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82500000011

第11章 争霸风云(10)

在晋军击破曹国时,晋文公为了报答流亡期间所受的曹大夫僖负羁的礼遇,下令军队不得侵犯僖负羁宗族。文公的大将魏准和颠颉闻令,愤愤不平,故意挑战文公威信,放火烧了僖负羁家族。大战当前,既是用人之际,又当严肃军令之时,晋文公经过慎重的考虑,遂当着三军的面杀掉颠颉,以严肃军纪;却留下英勇善战的魏准戴罪立功。城濮之战中,祁瞒违反军令,文公命司马将其斩首,又将其头颅在诸侯军中传视。凯旋时,舟之侨又擅自先归,回国后,文公再将其斩首示众。通过这三次刑杀,文公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左传》的作者称赞他说:“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

城濮之战后,论功行赏,以狐偃为首,而以先轸为次。但真正劝说晋文公“取威定霸”,促使文公下决心与楚国打这一仗的却是先轸。所以不少人都对文公的做法大为不解。晋文公解释说:先轸劝我把胜利作为战争的首要目标,而狐偃劝我要信守对楚国的承诺。先轸导我以权变,立一时之功。狐偃教我以信义,乃是万世之利。先信义而后事功,立国以信,为社会树立了正确的导向,这才是我取威定霸、晋国霸业长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

赵武灵王倒在温柔乡里的英雄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半拉子英雄,前半生英明神武,锐意进取,建功立业,造福生灵。然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后半世却往往沉迷酒色,意志消沉,小则国乱身亡,大则社稷倾覆。这类半拉子英雄,最著名的代表要算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开元盛世”的缔造者早年何其英武明断!他运筹帷幄,一举消灭祸国殃民的韦皇后集团,又除掉姑姑太平公主的势力,举贤任能,与姚崇、宋璟等一帮才干卓异的大臣励精图治,收拾中、睿二宗留下的残局。不到十年的工夫,把大唐帝国治理得有声有色,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强大,四夷宾服,万国来朝,造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少有的巅峰盛世。可惜英雄难过美人关,自从得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贵妃,豪情壮志全部消解在温柔乡里,“从此君王不早朝”。色令智昏,陶醉在霓裳羽衣曲中的唐玄宗开始嫌守正不阿的韩休不识相、忠贞体国的张九龄唠叨,把国事委于李林甫、杨国忠,把边事委于安禄山等,生生断送了大唐盛世。而唐玄宗本人只落得个晚境凄凉,在西宫南内过着太上皇的孤独岁月。这类半拉子英雄,唐玄宗是典型,但不是第一位,他的前辈自有其人——赵武灵王。只是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结局更惨,脑袋在温柔乡里慢慢发酵,昏招迭出,最终怀着壮志未酬的无限惆怅,饿死在了沙丘宫中。

