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01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日本并不成熟

颜石泉

眼下这本《日本,我误解你了吗?》,书名与加藤嘉一先生所著《中国,我误解你了吗》标题相向而行。我仔细阅读了加藤嘉一的这本书,发现两书的区别在于着眼点:写中国的从小处着眼,写日本的从大事入手。我忽然也觉得这正是中日两国关系紧张的问题所在。

其实,中国人特别希望与日本和平友好,尽管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不愉快的事,而事实的确,这些不愉快是日本带给中国的。以中国的文化看,即使是邻居,做错了事真诚地道个歉,关系依然会友好。可如果不道歉或道歉不真诚,这关系自然会堵在那里。中国有俗语:人活一口气。恐怕日本也未必不是这样。

加藤嘉一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他最近在FT网站撰有《日本人怎样看二战》的文章。文章由8月15日——“终战纪念日”说起,说了好多问题,但问题都是说给中国人听的。

有一段讲,日本政府和老百姓普遍认为,日本投降是因为美国向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投了原子弹,对日本人来说,两颗原子弹足以使国民认识到我们是受害者。加藤先生说,二战败给美国,日本人的挫败感以及“受害者”意识特别浓厚。

在中国人看来,这段话听起来就比较怪:一是美国投了原子弹日本才投降的。但是战争的本质是日本侵略他国,包括轰炸珍珠港,不投原子弹日本就会不败吗?二是原子弹使日本感到“足以”是“受害者”,那日本铁蹄世界,杀人无数呢?是日本侵略别国才导致别国的反击,正义非正义应该是有的吧。

加藤先生继续说,日本人大部分不认为自己败给中国……

这些话,这些观点正是我说日本人总从小事着眼,而中国人一定是从大事着手的不同角度,分歧由此而生。

依中国人的观点,加藤的说法照旧很奇怪:一,日本人败给谁总是败,而失败缘于自己的错,并非别人可强加。二,中国进行了抗日战争并最终胜利是事实,谁多打了仗是细节问题,无关抗日战争本身。三,日本人是不是只服原子弹,因此才与美国友好?所谓服强不服弱,却又有“受害者”的深刻感觉,为何?

大是大非是:日本是战败国,日本杀了无数中国人。这个对吧?不,日本人不这么想,他想的是,日本人败给了美国,与中国何干?日本人杀了中国人,可美国人杀了很多日本人。中国人就是听不惯这个逻辑!

所以日本才不情愿向中国道歉,或道歉不真诚。

所以日本才要去靖国神社参拜包括东条英机这样的人:他们为国捐躯啊。

加藤先生说,这是自由国家的权利。

中国离日本很近,怎么差异会大到连谁对谁错都含混不清了?中国人由此对日本人有大意见。眼下这本《日本,我误解你了吗?》讲的就是这些意见。

我倒觉得,既然这本书叫“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深刻对话”,不妨,两国人民真可以就大的方面,激辩一番。弄清楚后,或会真正更有利于和平与友好。或者,本书代表团与加藤嘉一的代表团辩论一下?

2011年8月15日,日本《读卖新闻》网站报道,时任财务大臣的野田佳彦说,牌位被摆放在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并不是战犯”。

