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9100000030

第30章 消除不良印象的祸根(1)

交际场合中最重要的就是印象问题。一个人给人印象的好坏,会影响别人对此人的判断。如果你是一个不错的人,但因为不得体的举止或不礼貌的语言,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无疑会得不偿失。所以,在和别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印象问题。印象好,才会有好人际。

近因效应及其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卢钦斯用两段编撰的文字作为自己的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的现象。他编写的文字资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名叫吉姆的男孩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第一段文字里,卢钦斯将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外向的人,但是另一段文字则相反,卢钦斯把吉姆描写成了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比如,在第一段材料中作者说吉姆与朋友一起开心地去上学,他们一起走在撒满阳光的马路上,吉姆与店铺里的熟人说一些开心的话题,他还与新结识的女孩子礼貌地打招呼等;但是在第二则材料中作者说吉姆放学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步行回家,他孤单地走在马路的背阴一侧,他没有同遇见的任何人打招呼,对于新近结识的女孩子他也是爱答不理的等。在这个实验中,卢钦斯把这两段文字进行组合:

在第一组中,卢钦斯让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而冷淡内向的文字在后面出现。

在第二组中,卢钦斯让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而热情外向的文字在后面出现。

在第三组中,卢钦斯只是显示描写吉姆热情外向的文字。

在第四组中,卢钦斯只是显示描写吉姆冷淡内向的文字。

卢钦斯让四组参加实验的人分别阅读这四组文字材料,随后让参加实验的人回答一个问题:“吉姆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人?”结果是这样的:第一组参加实验的人有将近80%的人认为吉姆是个友好的人,第二组中只有20%左右的参加实验的人认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吉姆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以上,第四组只有3%左右的被试者认为吉姆是友好的。

卢钦斯的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交际个体的认知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先呈现在交际个体大脑中的信息要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但是,经过卢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如果在两段文字之间插入一些其他活动,比如说做数学题、听故事等活动,那么大部分被试者就会根据自己后来得到的信息对吉姆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新最近获得的信息对这些交际个体的认知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种现象的名称就叫做“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与首因效应相反的,它指的是交际个体在多种刺激一起出现的时候,其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最后面出现的那个刺激,也就是说在交往过程中,交际个体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据了主体地位,这种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有人也把这个现象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好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其实就是两人在临分别时的情景;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总是惹你生气,但是如果在谈起你生气的原因时,你却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而已,其实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也就是还比较生疏的阶段,以及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交际双方都已经很熟悉时期,近因效应对交际个体的影响都同样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

普辉与张文从小就是同学,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两个人就是很好的朋友,互相也非常了解。两人的友谊已经保持了很多年了,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普辉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张文与他说话,普辉动不动就发火,不给张文好脸色看。在一个十分偶然的情况下,普辉被卷入了一宗盗窃案,张文认为普辉过去一直都是在欺骗他,于是张文便与普辉断绝了友谊。十几年的友谊竟然抵不过这一个小小的过失,造成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在交际过程中,近因效应通常产生于交往中交际双方遇到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自己的愿望不遂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委屈、自己的善意被对方误解时,此时交际个体的情绪多处于激动的状态。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交际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个时候最容易说错话、办错事,并因此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个体必须凡事忍让在先,以防止事情的激化。等到交际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双方再进行理论,明辨是非,这样交际活动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不会受到伤害。

晕轮效应的副作用

“晕轮效应”又被称做“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指的是在人际关系中,交际双方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被夸大的社会印象。“晕轮效应”常表现在一个交际个体对其交际对象(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对该交际对象的总体看法,这样的后果使交际个体看不到自己的交际对象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这样说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一种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比较片面,也过于主观。对“晕轮效应”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交际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的特征,从而造成了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交际主体对交际对象的认知以及评价。比如很多老年人在看到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者另类的衣着打扮、奇特的生活习惯时,就会感觉很不顺眼,就认为这些年轻人将来肯定没有出息;有些青年人由于倾慕某个异性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这个异性看得处处可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其实这都是“晕轮效应”的作用。

“晕轮效应”事实上是一种以点概面的主观心理臆测,它的错误机理在于:首先,它总是容易关注事物的个别特征、习惯,然后将这些个别推及到一般的层面上,就仿佛盲人摸象一样,以偏概全;其次,它经常会把并无一丝内在联系的个性或外貌特征联系在一起,并且肯定如果这个人有这种特征,那么他必然会有另一种特征;最后,具有“晕轮效应”的交际个体往往是说好就全都肯定,说讨厌就全部予以否定,这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很不利于交往活动的进行。

“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认知障碍,因此,人们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产生的副作用。

一位名叫凯利的美国专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他将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作为实验的对象。在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参加实验的学生宣布,这节课将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然后把这个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告知了参加实验的学生。其中,他向其中一个班的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的内容是:他具有热情、聪明、务实、果断等各项优秀的品质;向另一班参加实验的学生介绍信息时则将“热情”换成了“冷漠”,而其余各项都是相同的。当然,参加实验的学生们并不知道这一点。最终这两种介绍产生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相处得十分融洽,一见如故,并且亲密地进行攀谈;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对研究生却敬而远之,抱着敌意的态度,故意冷淡回避。由此可见,仅仅是一词之别,就会影响到交际主体的整体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这位研究生,而这位研究生就被学生们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歌德曾经说过:“人们所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晕轮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交际主体对交际对象的知觉和评价。有些人因为看到某人的字写得很好看,于是就认为这个人思路清晰、办事果断、既认真又有条理等。

