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8700000012

第12章 巧妙圆融,灵活变通(2)

首先,人应该有“刚”之骨。纵观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气概、力量和自信。“刚”是一个人的骨架,乃自立之本。有了“刚”才能克服困难险阻,战胜恐惧和悲观,把生命之潜能释放出来,成就自强的人生。

曾国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因此,曾国藩认为“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于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曾国藩时常说的“坚忍”和“硬气”也是一种刚。选定一个目标,就咬牙做下去,不论遇到什么挫折、失败、打击、耻辱,都要矢志不渝、坚韧不拔。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带兵,与当时精锐勇猛、横扫半个中国的太平军作战,兵力不如人、形势更不如人,还要忍受朝廷的不信任和地方官员的倾轧。他屡遭失败,几乎全军覆没、身败名裂。然而,曾国藩却咬牙忍受,苦心支撑,将一支招募来的民间武装队伍,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并获得战斗的胜利。没有一根刚骨,又怎能做到呢?

其次,人应该有“柔”之血肉。早年,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甘愿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说明他具备了不畏强敌的精神。然而,他也因此处处受排挤,遭遇了诸多曲折和磨难。

在实践中,曾国藩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以成功”的道理。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人不能只有“骨架”,还要有“血肉”,才能释放活力。“柔”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能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

柔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魅力、一种处世的方法。在曾国藩看来,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这才是柔的实质。

为人处世,“刚”与“柔”都不可少。一味的“刚”容易遭受打击;一味的“柔”则会陷于怯懦。“刚”并非暴戾残忍,而是强韧刚直、自立自强;“柔”也非卑下羸弱,而是谦让恭敬、处世圆融。曾国藩认为,人要想立得住,主要还是要依靠对刚柔尺度的把握。

委婉的奉上之道

在曾国藩的处世经中,对于能决定他前途命运的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十分谨慎。在与皇帝相处时,曾国藩大体有四招:平常时,逆来顺受;待命时,以死效忠;无奈时,或“缓”或“拖”;有所求时,则委婉用言。这几招使曾国藩在朝廷对他任用又怀疑、支持又削弱的夹缝中稳住脚跟,并频频获得实惠,步步高升。

对于与上级的关系处理方面,曾国藩有“度”的概念,凡事不过火,同时又忠君之事。对此,曾国藩把握得极好。

咸丰七年一月(1857年),湘军水陆师增援湖北,收复武昌后,曾国藩上了一本奏折,要求朝廷归还李续宾、杨岳斌所统率的水陆师。不过,他没有直言其事,而是采取拐弯抹角的委婉进言之法。

在奏折中,曾国藩反复强调了李续宾、杨岳斌所统率的湘军水陆师本来是他的部队,是因急人之急,增援湖北而借调给胡林翼的。而湖北省城武昌已经收复,即如湖北的蕲州、黄州沿江城市也已收复。其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要求清政府将李、杨统率的湘军水陆师拨还给曾国藩节制调遣。

除此之外,他还在奏折中张扬旧部李续宾、杨岳斌部水陆师的赫赫战功,为湘军涂脂抹粉,同时强调李、杨所部水陆师力量的强大,借此抬高湘军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不说自己是李续宾、杨岳斌所部水陆师的司令,但在奏章中却为李、杨所部湘军请饷、催饷,无异于以李、杨所部指挥者自居。

在奏章中,曾国藩没有一字明确表示要朝廷归还李、杨所部等主张,可是,其内在的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咸丰帝阅览奏章时,果然准奏,杨、李所部仍旧归曾国藩指挥。

曾国藩对朝廷有所请求时,很少正面提出,多是旁敲侧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既得到了自己所要求的东西,又保住了自己的面子。所以有求于上级的时候,话语要讲得委婉,这样就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

曾国藩也曾有过直言所求的经历,但结果适得其反。他之所以奉上主张委婉,与这次经历有关。

咸丰七年二月(1857年),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去世,曾国藩离开江西战场回家守丧。这引来了一片指责声,有些人甚至还寄望朝廷处分他。但出乎意料的是,朝廷不仅准假三月,还给了他一笔银子,令他假满即赴前线。

曾国藩上表,要求在家守制,朝廷不准。三个月后,曾国藩再次上奏,在这篇奏折里,他倒尽了苦水,提出复出的困难,如自己位虽高却没有实权;军饷受制于地方;作战也得不到地方的支持等。

在奏折中,曾国藩明确地表示希望朝廷理解他的苦处,授以实职。

朝廷原本对曾国藩就不放心,看他急于求职,更加不愿意授于其实职,因而,根本不理会曾国藩的“苦水”,干脆同意他在家守制。

无可奈何的曾国藩在家一待就是一年多。眼看着自己亲手创建的湘军不能由自己指挥立功,不免“胸多抑郁,怨天尤人”。

对于这次经历,曾国藩记忆颇深,并引以为鉴,此后对上有求则多采取旁敲侧击、委婉求之的方法。

对待上级不能过度,应该讲求委婉圆柔、软硬兼施才行。太软会被上级认为无能,太硬则会触犯上级的威严,最好采取适中的态度。

咸丰九年(1859年),曾国藩的六弟曾国华在三河战死,朝廷降旨赐封曾国华的寄父即叔叔曾骥云从二品顶戴。而实际上,此前的曾骥云早就因曾国藩的缘故被御封为一品光禄大夫了。如今不升反降,怎能不让曾氏感到尴尬?

