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8500000015

第15章 功名利禄的牺牲品——吴起之死(3)

第三,主张重用有军事才能的人,对于那些纸上谈兵的纵横家们,不能给予过多的权势,主张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吴起建议把取消的奴隶主贵族的俸禄,和裁减官吏节省下来的钱财,用来抚养士兵,扩充军备,以图为楚国建立由楚悼王统帅的“强兵”,以便争霸诸侯,开疆拓土。

楚悼王佩服吴起的才能及远见卓识,于是,就把整顿和指挥楚军的重任委托给吴起。随后,吴起就在全国招募一批年轻力壮的百姓,从中选拔出剽悍、勇猛、武艺高强的人进行训练,最后,建立成一支常备军。楚国终于有了一支像“魏武卒”那样的精兵。

吴起的变法,在楚王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原来“贫国弱兵”的楚国很快强盛起来,不仅楚王的政治统治得到了巩固,而且促使了楚国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经过变法,楚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仅次于魏国的又一军事强国。

其后,吴起率领自己建立的“强兵”驰骋征战,吞并了南方五岭一带的百越族诸部落,北面占领了陈、蔡两国,西面攻占了秦的部分领地,同时还打败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公元前381年,他又率领自己的“强兵”救赵攻魏,一直攻打到黄河西岸,为楚国立下了“马饮大河”的显赫战绩。

六、悼王驾崩,乱箭穿身

正当吴起在外扩张楚地之时,突然惊悉楚悼王驾崩的消息,吴起急忙从前线赶回楚都,进宫料理楚王后事。然而,被驱逐的大奴隶主屈宜臼、阳城君等人不甘心失败,也急忙赶回,乘机纠合旧贵族势力,并调动封国的军队悄悄潜入都城,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包围了王宫,发动叛乱,决意置吴起于死地。

楚宫之中,那些仇恨吴起的八百贵族几乎都汇集到了宫外,原本悼念楚王的悲伤气氛完全被刀剑的肃杀之气所取代。

“吴起匹夫,篡改祖制、迷惑先王、乱我大楚,你可知罪?”阳城君一声断喝。

“阳城君、公子西、屈宜臼,我乃先王指定的大楚令尹,受命执掌国政,尔等携带利器私闯先王灵寝,莫非意图谋反,还不快把刀剑放下!”吴起一声斥责。

“吴起老贼敢尔!”说着,阳城君挥出了手中的长剑。“放箭!”屈宜臼下令道。

吴起闻声后退了几步,一面大声喊道“群臣乱王”,一面转身伏在了楚悼王的尸体上,上百支箭疯狂地射向吴起和悼王。

敢以兵器触王尸者,夷灭全族。因为大奴隶主们在乱箭射死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新楚王登基后,依据祖制名正言顺地把那些朝楚悼王尸体上射箭的旧贵族大臣们全部族诛。虽说这些人都有拥戴他登基的功劳,但俗语有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朝敢犯上妄为,他日难免不再犯。”吴起送给了新楚王诛杀旧贵族的一个绝好借口。

有人说是因为吴起在楚国推行的改革触及了旧贵族的势力,激怒了旧贵族。也有人说除了触及旧贵族的权势以外,吴起自身的做法不当也遭至别人的嫉恨。

首先,吴起刚被楚王请出山就极力改革,自己的根基尚未站稳就得罪旧臣,实为不明智之举。

其次,他推行的改革过于激进。屈宜臼、阳城君为首的旧贵族开始不服之时,吴起没有想办法让他们臣服,比如封给他们田地或通过悼王使他们臣服,而他却采取武力镇压。殊不知武力只能镇压一时,却不能起到一劳永逸的作用,而且武力镇压只能激起更大的愤恨。同时,吴起刻薄寡恩,对待同僚一向比较刻薄,言辞也不给别人留任何面子,并且过于计较是非,很少对同僚施以恩惠。

