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229000000017

第17章

《道》第十八章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不经意之间,将《道》的读后感折腾至第十八章了,插播一下关于经史方面的阅读通感。

我大概有整整两年年的时间不曾像今年夏天这样持续地写(谈不上是写作,只是天马行空地扯淡),而是都在持续地读,读书涉猎面也不是很宽,以文史、经史为主。诸如《二十四史》、诸如晚清时期杭州萧山人蔡东藩先生所著的演义版,再如当代熊召政所著述的明朝系列作品。至于经方面,诸如儒释道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的经书,也是这两年开始涉猎。

读过才会懂一点点皮毛,我发现,经和史是一对孪生的兄弟或姐妹,长期读史的人,最终一定会涉及经,如果想要撇开历史,直奔经书而去,最后不是枯燥无味搞不懂而放弃,就是剑走偏锋,步入走火入魔的自我世界(偏解误读的经书世界)。

所以经史是分不开的。

此前,我们也谈到过《道德经》的源头是《易经》,而《易经》竟然是新石器时代,文字尚未发明,尚未流传的时候,伏羲氏画了一个八卦图;数千年之后,周文王被殷纣王关进监狱的七年期间,周文王给伏羲氏的八卦图配上了文字(卦辞和爻辞);600年之后,孔圣人横空出世,对《易经》爱不释手,于是就留下韦编三绝的成语,孔子对《易经》再度注解一番配上了一个《易传》作为易经的结构部分。

孔子之后至今已经1500年了,《易经》再也没被任何人编辑过,因为都自觉不配,所以都不敢,历朝历代的圣人最多也就是著书立说,解释说明一下而已。《易经》一部经书,一个完整的中华文明史。

《易经》的历史,足以证明:经史是无法拆分的。

所以,只能这样在《道德经》读后感的过程中,不断插入历史风云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试图验证《道》的光辉灿烂的本质特性。当然,我也不能排除自己是无意之间牵强附会地瞎扯。好在这些文字不求名利方面的出版,不为出版而写,只是自娱自乐,自然分享,只是个读后感而已,所以瞎掰掰错了也至于误人子弟。

《道》的十八章和十九章跟十四章&十五章非常像又是一对姊妹篇,十八章和十九章不太容易正解。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个世界原本是无需仁义的,如果大道不至于荒废,如果人心不至于不古,如果人生若如初见,那么所谓的“仁义”无需强调,真正的仁义都随大道被植入世人的神经与血脉上。

当社会各个阶层都在绞尽脑汁,运用巧智来谋取名利地位之时,那么各种巧智和智慧就会展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般的较量,于是各种虚伪和巧诈就像妖风一般地刮过,一些深度伪装的大伪就会成为常见现象。

当作为社会细胞的家族与家庭出现了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夫妇不和(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于是人们才开始倡导孝慈;反过头来讲,如果天下家庭六亲都和睦,那么也就没有了孝慈与不孝慈之分了。

当国家混乱,乱成了一锅粥,内忧外患集中爆发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忠臣了。

这样的历史场景、这样的忠臣非常多,英雄无一例外都是凄凄楚楚的被委屈,被冤枉,被莫须有。如果当时国家和民族不那么昏乱,这些忠臣依然会是忠臣,依然会是英雄,或许还会幸福地走完一生,或者还会给我们留下更多、更为唯美的文学、艺术、绘画、书法作品。

前文谈到过的宋朝忠臣:岳飞、文天祥。

大明王朝时期,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变后,蒙古人围攻大明王朝的京师北京,国家危在旦夕时组织了北京保卫战,保家卫国的忠臣:于谦。

明末、清末的这两段历史,是典型的国家昏乱时期,我们来看看明末时期的忠臣袁崇焕。

袁崇焕,读书人,生于万历年间(生于1584年)并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终于考上了进士,入朝为官:福建邵武知县。

天启二年(1622),晋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六品;随后很快再一次被提为正五品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

对于国家和民族而言,外地能够入侵的时候都是国家的昏乱时期。袁承焕正处于这种国家混乱时期。

袁承焕晋升的四年之后,天启六年(1626)正月,已经崛起的后金政权努尔,进一步加速了对大明王朝的侵蚀。

1626年正月间,努尔哈赤所率20万骑兵攻击明朝山海关以外的军事重镇——宁远,袁崇焕指挥山海关明军以少胜多,击败了努尔哈赤,并狠狠地重创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不仅在这一战中败北,而且被明朝的红衣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后于当年9月驾崩),这一战史称宁远大捷。

袁崇焕因为宁远大捷被再一次提干,晋升为辽东巡抚,兵部右侍郎。

次年,也即为天启七年(1627)五月,怀抱无限仇恨的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率六万大军,自沈阳出发,进攻锦州“宁锦大战”就此揭开序幕。

