉励,正是一种最深刻的友情。下片运用比喻、设问、直陈等表现方法,抒发了满腔的忠愤。“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芦川词》)。

在词史上,张元干处于两宋之间,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他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又经创作实践,使词的内容更紧密地与抗击金兵侵扰和反对议和卖国相结合,使词成为能反映时代与社会的重大主题、发表对国事的见解和感触的艺术手段,开启了南宋词人的创作道路,对后来的辛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高中状元,历任校书郎兼国史实录院校勘、起居舍人,抚州、平江知府,建康留守等职。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以词知名。

张孝祥的词善于通过景物描绘,表现旷达的胸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如《念奴娇·离思》《水调歌头·泛湘江》,通过对江上“处处风波恶”的描绘和对屈原的吊念,表达了自己“天涯漂泊”和无辜被黜的感慨。他也常常流露出一种放旷、豁达的人生态度,显然受到苏轼的影响,在清疏淡远的韵调中隐含着饱受打击后的牢骚不平。如《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是乾道二年(1166)受谗罢官后自桂林北归途中所作。上阕写洞庭景色,下阕抒高洁的胸怀,反映了挥洒江天的气度瑟高洁的人格,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飘飘有凌云之气”,是其词作中最杰出的一首。他的这类词作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呈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殊色彩。

张孝祥尤以表现爱国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的词作成就最突出,一腔忠愤之气,雄健奔放。如《浣溪沙·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写“万里中原烽火北”,表达了对在金人占领下的北中国的怀念;《水调歌头·和庞佑父》以“剪烛看吴钩”,“击楫誓中流”表达北伐抗敌的热情。其豪放慷慨之气,尤见于1161年采石矶大捷后所作的《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表现出要求恢复国家统一的激情,对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谴责以及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悲哀。据说此词作于建康留守任上,张浚读罢,为之罢席,可见其感染力。张孝祥上承苏轼,下开辛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重要的词史地位。

同类推荐
  •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说丑陋的中国人

    鲁迅PK柏杨,谁更深刻?鲁迅PK韩寒,谁更一针见血?读懂中国、读懂你自己!一语道破中国千年潜规则13亿中国人都要读!
  • 关上潘多拉魔盒

    关上潘多拉魔盒

    历时近一年,行程数万里,深入四川、北京、云南、新疆、河南、广西、安徽等省市自治区的数百个乡村,接触了上百名艾滋病人。年过六旬的成都女作家李林樱结束了自己的艾滋病调查之旅回到蓉城,并将自己这一年来的亲眼所见所思形成了一篇数万字的调查报告———《关上潘多拉魔盒》。艾滋不可怕,让我们共同努力,尽快关上这潘多拉魔盒!
  • 唐僧有话说

    唐僧有话说

    在这本书里,唐僧说东道西,说三道四,说得听众茅塞顿开、哑然失笑。受此鼓励,他除却羁绊,褪尽袈裟,低头作势,一路猛攻。男人听了嘿嘿嘿,女人听了嘻嘻嘻。你还等什么?
  • 吴哥之美

    吴哥之美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极致。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文明重现。20封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热门推荐
  • 佛说本相倚致经

    佛说本相倚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姊妹出川

    姊妹出川

    描写一对年轻农民夫妻带着小姨子从南到北的打工经历。
  • 轻微夏天漠浅忆

    轻微夏天漠浅忆

    “姐,我好想快点长大,因为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护你啦”“小傻瓜,姐姐等你长大”他们本身名义上的姐弟,六岁那年,他被她家收养,然后爱上了这个比她大五岁的姐姐,故事掀开了一桩桩或唯美、或辛酸、或痛苦、或绝望、或完整的结局……
  • 六十种曲双烈记

    六十种曲双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重生之宠溺王妃

    重生之宠溺王妃

    再次睁眼,已重回豆蔻,她还是那个她,却也不再是那个她。庶姐伪善,看她如何揭穿她的假面;庶母狠毒,她就“以毒攻毒”;这一世,她不再一味软弱可欺,她定要护好自己该护之人,力挫薄情之人;且看她如何在今世,活出自己的精彩。
  • 十年青春致已逝的红颜

    十年青春致已逝的红颜

    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各种打击接踵而来,各种事实让人心灰意冷。在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世上只剩下孤零零只身一人,谁还会在乎我?凝视着海平面思绪飘回到了十多年前的中学时代。青春已逝。
  • 纪念爱情

    纪念爱情

    爱情,让我们彼此牵手,也曾让我们心痛难过,当岁月流逝,当初的激情渐渐消退,生活却变得平淡,于是我们以为爱情远走了,便渐渐松开彼此的手。当远离对方,才发现,那个人早就深深地烙在了心底。于是我们都用着同一种方式——相思来纪念我们的爱情。
  • 我和你没有明天

    我和你没有明天

    他是绯闻闹得满天飞,出了名的花心男;她是耍大牌频频被爆,出了名的高傲女。他们曾是密不可分的青梅竹马,却也是站在天秤的两端,一端掉下去,另一端也会跟随消亡。他说他会护她一生一世,她信了。却转眼间和别的女人辗转缠绵,一个又一个,绯闻闹得漫天飞,给她戴的绿帽子数都数不清,终于,有一天,她忍受够了。“南煜熙,我们离婚吧。”这是她的答案。却换来的是他撕心裂肺的折磨,一次又一次,总是她以为他们俩还有复合的可能性时,扼杀她唯一的希望。她倔强不肯低头,他依旧守着最初的誓言
  •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身边的秘密

    小学生最想知道的100个为什么:身边的秘密

    有时候,最让人感觉难解的秘密就在我们面前。本书发掘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其他120个让人迷惑的难题。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未解难题——院子里的生物学、厨房中的化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前沿物理学。本书从《纽约时报》之《350天为什么》专栏摘取日常生活的问题集结成书。在此书中,所有的问题均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部分是成人)提出的,他们对我们身边的世界充满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