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0800000013

第13章 工作狂

每只股票后面都有一家公司,优秀的投资者需要了解这家公司在干什么。

——彼得·林奇

在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乔治·沙利文先生对彼得·林奇最为欣赏。彼得·林奇能够获得事业的成功,与他的大力提拔也是分不开的。当然,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也因彼得·林奇的加入而获益匪浅。

应该说,是乔治·沙利文给了彼得·林奇一个成就事业的机会,而彼得·林奇则给麦哲伦基金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从私人情感上讲,在彼得·林奇的心目中,乔治·沙利文即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关照他,又像一个恩师竭尽全力地指导他。所以说,如果没有乔治·沙利文先生,彼得·林奇也许不会选择金融专业并在这一领域中获得非凡成功。

因此,彼得·林奇在进入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以后,每天工作长达十五六个小时,一方面他想以此来回报乔治·沙利文对自己的厚爱,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着魔一般的狂热。因此,在美国富达麦哲伦基金公司,大家认为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说彼得·林奇是个工作狂一点也不为过。他每天要阅读厚达几英尺的文件,而且还要处理上千条股市资讯,在这些资讯中,有些是彼得·林奇精心收集来的,而有些则是在偶然间得到的。通过对各种资讯的分析,彼得·林奇对每份资料都要保证充分理解,这样在需要作出决策时才能做到快速敏捷。

彼得·林奇有两个助手:一个专门负责打电话及走访公司;另一个则专门收集华尔街的资讯及出席各种会议。

彼得·林奇还经常从股票经纪人那里获取股市资讯,他认为这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每个月,彼得·林奇都要会见200个以上的股票经纪人。如果没有时间见面,彼得·林奇每天要接听至少10个以上经纪人的电话。为了节省时间,彼得·林奇一般委派他的助手接听电话,然后根据经纪人留下的资讯,选择他感兴趣的回电话。

彼得·林奇每年要至少走16万公里的路程,对全国各地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考察。彼得·林奇平均每个月大约需要走访40至50家公司,并且还要与这些公司的总裁谈话,以便更全面了解该公司。随着走访的公司越来越多,彼得·林奇发现有些公司的总裁披露的资讯非常有限,有的则明显夸大其词,也有的是诚信可靠的。在这种情况下,彼得·林奇必须了解他们的类型,懂得如何把握听到的资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彼得·林奇特别喜欢参加由经纪人组织的地区性公司会议。这时,他可以很快地了解多家公司的情况,同时各家公司为了在这些会议上显露头角,都会派出他们最优秀的经纪人,并且用最简练、最富含资讯的方式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同时还会留下专门解答问题的时间。

彼得·林奇不断地奔波于各家公司,寻找投资机会,根据有关的资讯分析寻找“明星股票”。虽然当时,也有一些投资者也和彼得·林奇一样奔波,然而,他们大多不可能做到像彼得·林奇那样努力和勤奋。因此,在当时华尔街的投资界,不管是阅读资讯还是出差考察,恐怕没有人比彼得·林奇更努力,也没有人比他阅览及了解的范围更广了。

在当时,许多非职业的投资者把自己想像成福尔摩斯,待在他们的办公室里,不许任何人进来交谈,而是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破案”。这些调研人员认为只要他们坐在载有电视屏幕和事件记录的办公桌旁,做充分的研究工作,然后“美元就会滚滚而来”,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这些做法仅仅是专业人员的起点,现在他也许正是那些非专业人员的买主或卖主。所以,在彼得·林奇看来,优秀的投资者更善于利用他所能得到的每样工具,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第一手资料。

彼得·林奇在投资实践中并不像大多数投资者那样,将投资局限在有限的行业内,他涉足任何领域的任何股票。当他一旦发现投资良机时,他不一定作深入的调整和过多的分析,就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当然,这既需要天生的洞察力,又需要在这方面有长期研究基础之上的确切判断。如果某个新政策或某一趋势对某一行业有利,彼得·林奇通常不会只买最好的一家公司股票,而是买入一批能从中受益的公司股票,也许有几家,或许十几家,然后再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筛选出最佳公司的股票保留下来长期持有,再将其余的卖掉。

此外,从同行那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彼得·林奇非常重视的。投资者一般都有或正式或松散的联盟,大家可以通过举行的联盟会议交换思想,互通有无,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资讯。彼得·林奇说:“当然他们不会把他们要购买的哪只股票告诉你,但你跟他们进行交流的同时会获取丰富的资讯,甚至有些资讯是你想像不到的。”这是不难理解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们,他们每人背后都有数百位的经纪人为其提供资讯,可以说他们是处于这种“智力食物链”的最顶端,他们当然有比经纪人更丰富的资讯资源。

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一般采用一种以价值为出发点进行比较的方法,但他从不将自己局限于一种股票,小公司股票、高股息股票、成长股等等,只要股价合理他都会买。一般情况下,他认为某一股票在其价格收益乘数是公司增长率的一半时,就是一个好的购入时机,而价格收益乘数为公司增长率的两倍时购进则可能是一个糟糕的投资。因此,通常情况下,彼得·林奇喜欢那些低价格收益乘数的那些股票。

同类推荐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三

    本文主要内容为黄立贵的故事、郭刚琳的故事、曾贤生的故事、胡觉三的故事、赵崇德的故事等。
  • 北洋总管段祺瑞

    北洋总管段祺瑞

    段祺瑞品质高尚,爱国有心,同时又倾心权术,迷信武力。一生毁誉参半。段祺瑞在史上有“三造共和”之美誉,即致电逼迫清帝退位、讨伐张勋复辟、抵制袁世凯称帝。他曾多次组阁,是北洋军阀中少有的铁腕人物。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热门推荐
  • 毁灭天神

    毁灭天神

    一次基因研究的泄露,使全球所有生物全部变异,人类经过不断研究却无法消除变异的力量,生死存亡之际,一股神秘的基因突然崛起并挽留了这场灾难,渐渐的重新获得了世界的主导权,人类也走上了不断强化自身的道路,在时间的消磨之下,人类也已经渐渐的忘记了曾经的灭顶之灾时,在这漫长的道路中,一个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却一步步发现了这个世界变异的惊天秘密,这个世界再一次陷入危机……
  • 查魍

    查魍

    挥笔尽述我心所想,穿针引线串珠成帘。不求落笔处处生花,但望博得雅俗共赏。
  • 永远的恒定

    永远的恒定

    “故事的最终结局不是幸福美满,做永远的恋人,而是做永远的朋友。。。。。”
  • 山有穆兮木有枝

    山有穆兮木有枝

    这是一个傲娇女孩将从小青梅竹马的霸道男主欺负殆尽的故事,顺便除除妖打打怪,逗逗道士,培养小忠犬,“以后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去交朋友……”如此傲娇。
  • 蛋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滏阳河史料集

    滏阳河史料集

    水是地球的动脉,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奔腾不息的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链条,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伟大摇篮。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 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 唐鍾馗平鬼傳

    唐鍾馗平鬼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人禁区

    生人禁区

    二十多岁那年,我跑市里打工,介绍我租房的老同学叫毛子,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个电话,对方告诉我,毛子几年前就死了,让我赶紧搬家,因为我住的地方是生人禁区……
  • 网络营销与策划

    网络营销与策划

    当您开始阅读本书时,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变幻难测的世纪,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希望、困惑、机遇、挑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之中。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自己学习、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