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7600000004

第4章 放开怀抱,收拢人心(3)

10年前,黄女士进入某市一个市级协会工作。她对业务熟悉,工作勤勉,颇受上级的赞扬。而且,她对工作很积极,主动地整理并建立、健全了一些规章制度,并且为各部门查阅和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服务。因此,5年后,她被提升为科长,成了管理者。

然而,此时黄女士的感觉并不好,她发现周围的同事正在疏远自己,工作的时候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相互配合的顺利感。就在不久前,发生了一件事,让她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失败。

有一名下属拿了一份资料没有按时归还,黄女士当着部门的人批评他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下属连声道歉:“黄科长,怨我,我错了。”黄女士气呼呼地说:“怨你就完啦?”说完扭头就走,找到上级领导反应事情。

没想到领导却批评她,认为她小题大做。黄女士如遭当头一棒,除了心中委屈,更多的是疑惑不解:“为什么明明自己有理,却要挨批评呢?”

其实,涉及管理,很多行为已经不能用谁有理谁没理、谁对谁错来解释和判断了。管理不关注对错,而注重资源、效率、效果。有效,才有意义,才是管理应该关注的东西。

黄女士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敢于批评的态度,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无可挑剔的。然而,领导还是批评了黄女士的做法,不是说她坚持原则不对,而是说她缺乏宽容。

而有的时候,宽容能让管理更有效。这是人性使然。

管理者应该知道,人性是管理过程中必须了解和把握的,管理的是人,被管理的也是人,不知人性,谈不上管理,更不用说有效地管理。

疏远管理者,是大部分的职员潜在的反应。面对管理者,职员的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得到管理者的重视、重用;另一方面又担心管理者抓住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让自己没面子。

本来“希望”和“担心”这两种心理应该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当中,但是又由于大家都了解情况,被管理者重视、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的几个人,所以大多数的职员心理就更加倾向于“担心”。

在没有被管理者发现错误的时候,职员都是战战兢兢的,对管理者敬而远之;而一旦被管理者发现自己的错误,职员的心中往往会产生无力感和歉意。可是,如果管理者将这个错误公开,并对职员进行严厉地批评时,职员的内心就会产生厌恶和逆反的心理。

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批评,特别不愿意被人指出错误而公开地批评,除非是他自愿承认错误。这是很正常的人性,管理者不应该忽略。

所以,管理者不要讲自己有理没理,不要讲谁对谁错,而应该尽量照顾到职员的面子,努力地消除职员的逆反情绪,让职员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宽容。而要做到宽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于责怪他人的错误,尤其是当他人的错误对自己的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时,我们常常会因此产生不稳定的情绪。

但作为管理者,应该与众不同,最起码应该比常人更加冷静和宽容,这样才能从责怪他人的习惯中走出来。因为责怪会导致双方的关系破裂或留下伤痕,不但不利于团队的和谐,而且会使自己的情绪更加糟糕。

即便管理者站在有理的一面,是对的,而下属是错的,也不能因此就忽略下属的感受。你必须明白,作为管理者,你已经站在了强势的制高点,对下属造成了以上凌下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有效地让下属产生自我监督的心理。但如果这个时候,你再占据有理的制高点,那么给下属带来的就不仅是压力,而是一种打击!你要知道,他是你的下属,而不是敌人!给他适度的压力是管理手段,但给他打击则是失败的管理。

所以,管理者应该多抱着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事、下属,特别是在批评下属时,要注意照顾到对方的尊严,避开一些公共场合。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人硬讲理,是一个盲点。很多时候,得理饶人远比得理不饶人效果更好,更能说服、改变他人。特别是你处在得理、得势的一方时,多给人台阶下、多饶恕他人,往往更得人心。

世事无绝对,无百分之百的好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说好,总有人会感到不满意。所以,在对待事情和工作时,特别是针对下属的工作发表看法时,不能将“百分之百的好”作为评判的标准,只要能尽量让更多的人说好,就应该予以肯定。

有个关于管理的寓言故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有两个人A君和B君,借着改革的东风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他们各自组建了房地产公司,并彼此作了一个约定:比赛谁的企业做得大,赚的钱多。

A君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都力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于是他花了一笔钱,请来麦卡锡管理咨询顾问,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了一个宏伟的百年战略规划。每年年终,他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奖励那些做事规范、工作完美的员工。

B君是个实际主义者,他做事以结果为导向。他想,企业最终必须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也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套销售和客户管理软件。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做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如果房子的销售总量高于上月,那么所有员工都将即时受到分量不一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比赛的结果,A君企业创造的利润不如B君企业的一半。A君大惑不解,花了这么多钱设立的管理体系怎么会不管用?

