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6800000004

第4章 “打是亲,骂是爱”这句屁话(3)

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离开那个家,去看看别人的家,我不知道究竟是我太不知足了,还是我们家一如我认为的那样的确是畸形的。但我知道你们是不会允许我这样做的,所以我很想快点长大,独立起来,去做很多我曾经没有权利做的事情。

爸,多少次我都想问你,你真的是我的亲生爸爸吗?为什么你可以对自己的下属们都能够宽容,却不能对我宽容一次呢?妈,人家都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为什么我从来感受不到呢?为什么在他打我的时候,你从来没有站出来保护过我一次呢?

我真的很想快点长大,也许长大后我会有新的烦恼,但我依旧想要早点长大,哪怕只早一天。我想独立,我想离开那个不是我的家的家,我想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重新认识对我的生活来说十分重要的人,你们真的懂我需要什么吗?

这是我和廖子凯面谈之后,他发到我邮箱的一封信,在信的最后他写了一段话,说他很想将这封信交给自己的父母,让他们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但同时他也表示其实自己并不寄希望于这封信,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父母能够从一封信中就能理解他,或者说他不相信他们会有想要理解他的欲望。

从和廖子凯相识,到有了一些接触,我渐渐了解了廖子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比起同龄的孩子,他细腻、敏感、早熟、压抑、自卑,同时又极度缺乏安全感,比较孤僻,甚至还有神经衰弱症的困扰,而这些显然与他的父母“打是亲,骂是爱”的教育方式有关。

现在这个孩子崩溃了,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虽然被找了回来,但显然他依旧怀有很深的焦虑,想要离开他口中的“那个家”,渴望独立、渴望一种崭新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个明明在内心中渴望着父母的爱,但又不敢言说的孩子,父母们除了反思自己的行为,重新挽救一个孩子的心,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点评:不打骂,给孩子健全的人格

“如果你打了狗,就是虐待动物;如果你打了人,就是刑事犯罪。但是,父母在家打孩子,却往往被认为是为孩子好——我们应该纠正这种观念。”欧盟欧洲理事会儿童权利委员会的委员长艾尔达·莫瑞诺如是说。

在中国对孩子实行暴力,是很多家长不可避免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果这真的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教育的方式的话)。虽然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人权”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了,但很多家庭中孩子的“人权”依旧藏在父母的口袋中不见天日。

通常来说,中国的父母都或多或少地认为孩子就是调皮捣蛋的小恶魔,因此他们总结出了一条至理名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而且很多现在做了家长的人,自己就是在父母的体罚之中成长起来的,故而如今很多家长依旧对不受教的孩子实行鞭笞教育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吗?

不可否认,当父母将不听话的孩子痛揍一顿、辱骂一番之后,孩子时常会选择就范——顺从父母的意志。然而,这种顺从往往只是表面的顺从,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犯错——打骂——犯错——打骂……犯错——打骂……。从这个循环圈来看,父母的打骂教育从长远来看,往往不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而部分心理学家的说法则显示,父母对孩子使用暴力,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情况变得更糟糕。

有心理学家对那些在家庭中受到家长打骂的孩子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孩子被父母打骂之后,心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养成暴躁易怒的性格,并且这样的孩子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那些每周受打骂在两次以上的孩子的情况则更为糟糕,他们不仅会养成偷窃和撒谎的恶习,而且还是名副其实的破坏王,喜欢四处搞破坏同时他们对自己的行为不会产生任何罪恶感,如果父母继续采用殴打、责骂的手段来“教育”孩子,他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离父母期望的其走的道路背道而驰。

心理学家们还发现,那些经受过父母责打和咒骂的孩子,即使能够在其他人那里得到关爱,或者说父母在打骂之后,表现出关心的情绪,也很难抚平孩子已经受到的创伤、弥合其受伤的心灵。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时常成为一个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因素,一些已经成年的人时常展现出很多性格缺陷,而这些往往都是受其童年时代的经历所影响,在年幼的时候遭到父母的毒打和恶语相向就是非常典型的导致孩子长大之后人格发展不健全的原因。

