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2300000013

第13章 甘于淡泊,乐于寂寞:知足才能常乐(1)

陶渊明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说的就是一种淡然,知足的状态。每天生活在物欲中的人,必定会痛苦不堪。因为内心的欲望总是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但是,知足者却不同,他们能看淡一切。只有知足者才能真正地体会人生的乐趣。

物质不是生活的目的

常言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许多人很难摆脱物质欲望,甚至着了魔一样地追求它们。

社会的诱惑很多,人们不择手段地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而不择手段的后果,就是让自己迷失在物质的迷宫中再也无法出来。

善于支配物质的人,认为赚钱是一种享受,他们不是简单地从物质中得到,也用一颗感恩、和善的心来帮助弱者。他们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与尊敬,便可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对这些人来说,赚取钱财,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并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获得精神上的升华,能够帮助别人,才是他们生活的意义。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对物质有知足之心的人。

一天早上,禅师外出宣讲佛法,看到一个年迈的老妇一边拿着一个瓷瓶在河边取水,一边大哭。

禅师上前问道:“施主缘何如此悲伤呢?”

老妇人答道:“我每天从早到晚地工作,没有任何休息时间,而只要做得不好,就会受到虐待。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年纪这么大了,生活还这么困苦,我觉得我没有办法活下去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死。所以才在这里悲伤地大哭。”

禅师问道:“施主你既然这么贫穷,为什么不把贫穷卖了呢?”

听见禅师的话,老妇人十分吃惊。她不禁问道:“贫穷可以卖吗?谁又愿意买呢?”

禅师说:“当然是可以卖的,如果你不再计较,照我说的做,你就可以卖掉你的贫穷。”

老妇人赶紧说:“禅师,我会照你说的去做,你说说我怎样才能把贫穷卖掉吧。”

禅师告诉老妇人,让她先回家去沐浴更衣,然后再来找他。

于是,老妇人照着做了,当她再次来到禅师那里时,禅师对她说:“如果你想卖掉贫穷的话,就布施给我吧。”

老妇人说:“禅师,我只是一个贫穷的老太婆,自己都吃饱穿不暖,没有钱财,怎样布施给你呢?”

禅师拿出自己的钵盂,对老妇人说:“你去用这个钵盂打点清水回来吧。”

老妇人拿起钵盂,取回清水,恭敬地递给了禅师。禅师马上为老妇人送上祝福,并给她讲了一些佛法。老妇人听着禅师的佛法,心中的结一个个打开,忽然不觉得像以前那样痛苦了。

禅师问道:“施主,你现在还觉得你是一个贫穷的人吗?”

老妇人回答:“虽然我并不富有,但是也不再贫穷了。”

人生本就不应该把所有的眼光都放在物质上,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那也是一种贫穷。一个对生活知足的人,就算一无所有,同样可以让自己过得快乐、幸福,并且把它们带给别人。

生活既艰难又复杂,世事难料,今天家财万贯,也许明天就没有了。生活的目的不是物质,不是结果,而是你享受生命的过程。当你阅历增多的时候,你的学问和技能就越多;当你懂得适中的时候,你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好,心灵也会变得更加通融。

无欲,则人生可通达

入夜,元圭禅师正在坐禅,一阵飒飒阴风过后,一位头戴高冠、身穿蟒袍、身材魁伟、相貌奇异的人,带领着一大群随从,来到了禅师座前。

元圭禅师不动声色地问:“来者为何来此?”

来者自负地说:“你难道不认识我吗?”

“我对佛与众生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哪里会分辨你是谁呢!”

来者说:“你怎敢将我与其他人一同看待?你不知我是此地山神,掌握着你们的生死大权吗?”

元圭禅师微微一笑,说:“禅者看自身与虚空等同,与一切万物皆同。你不能毁坏虚空,亦不能泯灭你自己以及万物,你又如何能将我泯灭呢?”

山神说:“你所敬仰的是佛,我的神通仅次于你们万能的佛。”

元圭禅师说:“没有什么是万能的,佛亦不能。即使是佛也有三种不能。而你,至少有五种不能。”

山神不服:“我有什么不能的?”