于是,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到企业中去调查。他发现自己企业的员工都在努力工作,早上准时上班,晚上还自觉主动地加班,不仅如此,在管理体系之下,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层级严密的控制,同时所有工作也都依从上级的安排和指令,所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当然,这里面也花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他又发现员工们似乎总是一副沮丧的样子。他们往往由于出现一些意义不大的小错误而备受打击。与此同时,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员工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跟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部门之间充斥着一股相互抱怨的语气……

他又到B君的企业中进行考察和交流,发现对方的企业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个个目的明确,员工行动迅速、应变灵活,员工人数比自己的少,但开发楼盘比自己还多。产品不算最好,但销量很好……这些都让A君感到无比困惑:完美制度竟然不如粗放的管理,无论如何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做完美的事情也不对吗?

其实,做事力求完美并没有错,但管理不宜过分要求完美。过分要求完美,会让成本无限增加,因为完美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意味着投入也将无止境。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经手的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了追求完美,而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并且使项目交付期不断地延迟,这并不是合适的管理办法。除非你的公司实力雄厚,不仅有大量的人才,而且有大量的资金,像苹果公司、暴雪公司一样,正准备十年磨一剑。

但这只是极少数公司的做法,绝大部分的公司不会这样做,这其中包括微软。我们都知道,微软的操作平台已经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PC桌面,同时,我们也知道,几乎每年微软都要为它的操作平台发布大量的补丁。这说明尽管微软的操作平台很受欢迎,但它并不是完美的,而微软明知它不完美,却依然早早地将之推出市场,只是为了最快地获取效益,占领市场,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和投资风险。无疑,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在管理中,力求完美没有错,错的是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了做事的目的。在工作中,做事并不是为了完美,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绩。

举个例子:你想写一篇论文,你也许会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论文。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你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你开始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这是肯定的,即便是名著也会有瑕疵)。

于是,你只好将这种方案搁置,继续去寻找“绝对完美”的新方案。但显然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也就是说,您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你也许要寻找一辈子,最终的结果也许不只是论文没有完成,恐怕还会一事无成。

不管你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计划有多么完美,没有结果,就没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都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我不在乎结果,只是想要体验过程。”这是艺术家的思路;“不管过程如何,我只要结果!”这才是管理者的口吻。

总而言之,管理者应该有宽容之心,不仅要宽容待人,因为世上没有完美之人,除此之外,还要宽容待事,因为世上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所以事情只要没有差错,做出来了就应该赞赏。

眼光放长远,不争蝇头小利

能不能保持宽阔的胸襟,对利益的态度很关键。管理者应破除只讲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的误区,破除只讲眼前利益的误区,看到长远的利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喜欢打小算盘、占小便宜,实际上这样做,在上级和下属眼里会“掉份儿”。相反,对利益看淡一些,在别人眼中的位置也高一些,上级和下属也会对你另眼相看。这就是水平高、境界高的好处,也是眼光长远的好处。

如果只想着个人的升迁、收入增加之类的事,被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牵了鼻子,就会“一叶障目”、鼠目寸光、心胸狭隘,对团队建设和个人进步有害无益。

我们很难想象,那些心胸狭隘、气量狭小,整天琢磨着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把自己的眼光禁锢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别人只要有点儿对不住他的地方就总想着怎么整人的人,境界、水平会有多高?而这样的人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关于眼光长远,有个故事很有意思:

有个年轻人向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问他:“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一块?”年轻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最大的那块!”富翁听了,笑道:“好,那请用吧!”富翁把最大的那块西瓜递给年轻人,自己则吃起了最小的那块西瓜。

很快,富翁吃完了小块西瓜,他拿起桌上那块第二大的西瓜,在年轻人的眼前晃了晃,接着大口吃了起来。

年轻人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然每一块都比年轻人的西瓜小,但加起来之后却比年轻人吃得多。而如果每块西瓜各代表了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所占的利益自然要比年轻人多得多。