0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被写成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有一个数字令人震惊,这个数字为18.7%,而这个数字归属于中国高中生的离家出走率。虽然这些离家出走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些孩子家长的教育水平让人堪忧,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正在戕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成为在心灵上的流浪者,而打骂孩子就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中最严重的一种。

每年几乎我们都能在媒体上看到这样的一类社会事件:弑父拭母或对自己的父母暴力相向。当很多心理专家介入到这样的事件中,为悲剧的发生寻找原因的时候,苗头最终的指向往往是事件中的受害者——父母。我们今天的父母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意义,那么必然也就无法正确的判断孩子之于自己的意义。孩子是稚嫩的,也是公平的,也许他看不懂大人的世界,他无法用严密的逻辑理性的思考父母的行为,但他明白你究竟爱不爱他。而这种情绪会一直伴随孩子成长,那些长期受到压迫,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也就难免会酿出一出出人间惨剧。

当然,这并不是说打骂孩子的父母就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父母时常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迷失自己选择错误的教育方式。每一对父母在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时候,都认为自己可以担负起一个父亲或母亲的责任,然而这些被喜悦所蒙蔽的父母,时常忽略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认为与能够之间的现实距离。在教育孩子 的问题上,很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些什么,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但诸多事实证明,那些自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往往是最不懂得尊敬别人,尊重自己的人。

在面对那些不受教的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可以先放下自己“封建大家长”的架子,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反思自己的错误,那么父母就可以剖析出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心之所系。虽然孩子是由父母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但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而对于尊重的需求实际上与年龄的长幼无关。

另外,从一些资料显示,家长们对与男孩子们更容易采用打骂的方式,因为家长普遍认为男孩子皮糙肉厚比较禁打,而且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强。然而事实证明,即使是男孩子,在面对父母的责打和辱骂时也和女孩子一样,会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形成不自信的性格。

同时,喜欢简单粗暴地使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的家长,通常来说更重视的是“教育”而不是“爱”。爱与教育相辅相成,但又是有区别的。老师对于自己所教的孩子,有教育的义务,但没有爱的义务,而父母则不是这样。合格的父母不尽要善尽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对子女也应怀有一份真诚的爱。如果说父母的教育满足的是孩子社会化的需求,那么父母爱孩子则是在满足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只有将爱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让一个孩子产生足够的安全感,健康成长。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为什么孩子会撒谎

    本书分析了为什么孩子会撒谎,以及在发现孩子撒谎后,父母怎样才能妥善地处理的引导,找到孩子说谎的根源,纠正孩子撒谎的不良习惯。
  •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父母最关心的360个育儿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父母最希望了解的360个育儿细节,为父母养育宝宝提供体贴入微的指导,分别针对不同月龄的宝宝,详细讲述了生活护理、日常喂养、宝宝常见问题与应对技巧、用药常识、教育技巧等父母需要注意的细节。内容科学实用,插图亲切温馨,相信这本书会给年轻的父母带来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 问题女孩成长方案

    问题女孩成长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让女人心惊胆战的妙龄女孩、我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双面胶女孩、18岁未婚妈妈的秘密等。
  •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

    孕中晚期是最适合实施胎教的时段,《你不可不知的精华胎教100天》特别为你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一份100天的胎教计划书,只要STEP BY STEP,不但会让宝宝在和爸爸妈妈的爱心互动中长得更好,聪明的宝宝还能帮助妈妈顺利分娩呢!
  •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以通俗浅显的文字和一系列脍灸人口的故事编写而成。同时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及家教特点等,作了简明的介绍。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家庭教育不仅有历史的时代性,而且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当我们阅读《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时,对家教的历史遗产要注意剔除其封建糟粕,并有批判的精神和阶级分析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吸取其精华。
热门推荐
  • 一曲微茫半世倾城

    一曲微茫半世倾城

    明明是青梅竹马,却偏偏爱而不得:明明是避如蛇蝎,却偏偏阴差阳错……是缘?曲微茫握拳反驳:“我看是孽缘吧!”……然而等一切都尘埃落定才蓦然发现,原来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被提前策划好的一场骗局罢了……
  • 根之计划