“你不能违逆上天的旨意;不能让西天的星辰到东方运行;不能融化五岳;不能让河水倒流;亦不能幻化四季。此谓五不能。”

山神面有惭色。

元圭禅师接着说:“佛亦有三不能:不能消除既定之业;不能化导无缘众生;更不能让所有众生都成佛。”

山神怔住了。

元圭禅师看着发愣的山神,爽声一笑,正色道:“虽如此,然定业不能长久,无缘也只是一期,众生界本无增减。在我看来,佛并非有何神通,佛的神通,在于能以无欲而通达一切。”

佛与常人一样,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任何人(包括神或佛)都不是万能的,但佛是强大的,它的强大就在于它以无欲而通达一切,因为无意于能力的强大,反使自己因豁达而彰显出强大来。世人热衷功名,正是要向别人显示自己的能力之强,然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人正是因为豁达而快乐,因为豁达而强大。

释空禅师一夜夜宿旅店,睡到半夜,忽然听到屋里有悉悉索索的声音。

他仔细听听,又张开眼睛看了看,便明白是小偷进了自己的屋子。

释空禅师问道:“施主是什么人呢?半夜进我这个穷和尚的屋里,又想得到什么?”

禅师的话让小偷翻东西的动作骤然停止,小偷不说话,也没有朝外跑。

释空禅师说:“施主你可以跟贫僧说实话,佛家人不打诳语,我不会去报官。”

小偷静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大师,我是小偷。”

释空禅师又问:“那么,你偷过几次呢?”

小偷说:“那真是数不清啊。”

释空禅师说:“每得手一次,你能快乐多久呢?”

小偷说:“几天而已,过后就完全没感觉了。”

释空禅师说:“原来你只是一个小贼,你为什么不大干一次,一辈子就不用愁了呢?”

小偷以为这个和尚也不是什么正道上的人,欣喜地问道:“原来你也是同道,那么你做过几次呢?”

释空禅师笑道:“我只做过一次,却一辈子已经不愁了。”

小偷惊喜地问道:“是什么呢?快跟我说说吧。”

这时,释空禅师摸着自己心脏的位置,对小偷大喊道:“就是这个,你懂吗?这会让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小偷一时惊呆,竟然不能言语。此后,他决心跟着禅师学习,不再偷窃了。

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座宝藏,很多人因为追求外界的欲望,而忘了挖掘自己内心的宝藏。

其实,一经挖掘你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缺少的人,并不需要外界的物质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到无欲,自然就可以顿悟,人生自然可以通达。

放下欲望,才能享受生活的恬淡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滋味总是苦的。为什么会苦,就是因为放不下自身的很多欲望。追逐名利,将自己弄得像一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试问,这样又怎会不累、不烦、不苦呢?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出了一个叫王尔烈的才子,少时便精通诗词歌赋,而且写的一手好书法,为人聪明伶俐,才智出众。长大后考取了功名,成了朝廷的官吏,但他为官清廉,从不贪赃枉法,一直有两袖清风的美誉。

有一次,王尔烈从繁华的江南科考归来,正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上朝的时候,皇帝单独召见了他,问道:“爱卿家境如何?”王尔烈谦恭地回答:“老臣家中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嘉庆皇帝点点头说:“朕知老爱卿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富贵。朕现在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你去上几年,光景就会不错了。”于是,皇帝一道圣旨让王尔烈去了安徽铜山。

安徽铜山有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王尔烈奉旨到了那里后,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工作了三年,然后又被皇帝召回了京城。这一天,嘉庆皇帝又单独召见了王尔烈,问他:“老爱卿,这一次你可以安享晚年了吧?”嘉庆言下之意是,王尔烈这一次从金山银山里出来,一定或多或少的有些“实质性收获”。

谁知,王尔烈听完皇帝的问话,笑了笑说:“皇上,老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有。”

嘉庆皇帝不相信,怀疑地说:“这怎么可能呢?你再好好查看一番!”

王尔烈就在皇帝的面前翻起自己的衣服兜来,只从袖套里掏出三个铜板,而且一个个磨得光滑雪亮。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仔细一看,那竟是三个铸钱时用的模子。

嘉庆皇帝看见自己的臣子王尔烈如此清廉,十分激动地说:“爱卿真可谓两袖清风,廉洁奉公!”

王尔烈不慕金钱名利、甘于清贫实与陆游在《鹊桥仙》中所表达的境界是一致的:“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词中陆游把自己比喻成不爱慕名利,只享受恬淡生活的渔父,来表明自己清心寡欲的达观信念。

金钱名利的诱惑不是每个人都能抵挡住的,也不是每个人都甘愿做“无名渔父”。现实中的很多人都被心中的欲望驱使,为了追逐名利财富,无休止地沉沦在尔虞我诈之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对于富贵都有着一定的期望,能够真正看淡这一切世间名利,做到泰然处之、清心寡欲的人一定是修养与德行兼备之人。而三国时的诸葛亮正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写给儿子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是在训诫儿子好学、节俭、淡泊、宁静,同时也在无形中把自身的追求表达了出来,而这也是他波澜壮阔一生的写照。他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全然是一副悠然自在的乡野生活,没有金戈铁马的嘶吼,没有尔虞我诈的烦忧,那时的诸葛亮名利不近身,一身轻松。虽说后来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而去,但投身政治的他始终保持着一份淡泊、宁静和豁达。

