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9600000001

第1章 序言:读“史”有智慧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是秦皇汉武,不是唐宗宋祖,更不是强权暴力和阴谋诡计。历史是一种哲学,是一种大的智慧。谁掌握了这种哲学和智慧,谁就掌握了历史,谁就能够创造历史。而司马迁忍辱负重,用入木三分的洞察力、秉笔直书的责任感以及超人的毅力,给了我们认知哲学与智慧的良机,他的《史记》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帝国历史。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一种谋略型的文化。文化的深处未必是谋略,但谋略的深处一定是文化。而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次系统地对西汉以前的思想文化进行梳理的重要著作。他在演绎历史的过程中,对历史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哲学与智慧加以诠释和解读。

拨开纷繁复杂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中国的智慧、谋略、政治能够产生影响的学派虽然有十几家,但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法、道、儒三家。秦汉上承春秋战国,却能够将春秋战国时期未曾付诸实践的法、道、儒三家学说加以改造并实施,使之成为秦汉时期的正统政治思想,在秦代、西汉前期和西汉中期相继为用,前后嬗替,对当时社会作出各自的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政治虽然常常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态,但是寻根究底不难发现,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这三家的思想精髓,也就把握住了中国历史大势中的谋略和智慧。

君主统治天下以法家思想作为手段,而法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则是建立在非道德的基础之上。法家之法的根源在于封建集权制,因此,它就特别强调“势”。“势”就是绝对的权威,是不必经过任何询问和论证就必须承认和服从的绝对的权威。有“法”无“势”,“法”不得行;有“势”无“法”,君主不安。但如何才能保证“势”的绝对性呢?这就需要“术”。“术”就是统治、防备、监督和刺探臣下以及百姓的隐秘的具体权术和方法。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制”就是“法”与“术”联手创造的御臣、牧民的法术系统。“法”的实质是强力控制,“势”的实质是强权威慑,“术”的实质则是权术阴谋。这些都是直接为维护封建王权服务的。

秦在统一六国之前,就素有实行法治的传统。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死后,秦国实行法治的政策依然不变,秦国国富兵强,从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国家。秦王嬴政不但继承了这个传统,还加以发扬光大,以法治国,号令天下,而秦始皇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统一前,秦国的政策是以耕战和兼并为主要目标的;统一后,则要求以维护统一局面和保持持续发展为目标了。秦代统治者没有成功地实现这一转变,结果导致了秦王朝的速亡。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秦末丧乱、凋敝的社会现实,并且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省刑少事,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制定了以恢复社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比较宽松的政策。这一政策从先秦以来的道家学说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因为它最适合战乱之后需要休养生息的社会现实,由此在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道家思想便取代了法家思想,而与汉初的现实政治结合,成为汉初的主导政治思想。

道家的经典中,智慧的优越感随处可见,处处显示出对别的学派的鄙夷和不屑。黄老道术自以为是最聪明的学说,它认为天地万物都受道的支配。道是绝对的,永恒的,是永远不可改变和亵渎的;世间的人是有限的,对于道只可以体味、尊重和顺应。那么,如何体味和遵循道呢?黄老哲学认为,那就是要顺应自然,要无为,然后才能无不为。所谓“圣人无心,以天地之心为心”,说的就是圣人没有自己的主张,万物的自然运行就是圣人的主张。人如果不能体察道,就不能“知常”,不能顺应自然,在现实中就容易招致祸害。但是在社会政治的实际影响力上,老子之学要到汉初黄老之治的实施后才正式被试验着,因为在迭经春秋、战国、灭秦、楚汉之争之社会战乱终告停止之时,人们终于发现争强斗争的害处以及休养生息的重要,于是黄老学说的哲学观点遂被重视。

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汉皇室从道家“清净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民之策,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的辉煌。

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时,“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作礼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儒家把“经济”视为“经世济民”的事业,是其“外王”即治国平天下的主要任务。而治国平天下,就是要达到儒家强国富民的目的。其实,这并非是儒家谋略的高明,更不是儒家谋略比别的学派的谋略狡诈,在这里,它已经上升到了人性、人道的范畴。这就是儒家智谋的合理性之所在,也是其成为真正的大智谋的根本原因。

当然,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这三家的智慧从来没有单独存在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背景下,各个学派的思想相辅相成,此消彼长。

然而,中国的智慧首先是道而不是术,因为,权谋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中国权智在本质上是一种至为深刻的文化,只有人的身心内外都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内谋谋圣、外谋谋智的境界,才能成为真正的圣、智兼备的谋略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绘了大量的人物形象,他的特点就在于臧否人物时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的伦理道德色彩,重视历史人物的内在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即看这个历史人物能否充分地运用权谋和智慧来实现自己力量和目标的最优化。他并不对人物的出身多么看重,而是看到了历史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对历史进程产生大影响的人物,必定是英才或雄才,像项羽、吕后之入本纪,孔子、陈涉之入世家,滑稽、日者、龟卜、货殖、刺客、医生、游侠之入列传,都是《史记》的不同凡响之处。只要历史人物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慷慨立功名,司马迁就为他们立传。司马迁刻意强调人对悲剧命运的抗争,提倡在困境之中发愤而起,用功名大业来洗刷耻辱,实现对人生苦难的补偿。司马迁看似平实的叙述中总是闪现着哲学和智慧的光辉,他的这部非凡之作也因此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承载着三千年华夏历史的《史记》,全面地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贯穿其中的则是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正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

