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0800000028

第28章 多事之秋(2)

1982年夏天,一家名叫基迪克斯的汽车配件公司,打算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马丁公司。在兼并中,投资银行家西格尔被马丁公司聘为首席顾问。

伊凡·博斯基立刻紧紧地盯住西格尔,并且用贿赂的手段从西格尔口中得知基迪克斯公司和马丁公司达成了兼并协定的准确消息,于是伊凡·博斯基病狂地购入了大量的马丁公司的股票。不久后,基迪克斯宣布与马丁公司的兼并的消息,马丁公司股票的价格急剧攀升,伊凡·博斯基立即抛出了自己手中全部的马丁公司的股票,大获其利。

同一年,当海湾石油公司收购城市服务公司的计划落空的时候,伊凡·博斯基因为在此之前大量购买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而损失了2400万美元。为了提高成功的几率,博斯基开始编织一张网络,网络的核心力量由那些愿意为他提供内部消息的银行家和经纪人组成。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只要是为客户尽职谋利,利用内部信息是天经地义的。但事实上,从19世纪30年代起,内幕交易一直都是以非法的形态在华尔街生存的。而且,伊凡·博斯基所做的内幕交易使人几乎无法为他做任何辩护——他用装满现金的箱子去交换他所需要的内部信息。

1983年,伊凡·博斯基干了一起规模巨大的非法套利勾当。这一次,他从华尔街一个投资银行家那里得到一家公司将被兼并的消息。伊凡·博斯基抓住绝佳的时机购入该公司170万股股票,随后又在该公司被兼并、股价大幅度上涨的时候,将170万股该公司的股票全部抛出。仅这一次套利行为,伊凡·博斯基就获得2830万美元的非法收入。

通过罄竹难书的“内幕交易”,伊凡·博斯基和他的公司的财产积聚得越来越多,到伊凡·博斯基罪行败露之前,公司资产达到16亿美元,他自己的私人财产也达到23亿美元。

1986年11月14日,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声明说,伊凡·博斯基已经承认他的很多行为触犯了证券法,并且正在接受政府的进一步调查。最后,伊凡·博斯基被判入狱,并没收其非法套利所得8000万美元,另罚款5000万美元,并剥夺其证券交易权利终身。

一个伊凡·博斯基就使得华尔街地动山摇,但这还只是1986年华尔街众多丑闻事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和伊凡·博斯基一样,迈克尔·密尔肯也是华尔街的一个狂徒。但与丹尼斯·莱文与伊凡·博斯基相比,迈克尔·密尔肯却是个完全不同的人。他出生在一个会计师的家庭,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分析能力非常强。他于1970年加入了德莱克塞尔·伯纳姆·兰伯特公司,这家公司在历史上曾经一度与J·P·摩根公司联合,成为德莱克塞尔·摩根公司。

迈克尔·密尔肯最擅长的领域是“垃圾债券”。这些债券通常比政府和蓝筹股公司发行的债券有更高的收益率,但同时它们也有着更高的风险。一些垃圾债券的信用等级被定得很低,原因是发行这些债券的公司已经陷入困境。但是迈克尔·密尔肯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认为,很多垃圾债券的实际回报率超过了补偿其风险所需的回报率,所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赚钱机会。

迈克尔·密尔肯发现,发行垃圾债券可以为微处理器出现所引起的一系列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资金。新技术领域的公司虽然蕴藏着风险,但是其潜在的回报足以让他愿意冒此风险。迈克尔·密尔肯把这一哲学运用得淋漓尽致,扶持了诸如美国有线新闻网等公司的起飞,而后美国有线新闻网对美国电视新闻行业起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此外,还有麦克格雷公司,这是一家提供移动电话服务的公司。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杠杆收购热潮开始兴起,迈克尔·密尔肯和德莱克塞尔公司也开始用垃圾债券为杠杆收购提供融资。1986年,当杠杆收购浪潮达到顶峰时,股市也攀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迈克尔·密尔肯因为贡献突出,当年曾从德莱克塞尔公司得到了一份高达55亿美元的年终奖金,这使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薪水最高的雇员。

然而就在这一年,即1986年的年底,伊凡·博斯基被判入狱后,为了能减轻罪责,他开始指控那些曾与他狼狈为奸的人。毫无疑问,迈克尔·密尔肯成为他减轻罪责的砝码。他指认迈克尔·密尔肯也是他获得非法内部信息的一个来源。

为此,迈克尔·密尔肯被指控犯有不少于98条的重罪,如果这些罪名都成立的话,足以使他入狱500年。然而他只对其中少数较轻的指控认了罪。尽管当时的女法官承认,她在迈克尔·密尔肯的账目上发现的问题不超过几十万美元,但是她依然判处迈克尔·密尔肯入狱10年,并且处以6亿美元的巨额罚款,这是美国商业审判史上处以个人的最高罚金。

迈克尔·密尔肯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金融家,之所以走向毁灭,是因为他没有摩根那种对事物极高的把握能力和对周围敌对势力的敏锐洞察力。因此,像很多20世纪80年代翻云覆雨的华尔街人物一样,迈克尔·密尔肯始终认为好光景会永远继续下去,不知不觉中他把自己当成了上帝的化身。

继丹尼斯·莱文、伊凡·博斯基、迈克尔·密尔肯之后,戈德史密斯·詹姆士成为华尔街的又一只巨大的鼹鼠。1986年9月,英法混血儿戈德史密斯·詹姆士发起了收购因特异公司的战役。因特异公司是位于美国亚克朗市的一家公司,戈德史密斯·詹姆士收购该公司的企图震惊了美国朝野。为反击詹姆士的收购行动,因特异公司动用了一切力量,包括政府和民众,因特异公司和亚克朗市政府以及工会结成了三方同盟。在美国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詹姆士的收购企图最终被挫败了。但是,就在伊凡·博斯基被捕的同时,戈德史密斯·詹姆士虽然停止了收购行动,仍净赚9000万美元,他曾说过一句名言:“在生意场中,我不清楚除了赚钱的目的外还有其他站得住脚的理由。”

