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04000000011

第11章 尸体

进到庙里的三个人,先是对着上头的城隍爷作了一揖,然后嘴里念叨着“城隍爷保佑,城隍爷保佑啊。”念完后开始围着吴疯子的尸体想办法。

由于吴疯子的死状实在奇怪,三个人比划了半天也不知道从哪下手,最后站在一边的白头发老头看不过去了,对着哑巴说:“哑巴,你一只手扶着他的肩膀,一只手抓着他的腿,吴大娃,你也一样。楞子你从后面一只手抓着他的裤头,然后另一只手撑着他的背。我叫一二三,你们三个人一起使劲把他抬起来。”听老头这么一说,哑巴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照着老头说的方法,都抓好了,老头嘴里喊起“一二三,”三个人一使劲,吴疯子就被他们给抬了起来。众人看到尸体被抬了起来,纷纷主动的让开了道,更是有人提前就准备了稻草,在城隍庙不远处的一处空地上铺开了。

三个人合力将吴疯子的尸体搬到空地处的稻草上时,正准备放下,哑巴突然惊叫了起来,双手一松,整个人都往后倒在了地上,其他二个人也被哑巴这突如其来的一叫给吓得不轻,再加上哑巴一撒手,手上失了衡,只听有人叫了一声“不好”,吴疯子整个脸朝地的被丢在了地上。

围观的一众人也被眼前这情形吓得赶紧往后躲,肖晓也跟着往后缩,心脏跳得快要从胸膛蹦出来了,只有哑巴还坐在尸体的旁边“啊。。啊。。啊”使劲叫着。估计是腿软了,想动都动不了。

这时人群中有人说:“哑巴应该是看到了吴疯子的脸,被吓瘫了。”

张婆婆则朝着哑巴问:“哑巴,你看到什么了把你吓成这样。”

听到张婆婆这么一问,哑巴指着吴疯子的尸体,使劲的叫着,比划着,可是比划了半天,也没人看出来他在比划什么。

这时站在一旁的白头发老头似乎有些着急了,朝着身边一个半秃的中年男人问“村长,你叫人去找杨师傅了没?”

那中年男人立马点了点头,然后一脸焦急的张望着人群外说“早就叫人去找了,这会应该到了啊。”

话刚落音,人群中一个穿着道袍的男人跑了过来,那男人一米八左右的高个子,剑眉冷目,国字脸,脸上就像丘陵一样坑坑洼洼,身材魁梧,看年龄四十出头的样子。

肖晓仔细看了一眼,觉得脸熟,在心里细想了一下,才回忆起,此人正是前一天半夜在十字路口作法烧茅人的那个人。

村长远远的看到他后,赶紧迎了上去,握住他的手道:“杨师傅,你可来了。”

那道士看了一眼地上的吴疯子,还有在一旁吓得直哇哇叫的哑巴问:“这是怎么了?”

众人看到杨道士来了后,就跟看到了护身符一样,胆子立马都大了起来,围着杨道士就开始争着描述经过,躺在地上的哑巴这时也被吴大娃跟愣子二个人给扶到了一边。

杨道士听到众人的描述后,大概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走到吴疯子的尸体身后转了二圈,观察了一下后朝身后的人喊道:“来三个人,跟我一起把尸体翻过来。”

听杨师傅这么一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站在原地不动。大概过了一二分钟才有三个胆子大点的自告奋勇的走了上去。

由于时间太久,尸体已经僵化了,四个人像抬着一块大木头一样,将尸体翻了个个。

当尸体被翻过来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吸了口凉气,胆子小的那几个差点没瘫在地上。

只见那吴疯子干瘪惨白到已经曲扭的半张脸上,挂着二个血窟窿,眼珠子已经不翼而飞了。只剩下一些组织还挂在二个血窟窿上。下巴处就像被人硬生生的撕开了一样,还掉着一些肉丝,脖子上碗底大一个洞,里面都能看到喉咙,最让人奇怪的是,身上却没见一滴血印,就连城隍庙的地上也没见到一滴血。

所有的人都面面相觑,就连村里几个资历最深,历经风霜的老人,这时也都吓得脸色煞白,不敢作声。

过了许久,肖晓终于忍不住问:“杨师傅,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师傅看了肖晓一眼,面露不详之色,没有直接回她,而是从胸前掏出一张灵符,嘴里念念有词,开始对着灵符施咒。

施咒完后,杨道士将灵符贴在了尸体的背后,然后命眼前的三人“赶紧烧。”

三人看了杨道士一眼问:“现在吗?”