同类推荐
  • 我的大秦王朝

    我的大秦王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个中国历史世家百年难遇的天才,阴差阳错穿越到了秦朝。宫廷,官场,战场,情场和江湖风云的斗智斗勇......赵高阴险毒辣?那我就比他更阴险,更毒辣;刘邦卑鄙无耻?那我就比他更卑鄙,更无耻;项羽勇猛无敌?那我就比他更勇猛,更无敌;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东收扶桑,西纳羌地;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滨,莫非皇臣......
  •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那些年之明武大帝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祖训。朱寿意外回到明朝成为正德皇帝,他会给这个时代带来如何改变,他将带领这个庞大的王朝走向何方,他会如何书写着本不属于他的历史...
  •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6卷
  • 大秦争霸

    大秦争霸

    大道三千,作为一个刚刚从三流大学毕业的猪脚非常幸运地穿越了,他来到了异时空的秦国,作为一个年幼的小皇帝,国中内有权臣,外有叛将,且看他如何拳打刘彘、脚踩康麻子。
  • 回味周朝

    回味周朝

    这本书的名字起为《回味周朝》,那么其内容的主体自然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这一段历史。西周是封建社会形成与奴隶社会解体的时期,而东周则是封建社会的初期,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东周又分为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两个阶段,前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争霸”,后者的主要时代特征是秦对六国的“兼并”与“统一”。在传统意义上,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终结时间要略迟于周朝灭亡。为了能让读者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整体印象,本书尊重惯例,在叙述上亦兼顾到战国末期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上)

    骑士风云录之南十字军远征(上)

    大陆历五百九十六年,在帝国宰相夫利斯的谋略和青龙、铁甲骑士团等帝国军主力的猛攻之下,索菲亚王国军遭遇到全面的溃败,就连国王诺兰德夫六世也丢掉了性命。从王都逃出的两个少年——索菲亚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奥特大公爵之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
  • 隔世风暴

    隔世风暴

    穿梭于虚假与真实中的硬科幻,跌宕起伏,绝对能让你热血沸腾,欲罢不能。
  • 灭世重置

    灭世重置

    远古的记忆,现在的爱情,卑微的众神,逍云即将带着废物的名声,吃猪扮虎杀上神界!
  • 尘扬苍穹

    尘扬苍穹

    起源已经久远,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手段和工具就是强大的斗气和奇幻的魔法。龙族,矮人,精灵,巨人,人类,魔族等等物种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不断的爆发争斗。主旋律是斗气魔法的征战,伴随的是爱情,友情。赵秋尘出生在这个世界,为了自由,为了爱情,为了心中的渴望……
  • 七弥城

    七弥城

    陈家的传家宝,万年前有着神秘力量的一瓶夜咒之血,据说它有改变历史的力量,多少人想得到它,就能得到天下。那光之传人陈明澈,16岁的男孩负责守护它,守护世界。她,冥界夜咒之女,遗传母亲夜咒之血,能使时光倒流,代价,死。为了守护一个人,她死了无数次,那人不记得她,因为时光一直倒流,她不断死亡,不断重生,没有人记得她。而他,陈明澈,光族继承人,他竟不是时光中的人,因为他是光,谁都抓不住光……偶然的几次……他与她相遇……救世只为她……
  • 上古九天

    上古九天

    上古战场,一人一枪一旗帜,眼前是各族的尸体,身后是众多天神,战神的愤怒岂是他们可以承受的,他为了红颜大杀四方,最后天道惩罚者出现将他打入轮回台,当上古战神轮回到了现代,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
  • 强抱萌媳带回家

    强抱萌媳带回家

    初次见面,龙景琛:给你两个选择。1、跟我去民政局;2、送你去公。唐小诺:弱弱的问一句,还有别的选择吗?龙大少斜眼一瞟,一声冷笑。唐小诺:......后来唐小诺:龙少,我们谈谈吧!你每天占着我的小木板床,我可以不计较。但为什么要偷看我洗澡?还把我的衣服暗搓搓全搬到你的衣柜,又是几个意思?龙景琛:这么明显,老婆你看不出来么?我们是夫妻,这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唐小诺:……呵呵哒!不就碰个瓷没成功,反被腹黑大少赖上吗?赖也是有期限的!三月一到,爱谁谁谁!可……
  • 你是我注定的最爱

    你是我注定的最爱

    佛语有云;前世因后世果万般皆有定数,炎和雨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可他们就是相爱了,因为太多差异,他们分分和和。雨不要做什么灰姑娘,可在外人眼里,她就是,炎摧毁她所有的自信,她只想逃避,过自己生活,可他就是要她改变,他认为她是他的,谁也改不了。炎要融化雨,雨慢慢相信,缘来要珍惜,缘去莫强求。在他眼里,她是最好的就可以了。
  • 生活赐予的奖赏

    生活赐予的奖赏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

    世界文化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是多元化发展,不能一味地以欧洲为中心,就像我们评论一个作家是否伟大时,不能以他是否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标准一样,西方殖民主义者硬说黑非洲没有历史、没有文化,企图轻轻一笔,把非洲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勾销掉,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由俞灏东、杨秀琴、俞任远合理变化组的《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辑录了非洲大陆上最富盛名的文学家的作品并加以评析,为你娓娓道来非洲大陆的文明历程。《非洲文学作家作品散论》一套五册,并向全国各高校内部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