古人常说:“不为物累,高风亮节。”名和利是人活在世上逃不开的两张网,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陷在网里,不要让其越来越紧,慢慢缠住我们的咽喉,直至呼吸紧蹙,甚至窒息而死。而应该学着让名利远离我们,或者把名利看淡,去追求那种更为恬淡悠然的生活,就像老子说的那样:“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宋朝的雪窦禅师一向喜欢四处云游。一天,雪窦禅师在淮水边遇见了曾会学士。曾会看到雪窦,热心地问道:“大师,你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雪窦也很有礼貌地答道:“现在还说不定呢,也许会去钱塘,也许会到天台看看。”听到这里,曾会建议道:“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跟我交情甚笃,我现在写封介绍信给你,看到这封信他一定会好好地招待你。”

于是雪窦禅师就辛苦跋涉来到了灵隐寺,但他并没有把介绍信拿出来给住持珊禅师过目,而是潜身修行了三年。

三年后的某一天,曾会奉令出使到浙江时,突然忆起往事,便到灵隐寺找雪窦禅师。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全寺僧侣竟没有一人知晓雪窦禅师在哪里。曾会不相信,便自己去云水僧所住的僧房内寻找,费劲一番工夫,终于找到了雪窦,曾会万分不解地问道:“大师,为何你不见住持而隐藏在这里呢?是不是把我写的那封信丢了?”

雪窦禅师摇摇头,笑道:“岂敢,岂敢。我只是个云水僧,一无所求,我不会做你的邮差的!”说完就拿出信原封不动地交给曾会,双方相视而笑。

后来灵隐寺的住持珊禅师甚惜其才,就推荐雪窦去苏州萃峰寺任住持,在那里,雪窦终成一代名师。

清心寡欲,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道德修养,但不是看破红尘,无所作为。颜回虽然清心寡欲,但一直潜心修学,钻研儒家学问,他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不被名利污染的心,而且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在推行和实行“仁”的思想,他有理想,也有追求,活得充实而又自由。

倘若人们都能实现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的:“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那么,人生之美便都能看得更通透了。

别让欲望成为累赘

释远禅师还未做禅师,还是行者的时候,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解开他心中的疑惑。

释远问道:“禅师,人的欲望是什么?”

当时庙里负责开解行者的禅师名叫空了。听了释远的话,空了回答:“你先回去吧,明天中午的时候再来,记住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尽管释远不明白禅师的用意,但还是照办了。第二天,他再次来到禅师面前。

空了禅师问:“你现在是不是饥肠辘辘、饥渴难耐?”

释远回答:“是的,我现在可以吃下一头牛,喝下一池水。”说完,他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空了笑道:“那么你现在随我来吧。”

说完,空了就带着释远走了很长一段路,来到了一片果林前。空了禅师递给他一只硕大的口袋,说:“现在你可以到果林里尽情地采摘鲜美诱人的水果,但必须把它们带回寺庙才可以享用。”说完转身离去。

夕阳西下的时候,释远肩扛着满满的一袋水果,步履蹒跚、汗流浃背地走到禅师面前。

“现在你可以享用这些美味了。”空了禅师说。

同类推荐
  • 淡定的智慧

    淡定的智慧

    淡然是一个人面对生活所把持的基调,它决定着你在生活中是忙忙碌碌、惊慌失措,还是悠闲自得、怡然自乐。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幸福永远是当下的体验,无论其内容是对过往的回忆,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保持一颗平常心,对自己充满自信,关注当下的感受,可以让灵魂跟上脚步,让内心的幸福感溢出来。
  • 开解

    开解

    本书分为6部分12章内容,具体包括情感管理实验室、情绪的心识作用、仇恨之心不可长、走出心牢逃离愁城、如何看待喜悦、远离怒火、不可生怨气、化解怨气的秘方排除恐惧等。
  • 要言不烦:开口说到点子上

    要言不烦:开口说到点子上

    本书从社交、职场、情场等种种人生重要场合出发,列举鲜活的事例和有效的方法,通过交际要交心、职场要赢心、谈判要攻心、销售要撩心、饭局要捕心、演讲要勾心、恋爱要猎心七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对合适的人,说出最在点子上的话。
  • 1分钟打动面试官