这种观点让中国人寒心,因为正是他们屠杀了大量的中国人。

加藤嘉一先生的这篇文章中的观点让很多中国人不接受,我也不接受。

日本那点儿小心眼儿,我客气地说是不成熟。德国多大气,有镜子的啊。中国人因此而更尊重德国,相信全球都是。

大是大非,玩什么小逻辑。

2011年8月21日,陆川先生的《南京!南京!》终于获准在东京中野区公民会馆首映,有近千名日本民众前往观影。

在交流会上,一位日本观众问陆川:“日本至今仍存在一种声音,认为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如果这也指向这部电影,你会如何回应?”陆川说:“我希望他们都来看电影,电影里关于日本的内容都是根据日本老兵的日记和家书拍摄的,全部有证据可考。战后的德国马上就道歉了,是勇于承认错误而往前走。”陆川的话音刚落,回应他的是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另一位观众问陆川:“为什么你没有把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放到电影中去?”陆川说:“因为制定杀戮计划的军官有很多机会发言,而贯彻杀戮命令的底层军人和被杀害的平民则被忽视。”陆川说完,又是一阵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由此看来,更多的民间交流更有益于中日关系。只是不解,日本政府有什么理由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设置那么多障碍,从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看,这根本不值得。所以我赞同本书的用意,与日本人民深度沟通,事情本已发生,历史已成过去,承认过去方可大步朝前。

中国人并不否认日本民族的优秀,本田车、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甚至还有瓷器。2003年我在江西短暂工作,曾想大篇幅向江西省撰文,力促做好景德镇这张江西的也是中国的名片,力促全方位引进日本生产工艺。可惜时间太短,未果。

中国人就是想不通,为何日本侵略了中国,还似有天大的委屈,以至于不认错,不道歉。

日本的不成熟已经影响了亚洲经济的发展,否则,亚洲未必不如欧洲,尤其未来。

因果有序,凡事皆有报应,这是中日两国共同的信仰。

是为序。

2011年12月20日于上海

前言

日本人怎样看二战?

苏言 唐静松

在《日本,我误解你了吗?》一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日本青年作家加藤嘉一的一篇文章在FT中文网掀起网友空前广泛热议,热议的焦点主要源于文中的观点:日本是民主国家,所以在野党等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当属情理之中;日本国民是二战的受害者;日本败给了美国,而不是中国……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作为日本公派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取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现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可以说,加藤嘉一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日本青年,与其他日本人相比,加藤嘉一对中日两国关系已经算是比较中立与客观。然而他的《日本人怎样看二战》的观点,仍然深深伤害着中国人民。这也恰是本书要与日本人民进行深刻对话的焦点问题。故在此,我们将其原文转发如下:

8月15日——“终战纪念日”。这个日子对日本国民的意味特殊而复杂。中午,东京日本武道馆,“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在炎热中举行,7200名二战遗属出席了仪式。天皇向310万名“战死者”表示哀悼,强调日本必须始终走和平道路。

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向全国广播了接受中美英三国联合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作为日本国民,我自然也为“战死者”默哀了一分钟。66年前,日本人从战败的废墟中站起来,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制定了和平宪法,重建了国家社会。战后,日本自卫队没有杀过一个人,没有一个自卫队员被杀。事实充分证明,日本战后的发展路线是和平的。

此次,日本首相菅直人和执政党阁僚都没有参拜靖国神社,遵守了政治公约。至于52名在野党等国会议员参拜靖国神社,当属预料之内,情理之中。在信仰、言论自由且多元化的日本社会,让国民在面对一场历史事件时,采取统一的价值观,永远属于不可能。何况,就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政客们而言,历史认识早就超越了个人信仰本身,而成为了夺取权力,迎合大众的工具。从功利角度出发,把历史认识和政治利益结合起来,挂钩在一起,也是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治家的普遍谋生法。

前一阵,横滨市教育委员会为初中生采用了被部分中国媒体称为“美化战争,陷入自我历史观的右翼教科书”。从2012年春季4月开始的4年内,横滨市内149所市立初中学校均将使用育鹏社出版的历史和公民科目教科书。这一消息不仅在中国国内,在日本国内也引起了大争议。不少日本有识之士表示反对说,“使用此教科书对孩子们培养健康历史观不利,”支持方则主张说,“此教科书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科书问题是造成日中之间隔阂的老问题。教科书和普通书籍不一样,普通图书,由于出版自由,出版商出什么都可以。在日本有很多类似于“我们要打败中国”这样的书,就像中国网络上愤青之间也会流传“中国打败美国”的书籍一样,可以自由出版。

