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3000000003

第3章 喜怒哀乐告神知 是非纠结敬槐旨

“四家村”丁字街鼎点处的大槐树傍、屹立着全村最高的建筑物——告庙,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从下至上只有两层,但其与大槐树共同构成“四家村”的核心地理区位。伴随着“四家村”的演变历程,告庙和大槐树已是“四家村”的地标,是村庄兴衰的史记,是村民心中的天平,是老百姓意念中的图腾。“四家村”人不能自解的天灾,要来告庙占卜;不能躲避的人祸,要到告庙排解;不能示人的秘密,要求槐树同情;不能扭转的残局,要乞古槐见谅。

告庙始称高庙,因民众岁岁月月、大事小情都愿到高庙告之心中的神灵,天长日久遂将高庙叫成告庙。村里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老人生日、逝者祭日、预灾破财、升乾贬官等治家大事,必到告庙烧香与各自心灵崇拜之神沟通,乞求仙助。临到家庭私事,诸如期盼郎君、梦痴美妇、生儿育女、多子多福等和家小事,也到告庙敬香与先人通禀,告慰神灵。至于突发事件,类似驴跑了、狗丢了、地里的白薯没了、场里的谷堆矮了、挖沟的铁锨不见了等众多琐事,都到告庙跪拜禀与神知,乞旨谜经。

在告庙西侧的院内,住着抬头就能见到告庙的乔姓哥仨,并在近十年中相继娶妻成家,三房媳妇都很贤惠,而婚后两年内、三个妯娌象事先约定一样,各自的肚子都不见动静。刚开始弟兄三个还没在意,但随着村里同年婚配家庭小孩哭闹声的不断增多,仨兄弟隐隐觉得有点不对劲。此时三个妯娌已经小庙着火----慌神了,闹不清是什么原因不能给乔家生个一男半女,三个女人甚感愧疚,但又无计可施。正当姐仨为怀孩子愁眉不展的时候,村里的名人----乔四奶奶给妯娌三个出了一个主意,同时叮嘱此办法不能告之他人。乔家三个媳妇分别按乔四奶奶的锦囊妙计去实践。老大乔存仁的媳妇当天上告庙烧了香,但在乞求神助时有些犹豫,自认为聪明灵利,对送子娘娘的神灵将信将疑。老二乔存礼的媳妇一向体弱多病、少言寡语,几年来药罐子一直如影随行,还未来得及说怀孩子的事,对四奶奶的“妙招”根本不信,但碍于情面也不声不响的去告庙拜了神。老三乔存信的媳妇是个敢说、敢笑、敢哭、敢闹的一切概不论的女人,整天叼着个长烟袋杆在告庙下闲扯,看两个嫂子都上香,自己也按四奶奶的说法蹬上告庙磕了头。一年后,老二的媳妇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儿子,而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的肚子亦然瘪瘪的。村里人众口一致、都说老二家的上告庙求子真心实意,送子娘娘灵验让她抱上孩子。其实老二媳妇心里比谁都明白,妯娌三个中只有她来自殷实的富裕家庭,从小读些文学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懂一点三纲五常的做人道理和生儿育女的简单知识。姐三中大嫂虽知些妇道,但没进过学堂、不知生育的奥妙,一味怨自已肚子不争气,而不知问题出在老大身上。弟妹心直口快、有啥说啥,与人相处从不瞒着掖着,四岁时父亲去逝,她和两个姐姐都不知自已受父不育遗传基因的制约、婚后均不能生育的原因。老三媳妇从不隐瞒与丈夫拼命造人的经历,其中的故事被村里人添油加醋的编排为笑料,老三也由此感到在男子汗面前矮人一头。老二媳妇表面弱不禁风、药不离身,而其生育机能是健康的,只要一停止喝苦药汤子,婴儿的出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与上告庙敬香不粘边儿。