    1分钟打动面试官

    本书主旨在于给求职应聘人员提供一个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动面试官,让他们决定录用你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形势下,顺利通过面试官的考验,获得理想的工作。本书适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在找工作及准备跳槽的人阅读,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励志类的教材及相关培训机构的培训用书。
  • 穷二代 富二代(第3部)

    穷二代 富二代(第3部)

    父辈穷,我们就要变富。父辈富,我们要更富。这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情景。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什么有的家族一直穷下去,为什么有的家族富不过三代?有多少人探索过其中的原因?今天,《穷二代富二代(第3部)》就为你解开这个秘密。穷二代固守贫穷,是因为他们缺少了富二代的头脑,而富二代渐渐走下坡路,是因为他们缺少了穷二代的品质。所以,当双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时候,皆大欢喜的局面就会呈现出来了。
热门推荐
  • Minna von Barnhelm

    Minna von Barnhel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肥婆小宫女

    肥婆小宫女

    一个没有武功、品德‘纯良’的女子,竟然被江湖上的人誉为天下第一纯良兼低调的‘绵羊宫女’,理由是:宫女太监被她怂恿的罢工要加薪…给银子滴,去皇上耳边吹吹风…没银子滴,运用洋洋的话说,哪凉快哪呆去。污蔑啊污蔑!她能申诉不?不能。好吧,偶是纯良滴小宫女,因为是小宫女,胆是很小滴。
  •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本书以西点军校的三大座右铭为出发点,在对西点精神进行系统与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与时代特点,分别从责任、纪律、荣誉、品格、团队、忠诚、执行、拼搏等方面为读者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迈向更高的境界。
  • 都市人皇

    都市人皇

    他的身世如迷,他又有个如迷一样为老不尊的师父,还有很多无所不能的师兄,带着师父叫他自己寻找身世的任务来到都市当中,却又稀里糊涂的和一个美女总裁结婚.......
  • 一世如刀

    一世如刀

    一把刀欺霜赛雪,一把刀挽破天穹。砍下山河万朵,划开日月两片。信手斩遍千重山,惟愿一世命如刀。
  • 婚色缠人之首席太花心

    婚色缠人之首席太花心

    男友劈腿,为情所伤的她答应了父母为她安排的联姻。没有新郎的婚礼,她淡笑着面对宾客,独自一人完成婚礼。新婚第三天,素未谋面的丈夫堂而皇之领着情人回家。她捧着一杯香茗,倚在餐桌旁,巧笑嫣然:“两位不介意多个观众吧?”她的丈夫,一把推开身上的女人。她清浅的眸子望着在她面前站定的男人:“老公,偷吃也不该这么饥不择食啊!”原以为这是一个性格柔弱,逆来顺受的女人。可是,没有新郎的婚礼,她表现得落落大方,父母都对她赞不绝口。初次见面的丈夫搂着别的女人进门,她浅笑以对,似乎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这次真是个有趣的女人,跟她结婚或许也不错!
  • 爱在神话

    爱在神话

    邱枫(龙恒)因爱自杀却又重生,是心有不甘还是彻悟!新的爱情他会如何选择?地球已被破坏得越来越严重,人类想尽办法突破太阳系,寻找适合人类生活的星球。一架不明飞船划破虚空,是侵略还是拯救?宇世空与龙恒(邱枫)结拜为兄弟,并为龙恒炼制增寿丹药,人类的寿命如何增长?人如何拥有超能力?超能力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是随意使用的吗?它不需要消耗能量吗?宇宙外是否还有宇宙?宇宙开发,谁是宇宙管理者?且看地球的人类是如何进入下一阶段进化的、宇宙是如何发展的……
  • 心智何来:培养你的超常创新思维

    心智何来:培养你的超常创新思维

    本书将创新思维的理论基础与创新活动的实践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旨在指导人们灵活运用“创新”这把利剑,刺破阻碍发明创造的壁垒,斩断通往成功顶峰的绊脚石,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永立不败之地。
  • 魔幻少女记:夜可

    魔幻少女记:夜可

    是个好学分子,为了借书看意外地私自闯入了图书馆,本来打算拿了书就走人的,没想到竟然拿到了一本魔法技能书,还被书中的守护兽带到了异时空魔法校园......
  • 夕葬夜谈录

    夕葬夜谈录

    夜游者—妖祭篇讲述的是发生在某些特殊通灵人坎坷人生经历的故事,他们从小被赋予了某种特殊能力,而这种能力也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在成长中他们学会了隐藏,也学会了容忍,当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需要他们时,他们是选择旁观,还是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