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2900000006

第6章 变调的摇篮曲

微卷的黑发,一双大大的、睫毛长长的眼睛,苍白的面色,带一丝得意的浅笑,跟着电视哼着有几分忧伤的曲子。15岁的小少年,叫琪。声音听起来极富磁性,且乐感很好。在我的手上,有少年信手涂鸦过的美术作品,有他写过的小说。不说不知道,就是这个看上去面相俊俏的小少年,在昨天,他已经开始了被父母“软禁”后的第三次割腕自杀。

因为打架所以被学校开除,因为抢同学女朋友所以被同学追杀,因为父母为他转了几所学校但他还是要逃学,因为逃学之后还总是打群架,惹是生非,因为这样任其胡为怕儿子被抓进派出所,所以在三个月前,父母把他痛打了一顿,然后关在了家里。为了断绝他与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往来,气急的父母拉掉了家里的电话线,扯掉了电脑网线。整整三个月,母亲和另外两个亲戚轮流看守着他,不让他离家门一步。连最喜欢的外婆家也不许去。

只是每天仍有保姆尽心伺候,茶饭由母亲亲自端上手,买来的零碎小吃堆满客厅的专用货柜。为了劝他再不参与打架,父亲单位上的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几代亲戚中有点威望的人都被其父母一拨一拨地请来做工作,可琪均置之不理。这样三个月过去,母亲的精神几近崩溃,他也由起初的反抗,到最后出现问题。

在关到家里第二个月后,开始出现沉默不语,记忆力明显下降,妄想,继而开始想法子自杀。

我记得第一次受托来他家里时,他刚被父母关在家里不到一个月,那时的他,可是一面色红润挺活泼的小男孩。那一次,他彬彬有礼,有问必答,音乐、美术、政治无不论及,似乎很难问倒他。

即使对他做过的错事,他也毫不忌讳,甚至对他的“私”生活:问:“你可以把你在学校的生活告诉我吗?不加评判,不管对与错,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答:“在学校里读书,有的老师讲课有趣,有的枯燥无味,听都听不懂。我们总不能像个木脑壳坐在那里吧?于是再有不喜欢听的课时,我们就邀了不喜欢上课的同学一起到街上玩。”问:“玩什么呢?”答:“晚上就唱歌,有时候兴起,就到迪吧蹦迪,一般四点睡,六点起来。”问:“钱从哪里来?”答:“你问钱?有时候自己有,有时候找外面的哥哥姐姐们(专事打架闹事的小混混)请客,八百几百的。再说总有家里条件好的,轮流为东。像我们这几个,家里不太管的多。家长管得严的,打个电话说在同学家里就挂了。第二天回家,家长也不会说什么。”问:“那你们怎么开始打架的呢?”答:“开始打架是好玩。如果来了新同学,长得好,又洋里洋气的,就看他不顺眼,就故意激他:你蛮洋啦!在擦肩而过的时候,用肩膀擦他一下,用手拽他一下。他识相,乖一点,就不打他了。如果他不识相,像个糙仔,就打。我们就喊人,喊街上的哥哥姐姐们。姐姐们也乐意帮助我们打人,反正她们也没有事做,一喊就来,在学校门口堵住人,或把人从学校喊到门口再打,顶威风!不服,又喊人。如果学生小,几拳头就算了,如果反抗,搞大了,就抽刀,搞火拼。”问:“你们一般是怎么平息呢?老师知道吗?”答:“自己解决啊!实力差不多的,就有中间人来调停,双方握手言和。如果强的对弱的,那就是强的打弱的了,打了还要手工钱,也就是八百一千的。”“老师?老师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管我们?再说,进了学校政工室,不过是挨顿批,出来,架还得打。”问:“谈过恋爱吗?”答:“现在初中生有几个不谈啊,百分之八十谈过了。我记得起来的女朋友有五个。第一个是玩得好的同学喜欢一个隔壁教室的女生,要我帮着写情书,我写了,女生跟上我了,后来,我上网又谈了三个。”问:“都跟她们有哪些接触呢?”答:“互相通信,拥抱啊,接吻啊,睡觉啊,都来。只是少发生那种关系。”问:“约会在哪里?”答:“有时候在旅店,有时候到没有父母在家的同学家里。有一次,我们七八个男女同学在我家里住了一周。算是群居吧!”问:“父母不管吗?”答:“出去旅游去了,爸单位组织的。”问:“你对你自己怎么看?”答:“我觉得我自己过得挺好的,父母不应该管制我。”问:“你对你父母怎么看?”答:“偏激的教育!恨我不求上进,要我搞学习,自己却茶馆进,酒馆出,花天酒地。看到人家出国,就想送我出国。看到出国不好的报道,就又说不送我出国了。”“哼!中国的父母不是诚挚的父母,也不是有主见的父母。说实在的,在我的同学中很少有人从内心里尊重父母了,一般只是出于对父母的养育怀有几分报答的心理而已。”问:“你现在不读书,长大了想干什么?”答:“不想干什么,只想玩。其他的事,没有想。”问:“不想读书,只想玩,今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怎么办?”答:“我的父母官不大,但关系广,考不起,大学还是有读的!”问:“如果政策紧,读不上大学呢?”答:“成绩不好怎么啦?我父母有的是钱,可以养我一辈子的!”……显然,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是权力、金钱带来的物质刺激和在生活中为所欲为的快感。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是什么?在社会中的责任是什么?没有人教会他。怎样坚守人生道德底线?如何树立自己有价值的奋斗目标?怎样规划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这些也没有人来教会他。