村西街中段南侧赵家兄弟五个,四个哥哥都相继辞世,只剩已步入暮年的老五赵印支撑这个家。赵老五近半年来总是哎声叹气,不是左邻找来说他儿子盖了人家的烟囱口,就是右舍告之讲他儿子堵了人家的水过眼。趁赵印下地里干庄稼活的时候,掏气出边儿的儿子敢自己点火炸油饼,盯着老五进院门,把滚烫的热油倒进灶膛。面对自己老来得子、且又不争气的儿子,实在无能为力。挑一个黄道吉日,备上供品,一阶一阶的蹬上高台基的告庙二层楼,摆开带来的馒头,点着三支香,冲北面大山磕了三个头,心里默默的求神仙选一个能管得住儿子的媳妇,以解老无所依的忧虑。事有凑巧,十几天后的一天晌午,赵老五因病早在九年前故去老伴的最小妹子、孩子的小姨,从距离十七里地的赵全营村、突然登门来看望老五爷俩,并神秘的告诉他已几年不来往而唐突上门的理由。据言所称,在儿子小姨夜里似睡似醒时,梦见早已不在人世的大姐,恳求她去为已成年的儿子说媒,并告之女方的住址。儿子小姨按大姐托梦的线索,第二天出家门走了一个多钟头,进小官庄村打听到宋静芳家,向宋静芳的娘说明来意。对方听后一拍即合,愿意将闺女嫁到“四家村”赵家。老五听完喜出望外,正合自己心意,忙凑点儿礼物请儿子的小姨带上回话同意。三天后儿子小姨拿了女方生辰八字小帖,老五请高人掐算了双方姻缘。一个月后择宜婚日,雇八抬大轿将儿媳妇娶进门。儿媳妇宋静芳婚后第二天,早早穿衣下炕,悄悄从上房西屋来到灶间,准备为赵老五爷俩做早饭,一看木锅盖黑得已看不出原来的木质颜色,掀开锅盖看铁锅、从锅底到锅沿儿由亮变暗,象是从未刷净过。转身找到刷锅的炊帚,拉开柜厨门、从上面抽屉里翻出碱面,倒出一小撮儿放到锅里,挽起袖子把锅上上下下、锅盖里里外外彻底洗刷三遍。从水缸里舀了三瓢水,到院子东南角柴禾垛上抱进一捆棒秸,又伸手从锅台窑儿里摸出火柴点着火。想从碗架上拿熬粥的铲子、一摸粘手,又看旁边放着的杩勺上还残留剩饭的痕迹,赶紧舀水到瓷盆里一一洗净。见锅里水开了,把棒子茬儿放进锅里,随手用锅铲顺着锅沿、按着一个方向、把粥轻轻的转起来。见粥已粘稠,揭开锅盖,把灶膛里的柴禾撤出一些,把一节笼屉放在锅上,将前一天婚礼上未吃完的馒头、剩菜放进去热好。等赵老五从东屋出来的时候,看见饭菜已摆好、热粥已盛好、筷子已放好,见儿媳妇把伸着懒腰、打着哈气的儿子、从西屋推出来,三口人坐下来,吃了第一顿团圆饭。赵老五饭后装上一袋烟,一面抽着,一面看儿子搬桌子、摞板凳、返还乡亲们的傢禾什,一面瞧儿媳妇擦擦这、刷刷那、归置堂屋里的锅碗瓢盆,打心眼儿里感到舒坦,自衬道‘上告庙、敬山神’值了。正当老五眼见儿媳妇勤俭持家、规劝丈夫、孝敬自已;儿子赵达忠说话、办事日渐靠谱儿的时候,一天夜里在他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患了重病。全身上下除眼睛和嘴巴能动之外、其它部位均无任何知觉。儿媳妇宋静芳象往常一样,做好了饭等爷俩吃早饭,待丈夫洗脸后仍不见公爹出屋,这违反常规的现象让她心里发毛,捅一下刚坐定的丈夫,叫他进屋看看。赵达忠进屋见老爹还睡着,伸手摇摇胳膊不见动颤,但见老爹眼睛睁得老大,嘴唇歪到一边,哈啦子顺嘴角流了出来。宋静芳听丈夫叫了几声爹没回声,两步迈进来到炕沿边,又连叫几声见仍无反应,预感到不好。