同类推荐
  •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如何说顾客才会听,如何做顾客才会买

    “成功的推销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学好管理学、经济学,不如掌握心理学。销售人员最大的优势是心理素质好、情商高,销售工作非同凡响的关键就是在掌握客户心理的基础上展开攻势,逐一化解销售难题,赢得大单!同时,销售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更是一场心理战。销售人员在业内的地位如何,能够取得怎样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客户沟通、交际、博弈。销售不仅仅只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进行商品与金钱等价交换那么简单,它更需要对心理学的掌握与利用。这种做人做事的终极法则就是:洞悉他人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使对方不得不按照你的意愿行事。
  •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

    作者为我国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院长,专攻心理学,既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多年企业管理心理学咨询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案例。《用好心理学,管理企业就这么简单:一位心理医生和企业管理者的对话》以心理学指导,用中国式的人文关怀,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员工三个管理层次,深入浅出地阐述企事业中的管理问题,包括成功管理者必备的心理素质、管理者个人魅力、群体心理分析及群体冲突、领导者的心理修养和领导艺术、中层以及一线员工的心理管理。全书采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站在未来看今天:冯仑商业智慧(商界奇才谈商系列)

    冯仑,企业界称他为“商界思想家”,地产界称他为“学者型”的开发商……该如何解读多面冯仑?本书分别从投资之道、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经营管理、品牌战略、人际关系、政商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详细讲解了冯仑在商海驰骋多年的商道智慧。冯仑所秉持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智慧贯穿全书,读者可以在轻松的阅读当中理解冯仑的管理理念,并对其进行学习和吸收!
  •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王忠明主任相识相交,是一种机缘。首先是久闻其名,待真正相识后,更加叹服其学识、才情与人格,再是荣幸约请其作中联重科的独立董事,继而促成了中外名家讲座全国首个企业分场在中联重科落户。于是,中外名家中联重科分场论道,一论三年多,场场爆满,数十位名家激荡思想,字字玑珠。一月一次的聆听成了中联人的心灵契约,成为中联人争相品评的精神盛宴。
热门推荐
  • 堡主的冒牌娇妻

    堡主的冒牌娇妻

    一觉醒来才发觉自己的生活从此变了样。她看着眼前狂傲不羁的男人,只听见他在向她吼着,震得她耳膜快要报废掉。“柳萧然,从今天起,你即便是死也只能死在这!”霎时间,火星与寒冰共进,迸发出寒热交加的场面。一时间,她不知该何去何从。她说:为何明知道我是个冒牌货还要将我拴着?如果可以,我会逃得远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却忘了带走!
  • 爱是毒药吗

    爱是毒药吗

    青春校园,爱恋都市,爱恨纠缠,一位高官子弟磨砺创造一生荣耀,俘获美人心,从幼稚青年成长到成熟稳重,创立世间神话。
  • 都市异能高手

    都市异能高手

    一世孤苦,心冰坚筑,再世为人,愿为自己的亲人、朋友,不顾一切,人,不要到失去后才后悔。
  • 酷酷殿下撞上古怪小魔女

    酷酷殿下撞上古怪小魔女

    他的脑子乱乱的,实在有点高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这时候却在心里有了一种沉重的意识。她在自己的心里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重要了。他长长吐了一口气,慢慢闭上了眼睛。或许,他一生都要陪着这个小魔女了。
  • 细嚼

    细嚼

    我有两个喜欢的人,后来都死了一个被我肢解,还有一个……不关我的事
  •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新译大乘入楞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虐妃

    第一虐妃

    铸剑池中烈火焚烧,那声声撕裂凄惨的声音,一直深深扎在众人的耳中,心中。铸剑池外那白衣男子吐血郁结,眼泪横流,恨的是他的无能为力……一旨降临,她成为当今钰王王妃,奈何情深总缘浅,他日遇见那一个人,才知道什么是温暖是心动,这个男人宠她爱她,原以为可以天长地久,可前世未婚夫的出现,她有作何选择?还有那一夜的人究竟是谁?一直最亲近的人却是伤她害她最深的人,因为他,她成了天下第一荡妇!这一生她遇到很多人,得到了很多人的心,却也害了很多人,可心底只有那一个,却是不得厮守……
  • 山河主宰

    山河主宰

    上一世未曾无敌,这一世必定主宰这星河,凝山河之力,成无上主宰.........................
  • 阿西莫夫:讣告
  • 腹黑郡主太妖娆

    腹黑郡主太妖娆

    拥有凤命的她,腹黑,妖娆,皎洁,却被众人追杀抢夺白发红眸的他,冷酷,沉默,强大,却被世人当做妖怪拥有众人追随,却抵不过她的回眸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