一、赵氏的兴起

赵武灵王的祖先即是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晋献公把女儿赵姬嫁给赵衰为妻,生了赵同、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婴齐三个儿子。赵衰随重耳逃亡到翟国时,翟君把讨伐咎如(赤狄的一支,活动范围在今河南安阳西南)得到的两个美女中小的嫁给重耳,大的给赵衰为妻,生了赵盾。简单地说,作为晋文公的亲戚、从龙功臣,赵衰劳苦功高,文公归国即位后论功行赏,赵衰晋位大夫,封在原(今河南济源北),于是赵氏开始在晋国有了比较牢固的根基。晋文公在图谋霸业的过程中,继续重用赵衰,很多重大活动,多赖赵衰出谋划策。赵衰死后,其子赵盾继赵衰执政晋国。俗话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而赵氏的兴盛正与一个杰出的女性密不可分。赵姬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子,赵衰回国后,她不仅劝丈夫把赵盾母子接回晋国,还避让翟女为妻,自己以妾身侍之,并且要求立贤能的赵盾为赵氏宗子,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以庶子的身份尊敬赵盾。有这样贤德的内助,赵氏自然“家和万事兴”,也正因有了这样的后援,赵盾才能顺利迈入晋国政坛,并被文公、襄公重用。这一时期,赵氏势力发展迅速,晋君的废立乃至生死都掌握在赵氏手中。晋襄公薨后,大权在握的赵盾见太子夷皋年幼,准备迎立在秦国的晋襄公之弟姬雍。晋襄公的夫人穆嬴每日抱着太子在朝堂泣诉,甚至亲自到赵盾家里跪地哀求。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才勉强得立,是为灵公。平心而论,赵盾弃太子夷皋迎立公子雍,并非完全出于私心,毕竟当时的太子还是个襁褓孩童,处在与秦、楚的激烈较量之中的晋国,需要一位有执政力的国君镇住局面。但在当时赵盾此举无疑会引起晋国公室的不满——到底这晋国是谁的天下?随着灵公年龄渐长,以灵公为首的势力终于与赵氏不能兼容。在灵公对赵盾下手未果后,赵氏家族反扑,赵盾堂弟赵穿将灵公杀害,迎立公子黑臀,是为成公。此后,赵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为笼络赵氏,成公晋封赵盾为公族大夫,并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

此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发展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有一出京剧叫做《赵氏孤儿》,演绎的就是这段历史,但其所依据的是司马迁《史记》中的《赵世家》,基本梗概是:

赵氏家族以弑君的极端方式将矛盾暂时压制,但晋国政治依然暗流涌动,尤其是灵公的宠臣屠岸贾,对赵氏家族极端不满,誓为灵公报仇。成公死,景公继立。到了景公三年(前597),身为司寇的屠岸贾感到时机成熟,便向赵氏发难。在多次讽喻朝廷追究赵氏家族弑灵公之罪未果后,联合反赵势力发动袭击,欲将赵氏家族一网打尽。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在这次攻赵行动中,屠岸贾杀掉了身为晋大夫的赵朔、赵括、赵同等,几乎灭了赵氏全族。只有赵朔怀孕在身的妻子因出自公室的关系,躲在景公宫里才免遭一劫。此后生下一个男孩,是为赵武,即“赵氏孤儿”,在赵氏的门客杵臼和赵朔友人程婴的拼死保护下长大成人。

但司马迁的记载本身比较凌乱,且与《左传》出入很大。比如,《左传》十分明确地记载,景公三年诛杀的仅仅是赵朔,而诛杀赵同、赵括等则是景公十七年(前583)发生的事,起因还是赵朔的妻子向景公诬告他们谋反。赵朔死后,其妻庄姬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通奸。赵同、赵括看不下去,又不敢把公室出身的庄姬怎么样,就拿弟弟赵婴齐撒气,将他流放到齐国。赵婴齐经不起这番折腾,很快客死异国他乡。庄姬见自己的情人被放逐而死,怀恨在心,利用自己的身份告了黑状。妒忌赵氏势力的栾氏、郤氏落井下石,为庄姬作伪证,把赵同、赵括送上了断头台。所以无论是《史记》中的《赵世家》也好,还是在此底本上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京剧剧目《赵氏孤儿》也好,都是看起来很凄美,推究起来却很假。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赵朔继赵盾执政晋国,随着赵氏势力的膨胀,与公室矛盾再次激化。不过在这次与公室的斗争中,赵氏家族成了失败者。景公三年,赵朔被诛,其子赵武却因为母亲的关系,被养在公室。景公十七年,赵氏实力较大的赵同、赵括再次被公室拔掉。在赵氏与公室的较量中,晋国颇有实力的栾氏与郤氏家族都站在了公室一边,可见赵氏的扩张,已经引起晋国其他势力的不满,甚至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但赵氏在晋国也并非孤立,自赵衰至赵朔三世执政,也树有自己的党羽,韩国的祖先韩厥就是其中的一位。赵盾执政时,一手把他提拔起来,在公室与赵氏的冲突中,他一直或明或暗地倾向于赵氏。早在晋国打算把赵朔干掉时,韩厥就偷偷地给赵朔透露过消息,并劝他逃亡,只是赵朔过于大意,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景公十九年(前581),晋景公不幸得病,久治不愈,这次生病给赵氏家族的复兴提供了机会。在那个时代,遇到这种情况往往要通过占卜查找病根。占卜的结果出来,说是赵氏的祖先因赵氏在晋国绝祀,故而为祟。韩厥借题发挥,大称赵衰、赵盾之功绩,力劝景公立已经长大成人的赵武,以继赵祀。此时的韩厥位列六卿,是晋国的实力派人物之一。这次所谓的占卜云云,极有可能就是他和史祝事先勾结起来的骗局。经过一番考虑,景公同意了韩厥的意见,于是赵武被立为晋大夫,赵氏家族开始了复兴之旅。