但是,皇太极所统帅的后金骑兵以极大伤亡的结果再一次败北,这一战史称“宁锦大捷”。

但是,袁崇焕却于1627年7月被迫向朝廷提出了辞职申请。

打了胜仗却要被辞职,这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像众人所熟悉的岳飞就是这种情况,天启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太监妖人魏忠贤把持了朝政。

抱着露头就打的这一原则,袁崇焕必须被打压一下,所以宁锦大捷的主要功绩被魏忠贤攫取,而袁崇焕仅仅被赏赐了三十两白银。

惹不起躲得起,袁崇焕的辞职申请竟然获批了。

历史往往都非常幽默,就在锦宁大捷的同年,1627年8月22日,木工皇帝朱由校驾崩了,年仅23岁。

明熹宗朱由校并没有留下后代,其弟弟朱由检继承大位,这就是明朝最悲催的末代皇帝——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上台之后立即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全面绞杀以魏忠贤为核心的太监党,二是及时启用了颇有军事天赋的读书人袁崇焕。

1627年,崇祯任命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左侍郎,紧接着继续提拔袁崇焕为督师蓟辽。

锦宁大捷两年之后的1629年10月,皇太极精心策划,准备再度进攻大明王朝,而且这一次是以京师北京为核心目标。北京,背靠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通往辽东的唯一大道就是山海关,一般而言,在冷兵器时期只要守住了山海关,北京就是安全的。

皇太极也是个军事天才,他大胆采取了后世军事中常见的长途奔袭,迂回包抄战术。皇太极率十万军队从辽东出发,取道辽西,绕道蒙古,避开了长城,绕开了山海关直接奔袭达明朝重镇遵化。

1629年11月,明朝遵化失陷,全军覆没,袁崇焕这才意识到对手的狡诈。

1629年11月,袁崇焕率部在遵化附近的蓟州拦截皇太极,但是误判,皇太极绕开蓟州直奔京城而去,朝廷获悉战况后命袁崇焕立即率部,赶到京郊昌平、三河一带布防,阻击皇太极,保卫北京城。

袁崇焕却没有执行这一朝廷的军令,采取了追击战术。

至于袁崇焕为何不遵守朝廷军令,赶到北京外围防守,而只是尾随追击这一现象,已经是一个历史谜团,从事后的各种分析来看,袁崇焕是打算将主战场放在北京城,以求集中兵力像当年于谦那样搞定后金的皇太极。

很诡异的一幕上演了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十七日,按照自己想法将主战场放在北京城的袁崇焕终于赶到了北京,同日,皇太极的部队也抵达北京。

抗命不尊、将敌人引导至北京城、然后加上皇太极的离间计。

崇祯二年(1629)十二月一日,崇祯皇帝钻进了皇太极设的圈套,抓了“带路党”袁崇焕。崇祯三年(1630)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大明王朝用3543刀慢慢割死了这位忠臣。

行刑前袁崇焕留下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被杀6年之后,皇太极在盛京(沈阳)称帝建国,国号:大清,同年改女真族为满洲。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已经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的李自成势如破竹地杀向了北京城。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清帝国的王爷多尔衮统帅十万骑兵杀到了山海关外。

袁崇焕被杀14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还指望着大明帝国唯一的有生军事力量山海关吴三桂能像袁崇焕那样,率部进京勤王。3月17日,李自成完成了紫禁城的合围;3月18日,绝望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定格于这一天。

1644年4月13日,李自成率部绞杀观望中的吴三桂。

吴三桂的三万人马不敌李自成,1644年4月22日,吴三桂投降于关外观战的多尔衮。

1644年6月4日,称帝才不足俩月的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多尔衮率部入驻紫荆城,大明王朝百官跪迎。

268年之后,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大清王朝寿终正寝。

好吧,历史故事到此为止,我们只是在借史说经,力证“国家昏乱,有忠臣”。

同类推荐
  • 大漠孤军

    大漠孤军

    宣宗为了征伐外患,召了他的同胞兄弟齐王李宇领军出塞,李宇集结了许多英杰领着十万近卫军成功大破吐蕃人,正要深入大漠追击,以求一劳永逸时,后方却不再有补给...只得回军长安,一探究竟发生何事。就在征西军出塞不久,京城发生地震,山顶的永栋层崩塌,一块洁净异常的巨冰滑落至山底,宣宗发现便令人取回城里,犒赏近卫军,此举唤醒沉睡了万年邪恶种子,一夜之间,数十万近卫军全变成只想咬人的狂尸,寻常百姓根本无力抵抗...看大唐残存子民如何与孤军协力逆天重振大唐!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秦郎

