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0800000040

第40章 彼得·林奇的投资风格

我从来不管股票上涨或下跌。对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方式是抓住转变。要在公司财务状况好转之前就进行部分投资,当转变真地到来时,就大举买进。

——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在麦哲伦基金经营的股票总共超过1500种,虽然数目众多,但对他来说操作这些股票却游刃有余。即使是华尔街的投资专家最多也只经营20到30种股票。毫无疑问,彼得·林奇是华尔街投资精英中的精英,他的经营头脑几乎无人能及。

在华尔街一直流行着一种交易法则,据说这是多年来在华尔街经营投资的众多交易员毕生经验的总结。这条法则是这样建议投资者的:如果你认为将要发生一些事情,并且你也认为这些将要发生的事情能够帮助你在接下来的股票收购中获得不菲的利润,但是,后来你预期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这个时候,不要期望奇迹会出现在你身上,而是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手中的股票立即卖掉。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如果投资者根据预期产生了一个构想,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他先前的构想是错误的,这时投资者就应该快点把买进的股票卖掉。

在实际的基金操作过程中,彼得·林奇非常相信这条法则,每当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毫不犹豫地把股票抛出,而丝毫不去理会这种股票价格是否正在上扬。

彼得·林奇并不是对他所买进的股票百分百的满意,他如果看中10只股票,他会把它们全买下来,然后进行分析研究。过一段时间,这些股票就会产生许多的变化,有些令他满意,有些令他讨厌。通常情况下,在他买进的股票中,三个月后,他大概只对其中的四分之一感到满意。因此,他会毫不犹豫地把四分之三不满意的股票在适当的时间抛售出去。他总是把他喜欢的股票保留下来,并增加对它们的投资。彼得·林奇风趣而又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解释这样做的理由:“你会观察到公司的经营情况不断改变。随着竞争加剧,一个有问题的工厂也许会被出售或关闭,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工厂可能会发生火灾等意外。只要多留意,你会发现许多基本的东西都是会改变的。如果我观察研究了10家公司,我想应该有1家公司会令我满意,那么我就会选择这家公司。如果看了20家公司,我或许能选中两家。如果我观察研究了更多的公司,我可能会找到更多令我满意的公司。如果你们能和我一样观察这么多的公司,能够找到这么多令人满意的公司就不是很奇怪的事情了。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生存,你就必须学会先做个好听众。虽然你无法一眼看中哪些公司能够给你带来你所期望的收益,但是经过长期的观察,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公司。这就是我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

在股市上,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发生什么能够影响股价下跌的事情,股价也会莫名其妙地从30美元跌到26或是23美元。这让很多投资者不知所措。

但是彼得·林奇对这种现象置若罔闻。他说:“如果我曾在这种股票的价格还是30美元的时候买了2万股,当股价无缘无故地跌到26美元,我会毫不犹豫地在此价位上再购入2万股,如果真像我期望的那样,股价又莫名其妙地跌到了23美元,这对我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我会再买进2万股。”

在华尔街和世界其他股票市场上,许多信托投资公司喜欢采用经济概观和产生配置的方法加以取缔知识和技术,而彼得·林奇却避免使用这种方法。根据在麦哲伦基金多年的实践经验,他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股票基金操作方式。极端一点来说,彼得·林奇排斥那些被很多投资家誉为成功捷径的投资公式,因为在彼得·林奇看来,股市没有通用的万能法则。他认为纸上谈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在这些公式的指导下,不可能获得他们所期望的利润。他对经济与市场分析也同样不信任。

总之,彼得·林奇不相信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在他看来,这种理论的实质就是,投资人在投资过程中只要把股票公司分为几类并加以操作就可以了,而根本不需要了解其所购买公司的实际情况。彼得·林奇常说:“我从来不管股票上涨或下跌。对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方式是抓住转变。要在公司财务状况好转之前进行部分投资,当转变真地到来时,就大举买进。”

同样,对于彼得·林奇来说,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点也不值得重视。相反,他更看重股票的真正价值。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者应找出股票的真正价值,并以此为标准,而不应该以近期市场价格为依据进行股票交易。在他看来,如果只以近期市场价格为依据,就极有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彼得·林奇认为股价下跌就买入,即在底部承接,是个非常可怕的做法。比如,房利美公司的股票一年前值50美元,而现在只值30美元,表面上看来是非常便宜,但是,即便现在是30美元,以后极有可能会下跌至20美元,甚至更少。因此,投资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找出股票的真正价值,而不应被股市价格所迷惑。

彼得·林奇期望的股票市场是怎样的情形呢?以20美元的价位买进A公司的股票,而不是以23美元购买B公司的股票,而后在23美元时卖出A公司的股票,以20美元买进B公司的股票。彼得·林奇说:“这样做,看上去也许只赚了那么小小的一点利润,但你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一点点的收益,你要相信积少成多,不要因为利润少你就不去做。显而易见,如果你照着这样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赚了很多钱。”

