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8600000013

第13章

夫僧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谁也?曰:若昔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是也。桀纣幽厉焉所从事?曰:从事别,不从事兼。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观其事,上不利乎天,中不利乎鬼,下不利乎人。三不利无所利,是谓天贼。聚敛天下之丑名而加之焉,曰:此非仁也,非义也,僧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不止此而已,又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曰:将何以为?将以识夫憎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也。大明之道之曰: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只不祀。乃曰:吾有命,无廖传务。天下天亦纵弃纣而不葆,察天以纵弃纣而不葆者,反天之意也。故夫僧人贼人,反天之意,得天之罚者,既可谓#14而知也。

是故,子墨子之有天之,辟人无以异乎输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今夫输人操其规,将以量度天下园与不圆也。曰:中吾规者谓之园,不中吾规者谓之不圆。是以圆与不园皆可得而知也。此其故何?则园法明也。匠人亦操其矩,将以量度天下之方与不方也。曰: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故,子墨子之有天之意也,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之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出言谈也。观其行,顺天之意,谓之善意行,反天之意,谓之不善意非#15。观其言谈,顺天#16意,谓之善言谈,反天之意,谓之不善言谈。观其刑政,顺天之意,谓之善刑政,反天之意,谓之不善刑政。故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

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遵道利民,本察仁义之本,天之意不可不顺也。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

天志下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所以乱者,其说将何哉?则是天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何以知其明于小不明于大也?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何以知其不明于天之意也?以处人之家者知之。今人处若家得罪,将犹有异家所,以避逃之者,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家不戒不慎之,而有处人之国者乎?今人处若国得罪,将犹有异国所,以避逃之者矣。然且父以戒子,兄以戒弟,曰:戒之慎之,处人之国者,不可不戒慎也。今人皆处天下而事天,得罪于天,将无所以避逃之者矣。然而莫知以相极戒也,吾以此知大物则不知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恶。

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恶者何也?天欲义而恶其不义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是故庶人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己而为正,有诸侯正之。诸侯不得次己而为正,有三公正之。三公不得次己而为正,有天子正之。天子不得次己而为政,有天正之。今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天子之正天下也,而不明于天正#17也。是故古者圣人明以此说人曰: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天子赏罚不当,听狱不中,天下疾病祸福,霜露不时。天子必且绉豢其牛羊犬截,洁为集盛酒醴,以檮祠祈福于天。我未尝闻天之檮祈福于天子也,吾以此知天之重且贵于天子也。是故义者不自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曰:谁为知?天为知。然则义果自天出也。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

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何以知兼爱天下之人也?以兼而食之也。何以知其兼而食之也?自古及今,无有远灵孤夷之国,皆绉豢其牛羊犬负,洁为集盛酒醴,以敬祭祀上帝山川鬼神,以此知兼而食之也。苟兼而食焉,必兼而爱之。譬之若楚越之君,今是楚王食于楚之四境之内,故爱越之人;今天兼天下而食焉,我以此知其兼爱天下之人也。

且天之爱百姓也,不尽物而止矣。今天下之国,粒食之民国#18,杀一#19不祥。日谁杀不辜?日人也。孰予之不辜?日天也。若天之中实不爱此民也,何故而人有杀不辜,而天予之不祥哉?且天之爱百姓厚矣,天之爱百姓别矣,既可得而知也。何以知天之爱百姓也?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何以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吾以昔者三代之圣王知之。故昔也三代之圣王尧舜禹汤文武之兼爱天下也,从而利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敬上帝山川鬼神。天以为从其所爱而爱之,从其所利而利之,于是加其赏焉,使之处上位,、立为天子以法也,名之日圣人。以此其赏善之证。是故昔也三代之暴王桀纣幽厉之兼恶天下也,从天#20贼之,移其百姓之意焉,率以诟侮上帝山川鬼神。天以为不从其所爱而恶之,不从其所利而贼之,于是加其罚焉,使之父子离散,国家灭亡,纭失社稷,忧以及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属而毁之,业万世子孙继嗣,毁之贲不之废也。名之曰失王。以此知其罚暴之证。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