而一旦孩子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父母所做的,又是把孩子从一个极端推向另外一个极端。

我们再看这样一组康复医院的病例——

小英,女,16岁,无家族精神病史。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前五名。初二时,父亲惨死在车祸现场。小英自父亲丧事处理完回到学校后,三天不下床走动,拒绝进食,同学跟她说话,她目光呆板,回话口齿不清。十天后,她开始用手掐同学,之后,每天不洗手脸,只是反复搓洗同一件衣服。后来被母亲接回家,不动,不食,不语,不睡。认不出家里人。

小伟,男,14岁,无家族精神病史。只因与妹妹吵了一架之后母亲打了他,就疑心父母偏袒妹妹,不敢出来见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不与家人交谈,照镜子说自己变丑,有自杀言语。家里来客人一提起他,他就大喊大叫,骂人,毁物。

小妍,女,15岁,无家族精神病史。仅因承受不了母亲过世的刺激,故大喊大叫,往外跑,到处打坏别人的电话和热水瓶,拿刀割腕自杀,伤口不深,又走进水塘,淹到半身被人救上来,后两个月总说别人要加害于她。

小畅,男,15岁,无家族精神病史。上体育课时被同学打了一拳,当即出现精神异常。之后总是怀疑同学说他坏话,想打他。当时还能读书,并考上了高中,上高一时,因怀疑别人瞧不起他、说他,所以经常进出教室找别人,但具体是谁,又不知道。入院检查,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小芳,女,14岁,无家族精神病史。一次进教室时,同学关门恰好误伤了她,她痛得骂了一句。谁知同学却丢给了她一耳光,且把她摔倒在地上。自尊心极强、自小娇生惯养的她就从当日下午一点一直哭闹到六点。嘴里自言自语,不停地哭叫:“莫打我,我怕!”等到父母赶到学校,她已经认不出任何人。

“我父母没有离婚呢,只是有一点吵架,你千万别相信她的话。嘘!!”那天,我刚随值班医生走进某康复医院三病室的门,一蓬头垢面的女孩马上神秘兮兮地挨近我,很玄乎地对我说。由于贴得近,她脸上堆积的土黄色污垢颗粒尽显。过后我向医生问起详情,医生说,女孩属于精神分裂症的情感行为幼稚。在父母离婚之后,女孩一门心思想撮合父母复婚,白天在校疑心同学知道父母离婚的事,读书安不下心来,晚上就到父母分居两地的住处来回走路,想打动父母,且风雨无阻。直到有一天她走到父母跟前却已认不出父母。

被父母送到医院时,她还在说:“我父母没有离婚,我父母没有离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仅因为亲人生活出现一些变故,自己在学校受到一次不公正的批评就出现精神疾患,且久久不得治愈。医生说,这些父母平时让孩子目空一切,让孩子感觉自己无所不能,自尊心虚荣心强盛,又没有受挫折经验,所以一旦遭受一点点伤害就会有过激反应,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还有些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孩子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孩子长大后不得不一再迁就。孩子的自私、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莫不是源于这种扭曲的爱。

更有甚者,一次小小的不满足,还可能造成他对家长的仇视,对社会的仇恨,动不动就轻生。

有这样一组不忍卒睹的镜头:

——一初中男生,某市一中读书,进入高中以后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前三名,只因高二期终考试下滑到第十名,跳楼自杀;

——一大学男生,只因失恋,在所读大学的校长办公室前水池里淹死;

——一大学女生,考研时以超过录取分80分的成绩考取了第二名,只因没有考第一,跳楼自杀;