彼得·林奇很重视股票的相对价值。他常说:“我从来不会做出什么重大决定,而且我也不愿意想象自己必须作一个重大决定。在我看来,每天只做几个小决定就足够了。你不要小瞧这些小决定,1天不算多,10天呢,100天呢,一年呢,算不算多?每年就有几百个小决定。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就不可能犯下严重错误。如果你善于观察和分析的话,只要你的表现比多数的投资者好,你就必定会领先他们许多,坚持下去,没有人能与你匹敌。”

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兼并成风,华尔街许多投资者和经纪人乘机大发横财。这时候的彼得·林奇却认为,这些投机的投资者和经纪人所了解到的有关收购的消息纯属子虚乌有。为了避免股价飞涨造成兼并成本的增加,没有一家公司会傻到在收购前把消息透露出去的程度。彼得·林奇作为一名浪尖上的人物,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反对融资购并。虽然这让很多人感到惊奇,但彼得·林奇一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

华尔街常常活跃着一批以赚取佣金为生的银行家或经纪人,他们为了赚得客户的佣金,常常提出一些所谓的诚恳意见,建议并购者用比实际价值相对高一些的价格收购一些股票,他们信誓旦旦地宣称这是很合适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股票的潜在价值很高。

这样做能否梦想成真?比实际价值高一些的股票价格是否真的合理?彼得·林奇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这样做,无论对并购方还是对转让方来说都有很大的风险,作为购并方或转让方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计划。他还认为在操作这类股票中获利是一种强盗行径。

同类推荐
  •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高宗乾隆帝,姓名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庆四年(1799)正月,是清朝第五任皇帝,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诸葛亮

    诸葛亮

    骄傲、坚韧、从容、勇猛、宽和、刚强,是我想要呈现给读者们看到的诸葛亮的性格,那是支持着他从一个父母双亡的流浪少年成长为羽扇纶巾的国之丞相的坚强力量。而这些力量、性格也绝非一蹴而就、与生俱来。那是需要被那掘、需要培养与磨砺的,是以我不但要写这些“财富”,更重要的,我想叙说这些“财富”的生成与由来。是以我所叙说的,不仅是诸葛亮的光耀与成就,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所承担的欢乐、痛苦、悲伤、无奈,以及他怎样忍耐与超越了迎面撞击他的每次疼痛,一步一步不停止地提升自身,他走不到“完善”的地步,所以直到死亡亦未停下脚步。”
  •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铁腕治乱世 柔道平天下

    本书讲述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解答了他为什么一直受到俄罗斯民众欢迎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非常狂医

    非常狂医

    继承了透视之眼的华远,阴差阳错竟然进入一所三流大学,学起了推拿。“光看不行,关键时刻还得上手。”
  • 绝世手镯:倾城二小姐

    绝世手镯:倾城二小姐

    一个母亲留下来的传家之宝,翡翠手镯,令她回到古代。她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回到古代,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她,又会如何应对?
  • 冷漠校草与笨丫头

    冷漠校草与笨丫头

    “顾宇斌,你个大色狼,听好了,我不会跟你床咚,地咚,桌咚。”林心含指着顾宇斌愤愤的说。“那我们来壁咚。”“你去死,壁咚也不行。”“那我就直接强吻了。”“你......”真够不要脸的。
  • 血战天宇

    血战天宇

    不是废柴,也非天才,我只是平凡一少年。灵海中隐藏着万年甲骨神龟,丹田中盘踞天界不死神龙之气,元魄中蛰居不世高手元神。
  • 历史政治的智慧

    历史政治的智慧

    每个人都是一个智慧的宝库,每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研究发现:若是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对于处在成长重要阶段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精彩的哲理故事如一丝丝火苗,点亮心灵睿智之灯;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宝库之门。早一天领悟,早一天走向成功;早一天领悟,早一天拥有幸福。阅读本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相信本书收录的每一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太多的人生哲理。
  • 墨染江湖

    墨染江湖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场事故患上了孤僻症,整整四年他拒绝和陌生人交往,讨厌热闹的环境,终日坐于家中看小说,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某日,他被刚大学毕业的妹妹和发小逼迫开始玩一款名为《江湖道》的游戏,从此他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游戏中他发现那无法释怀的过往只不过是一场骗局,是报复还是放下?当他真正地融入游戏世界,风云变幻,血雨腹风,恩怨情仇,伤别离,江湖没有那么简单,且看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特长玩转江湖,一个非常宅的弱男是如何成为江湖的绝世传说……
  • 天才宝宝腹黑妈

    天才宝宝腹黑妈

    一日缠绵后,他开始对她上瘾,整夜索取,宠她爱她,她却害怕的逃离……六年后,她阴差阳错,签约成为他贴身女秘书。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笔耕不辍写下的34篇文字,其中,有为人处事的厚重智慧,有夫妻之间的幽默调侃,有对天地万物的独到认识,有对青春家园的深情回忆,有对文学诗歌的真知灼见,有对年幼女儿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朴实真挚。作者保持着一颗宁静而低调的心,一颗积极而温暖的心,款款叙述,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