最后,吴起手段过于残忍暴戾,试想,那些祖祖辈辈享受成性的旧贵族,怎堪忍受流逐之苦,吴起削其爵位、减其俸金也就罢了,还将他们驱逐,让他们开垦荒地。

历史上但凡改革,都难免要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史记记载秦国的商鞅因变法最后被秦人五马分尸。而吴起素来贪鄙傲气,行事酷辣,得罪的人远比商鞅多。楚悼王生前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恩宠有加,可是楚悼王一死,吴起也预感到自己难逃善终。其实以吴起的精明,完全能够预料到楚王死后自己的境况,但他没有再次离开,而是选择留下,为的是报答楚悼王的知遇之恩。

无论吴起在道德上如何为千夫所指,但是他在军事上的才能的确不容抹杀。《孙子兵法》上说当将领的要“智、信、仁、勇、严”五种品格都具备,从这方面讲,吴起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

七、治军有方,赏罚分明

无论吴起的道德品性如何,都应该充分肯定他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所拥有军事才能,他具有一心为国家的品格、百折不挠的意志、身体力行的精神。

在治理军队方面,吴起治军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任贤用能。他主张教之以礼、励之以义,自己能做到“发布号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为了把兵士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吴起处处严以律己,同兵士同甘共苦。士兵无盔,他则无盔;士兵无甲,他亦无甲。他还同兵士睡一样的床铺,行军不乘坐车马。若见兵士背上的粮食过于沉

重,吴起分而担之。就这样一旦吴起发出号令,兵士们一概“乐闻”、“乐战”、“乐死”。

有一次,一位兵士身长毒疮,十分疼痛,奇痒难忍。吴起知道后便亲自来到该兵士帐中,查看病情后,竟俯下身去,用自己的嘴把脓血从这位兵士的伤口中吸了出来,还亲自开出药方,调出膏药敷在这个兵士的身上。这件事传出后兵士们都异常感动,誓死效命吴起。

然而,这位兵士的母亲得知这件事后痛哭流涕,别人说:“汝子仅仅是个普通士兵,却得到将军为他吮血,这应是高兴之事,为什么还要哭呢?”士兵的母亲说:“前几年吴将军为他的父亲吮吸疮口,结果他的父亲直到战死也绝不后悔。今日吴将军又为我的儿子吮血,我真不知我儿子要死在哪里了,昔日失去了他的父亲,今日不知何时又要失去我儿,我怎能不哭泣!”

吴起镇守西河之时,秦国边境一处的烽火亭紧紧临近魏国边境。吴起视之为眼中钉,总想一举将魏秦边境的这个烽火亭拔掉。无奈当时兵士疲惫、士气不高,即使勉强作战也毫无胜算。

吴起便想了一个办法:他将一个车轭置于城北门外的墙根下,然后指着车轭对兵士们说:“谁能将它搬到城南门外,回来后,本将就奖励给他良田美宅。”兵士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他们都不相信天下会有这么好的事,搬个车轭就能得到良田美宅,所以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有一位兵士站出来:“不就是搬个车轭吗,反正也就是卖个力气的事,吴将军要是此话不当真,我也就白卖个力气罢了。”于是,他把车轭搬到了城南门外。回来后,吴起二话不说立刻赏给这个兵士许多良田美宅。

不久,吴起又将一担黄豆放在城东门外,说:“谁能把这担黄豆挑到城西门外去,本将军即刻奖赏美宅一座。”话音刚落,许多兵士争着去挑。

吴起通过这两件事,给兵士们留下了言出必行的印象。吴起见时机成熟,他的命令兵士们都乐于执行,于是,下命令说:“我们边境上的烽火亭,大家都看到了吧!明天我们发起进攻把它拔掉。你们谁先攻上去,本将军就封他为大夫,并且赏给他良田美宅。”一下子,兵士们的士气便被激发出来。开战后,魏国的士兵们蜂拥而上,很快就把烽火亭给端掉了。