——一大学男生,只因女友找了另外的男友,便威逼女友跳楼殉情……

“在家里,父母给予的是百事不问、‘百事可乐’的教育,中学接受的又是过于理想化的教育,到了大学才有了了解社会实情的机会与时间,造成了大量的孩子高智商,低情商。很多孩子即使到了大学,也不懂人际交往与心理调适。他们到了陌生的环境,一方面要承受情感方面的压力,面对今后找工作出路的压力,一方面还连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不具备。这样,就很容易出现抑郁自杀。”一心理医生说。

我曾经接触过台湾国民中学《公民与道德》课本。

翻开第一册第21页“家庭生活”这一课的第一个字开始,就是书者带领已经长大的中学生重温传统民谣——摇篮曲。接着,他们这样告诉学生:“我们在家庭中出生、长大,更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参与社会所需的技能、知识、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其中尤其是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方面。”“家庭就是培养子女具有公德心、关心公益、积极参与公众事务的重要地方。”之后,关于家庭中的冲突与化解、家中老人的安养、家庭与公众事务、爱情与婚姻、性道德等方面的生活常识也会一一向你娓娓道来。

家庭的教育功能,需要父母来启动和实现。在这本教材中,作为父母的教育责任何其之大!而在我们众多的家庭里,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是什么?父母是上帝赐给孩子的一只神奇的魔盒。

孩子只要启动两片花瓣似的嘴唇,除了天上的星星父母实在买不到神梯攀摘外,一切愿望都可以得到满足,一切美丽的梦想都可以在欲望的上空轻舞飞扬。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没有机会体味生活的艰辛、劳动的幸福、父母财富的来之不易。唯一体味到的却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定式。所以这样的孩子走出家门后,等待他的注定是步步危机,处处受阻。因为他家庭以外的人不会以他为中心,学校不会以他为中心,这个社会更不会以他为中心。可叹这样的父母爱子心切,总想以自己的能力来代替子女应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愿望来设计子女的未来,以自己苦苦奋争来的财富来为子女开辟一条生存大道,殊不知,父母的溺爱对孩子稚嫩的生命堤坝侵蚀的结果,是掘下了一口幽暗的井。对孩子侵蚀得越久,孩子会陷得越深,滋养孩子必须的生命阳光就会被越吞越多。

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自古纨绔少伟男”。不时让孩子少一份依赖,多一份在困境中的磨炼,就会使孩子多一份对世事的洞察力,多一份创造的激情,而这不断迸发的激情,恰恰是消融人生霜雪苦雨的、不熄的生命火花!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孩子在家里惯于享受特权,习惯了接受与索取,便会淡漠父母及其他人的给予与奉献。从小时时以“我”为中心,长大后便会凡事从“我”着想,久而久之骄娇之气俱盛,形成冷漠、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质,而缺乏对社会、对家庭应有的责任感。其实生活已经告诉我们,只有尝试过饥饿之苦耕耘之苦的人,才会更加懂得一桌平常饭菜的来之不易和劳动的快乐;只有品尝过思念之苦的人,才会深切体味到亲情友情的弥足珍贵;只有切身经历过困苦中他人无私援助的人,才会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自觉守护自己与人为善、宽厚仁爱的品德;只有经受过挫折磨炼的人,才会有以后生命进程中超常的心理承受能力、超群的智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类推荐
  •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迈向比较文学第三阶段

    本书第一辑“学科理论建设”,主要探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发展,提出了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问题;第二辑探讨了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及其方法论体系;第三辑“变异学研究”,创造性地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拓展和加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第四辑“跨文明研究”,紧扣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基本特征,从跨文明的角度探讨了建立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相关问题。本书由曹顺庆著。
  •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文书源远流长。它是一国政府外交代表、外交机关和民间法人、自然人与外国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各种外事活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说,自从国家形成之后,只要有了国际间官方和民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往来,就产生了外事文书。
  •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时代之问:当代文化名人的思考与呼唤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无声的群落:续编(下卷)

    作者都是1964年和1965年从北京、上海、重庆、沈阳、武汉、成都、长沙、杭州、西安等地下乡的知青,目前散居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和海外,一个共同的夙愿将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凝聚到一起,共同续写了中国知青史中一段起伏跌宕的开篇。作为上山下乡运动的先行者,“文革”前知青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群体。他们出生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成长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最纯正,也*影响力的年代。其中的大多数因家庭出身不好而被剥夺了学习和就业的权利,不得不到农村去“脱胎换骨”。
  • 陌生的朋友