然而,公然抗旨是不行的,遵旨当然也不行。于是,曾国藩委婉上疏,以谢恩的名义告诉皇帝,前两次叔父是正一品衔,此次的封赏我们欣然接受,但为了不忘旧恩,顶戴还是戴以前的算了。这样一来,皇帝也无话可说了。

由此可见,即便“抗旨”也要委婉一点,不能直愣愣地拒绝。上级是要脸面的,如果被直接回绝,必定会心生不快。而若是能委婉地陈述道理来表示拒绝,往往能让上级接受。

曾国藩不仅善于拒绝不利于己的“圣旨”,甚至敢于在逆旨之后采取委婉之道,化解危局,保全自己的性命。

忠王李秀成被活捉后,曾国藩本来没想杀他。曾国藩上奏请旨,是不是要把李秀成押解回京师。

但是,奏章上完之后,有人提醒他:“李秀成一旦进京,脱离控制,什么话都说得出来。”

于是,曾国藩不待皇帝下旨,便把李秀成就地正法了。人杀了,后患已绝,然而该如何向皇帝交代呢?

曾国藩思虑良久,便告诉皇帝:“路上不安全,逆贼若是被人劫走反而更麻烦,只好把他杀了。”

皇帝无话可说,最后不得不下旨表示赞成,追认此事的合法性。

在政坛上,曾国藩虽然历经波澜,与皇帝也有数次争竞,但其结局应该说是双赢:对皇帝来说,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平定了叛乱;对曾国藩来说,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最后又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如此,双方皆大欢喜。这不能不说明,曾国藩为臣之道的高明。

待下则恩威并施

说到得人用人,曾国藩不逊于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操还占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利,用人不受约束。而曾国藩却没有这样的便利,甚至长期得不到地方实权,即便如此,他的身边还是聚集了不少的人才,既有能征善战之悍将,又有满腹经纶的才子。

曾国藩以文官的身份介于武事,连军费都要靠自己筹划,然而,在这种情势之下,当时天下人才几乎都聚集在他的旗下,这说明曾国藩在得人用人方面确有高明之处。那么,他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把天下人才驾驭得服服帖帖呢?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恩威并施。周公对“殷顽民”的统治政策和经验,让曾国藩深悟恩威并施的妙用。曾国藩认为,行军打仗,对待士兵,就要真正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疾苦,爱兵如爱子,用自己的真诚之心去对待部下,他们到战场才会拼死杀敌,报答自己的知遇之恩。因此,曾国藩效法周公,以恩威并施之法对待下属。

曾国藩带领的湘军主要是由湖湘子弟组成,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外省人,特别是一批外省将领。鲍超就是其中之一。

同类推荐
  • 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本书精选工薪一族工作中遇到的对话场景,让上班族快速学会怎么与人说话,掌握有效的沟通本领。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靠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主动找方法解决,还是找借口回避责任,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前途。《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详细介绍了众多成功方法,结合大量案例指导读者灵活运用思维技巧,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普通员工和企业培训师阅读。
  • 李开复职场日志

    李开复职场日志

    本书从成功之路、职业规划、工作态度、沟通与交流等方面解读了李开复的职场经验,展现了李开复独到的职场智慧。
  • 创出你的财富人生

    创出你的财富人生

    本书展现了诸多名人创造财富获得成功的故事,解读他们成功路上的经典创造之举,期许能给成功路上的追求者们以启迪。
  • 成长的烦恼:青少年健康成长50问

    成长的烦恼:青少年健康成长50问

    本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也可供教师、家长参考。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贡献出我们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天道仙君

    天道仙君

    一个没落的皇子,无意间恢复了自己的修为。而后却又被追杀,走上了重修之路。一路的艰辛坎坷,只为保全自己。最后,他登临仙道,成为一方主宰。佳人伴身,逍遥于天地之间。
  • 剑侠情缘之云月悲歌

    剑侠情缘之云月悲歌

    他不过是个躲避战乱的孤儿,历练江湖五年之际,回归师门,只为替师傅祝寿,却没想到,一个偶然的邂逅,遇到了命中无法逃避的她,是缘分的偶遇也好,是命运的必然也罢,一时的冲动,最终迎来的却是传承了千万年的纠葛,到底该何去何从?或许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本人已改用海棠月(创世中文网)作为最新笔名,欢迎各位小伙伴前来捧场,未完的故事也将在新笔名下继续发表,谢谢大家的支持。
  • 绝世倾城:王爷请别宠我

    绝世倾城:王爷请别宠我

    她是冷氏集团的继承人,家庭很幸福。一朝穿越,她遇见了他,他对她甚是宠爱,她却只想逃避他,于是留下书信一封——王爷请别宠我,我走了。当她和她古代父母相认,准备做一个米虫时,一道圣旨下达,命她嫁给他,她为了自由,毅然选择给他休书一封——结尾处:王爷请别宠我。他始终穷追不舍,当她发现她爱上他时,却要回到现代,临近消失的时候,她说:武,请别宠我,我爱你…
  • 我们的英雄学院

    我们的英雄学院

    “我绿谷出久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像欧尔迈特那样的英雄明星!”“你的败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把我透澈石给惹怒了!”“你以为米娅是谁啊!这种时候靠气势就可以了!!”——————————————————主角就是一块砖,那里需要哪里搬.........
  • 万道神皇

    万道神皇

    一代神皇因灭世天劫陨落,却意外转生在一个家族废柴身上,由此揭开他重新争霸三界,主宰万道神皇之路。杜天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天才,一种是我,一种是被我轰杀的天才。
  • 鬼故事大全

    鬼故事大全

    所有的鬼故事都是围绕主角发生,死神一直跟着主角。
  • On the Track

    On the Tra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夏灯谜:1973—2012

    宁夏灯谜:1973—2012

    灯谜发展到现在,从内容、形式到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各地的灯谜创作、灯谜猜射和各种形式的灯谜活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创新。
  • 花千骨之悦君怨

    花千骨之悦君怨

    宫玲碎,断念残惟有执念不曾散几世缘,几世怨换得独守一人归三生石,奈何桥我等你……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