也许正应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说法,经历了灾难洗礼的赵氏家族此后的发展壮大几乎是一帆风顺,而晋公室依然陷在内乱的泥潭中,并在内乱中不断坠落。景公死后,其子厉公继立,从表面上看,此时的晋国强大无比,在鄢陵之战中一举击溃强大的楚国,“晋由此威诸侯,欲以令天下求霸”。但公室与列卿的矛盾在战后再度激化。晋厉公想除掉近乎尾大不掉的卿大夫,首先对如日中天的栾氏下手,却因一时手软放过了郤氏和中行氏。兔死狐悲的郤氏和中行氏瞅准机会,反戈一击,杀掉厉公另立悼公。由此,晋国的六卿(智氏、中行氏、范氏、赵氏、魏氏、韩氏)势力的膨胀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果说春秋初期是“王室衰微,政在诸侯”的话,那么到了春秋末期,一蟹不如一蟹,各国公室也基本上成了摆设,政权落到了势力强大起来的卿大夫手中,也就是所谓的“陪臣执国政”,这种情况在齐国、晋国、鲁国最为典型。

晋平公十二年(前546),赵武为晋国正卿,这时距他被立为晋国大夫已有三十九年。一年之后,季札出访晋国,感慨道:“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韩宣子﹑魏献子之后矣!”可见赵氏的势力,已经在晋国非常强大了。至赵武的孙子赵简子时,六卿联合起来向羸弱的公室发难,对公族祁氏和羊舌氏大肆屠戮,灭掉之后又分了他们的食邑。早已沦落为傀儡的晋顷公面对尾大不掉的六卿,束手无策,只得听之任之。晋定公继立后,不甘做傀儡,曾努力振作公室,但收效甚微。晋定公十五年(前497),矛盾重重的六卿之间斗争白热化,兵戎相见。经过这次重新洗牌,范氏和中行氏落败逃亡,赵氏成为最大的得利者,“赵名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诸侯”,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地盘。到了晋出公十七年(前458),在智氏的带领下,四卿私分了中行氏和范氏的采邑。晋出公大怒,遣使向齐、鲁求援,欲讨伐四卿,结果四家联合起来,将出公赶走,另立懿公。然而好景不常,随着智氏势力的膨胀,一家独大的智氏准备吞并韩、赵、魏三家。三家又联合与智氏火并,灭掉智氏,并分其封邑。这时的晋君连体面都已保不住了,不得已屈尊去朝拜韩、赵、魏三家,君臣完全调了个。公元前403年,还勉强保持着“天下共主”名分的周王室对晋国的现实予以承认,任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是赵国立国的开始,第一位国君即是烈侯赵籍。