她忙叫丈夫去请相隔二里地、周边村庄唯一的郎中---“小瞎子”(盲人乡医)。郎中看后告之老人患了中风病、神经系统全部失灵,然后解开药包、扎了针、开了药。连治疗几天不见好转,遂告诉要做长期服侍的准备,病人摊在炕上最多能活三年。宋静芳二话没说,拉上丈夫精心伺侯起赵老五。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到公爹屋里把老人身子底下夜里尿湿的垫子换下来,把干净的尿布放好。端来一杯温水、托起老人的头、给老人喝口水润润嗓子,用湿布沾干净水、怗一遍口腔。从温热洗脸盆里拧出毛巾,用手试一下温度,先给老人擦净眼角的眼屎、嘴边的哈喇子印儿,再把毛巾投净、从上到下把脸擦了一遍。随后将尿垫子拿到院子里、放在太阳地儿爆晒。把赵老五炕上的活儿收拾稳妥后再去做早饭,把做好的饭盛在粉彩大碗里,用勺子把饭块碾碎,放在老人炕上,宋静芳一面用嘴吹着、一面用舌头试着温度,一勺一勺的喂进公爹嘴里。等到老人咽下最后一口饭、用手巾擦净挂在老人嘴边的饭粒后,宋静芳才招呼丈夫吃早饭。饭后照例给病榻上一动不动、全身无任何感觉的老人翻一次身,用温水把老人从上到下擦一遍。对于身高只有一丈五、体重才九十斤的宋静芳来说,每天给一丈八高、一百八十斤重的公爹翻身,都要累得满身是汗。给老人擦洗完后,把从病人身下换出的布单子拿到院里、洗净晾在铁丝上。随后给两个猪仔煮食喂饱,为十一只鸡剁碎烂菜叶、拌上点儿谷糠、用破瓦盆送到鸡窝旁,给大黑狗放几块熟白薯。抬头看太阳已到头顶,赶紧点火做晌午饭。往陶瓷瓦盆里舀上一瓢棒子面,再加一捧榆树皮面,掺合均匀兑水合好面。宋静芳看铁锅里水大开了,向锅里兑点凉水,趁着锅里水微开之际,双手捧着合好的棒子面、使之呈条状、一字排开贴在铁锅四周,顺手给公爹贴两个白面卷子。转身洗去手上的面渣,抓了一把小米放到锅底,用铲子搅动起来后加上锅盖。等赵达忠干活从地里回来后,在东屋炕上、紧靠赵老五病榻旁,放好炕桌,端上刚出锅、单面焦黄、热气腾腾的贴饼子,盛上三碗小米稀粥,摆上大葱和黄酱。宋静芳一面和丈夫唠着闲话,一面从锅里铲出两个白面卷子放在饭桌上。双手放在公爹的腋下,用力杽起老五的上身,伸手拽过枕头垫在老人身后。她把卷子撕成小块儿,一点一点的送进老人的嘴里,看老人嚼得差不多了,用小汤勺把小米粥一口一口的送到嘴边,并时不时的夹点儿咸菜丝一起送进口内。等给老人喂完饭、放平躺好,收拾完傢禾,随手拿起一把镰刀,扯上丈夫下地干活。天黑收工、进家抱捆棒子秸点火做晚饭。宋静芳伺侯一家人吃完后晌饭、把锅碗瓢盆洗净放回碗厨内,从东屋端出一大盆全家人的脏衣裳,走过朦胧月光照耀下的南街,拐进南大桥下的西域河边,挑一块圆石头坐下来,找一片带麻点的扁石放在脚边,把脏衣裳放在河里、用石头压住。宋静芳先用手搓一遍衣服,再拿棒锤从左到右锤打一遍,放回水里投两遍。照此过程重复若干遍后,站起身、直直腰,端起满盆洗净的衣裳、离开了河边。进了院门,把湿衣服一件一件的抻平晾在铁丝上。当为老人洗完脚、盖好被子,照在窗户纸上的月光已经西斜了。此时东屋躺在被窝里的赵老五,仍没有丝毫睡意,重复想着告庙山神的灵验、送给自己一个比亲闺女还知道心疼人的儿媳妇。