杨道士加重语气说:“是的,现在,赶紧的。”

看杨道士一脸惨象,三个人也没敢再多问,赶紧点然了稻草,不一会儿火光冲天。吴疯子的尸体就变成了一个火球开始燃烧起来。

站在一旁的吴老三跟老伴,这时开始哭喊起来:“儿啊.儿啊.”旁边稍微年轻点的几个人使劲的搀扶着二个老人家,似乎一撒手,二个人就会倒在地上一般。

村长怕稻草少了烧不透,于是又让人搬了几捆过来。

一众人围着燃烧的尸体,没有谁敢作声,整整烧了一个多小时,从天亮,一直烧到天黑。

期间一些人陆陆续续的回家去了,只有吴老三一家还留在原地等着捡骨灰,杨道士也在一旁等着尸体烧完,并且摆好了祭台准备作法安魂。

肖晓扶着张婆婆一摇一摆的走回家,一路上二个人都没有说话,脑海里一想起吴疯子那张残缺不全的脸,肖晓就全身发抖,走到张婆婆家门口时,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婆婆,吴疯子.”话未讲完,张婆婆就打断了她,“晓晓,别再问了,送我到家,你也赶紧回家吧,多事之秋啊。”说完后张婆婆望着天空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肖晓抬头看了看伸手不见五指的天,想着自己孤身一人回家,脑海里还总是忍不住想起吴疯子那张脸,都来不急告别一溜烟的往家跑了。

跑到下午碰到吴疯子的那个十字路口时,肖晓头也不敢抬,一口气冲了过去,一直冲到大门口看到了站在大门外的刘姨时,一颗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同类推荐
  • 梅字云笺

    梅字云笺

    梅兰竹菊,爱恨嗔痴。二十年前引起的一段段往事把沈括和李字一一点点拉入设好的圈套。梅夫人,到底是醉人的芬芳,还是杀人的利器。每次的案件总是有着梅夫人的出现,沈括和李字一一次次的遇到的案件好像有迹可循,却总是在要抓到的时候被人飘然阻止。那恍惚出现的一个个梦境,让二人陷入了深思。现实、轮回,阴谋、保护。每个人都在挣扎在命运之中……
  • 世事人心

    世事人心

    世间的事,人们的心。故事将会讲述人如何从性本善到后来的贪婪,好色,势利之徒........
  •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我历经曲折怀了男友的孩子,却发现男友在一个月前就死了!莫非,腹中宝宝是那个帅得让千万人钦慕男人的??
  • 鬼夫上门

    鬼夫上门

    中元节,捡了一只手机,好心还手机却招惹上不该招惹的人,竟然还要拿我的孩子去救他的女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果断逃跑。五年后,这个无耻的男人居然跑过来说什么“玥玥,我爱你。”哈哈,你当是在讲笑话吗?我就算是胆子小,也不代表我傻好吗?再说了,老娘现在已经不怕鬼了,而是术法高强的捉鬼高手!只是,这个男人不是鬼,他是冥王!凭我的能力,能收了他吗?
  • 鬼楼:白骨生花

    鬼楼:白骨生花

    贪嗔痴怨恨,人心欲望贪婪,皆不过引火自焚。被鬼杀死,被迫穿越,灵媒体质,命运多舛,恶鬼纠缠。这世上没有人比她更倒霉了,但是她不能让这些恶鬼害死。她要在这恐怖的世界生存下去,成为鬼灵惧怕的鬼仙。人间青花鬼楼,楼主暗河六爷,男身女相,魅惑众生,通晓世间鬼事,收集人心欲望,欲以将天下搅乱。
热门推荐
  • 悠然我思

    悠然我思

    把想到的用文字写下来,把写下来的慢慢品味,就有了些感慨,就把感慨结集成册。
  • 美女村长的贴身保镖
  • 仙途无量

    仙途无量

    无量山地处偏僻,一片苍茫,寒冷异常,其上本无生灵,一片死寂。忽一日惊变,众仙土凄凄!异界巨魔现世,帅百万邪魔,所过之处,再无仙道土壤,生生破灭三千仙界!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谬传

    谬传

    进轮回,踏往生,登临冥界绝巅,只为返回人间。携天启,开传承,身负最强气运,一千年化帝皇。此后一千年,往生路只为你开启。
  • 神级大商人

    神级大商人

    ”你的东西我买了!啥?1000万!?切,以为我神级大商人没钱吗?!”且看被一残魂附身的许凡如何成为世界大商人!!
  • 破镜重圆:第一季

    破镜重圆:第一季

    南京海野大学的研究生风迪和他的搭档丁灏海,在神秘的校园里结识了林静、吴园等伙伴,遇见了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们,解开了围绕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案件和谜团。在对与主角们的命运缠绕在一起的犯罪集团宣战的同时,数十年前的历史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广袤校园里多年来隐藏的惊天秘密也最终被揭开。不可能犯罪,不在场证明,密室手法,暗号教义……把这些线索的碎片,拼接成完整的镜面,映照出真相的容颜!
  • 非命

    非命

    人生如棋,我愿为卒,在这张棋盘上谁又曾见过我哪怕后退一步。此乃我命,亦非我命,这是我的路,我的道,我的信仰。路不平,我来踩!天降倾,我来顶!我名为野,狂野的野。
  • 中国算盘

    中国算盘

    小小说是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符合读者需要,很有大众亲和力的文体。它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所以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