    根之计划

    人才辈出,四国纷争,百族缭乱,神魔易志,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 谁的成长不纠结:勇往“职”前Ⅰ

    谁的成长不纠结:勇往“职”前Ⅰ

    在职场,每个人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自我管理和成长”。只有解决了这一问题,接下来才能稳稳当当的管理好一个团队,最终到达管理好一个公司的高度。作者凭借深厚的“性格类型咨询”的研究基础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年经验,首创了这一套最适用于中国职场人的心理学测评方法——性格“四分法”。让读者明晰自己和他人的个性,轻松与人相处。本书资料翔实,借鉴了英国心理学会(BPS)的权威数据,对中国职场人各个阶段可能遭遇的职场问题一一剖析,并为这些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最实用也最贴心的职场心理学手册。
  • 柘悟

    柘悟

    他从小被人欺负,被视为废材。。。父亲被杀,忍辱逃亡。。。为了活命造出天大谎言。。。借用他人之手为父报仇。。。谎言被揭穿他的路在何方。。。爱恨之间他该如何选择。。。没有师傅,没有强者指导,天地感悟之道,他是否能做到。。。。。。
  • 狱锁狂龙:血未冷

    狱锁狂龙:血未冷

    颠覆以杀止杀的黑道小说创作模式,融合政商之战更贴近时代特征。翻手为云,掌控千亿资金重建国家金融秩序。覆手为雨,纵横政坛铸就两岸政通金桥。执掌国际兄弟会,看萧天在大陆如何复制台湾政坛神话!身陷政治漩涡,看萧天带领南天帝国如何完美脱身!狂龙热血之上再现中华男儿豪情!华新狂龙三部曲之血仍未冷厉兵秣马三年后热血归来!
  • 失落的文明探索

    失落的文明探索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 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 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 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 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 的“未解之谜”。
  • 站住:冷漠校花别再跑

    站住:冷漠校花别再跑

    冷漠校花可怡刚来到艺昂音乐学院,刚来到学校就被男生疯狂追“捕”。因为一次偶遇,让本来死对头的“冤家”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恋人,因为一次失误,让这对天配恋人不得不分手。随着误会被一点点解开,他们又能否回到从前的样子。
  • 何处惊艳

    何处惊艳

    宁馨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女生在一次阴差阳错中认识了叶子枫,再一次车祸中叶子枫被宁馨舍身救了,而也就是在这次车祸中宁馨失去了记忆,这一切她都不记得了。而叶子枫并不知道是谁救得自己,只隐隐约约看到了那个女生手上带的那个闪闪发光的手链……一切恢复平静之后宁馨又来到了那个贵族学校,和以前熟悉而现在陌生的同学们重新相遇了,而叶子枫也在这其中误以为黄笑然是他的救命恩人,他也正在报答这一切,而黄笑然也顺理成章的接受着这一切,但是宁馨的再次到来似乎打乱了这一切,一场精彩的故事即将上演。
  • 英雄联盟之命运交响曲

    英雄联盟之命运交响曲

    徐肖邦,3岁学琴,5岁成名,16岁以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考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被国内诸多钢琴名家评价为“中华天才音乐钢琴家”。本可以成为一名世界级的钢琴家却在19岁那年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原本那双超凡的双手严重受伤,徐肖邦的左手手掌粉碎性骨折,多根手指丧失独立控制权,在国外一家著名骨科康复中心经过两年的“游戏治疗法”成功康复,但由于手掌内神经断裂严重,已然很难恢复到巅峰时期!徐肖邦只能黯然回国,成为国内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中华国内正处于英雄联盟成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的狂潮中,徐肖邦与其朋友一同加入校园电竞社,带着曾经的梦想重回舞台!用一次次激烈的战斗谱出一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 当噩梦沉默时

    当噩梦沉默时

    风靡一时的游戏《狩猎》变成了所有玩家的噩梦。当游戏模式被神开玩笑地变成了现实,黄云铮已经无可选择地陷入其中,他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