    陌生的朋友

    本书收录的作品主要包括:陌生的朋友、抠字眼的小女孩、顺手帮一把、千年古参、上边有人、考验爱情、我的群主,我的“群”、你追我涨、年度最佳慈善家、笔记本上的秘密等。
热门推荐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tfboys之我们永远爱你

    tfboys之我们永远爱你

    三个富家千金因为从上海到重庆看TFboys演唱会而转学到重庆八中,和三只是邻居?是同学?是同桌?是情侣?因此这样,反派有会怎么想呢?反派经过无数次害她们,可终究没有成功。最后,反派害人没害成,反而自己却挂了!当女主和三只开心时,无意间,穿越了……本文描述的是三个富家千金和TFboys的故事,想知道更多问题的答案?那就请看《TFboys之我们永远爱你》吧!
  • 霉心霉肺

    霉心霉肺

    人妖不可相恋,仙凡有违天规。如此仙魔又会如何?传说仙魔之子降生,上界和睦,可两界仍旧无法姻亲。因掌魔界非魔皇外再无其他,但魔皇早已在一万年前因仙魔大战被父神伤亡,元神尽散诸时空之中,仅留一副魔躯被封印在因大战灵气稀薄的下界。就算能勉强找到魔皇一缕元神与他相爱相守,待魔皇他日回界,不过只是一段笑话罢了。如此仙界仅靠着冥海来暂时阻挡着一直无逆天之力的魔兵。但再不可能,预言总有它的根据。冥冥之中,历经世事。也许当笑话的人从来都不是魔皇。
  • 爱你是一种病

    爱你是一种病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怀疑——我正在经历的一切是否是真实的?我,真的是现在这个我么?她苦读三年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野心勃勃潜入旭山疗养院...爱恨纠缠,生死契阔,她赌上了一生去寻找和诠释。
  • 万年破冰后

    万年破冰后

    冰封万年,恍如昨日破冰之时,冰雪万里飘一个平庸的青年,无意间在万年后的某一天破冰而出,睁开双眼之时,冰雪世界,雪花飘零,岁月飞逝,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身影,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束束冰雕,昔日的故人与亲人,尽数被一层奇异的薄冰封在里面......那么绝代佳人已在何方?站在万年后的大陆之上,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艰难,一生苦苦维持的信仰,到底能伴随他走多久?尽在《万年破冰后》一一呈现而出!!!
  • 我的漂亮总裁老婆

    我的漂亮总裁老婆

    一抬头,宁纪就发现身材玲珑有致的美女,就站在自己的前面,两人站的很近,还不小心冒犯了她,当到新单位时,却发现这是他的新上司。他该如何面对漂亮女上司呢!
  •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她堂堂将军府嫡出三小姐,处事不惊,步步为营。下得一盘好棋,用得一手好毒,斗得过心机女,装得了白莲花。却失算爱上了他。他昌梧四皇子,心思缜密,城府深不可测。谋略赛诸葛,身手胜赵云,做事果决,淡泊名利。却栽在了她身上。战事终,梨树下。他一脸期待深情望着她,“你当初拒了一切亲事,却为何愿嫁与我?”她专注于草药书,头都不抬一下,“他们看着不顺眼罢,你还勉强。”
  • 齿轮江湖

    齿轮江湖

    在一个机械的世界里,在一个被支配的时代中,我们到底是人还是齿轮,我们为何而生,又因何而去战斗。我不甘去做一个只会转动的齿轮。手中之剑斩除心魔,心中之道了去疑惑。这就是我要做的,这就是我心中的江湖。生亦何欢,生亦何惧。
  • 最后一位无限主神

    最后一位无限主神

    这是一篇另类的无限文,非传统的空间建设流,亦非影视掠夺流。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篇特异的玄幻文。余坤见证无限空间的崩溃,由此获得一枚残破的主神中枢。从最开始的独自摸索,到组建团队充当爪牙,再到尝试重建主神空间。余坤穿梭不同的世界,一点一滴收集资源,最终成长为执掌数十亿轮回者的无限主神。主神缘何而生?主神缘何而灭?区区凡人如何从一穷二白积累成神?敬请赏阅。PS:1、本书为大完满结局。2、作者不会花费过多笔墨,描绘无关紧要的事物。如果你觉得某段情节没有意义,不妨往下多读几章,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3、作者喜欢埋设惊喜,但读者不用动脑,也能轻松了解故事。只需要你往下多读几章。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有事做的时候我们把忙碌当作累,没事做的时候我们却把放松当作无聊。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