我阅读过饱受争议的“右翼教科书”。其内容确实有“美化战争”的味道。这本教科书对于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那段历史写得相对少一些,模糊一些。里面说,作为东方国家,在日俄战争中第一次打败西方强国的日本试图解放亚洲。这本教科书也提到日本走向扩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卢沟桥事变起,那些对日本不利的负面因素或多或少被掩盖了。

如果作为普通书籍,此类书的刺激性和煽动性应该说很低。在日本,“歪曲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对本国历史一无所知的中国人”;“南京大屠杀存在吗?”等挑衅性的书籍众多。问题是,教科书需要通过文部科学省(等于中国教育部)审批的。所有学校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教科书,而2005年4月,由“新日本历史教科书编撰会”支持的扶桑社出版了《新历史教科书》,成为了在中国国内引起“反日游行“的重大起因。

由扶桑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之采用率不到0.1%。从这一数字能够发现,日本的教育机构、学校以及老师们还是有良知的,尤其在历史、语文、道德等对孩子人格影响重大的科目上,尽可能避免煽动性、情绪化的内容。当然,这绝不是采用率百分之多少的问题,把它审批通过本身损害国家形象,也给即将面向社会和未来的孩子们带来不良影响。

我曾在初中、高中阶段学习的教科书里有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只是没有像中国孩子阅读的“抗日战争史”那么突出。它写着“至于死亡人数多少,在两国政府之间存在立场上的不同,有待进一步讨论”,我的历史老师也这么告诉我们的。

有一点是难以避免,即每个历史老师的价值观五花八门,政府让所有学校使用审查过的教科书是一回事,使用教科书的历史教师怎么讲课,讲得多深又是另一回事。因为,政府不可能统一所有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每一个老师都保持自己的风格和方式,教育才能丰富多彩。教育的核心目的绝不是简单灌输知识,而是以能吸引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否则历史教育变成洗脑课了,陷入本末倒置的长期恶性循环。

日本的教育平台可能与中国有些差异。日本有一些老师特别“右”,有些特别“左”。我曾参与组织东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学生之间互访交流的京论坛(Jing Forum)。我专门安排让两校的学生参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日本一所著名高中,并对老师和高中生进行采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采访日本高中老师和学生的中国大学生很惊讶,对我说,“日本每个历史老师的观念都不一样。”有一个女生跟我分享感想:“在这所高中,所有老师用的教科书都是一样的,但每一位老师之间的教学方法却截然不同。有的老师很重视教科书的作用,有的不怎么用,完全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学生聊历史,我觉得这个很有趣。”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的观念、理解和立场不同,就跟中国的关系而言,有的老师热爱中国古代史,在讲解世界历史的时候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讲中国史。有的老师喜欢中国,他们对当年侵华战争的态度甚至比中国人还激进。当然也有“偏右”、“极右”的老师,他们承认日本侵略了中国,但讲到侵略时却把侵略行为模糊化。

冷静下来思考,每一个人对任何一段历史的看法和立场不同,天经地义。我们不是死板的机器,而是会思考的人类。不同的思考肯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立场。

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在认识历史问题上存在较大差距,这再正常不过。生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舆论处境不同。我不认为中国人要接受日本人的历史观,只是从相互理解,共同发展的角度,渴望中国人知道一点点日本人的历史观为什么不简单地符合中国人的标准和要求,日本人对二战的认知为什么如此复杂、微妙。

日本人对中国、美国、二战、东京审判等认知错综复杂,至今为止没有丝毫的定论。大家天天讨论,“你不对,缺乏证据”;“你也不对,缺乏道德”;“你这个卖国贼,真丢脸”;“你这个缺乏国际视野的陈旧人物,滚出去”……这种讨论没完没了,至少在我生存的这个时代,应该不会结束,其实也不应该结束。历史认识也需要实事求是,没有一成不变的历史认识。它是通过人类不断的讨论和探索,一步一步梳理、更新、深化的进程。这一面对历史认识的基本立场应该成为全球公民的思想共识。