二、励精图治:赵武灵王早期的光辉岁月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五位君主,他即位之时,正值战国列强争雄最为激烈的时期。自春秋后期以来,日益激烈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烽火狼烟的洗礼中,齐、楚、秦、燕和由晋国分裂而来的韩、赵、魏脱颖而出,神州大地也逐渐变成了七国争雄的舞台。诸侯国数量的减少,使得七雄之间变得接壤比邻,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带,因而“国际”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赵武灵王即位时年纪很轻,也就十五六岁的光景。年少的他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个国家大局,于是以宗室阳文君赵豹为相,并选取三位博学多闻之人做师傅,辅导自己;又置左右司过各三人,专门负责监督谏诤自己,政事也主要委托于这几个人处理。经过两年的过渡期,逐渐熟悉政务之后,他才接过国家的军政大权,开始了对赵国二十六年的经营,并很快显示出杰出的政治天分。

听政之初,为了稳定人心,他特别优礼父亲赵肃侯在位时宠信的大臣肥义,借助他的忠心与威望来压住局面。在继位的第五年,他与韩国联姻,进一步加强了与韩国的关系。最能体现其远见的,是在他继位的第八个年头。当时魏将公孙衍劝魏、韩、赵、中山、燕五个国家的君主都称王。此前,各诸侯国在名义上还尊奉周王室为“天下共主”,尽管已经不再把周王室最初给他们的封爵放在眼里了,原为伯爵、子爵的也一律自称公侯。但称公侯和称王的政治象征意义大大不同,王代表着更为崇高的地位和荣耀,是当时最高的称号。就连那弹丸之地的中山国国君,也对王的称号垂涎不已,可见王的魅力了。然而,冷静的赵武灵王却一眼看穿了“王”这件华丽的外衣之下空无一物。有了它不仅不能给赵国带来任何好处,说不定还会贾祸。因为赵国的实力摆在那儿,尚不足以像周武王那样戡平天下、成就王业。于是,他冷峻地拒绝了。在那个各国君主为“王”癫狂的时代,他只下令国内称他为君。事实上,因称王而贾祸的例子在当时并不少见,比如那个弹丸之地的中山国,就因为称王,惹得齐国看不顺眼,多次要讨伐。

同类推荐
  •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特种兵穿越之大宋亲王

    靖康之祸,宋金之战,中原战火燃烧。赵家皇室全部被俘,信王赵榛苏醒而来,灵魂却是千年后的特种兵赵榛。苏醒的特种兵成为信王赵榛,他在被俘中逃脱,要报仇!要抗金!要恢复河山!信王赵榛是在五马山重演历史失败?还是在烈火中崛起?且看他如何在纷乱的战火中抗金复土。解救家族!
  • 薛丁山传奇

    薛丁山传奇

    西凉国驸马苏宝同,为报大唐国扫北王罗通杀父之仇。起兵百万,不义之火烧向了大唐。于是贞观之帝拜平辽王薛仁贵为帅,御驾亲征。但年老的王爷不敌年少,被困锁阳。于是将门之后薛丁山以绝对优势夺得二路帅印。
  • 商周风云录

    商周风云录

    商朝末年,执掌天地的两位圣君,阳仪、阴仪,转世轮回为昔日大荒东夷九族后氏一脉的少年英雄后非和西岐圣主武王姬发的兄长伯邑考。十八年后两位正神的元神苏醒,恰逢商纣帝辛受千年九尾狐迷惑逆反人伦残暴苍生。两仪圣君辗转九州布道天下,神兵仙器玄妙绝伦,经过多番磨难与战火的洗涤,敖然而立于天地人三界,成为神、人、魔、妖、兽五族无可厚非得修真首领,四象八神诸多修真高手,纷纷拜服之后与其成为挚友协助武王姬发征讨朝歌,大商天下岌岌可危风雨飘摇,虽有闻仲武庚等能臣良将,但天意使然,大周当兴。——本书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历史,意欲封神试比高,值得期待——
  • 三国卡牌系统

    三国卡牌系统

    周琛穿越三国,得系统,战孔融,败董卓,打曹操,抗袁绍;看小小蝴蝶如何引动翅膀,瞧乱世三国又起何等风云!~~~~~~~~~三国卡牌系统书友群:494979790
  • 未央梦