1987年1月,基德公司的明星级投资银行家马蒂·西格尔向法院承认向伊凡·博斯基出售内部股票信息,作为换取成箱的现金的条件的事实。他还承认,基德公司曾经从高盛公司的理查德·弗里曼那里非法获取情报用于交易。他承认了两项重罪指控,并积极配合美国律师鲁迪·吉里安尼开展调查。调查的最终结果是,1987年2月12日,全副武装的联邦警探拥进了纽约汉诺威广场10号的基德公司经理办公室。他们对套汇部经理理查德·威格顿进行搜身检查并逮捕了他。他们还以涉嫌内部交易的罪名逮捕了另一个曾在基德公司做套汇人的蒂姆·泰伯以及高盛公司的理查德·理查德·弗里曼。对威格顿和泰伯的指控最终撤销了,而弗里曼却被判入狱4个月,并罚款100万美元。

1986年的华尔街,除了卡洛斯、丹尼斯·莱文、迈克尔·密尔肯、戈德史密斯·詹姆士、伊凡·博斯基、理查德·弗里曼这样的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外,一些金融狂人也是华尔街的弄潮儿。比如约瑟夫·格连威尔——一个被神化为股市预言家的人物,他可以随心所欲地忠告十分相信他的投资者,股市要大跌了,然后果真股市出现了熊市。再比如比特,他对送上门的好酒、美女照收不误,转身又把对方的股票悉数敲抛,毫不手软,因为他的格言是:绝不能戏弄一个骗子。

就是这样一些才智非凡的狂人在华尔街里推波逐浪、各显神通,把华尔街当成了他们猎获钞票的狩猎场。

事实上,这样的人并非只有一两个,在华尔街,不断有新人从蛰伏中一鸣惊人,也不断有德高望重的人物折戟沉沙,葬身股海。只要华尔街存在一天,这样的人就会不断地涌现,总有人站在潮头之上,也总有人葬身于海底。

由于彼得·林奇在华尔街最早清除了公司的鼹鼠——卡洛斯,同时又敏锐地捕捉到了股票市场中的人为控制因素,因此,在1986的金融风波之中,麦哲伦基金公司没有受到不利影响。由于彼得·林奇的投资方向选择得非常正确,大量的蓝筹股投资给公司带来了30%以上的利润回报。

在这一段时间,彼得·林奇的股市生涯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他领导投资的麦哲伦基金公司成为华尔街最大、也是最优秀的投资公司之一。麦哲伦基金公司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控制率都位于华尔街前三位。

同类推荐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由商传编著。讲述了朱元璋可以说是成功的历史人物: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父母双亡,自己从社会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要饭的小和尚,不懈奋斗。
  •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华盛顿的故事》从华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立的伟大事业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这位美国首任总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政治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一生正直、勇敢、坚强、深明大义且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热门推荐
  • 捉鬼兵王

    捉鬼兵王

    一个山村少年为了出人头地学习捉鬼技法却为此走上了鬼途走上了盗墓和杀魔的征途一本失传一万年的捉鬼天书引出了一段悲壮的传奇盗墓,捉鬼,斩魔,步步为王一个捉鬼兵王终将走上神的王座
  • tfboys之落殇

    tfboys之落殇

    一次偶然,三只在校园里偶遇了三个女孩,一次邂逅决定了一场缘分.怀疑,在所难免。信与不信,都是心中的斗争。守护,换来的却并非真心相待。利益,促使姐妹反目。失望,最后的最后,还拥有什么?如果这是一场梦,老天,请让它快点醒来吧,不要让黑暗吞噬了原本美好的她们。
  • 玄坛刊误论

    玄坛刊误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魔女传

    逍遥魔女传

    我是一个从来都倒霉到极点的人,连喝水都会塞牙缝。常常会希冀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会是什么样的。很不幸,在我还没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就光荣地牺牲在了车轮下,开始了一场奇遇,遭遇了一场爱情。看着他的眉眼,沉淀下幸福,或者这个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难道是因为上辈子太倒霉了,所以这辈子就注定得成为武林中祸害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听风亭

    听风亭

    每一段故事,都是被风送来的思念……一个玩世不恭的先生,几个性情不一的徒弟,每一段情,都不过是心之所执。
  • 总裁追妻:我们都不傲娇吧!

    总裁追妻:我们都不傲娇吧!

    陈乔恩化身高中生陈碧溪进入幻想空间拯救魔龙的女儿一一夏之晴。总裁云溪、校草景天,心不知选择谁?在死亡的那一刻获得了凤凰丹,获得重生。回归娱乐圈,总裁、校草又追来,好不容易选择一个,又偏偏出了车祸,打开那葵心空间,有那灵兽千芷葵心的相伴,云落大陆,教主来了!之后的故事还有很多,持续不断!
  • 阴冥浮生

    阴冥浮生

    一段本应忘记的经历,让我卷入了一场不该存在的斗争,死亡的迷惑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与我互相隐瞒身份的盟友又在追寻什么,是误会还是阴谋,阴冥无常,浮生若梦。
  •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书话一词的历史不能算长久,人们写作书话的历史却不能说不长久。手边有两篇宋人关于《陶渊明集》的,第一篇的作者是苏东坡: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正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山存稿

    东山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