八、暴戾还是仁德

纵观吴起的一生,他杀戮乡民三十人、母丧不行孝、被曾子逐出师门、杀妻拜将,可以说他是德性不佳,暴戾成性。可是另外一方面,他又十分仁德:与士兵同吃同睡,还为士兵吸毒疮,可见其仁爱之心;他还劝魏武侯实行“仁政”,可见他的爱民之心;在建议楚悼王改革时,吴起还提出:“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他将驱逐旧贵族所节省下来的俸禄用于鼓励平民耕种,增加生产,这些都体现了他爱兵、爱民的一面,从这些我们看不出吴起暴戾、残忍的一面。可见其一生的沉浮是他集暴戾与仁德于一身的双重性格使然。

所以,有人说吴起死于乱箭之中,“活该”,“恶有恶报”,“杀妻之人,当千刀万剐”,但是把吴起看成大恶之人,似乎有些偏颇。

应该说吴起的“恶”源自他的“胸怀天下,志在四方”,也就是说他的人生观与其他人不同。这个根源是吴起一生的目标,而吴起其人又是十分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认为凡是阻挡他的远大目标者,他必除之。就这样,母亡,他放声大哭三下,继而埋头苦读;当新婚三年的娇妻成为他求将之路的阻碍时,他能够“杀妻拜将”。对于他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的做法,我们不敢恭维,但是他“胸怀大志”的执着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吴起的“仁德”有人说是根源于从师曾子学得的儒家文化,是儒家思想驱使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仁德”正是吴起的根本所在,是吴起的理性之所在,是吴起真正理想所在。当然,也有人说吴起的“仁德”只是他通往权势之路的一个工具而已,他吸允毒疮是为了让士兵“乐战”、“乐死”;他劝魏武侯施仁政,是为了能够在仕途的台阶上更进一步;他改革楚国,鼓励平民生产,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赋税,以图扩张军备。

总之,吴起的“恶”使他背负了一生恶名,每一次都是他的“恶”将他从人生的高峰拉入谷底,而且人们似乎也总是记住了他的“恶”行,无论走到哪里,他的“恶行”都随着人们的记忆到哪里。如果说“恶有恶报”,那么他的“恶报”已经够了,应足以让人们忘却他的“恶”,记住他的“仁德”。

有历史学家评论说: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国人之残忍暴戾、刻薄寡恩之性情,但他又有善于对士卒施恩,施仁施义,“爱兵如子”的另一方面。的确,吴起以他的军事奇才、政治谋略、卓越才华威名远播,最后却身中乱箭而死,这不得不令后人扼腕叹息,一代名将就这样冤死。

同类推荐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 慈禧全传2

    慈禧全传2

    本书的作者对于写作本书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是满洲正白旗侯爷裕庚大人的女儿。在同时代的为官者中,裕庚大人是最进步、最具改革思想的一位。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加入军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抵制法国侵台战争。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斗神将

    斗神将

    不知多久以前……广阔的大地上,无数形态各异的生物忘我的厮杀著,残肢与鲜血在天空中飞舞,大地早已变成了红黑色的泥浆,那是流淌下的鲜血与泥土混合,然後被无数人来回践踏才形成的死亡之地。这是一个冰冷而没有生气的地方,望不到边际的平原……
  • 让我来温暖你

    让我来温暖你

    翻看了你微信朋圈的说说啊,上面的一句话不是冷山的最后台词吗:“感情是一段漫长的守候,像是翻山越岭的逃亡。人生漫漫,不是每一次相遇都会无缺陷的有完满结局,不是每一次为爱出发的逃亡都可以活着奔向幸福。但是总要有人为了这不完满,为了这恍恍惚惚中的幸福憧憬,而一再上路一再出发。勇敢的追寻,静静的守护和等待,生活多艰难,也不会再难捱。”其实嘛,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结局,并不完美,还挺悲催的,因为男主角挂了,然后给女主留了个遗腹子,女主最后的一生都靠漫长的记忆去度过余生,挺孤单寂廖的,漫漫长夜,难道女主就不渴望一个温暖的怀抱吗,渴望一双温情的手吗……
  • 浮沉履缘