    未央梦

    他的运气似乎好得出奇,一代盛世天子出身于牢狱,却有着一生的伤痛.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写了汉宣帝的一段往事,看上去平凡的背后却充满着一位守业之君的艰难.由于历史知识有限,只能当娱乐了.千万别当正史看.
热门推荐
  • 鬼灵精探

    鬼灵精探

    他有着一双令罪犯闻风丧胆的眼睛。他的眼睛能看见鬼。
  • 僵尸干探

    僵尸干探

    我叫燕云阳,百年前我叫燕云阳,百年后我仍叫燕云阳。我是一名刑警,更是一只……僵尸!在这繁华的都市,寻找遗失的记忆!
  • 枫树上的兰花

    枫树上的兰花

    爱到悲哀,成殇或成恨——神秘的黑客爆炸案让他们走到一起;在两人小有名气的情况下,为了解除朋友的的困惑,他们主动去会晤秦宅里的冰女假冒者;变态的处理尸体方式,居然只是心理战术;最心爱的人竟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最恨之人,他要怎样做,才能抹去亲人和自己心里的伤,她又要在打击之下,如何去面对那个对自己发起挑战的杀人狂;最后——一切谜底都掌握在那个小丑的身上。我们同样出生在这个地球,这个国家,这个城市,是一种缘分;遇见和认识他人也是一种缘分——天堂,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相对的,地狱,也是一样。
  • 绝世音魔师

    绝世音魔师

    靡音大陆是一块神奇的大陆,这里人人都修魔法,修为低的人用魔法取火保暖,修为高的人毁天灭地,颠覆乾坤。这里金、木、水、火、土五系主流魔法当道,五大元素天尊分区统辖,各种元素学院并立,相互制衡。这里还一种弱小的几乎被人遗忘都存在:音魔师。谁都忘了,这个世界名叫靡音大陆,靡靡之音,音魔师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从异世而来,故事从这里开始……
  • 江湖不要脸

    江湖不要脸

    我坚信多年来从武侠剧里吸取的经验,终于一天携着小册子穿越了。但我猜中了这些开头,却没猜中这个结局。在江湖中摸爬滚打数十年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信神可以上天堂,信佛可以上西天,信电视剧你就可以去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汉朝这些人②(后刘邦时代)

    历史应该是活的,历史应该是精彩的。读史这么多年,深知那些学究性的史料多么让人倒胃口,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故作高深的文字将大多数人挡在历史的门外,与这些精彩的人物和事件无缘,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和撰史者的悲哀!历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鲜活记忆,我们要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铭记在心,我们不该忘记历史,不该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生活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墨香满楼,开创现代历史的先河,写历史、写人物、写人心。
  • 龙逆天穹

    龙逆天穹

    天道无情,视蝼蚁为草芥。规则,必然破;秩序,定会灭。若天道弑命,吾必会率领龙血天骑,逆天而行,踏破苍穹。(天祭大陆,武道境界:武者,武灵,武王,武皇,武帝,武尊,武圣,武神。每阶各分九重。)
  • 王俊凯:因为遇见你

    王俊凯:因为遇见你

    他是个语文学渣,数学学霸而她是个数学学渣,语文学霸这是一次考试,他坐在她前面他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修仙修魔修人

    修仙修魔修人

    因为爱进了儒,因为恨修了道,因为情入了魔,因为仇他放下了所有,如果一切都能从来,他宁愿什么都不要,只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命运就像是湍急的河水,陷入其中只能被动的前进,无论怎样的挣扎和努力,到头来换来只是一身的淤青和满心的绝望。
  • 万古法神

    万古法神

    亿万位面,千百种修炼法门,孰强孰弱?百族林立,无数天骄与人杰,谁能称雄!?神墟大陆,一名少年从微末之中崛起,开启一场与当世天才争锋角逐的逆天之旅。这一世,我要打遍天上地下无敌手!这一世,我要成为冠绝万古的绝世天才!———苍茫大地,吾为万古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