于明朝中叶王、乔、吴三姓族人在“四家村”丁字街种下的槐树,经历了近700个春秋,在村里众人的呵护下,已长到15米高、树干嶙峋、枝繁叶茂的大槐树。站在告庙的顶层平视郁郁丛丛的古槐树,“四家村”人感慨万千。大槐树既是山西人思念故土的承载体,又是“四家村”人评判是非曲直的“包大人”。诸如邻里不睦、家庭不和、交易不公等都到大槐树下掰扯掰扯、众人评说,分出个子丑寅卯。

大槐树前的丁字街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每隔三日一个集。每逢集市都会把广场塞得水泄不通,并向东街延伸至牤牛河西岸。不管是地里产的粮食、园子里刚拔的青菜、才下树的大白杏,还是自家喂养的鸡、鸭、鹅及大小不等的蛋品都在集市上展卖,从丁字街开始依次向东、一个挤着一个的摊位、排列在大街两旁。紧挨粮菜禽摊位向东是农用工具摊,一拉两溜摊位摆放着犁铧头、镐头、铁锨头、镰刀头;锄把、镐把、铁锨把、煞爬把;箥箩、簸簯、木杈、扇车等一应俱全。再向东一直到河边是牲口市,包括驴市、马市、牛市、猪市、羊市。集市上的吆呵声、羊叫马嘶声、猪仔鸣叫声、公鸡打鸣声此起彼伏。在集市买卖交易讨价还价过程中,买卖双方出现价格争议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无论是袖口价、口头价,还是赊销价、契约价,一但出现分歧、谈不拢,双方一准到大槐树底下,找自己熟悉的集市协作组织成员、帮助协调解决。在大槐树下人们经常看见本村的王文孝负责账务处理、赵惠负责计量纠纷、乔存礼负责中介调解、沙峪口村曹齐负责安排摊位、王家峪村马洪泉负责集市街道卫生。每到赶集之日,从高丽营以北、牛栏山以西、九渡河以南、兴寿以东方圆三四十里的赶集人都起早涌进“四家村”集市、提前占地儿。一提起“四家村”大槐树,十里八村的无人不晓。

住在北沟河北岸的孙家,虽然于清朝中期就已落户“四家村”,但弟兄三个不睦,相互看对方乌眼鸡似的,妯娌三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六个年青人在虐待老人问题上均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大不善言辞、木纳有余,在对待自已父母赡养上媳妇说了算,自已没发言权。老二强辞诡变、咄咄逼人,在对待自已父母赡养上与媳妇一个鼻孔出气,自已把“生不养爹妈、死不葬父母”的拗论说得冲天响。老三朴实厚道、体弱多病,在对待自已父母赡养上与媳妇一致,尽自已所能善待二老,但受其上面哥嫂的狭制,孝敬老人明显后劲不足。其实两位老人通情达理,从未提出过高要求,只是在丧失劳动能力的年份里、让哥三个给提供口粮,用以维持生命。老大想给粮、但过不了媳妇关,老二不给粮、而且骂声不断,老三已给粮、害怕自已一人担。两位老人在刚入冬就断炊的无奈下,一纸诉状将三个儿子告到官府。官府公人宣判孙家三子依法赡养父母,并规定每年八月十五在大槐树底下按判定的比例交粮食。当年八月十五那天,在官府公人的监督下,在众多村民鄙视目光的嘲讽中,六人拿来各自应出的粮食放在大槐树下。此时老人在场羞愧得泪流满面,众乡亲伸手帮忙、用小推车把粮食送进老人的陋屋。古槐树舒展出有力的枝杈和繁茂的树冠,鉴证了个别人的丑与恶、鉴证了“四家村”的繁荣与兴盛、鉴证了三条河畔的延续与变迁。

在“四家村”人磕求告庙神灵保佑、寄期槐树公正不阿的浑沌日子里,以赵斌、王文汗、赵惠、段有文、于得海、芦呈祥、乔玉川、段有芳为代表的一伙年青人,从相信鬼神、怀疑神灵,到开始探寻生存之路,一股摆脱困境、挣脱羁绊、与命运抗争的暗流在涌动。

同类推荐
  • 刑帝志

    刑帝志

    东土大陆,分为三大帝国:天历帝国、元殊帝国、宝鼎帝国;天历帝国军事最盛,元殊帝国彊土最大,宝鼎帝国最为富饶;纪历1059年,天历帝国再一次改朝换代,赵氏被废,云氏上位;当正忙碌于新帝登基时,一个与朝堂联系似有似无的少年悄然离开天历帝国,去往元殊;三年后,少年又出现在一辆行驶往天历的马车之上;你忘了吗?不,我没有!我回来了。
  • 大明逍遥