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曰:义正者,何若?曰: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若事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事此者,圣知也,仁义也,忠惠也,慈孝也,是故聚敛天下之善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顺天之意也。曰:力正者何若?曰: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壮则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方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贼害也。若事上不利天,中不利鬼,下不利人。三不利而无所利,是谓之贼。故凡从事此者,寇乱也,盗贼也,不仁不义,不忠不惠,不慈不孝,是故聚敛天下之恶名而加之。是其故何也?则反天之意也。

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若输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也。今轮人以规,匠人以矩,以此方圆之别矣。是故子墨子置立天之,以为仪法,吾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义之远也。何以知天下之士君子之去义远也?今知氏,大国之君宽者然曰:吾处大国,而不攻小国,吾何以为大哉!是以差论蚤牙之士,比列其舟车之卒,以攻罚无罪之国。入其沟境,刈其禾稼,斩其树木,残其城郭,以御其沟池,焚烧其祖庙,攘杀其牺栓。民之格者则劲#21拔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大#22夫以为仆园#23胥靡,妇人以为舂酋。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义,以告四邻诸侯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其邻国之君亦不知此为不仁义也,有具其皮币,发其绍处,使人飨贺焉。则夫好攻伐之君,有重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有书之竹帛,藏之府库?为人后子者,必且欲顺其先君之行,曰:何不当发吾库#24;视吾先君之法美?必不日文武之为正。为正#25者若此矣,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知也。

所谓小物则知之者,何若?今有人于此,入人之场园,取人之桃李瓜姜者,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何也?曰: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所取之故。而况有瑜于人之墙垣,祖格人之.子女者乎?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蚤素者乎?与瑜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乎?而况有杀一不辜人乎?今王公大夫之为政也,自杀一不辜人者,瑜人之墙垣、祖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之府库、窃人之金玉蚤素者乎,与瑜人之栏牢、窃人牛马#26,桃李瓜姜者,今王公大人之加罚此也,虽古之尧舜禹汤文武之为政,亦无以异此矣。今天下之诸侯,将犹皆侵凌攻伐兼并,此为杀一不辜人者数千万矣;此为瑜人之墙垣、格人之子女者,与角人府库、窃人金玉蚤素者,数千万矣;瑜人之栏牢、窃人之牛马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桃李瓜姜者,数千万矣。而自日义也。

故,子墨子言曰:是责我者,则岂有以异是责黑白甘苦之辩者哉。今有人于此,少而示之黑谓之黑,多示之黑谓白,必日吾目乱,不知黑白之别。今有人于此,能少尝之甘谓甘,多尝谓苦,必曰吾口乱,不知其甘苦之味。今王公大人之政也,或杀人,其国家禁之,此蚤越有能多杀其邻国之人,因以为文义,此岂有异责白黑甘苦之别者哉。

故子墨子置天之,以为仪法。非独子墨子以天之志为法也,于先王之书大夏之道之然:帝谓文王,予怀而明德,毋大声以色,毋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此诰文王之以天志为法也,而顺帝之则也。且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者,当天之志而不可不察也。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注释:

#1『之」下王念孙据上下文补『士」字。

#2『君子」下王念孙以意补『之于」二字。

#3『义」毕沅改作『我」

#4『夫」《闲诂》、《校注》作『天」,是也。

#5『色】毕沅改作『邑」。

#6『子』《闲诂》、《校注》作『予』,是也。

#7『义』下毕沅据他本补『政』字。

#8『大』毕沅改作『天』。

#9『上』毕沅校作『止』,其上王念孙补『不』字。

#10『用』上《闲诂》、《校注》有『财』字。

#11『不』《闲诂》作『之』,是也。

#12『僧人』下毕沅补『贼人』二字。

#13『大』上《闲诂》有『处』字。

#14『谓』《闲诂》校作『得』。

#15『非』《闲诂》校作『行』。

#16『天』下《闲诂》有『之』字,是也。

#17本句王念孙『天』下补『之』字,『正』下补『天子』二字。

#18王念孙云:『国』字衍。

#19『杀一』下王念孙补『不辜者必有一』六字。

#20『天』《闲诂》作『而』。

#21『劲』毕沅校作『劲』。

#22『大』《闲诂》校作『丈』,是也。

#23『园』毕沅校作『圉』。

#24『库』上王念孙据上文补『府』字。

#25《闲诂》不重『为正』。

#26王引之云:『马』下脱『者与入人之场园窃人之』十字。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一次意外相遇,让六人心底最深处的爱情底线萌发了,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霸道的他遇上了冷酷的女主,将有怎样的相遇故事。逗比的他遇上可爱女二,将怎么结局。冷酷的他撞上淑女的女三,会怎样相互诉说心底秘密。他们的爱情将以什么方式结局。“喜欢上你了”“嗯,so?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做我女朋友”“让我想想,好吧”两人结局是喜是悲?(内容简介比较简单,看详情)
  • 你的青春伤了谁

    你的青春伤了谁

    那花一般时光里,因为一次意外的邂逅、一次不经意的一瞥或者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在心里留下了对方的气息。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次的偶遇或者彼此的形影不离,感情越加深厚。多希望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然而,那柔弱的爱恋之藤经不起那来自外界的一丝半点考验,暴风雨过后,花瓣落了一地,两人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谁也不再回头。
  • 狐妻难追魅惑众生

    狐妻难追魅惑众生

    前世被未婚夫捅了一刀,死就死吧,结果重生成了九尾天狐,那好吧!这一世,她决定把自己的心隐藏起来,变成一座大冰山,可遇到他,腹黑的性格,让她彻底破功。变成一个逗比女。
  • 星空圣尊

    星空圣尊

    生命的智慧,宇宙的奥秘,无限宇宙星空,圣尊降临!
  • 神魔诸界

    神魔诸界

    这是一个神鬼妖魔纷乱的年代,混沌裂变、祸起不朽,恐怖的八荒神魔降临百万诸天,血染亘古时空。至高无上、号称无双圣地的“九大罗天神域”!令人胆寒欲裂、闻者色变的“十八层地狱”!荒凉万千纪元、生灵的禁忌之地“天疆荒境”!凶险无比、残酷至极的“十万里海域”!极端诡异、无数天纵奇才都血染荒土的“天邪战场”!无数闻所未闻的奇异景象、光怪陆离神魔遗迹、谜云重重的太古死境、神秘浩瀚的大千世界。敢于反天的魔武者、手段诡异的修真者,两大阵营的激烈碰撞,在这个残酷的令人发指的世界,情寄何处?!爱怎留痕?!
  • 趣味追踪计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追踪计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总裁溺爱:宝贝乖一点

    总裁溺爱:宝贝乖一点

    她被称为“夜店女皇”,他被称为“商业之子”她不带任何仁慈的把硫酸倒进女人的嘴中,霎时,刚刚还在尖叫的女人,没有声音了。“不自量力”“下次处理人的时候让我来就行了,不要脏了你的手,知道了么”君瀚宇一脸溺爱的看着怀里的朵朵。“就不,谁让她们那么光明正大喜欢你的”邪若儿不满的反对。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吃的一抹干净。
  • 血红尘之赤天绝

    血红尘之赤天绝

    九重天中赤血渡劫成为上神,却开始了一段我追我跑的人生之旅。“玄夜,你是我的人,休想跑。”
  • 阳光氧气王俊凯缺一不可

    阳光氧气王俊凯缺一不可

    16岁的少年,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他却选择了舞台,承受了太多,眼泪和委屈都一个人承担,他在外人面前是那么的优秀,学霸,国民弟弟,亚洲初恋,他唱歌很好听,跳舞很棒,他是粉丝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他很努力,却在一次命运的安排中认识了一个知己,他们是朋友吗,不,比朋友还好很多,他们是情侣吗,不,姐弟恋她接受不了,他们的关系,应该是朋友过界恋人未满的状态,一切都看似那么美好。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