不言而喻,日本政府和老百姓普遍认为,日本投降是因为美国向广岛和长崎两座城市投了原子弹。对于日本人来说,两颗原子弹足以使得国民认识到“我们是受害者”。这里我说的是老百姓、国民,他们绝大多数也是无辜的,是被动卷入战争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败给美国,日本人的挫败感以及“受害者”意识特别浓厚。

然而,大部分日本人不认为自己败给了中国,更不认为败给了中国共产党。此时此刻,我正好在日本东京,路过了位于东京九段下的靖国神社。我在街上随机跟中学生们聊天,问及如何看待二战,他们表达得基本一致:“我们主动发动战争是事实,也侵略过中国,伤害过中国人,但在整个二战格局上打败日本的是美国,从而,我们成为战败国。我们并不是败给了中国。”据我所知,这一观念代表了大部分日本国民的“二战观”。其中一名似乎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男生跟我说,“对了,我想问一下,加藤哥,在日中战争上,始终与我们打仗的是不是国民党啊,其实共产党在前线没打几仗?”

“日本侵略中国”与“日本败给中国”是两个概念。中国人说“我们打败了日本”的时候,世界战争的局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日中战争不仅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问题,也取决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受此影响的两国的综合实力。

日本人的认识是:“中国是战胜国之一,日本是战败国之一,但日本没有直接败给中国。”之所以迫不得已投降,是因为被美国投了原子弹。

中国人的立场不一样:日本是侵略方,中国是被侵略方,中国为抗日战争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壮大,在对国民党“内战”上占了优势,最终夺取了国家政权。

日本人值得认真反思:我们为什么总给中国人一种“不承认历史”的错觉?不可否定,对方国家政府的教育方式和媒体的宣传方式始终在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服务。以点盖面,故意放大的政治宣传比比皆是。但这也是对方国家政权维持其统治的需要,我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干涉其内政。

既然历史问题是日本在国际社会上健康生存下去的责任,日本人应该更谦卑地思考:在历史认识这一点上,怎样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目前日本政府的表态、媒体报道、教育方式、民间舆论等议题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和矛盾?

不要指望对方应该怎么着,而必须从本国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认真反思有什么问题,能做什么,该怎么改。相对来说,这既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2011年8月16日 写于东京靖国神社

加藤嘉一此文于2011年8月17日早6时见于网上,不到两天,网友评论就多达364条,评论篇幅总计6万多字,是加藤嘉一此文字数的30倍。发评论网友范围除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外,还有加拿大、英国、美国、法国,甚至日本。以下就每种代表性观点摘录如下:

匿名 来自北京市

几处明显的错误:

1. 政治多元化显然不是有些“右翼”言论的借口。如果日本试图把自己列为民主国家,则需要接受政治正确的标准,有些话,比如种族歧视、纳粹等等是绝对不能说的。在德国,主张纳粹甚至是犯罪。这已经不是言论自由的范畴,也自然不可能通过政治观点多元化来作为借口。政治多元化势必有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底线的基石。日本目前就缺乏这个底线。从这一点看日本远非政治上的文明国家。

2. 纠缠于谁打败日本这个问题和干涉中国的内政和宣传问题无关。并非是没有能力干涉中国内政,所以就没有必要讨论谁打败日本这个问题,而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难道纳粹被美国打败了就该真心认错,被犹太人打败就应该不服气?不思考整个战争的正义性,纠缠谁打败了日本,真的是舍本求末,也反映了日本人在涉及到基本的是非观念上离政治文明非常遥远。

3. 最后一段提到“不要指望对方应该怎么着,而必须从本国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认真反思有什么问题,能做什么,该怎么改。相对来说,这既是最有效的途径,也是最公平的方式”。问题是不知道如何从日本国利益需求出发,来认真反思,以及做到最公平的方式。要从本国利益需求出发,就无法展开充分的讨论,只可能纠缠于眼前的利益得失算计。在讨论清楚基本问题确立基本政治伦理之前,请不要考虑国家利益。正像作为个人,在明白做人底线之前,先不要急着赚钱。