    秦郎

    来了?坐。看他清权臣,灭六国,建大业。大开大阖。大臣拥他称王称帝,他说:“三皇五帝何足道哉?要做,就做千古第一皇帝!”那年他未加冠,主少国疑。太后独大,权臣揽政,庶弟对王位虎视眈眈。他步步为营,各个击破,滴水不漏。他心爱的女人出身敌国,他为她动了放弃百年大业的念头,她为他远走他乡,永不相见,是他一生隐痛。煮一壶酽茶,品千古一帝铁腕、柔情、寂寥、迟暮昭昭...
  • 三国之无敌天下

    三国之无敌天下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无敌系统在手天下我有。
  • 大宋模范丈夫

    大宋模范丈夫

    只是一觉醒来,党崇孝发现自己遗忘了很多,却也增添了不少古怪的记忆。他没有别人穿越那般的神奇,不会造枪造炮,既也不知道历史的走向,也没有妻妾成群。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与所有的大宋青年一样的梦想,升官发财娶老婆。可身无长技如何立足,岂不是白玩了一把穿越。莫急莫急,且看他如何展现聪明才智,如何创新发明。看他如何只利用当时的可行条件,来创造一个属于他的成就!
热门推荐
  • 吾愿

    吾愿

    吾之愿,何人晓,天地荡,为谁殇为心中所愿而书!
  • 拒嫁腹黑总裁:老婆大人不要跑

    拒嫁腹黑总裁:老婆大人不要跑

    大学时代的青涩爱恋没想到,四年后再次相见却是那般场景“你居然有了未婚妻!我不嫁!”“你居然和我抢零食!我不嫁”“你居然让我去生孩子,那么疼!我不嫁!”“不嫁就不嫁,我娶你不就行了”陈皙坏笑,手开始不老实起来“老公,你送我个礼物吧”“除了天上的星星”“老公,我要宋仲基欧巴”“你说什么?听不清”“你的头在我的衣服里,怎么能听得清啦!”
  • 樵隐词

    樵隐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德薇莉之物语

    海德薇莉之物语

    枪神纪与刺客信条的结合之作,女主海德薇莉碰上刺客男主兰伯特·赫尔,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 血月.人类之灾

    血月.人类之灾

    血月出现,谁来拯救??一少年淡定的说:“等我!!我来拯救世界!!!”百度贴吧:血月人类之灾吧额,类型选错了,是末世危机
  • 独宠小娇妻

    独宠小娇妻

    他欧洲最大体系黑道教父——暗界首领:魔,莫伊财团的年轻总裁,如何会冠上同志的标签?难道是他心硬如铁,原来他早被那个单纯女订下!尽管她另有所爱,!“眸儿,不管花多少时间!我会等你忘了他!我等你!”原因只有碰上对的人,才能撞出花火。
  • 白狐传说

    白狐传说

    她奄奄一息,他说你不会死,她果真好好的活了下来。他说,以后你只能呆在雁回阁,她疑惑之下亦听从了。就连她最最要好的小青,他也将之禁固起来,她……忍了。他说,不准跟魔族之人来往,她气鼓鼓的,却阳奉阴违了。她为毛神马都要听他的呢?她才不听!他教她很多很多东西,却并不让她有任何用武之地,从开始起,她便没有细想他为何会待她与别人不同,她懵懂的以为,他对她动了情,却不想当一切秘密被揭开,她会那样怒不可遏。原来一切都是一场阴谋,既然如此,那便仙挡诛仙,佛挡杀佛……新书首发,求各位亲支持,谢谢……
  • 那夜空中的星与月

    那夜空中的星与月

    这个世界是很奇妙的…就好像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赌博输与赢的比例都是61:39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清楚……所有人原本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有着不同的出生…不同的经历…使他们变为不一样的人…没错!绝对的公正是不存在的!有些人生下来人生就必将风生水起…而有些人纵其努力一辈子也终将惨淡收场!命运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除非拥有可以逆天改命的强运…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那悲惨的结局!希望早就已如大城市里夜空上的那些遥不可及的星光了…只有绝望在那里孤悬高挂!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真理!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恶意吧…这样你就会觉醒…理解一切…
  • 腹黑首席的极品老婆

    腹黑首席的极品老婆

    沈梦欣本是一个富家千金,却遇上了一个比她还富有的世界级钻石王老五。初恋的背叛,家族企业的危机,让她不得不待在赵建鹏身边,做他的女朋友。在相处中,她渐渐的爱上了那个王一样的男人,可是谁知,他的柔情,他的宠溺,他的爱怜,统统都是假的,她只不过是他无聊时的一个玩伴。待他的初恋女友回来时,一切都变了。
  • 默默地留念:我的爱

    默默地留念:我的爱

    雨中的追逐,伤透了的心。重返校园,她又是用怎样一个性格面对世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她又该怎么样做?前方的路蜿蜒曲折,又有谁能带着她闯过,梦幻的青春,也是有眼泪的。只是一片想象,那一个梦中的我。终究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