    浮沉履缘

    千年缘与今世劫,何以取择;凡缘仙缘,孰轻孰重?人、妖、仙,孰对孰错?御剑苍穹,醉酒长歌!少年千年前为母求药得缘,一饮一啄间,命却不了,那一世悄然而逝,转眼间便来到千年之后。适时隋立数十年,渡江灭南陈,天下初平,然平静水面下实有暗流涌动。隋都大兴城外一客栈小厮陈溪巧合下被误认为谪仙,得以上昆仑,求大道。苦心求道,却不想一波三折;一力修习,却不想世间种种烦扰;本无意红尘,却不料步步深陷;偶遇千年故人,却不想物是人非;千年魔障,如尘俗深网,究竟是何来往?千年缘起,今生和解?叹世间苍凉,感酸甜苦辣。
  • 末世炼魔师

    末世炼魔师

    天地剧变,恶魔降临,浮华世界一夜间沦为血腥的死亡杀场。尖耳魔、三眼魔、爆炸魔、飞天魔、变形魔……无数恶魔拉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末日世界挣扎十年而死的叶无双,重新回到剧变前夕,他能否弥补曾经的遗憾?“这一世,我要问鼎至尊,让亿万恶魔在脚下颤抖!”
  • 甜蜜萌宠高冷总裁领回家

    甜蜜萌宠高冷总裁领回家

    小虐怡情,独宠,有肉,小虐怡情。高冷总裁遇到呆萌小萌妻,一向面瘫冰块的总裁,遇到呆萌小萌妻的一切……(男女身心干净)
  • 破梦成空

    破梦成空

    虚无缥缈,如同镜中揽月;繁花似锦,尽是蜃市楼台。观今朝,忆昔古,离别最是苦恨;醒梦魇,一场空,碧云几经浮沉。
  • 非善即恶

    非善即恶

    女孩来过教堂三次第一次,在梦中。她身着洁白婚纱与爱人在教堂之中手挽着手,如此幸福。他从来都不曾想过能拯救世界,他只是想贯彻自己活着的信念,保护自己活着的理由,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人们。我曾经也是温柔身躯后的一员,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荣耀和幸福。第二次,曾经那天。从来只信爱之人的她,跪在教堂,低声抽泣,无数次的祈祷救赎。抱歉,我不是基督呢,以前现在都不是,只是一个希望成为和基督一模一样的女孩罢了。第三次,若即若离的未来。利剑贯穿,她静躺教堂,眼望渐渐淡化的两个身影,默默献上最美的祝福。向那光芒四丈的灵魂,向那独一无二的存在,向那痴痴迷恋着的人,献出一切。"下一世,我绝不会再次爱上你。"
  • 喉舌

    喉舌

    官场道与术、权与利、荣与辱、罪与罚、官场成与败是人生哲学最精彩的展示,阅读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官场经验,可触类旁通,增加更丰富的生存智慧。主人公秦雄阴差阳错并机关算尽地当上了伶南日报的总编辑,正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在他的努力和筹备下,一家隶属于日报的充满生命力的快报应运而生。然而好景不长,他即遭冷藏……他曾经徘徊,曾经低落。他熬过了人生的冬天,但是他能越过报业变革的各种暗礁险滩吗?在文坛和官场,文人相轻、朋友反目、文化人格堕落,难道是中国文人的千古宿命吗?在一桩桩关于新闻的“政治事件”背后,隐藏着多少匪夷所思的内幕?
  •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三国之还我万夫雄

    人说曹操是奸雄,刘备是枭雄,若再有一位英雄与二者争锋,岂不快哉?唯一要说明的,我的主角可是汉朝人。
  • TFBOYS之守望孤城

    TFBOYS之守望孤城

    听说我们的相遇是一见钟情,隔着一座孤城,隔着万年冰山。陌陌,我要你相信,我离你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只要你愿意回头,我一直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