就日本来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仍然是一个二流国家。即使日本能把小东西做得足够好,但是没有思想的国家和人民无法实现真正的伟大。

00 来自北京市

我的老家有一座大型金矿,日占时期的劳工很多(不付工资)镇压残酷,镇子周围有多个“万人坑”,十几年的苦难记忆(但一般书上一句水深火热带过,没人去关怀劳工的遭遇),在当地被人说成“狗腿子”“日本子”比骂爹都难受。

HBCYJYH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

谁打败了日本不是问题的核心,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才是实质。日本民间姑且不论,政府对二战的态度与德国是泾渭分明。也不是荷兰打败了德国,德国总理能在那里下跪。日本不认罪,永远是中国人的罪人。

allenchow 来自广东省深圳市

侵略战争的直接受害者是中国人民,日本如果要真心道歉,可以直接对全体中国人道歉。纠缠于共产党、国民党,只是不道歉的借口。

相对于德国总理的下跪致歉,以及持续反省,日本差太多。这是事实。

日本的这种模糊态度,让中日之间再起战争成为可能。

匿名 来自北京市

其实在我看来,不论是中国战胜了日本也好,还是美国战胜了日本也罢,最终都是日本败了,而败的根源在于,日本的侵略是错误的。日本是不应该侵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所有国家。这是日本败的根源。其实所有对于日本来说的受害国,都希望日本人民和政府能明白,侵略别人是错误的。希望日本能正视这个问题。爱国没有问题,但是更应该正视侵略和爱国之间的区别。

sky_free 来自浙江省宁波市

请问所有的日本人,包括加藤先生,你们是不是认为如果没有1942年12月4日美国参战,你们就能赢了那场大东亚共荣战争呢?

从1931年9月18日你们开始的那场战争,到1942年12月,你们打了11年都没能征服中国,你们以为真的可以征服中国吗?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蒋介石的空间换时间战略都是在1937年美国参战之前提出的,代表了全体中国人击败日本人的大战略。

你们真的以为你们有翻盘的机会吗?1937年没有,现在更没有。还是正视现实吧。

fmeng01 来自法国

我在德国学习工作生活了14年,现在巴黎工作生活。非常可惜:日本精英们还没有“是非”观念,不认为有“对”和“错”,认为所谓“国家利益”能使一切相对化。加藤明显不会为任何未来日本可能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下跪的首相感到自豪!他甚至不如一个普通的德国公民……

louxiongxiong 来自上海市

几点看法。

1. 在历史,特别是二战这种历史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日本人不能有清晰和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本身证明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不正常。

2. 日本人的受害人情结是非常可笑的,一个杀人犯在受害人自卫的时候被打伤,那么杀人犯也可以被认为是受害人吗?这样的逻辑实在是强大。日本人不在历史问题上做反省,反而遮遮掩掩,耍无赖,这是在害自己。

3. 民主和言论自由是很好的遮羞布,以日本人的善于找借口和逃避责任,用言论自由来掩盖其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错误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不过对比德国,日本人应该想一想什么才是对日本真的有利的做法。

匿名 来自英国

如果德国任何政客(甚至是普通百姓)去美化二战纳粹,都会被关进监狱,但是在日本,美化二战的言行反而会获得选民更多的支持,甚至日本右翼在公共场合之下大肆叫嚣美化二战的言论,这在德国绝无可能。

匿名 来自上海市

如果没有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场上牵制了50%以上的日本军队,又何来美国打败日本呢?二战不是一个局部战争,如果简单地说美国打败了日本,那么是否应该说是前苏联打败了德国?