    大明逍遥

    混,是一种态度,混,也是一种生活。穿越后的野哥混迹明朝,一不小心便和朱高炽混成了兄弟。再不小心就混了个武林盟主玩玩,最最不小心的是居然混了个美妻如云。淫士?浪子?英雄?风雨江湖,烟云历史。野哥,一个混痞穿越明朝的传说……
  • 武官谋国

    武官谋国

    失去了历史这把最重要的利器,穿越者该怎么办?楚砚依旧闯出自己的路来。他明白,阅历与胆识比所谓的历史大势更重要。在一个架空的世界,一位穿越者作为一名武官所演绎的精彩。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历史与看客

    历史与看客

    是张鸣教授的历史随笔集。全书涉及了中国不同年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作者视角另类,笔调生动,勾勒出历史中形形色色的大小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剖析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历史与看客”,有历史八卦,有历史揭秘,有历史翻案,有史事反证,还有对世态民生、草根阶层、农村问题的关注。张鸣教授始终不脱离历史学家的本色,在这本《历史与看客》中,他游刃有余地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书中的文章类似于项庄舞剑,其意不在小故事,而在于通过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于是乎,谈笑间,小到为人处世,大到治国为吏,读者均受启迪。
  • 京族简史

    京族简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鉴于这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积淀为各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多年来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为适应民族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民委决定对《丛书》进行修订。
热门推荐
  • 天圣广灯录

    天圣广灯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女人如何管好自己

    女人如何管好自己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女人,因自信而阳光女人,因开朗而快乐女人,因智慧而迷人女人,因工作而精彩女人,因谈吐而知性女人,因理财而富有等。
  • 西楚霸爱:恋上替身恋人

    西楚霸爱:恋上替身恋人

    詹西楚,人称‘西楚霸王’,商场上呼风唤雨,权势熏天的男人,亦是成千上万女人渴望的对象。明知道他心里有个无法忘怀的人,她还是不由自主的把心交给了他,她就是想赌这一局,她能否取代他心中‘虞姬’的地位。结果……好吧,这场游戏她玩不起,不玩了,但那男人却没有放开她的意思,还勾唇扬言,“唐小姐,做了我的女人,还以为有别的男人敢要你?”那又是什么意思,西楚霸王不是独爱虞姬吗?
  • 千世轮

    千世轮

    千世轮回,道法天则;万古幽苍,冥定青穹!人之命而契天命,吾命有己不由天,熟之万法归宗定青冥;一世轮回脱凡尘,百世轮回得六道而并天辰,终而踏千轮武极动乾坤玄浮震苍穹!子时过,单祈凤月光;跋涉万水流连难过忘,身边流过一滴苦水葬爱化成巅;亦真亦幻的情节梦回几时圆;遗失的忏悔、迷离的眼泪,花里的诏谕完美的沉睡。前世的宿命在今夜里轮回,眼看,狂风又乍起,是老祖的苦唤,此时的罪脸语言的世界,迷失的谎言与真爱的秋千,谁才是此时的狂澜!?
  • 飞天纪事

    飞天纪事

    这是一条小龙如何学会“飞翔”的故事,亦是一条小锦鲤如何学会在大江大河里“游泳”并且翱翔于九天之上的故事,还是一个不普通的人类如何得道成仙的故事……
  • TFBOYS之爱不释手

    TFBOYS之爱不释手

    卖个关子大家自己读读吧真的很好看看看三小只在爱情方面会擦出什么火花吧!
  • 香如故之往事依依

    香如故之往事依依

    想起几日前的大难不死,现在算不算是在阴沟里翻了船......她失去意识前,看见他喊着她的名字飞身扑过来......“别了”她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百越奇行:屠夫诡事录

    百越奇行:屠夫诡事录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之中,有许许多多的行当,俗称就是三百六十行,而从元朝开始真正的划分出了三六九等来。也就是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我叫刁正理,我所从事的职业呢,就是属于七匠之中的屠夫匠,放到如今社会也是极为低下的一个行当,但我因为这行而经历的那些诡异事情,却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的了。而我要说的事情,就是从我太爷那辈儿讲起的,因为事情的始端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 蛮王的崛起

    蛮王的崛起

    杨如海是个老刽子手,这职业下贱且不祥,久染秽气的他在走夜路的时候,遇上了个不会说话的绝色哑女,便将其带回家中,昼夜贪欢,殊不知,那哑女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