khlycn 来自四川省成都市

个人认为:加藤的观点可能代表了大部分日本年轻人现在的心态,但是他们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我父亲的祖母在日军进攻长沙的战役中,被日军抓住,拖上街用刺刀杀害。临死前,这么一个无助的妇女,只是无助地、大声地呼唤着她的儿子的姓名(我的爷爷),而我的爷爷也听见了母亲的呼救,但是他不能出来……最终,连尸体都没有找到。请问,这种非人的、血腥的罪恶是不是都被日本的年轻一代忘记了?或者试图根本否认呢?作为受害者的后代,我不想让仇恨周而复始。但是,如果日本连说一句道歉都拒绝,甚至以拒绝道歉为荣,那么我们能和世仇和平共处吗?借用一句中国古语,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mono149 来自香港

我的老家桂林市郊区的一个山洞,里面有累累白骨,是一个村子的人被日本人熏死后留下的遗骨,当地人称之为白骨洞。地点就在桂林市穿山乡和平村。我只想说这是证据,那些怀疑大屠杀的日本人可以自己来看看。

匿名 来自加拿大

一位来自北京的人说了一句很典型的中国话:“正确认识历史,并不是为了中国人好,而是为了你们自己好。”值得所有日本人包括这位加藤君好好学习、深刻领会。因为这关系着大和民族的未来。日本人在不断挑衅亚洲各受害国人民的同时,也在损耗着受害国人民对他们的最后耐心。加藤君的这篇文章,使得给过他教育的日本学校和中国学校蒙受耻辱。因为两国的学校都未能在这位受教育者的心中植入生长人类良知的慧根。

长久以来,中国人民有太多的话要对日本人民讲。此书的出发点是了解、沟通、和平共处,如果日本人民也以此为目标,请来切磋,同时也欢迎更多的中国人加入我们的行列。

(《日本人怎样看二战》原文及评论均来自FT中文网,未及通知及许可,深表歉意。)

同类推荐
  • 山海经大全集

    山海经大全集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载了五百多座名山、地理位置,三百多条河道的名称、河流发源地及流向,四十多个国度以及远方异民的习俗,一百多个神话人物,一百多种药用动植物,四百多种神灵怪兽,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远古神话传说。本书给读者提供了准确的注释和译文,并配以各个朝代精彩的插图。原典、注释、译文与插图有机结合,使读者毫无障碍地阅读这部经典,畅游在《山海经》的神妙世界中。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变态不穷:花鸟画(文化之美)

    中国画历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其中花鸟画的文化体系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息息相关。花鸟画的技法多样,既写形又写意。古代文人志士挥毫泼墨,在画中体现自己的思想,并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本书以起源、发展、成熟与新变化时期为主线,翻开一部中国花鸟画的历史。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热门推荐
  • 自己解脱自己

    自己解脱自己

    网络成瘾是一种表现为耐受性、戒断症状等心理、生理性成瘾。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信息储存、加工、传递的方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革,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过度使用网络导致情绪障碍、家庭矛盾、社会适应等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上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效益和快乐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健康,尤其是精神健康带来了危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染上网瘾。
  • 随身带个异空间

    随身带个异空间

    千年难遇的狮子座流星雨降临地球,一颗晶莹剔透的弹珠流星正好砸在林轩的脑门儿上,从此他的脑海中多了一个异度空间。这里不仅有各种培训方案和生活技能,还有获得超能力的机会,那么大一座岛上,丰饶的物产在外界可都是绝世珍宝啊!千年的人参,万年的灵芝……海里竟然还有神兽小应龙?要发财了,要发大财了,且看林轩凭借异度空间的一切,如何笑傲都市生活。
  • 九重昆仑

    九重昆仑

    有道是一念成魔,可爹妈偏偏给我取名叫“一念”,所以我毫无意外的成魔了。有道是邪不胜正,可我却偏偏重生在神山“昆仑”,所以我毫无意外的被压了。有道是因祸得福,好容易得到开挂神器想逆转人生,可却是个鸡肋的全能辅助。张一念背负“无能辅助”阴阳碑,一把鼻涕一把辛酸泪,为魔证道踏上昆仑。
  • 混在瓦罗兰大陆的日子

    混在瓦罗兰大陆的日子

    穿越到了瓦罗兰大陆,本想着混混日子凑活着过过算了,奈何遇上了伊泽瑞尔与塔里克两个不靠谱基友。所以····一段传奇诞生了!
  • 束君尺素挽卿心

    束君尺素挽卿心

    怪不得文人墨客老是说月是故乡明,天空也是故乡的蓝呢罢了,罢了,她楚清婉的一生,没有多么轰轰烈烈,却也是替父皇抵了内忧,没有得到自己喜欢的人,却也是遇见了,没有实现闲云野鹤的愿望,却也是总算在最后的时刻,看着自己的上方,这楚国的大大一方湛蓝天空她,楚清婉,也曾想给帝朝君王南宫宸一个美好的人生,可惜没有做到让他心里的那个女子去替她完成吧双眸合上之际,她听到一声声急急的呼喊,嘴角微微的翘起,她识得,那是玉轩的声音,他知道她回来了么,他是来救她的么好累,好想睡一觉或许,或许睡一觉就没有那么累了----------------------------------------推荐念止新文《良辰未晞--风少,陪你玩儿到底》http://novel.hongxiu.com/a/756751/绝对好看!简介:那年,他22岁,她19某个艳阳高照的秋日,B大校园里,中文系系花兼入学成绩年级第一名的景晞屁颠屁颠的跟在某人身后“风清辰,你有多高”“180”“那你知道我有多高吗”景晞希冀的望着他俊美的侧脸,即使是最普通的白色衬衫穿在他的身上也是如此的干净清爽她刚刚从书上看到,男生180,女生168是黄金身高,也是绝佳身高比风清辰收住步子,淡淡的瞥了一眼搭在自己肩上的咸猪手“171.8”“什,,什么??!”景晞被吓住了“168的个子加上你本身,不就是171.8么”愤恨的看着某人潇洒离开的背影,景晞的小拳头咯吱咯吱响,,丫的,风清辰你这个腹黑货,你敢骂姐是三八???!!!三年后,他25岁,她22风景两家联姻的消息爆登D城各大报纸头版学成归国的海归,仅用两年就坐稳同行业老大地位的TOP集团执行总裁风清辰,品学兼优,全国最高等学府刚刚毕业的景氏总裁长女景晞,两人的照片被刊登在最显眼的位置,当真成了一道风景人人都说这是政治联姻,只有她知道,照片里她的笑容有多真实原来年少的梦,终究有实现的一天又三年,他28岁,她25新婚夜,他盯着她已经五个月大却还只是微微凸起的小腹,声音淡漠如水:“据说,我娶了两个女人?”。。。她笑:“他知道风少从不做亏钱的买卖,这不是买一送一了么”景晞:风清辰,如果生命重来一次,我依然选择爱你!
  • 超级混小子

    超级混小子

    在我看来,学校、家庭,以及我的小圈圈,那简直就是个垃圾桶。可如何在垃圾桶里生存下去是个大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变成一只苍蝇。一旦变成了苍蝇,离蝴蝶的距离也就近了。
  • 冰山王爷的多才妃

    冰山王爷的多才妃

    穿越了又如何,我依然能活的如此精彩冰山一座又如何,不近女色又如何,看我怎么收服你吧,然后我们一起去策马江湖。群号:645086629
  • 帝后情

    帝后情

    梁宛凝:明明靠脸就能够吃饭,我偏要靠才华。我果然还是太任性了。岳冷弈:朕知道自己俊朗非凡,皇后也不用如此情不自禁。我是公主。我是皇后。我倾尽全力去爱。我遍体鳞伤。曾经他爱上我的理由变成了他厌恶我的原因。我是王子。我是皇帝。我曾经那么爱她。又如此厌恶她。那些厌恶甚至是恨为什么让我想起那些曾经都是爱她的理由。
  •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夏晚初霁南省寓直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年夏末的一米阳光

    那年夏末的一米阳光

    好不好看,你看了不就知道了吗。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旅行,那么青春便是一次蹦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