晕轮效应的极端化会推人及物,从喜爱某个人的某个特征推及到喜欢他整个人,又进而从喜爱他这个人扩大到喜欢所有与他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所谓“爱屋及乌”。

“晕轮效应”的这些特征给交际主体的认知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交际主体对自己的交际对象会产生偏见。偏见的产生是以一些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交际个体势必会产生偏见。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为避免“晕轮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知,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对刚刚认识的人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自己的交际对象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以此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2)及时反省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自己的交际对象,特别是对有一些突出优点或缺点的交际个体。

(3)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不要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坚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以及理解。

(4)注意做好自己生活中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特别是一些可能给自己带来较大影响的事情,更要谨慎处之。

(5)要敢于在交际场合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创造一些机会,以便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特点。

首因效应:让你的交际充满坎坷

“首因效应”讲的是交际主体对最初获得的原始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些最初的印象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在交际活动中,交际主体给交际个体所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交际个体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交际个体依靠性别、年龄、体态、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方面的特点来判断的。“首因效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下马威”等,其实都是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的例子。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在急着找工作。有一天,他到某报社应聘,看到面试的总编时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了。”“哦,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自己的文件包里拿出了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总编看了看这个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先到我们的广告部工作。”这个毕业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聪明以及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并且深刻的“第一印象”,从而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这其实就是“首因效应”在起作用。

同样,另外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两个参加实验的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不同的是他让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道题里,而让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中,然后让一些被试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通过两相比较之后,两个学生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者都认为学生甲更聪明一些。

同类推荐
  • 实用口才学

    实用口才学

    本书阐明了实用口才的基础理论、适用范围、实施条件、运思策略、表达艺术、操作技巧、能力训练等等。
  • 你拿到应得的经济补偿了吗

    你拿到应得的经济补偿了吗

    为什么我面试老是被拒绝呢?为什么领导总对我不满意?为什么我的绩效达不了标?为什么我辛苦加班却没有加班费?为什么我得病却报不了医药费?为什么无缘无故要辞退我?……面对千变万化的职场,面对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你该怎么办?别着急,让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来为你解疑答惑,活用制度、妙用方法,保护自己、驰骋职场!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先生对人生,社会,民族等多方面问题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本书详细阐述他对生活,人生,处事等方面的心得体会,以其特有的智慧给读者以启示和忠告,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好心太好前程:心态改变命运,看法决定活法

    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与其说他们是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失利,不如说他们输给了自己不成熟的心态。本书将现代心理学、成功学的相关理论熔于一炉,通过生动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帮你塑造自己的成功者心态,帮你克服人性的弱点,扼住命运的咽喉,到达成功的彼岸。
  •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小学生而编写的故事书。书中囊括了一百个具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短小精粹、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道理深刻。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
热门推荐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创天战魂

    创天战魂

    北非的霸主,狼牙的信仰,如今却以低微的身份出现在华夏,命运的涟漪会怎样抉择?
  • 超级仙武

    超级仙武

    我为人族,则人族大兴,百代不绝!我入魔道,魔焰涛涛,血海漂橹!我为圣贤时,兼济苍生,普渡天下!我称帝时,八方臣服、唯吾独尊!我成道时,亦随先贤,战歌一曲,唱盛世悲凉,血洒仙路!
  • 与死亡接触的日子

    与死亡接触的日子

    与死亡接触时,笔者真实的感受,很多没像电脑上誊写,嫌弃誊写太过无聊,以后会不定期誊写。不是玄幻小说。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天地鉴之杀身成仁

    天地鉴之杀身成仁

    嗜血魔魂,在他身上有怎样的秘密。五雷轰顶,新生的生命有什么样的未来。力量传承,背负的是怎样的命运。魔魂复苏,是天意还是人为。烈火焚身,谁才是幕后黑手。邪魔附体,给众生带来什么样的变故。天塌地陷,谁来拯救崩溃的世界。杀生成仁,人死身亡精神不灭。
  • 殇天之痕

    殇天之痕

    一个炼体的家族,一名绝代纹师将在这里起步;一个危难的国家,一个不败神话将从这里书写;一个神奇的大陆,一位被废的天才将在这个世界绽放光芒。斩仙佛,诛神鬼,时空将为我打开上六界的大门!——张瞬痕
  • 霸道少爷的性感尤物

    霸道少爷的性感尤物

    都市重生,她获得一张好皮囊,成为娱乐圈的顶级天后!以前伤害过她的男人,她誓必一一报复!可为何她的心会越来越空虚?直到他的出现——商界巨贾!他用金钱买下她的世界,用黄金构筑她的囚笼!今生,她注定是他的爱人!
  • 大秦仙国

    大秦仙国

    “昊天,你这无道昏君,岂能坐拥三界六道?朕虽不才,亦愿为千万黎民开出一片净土,哪怕魂飞魄散又有何妨?”“勾陈,你这奸诈小人,有何面目统御万神?朕虽身死,大秦虽亡,也要让你无道天庭气运尽毁,永堕地宫又如何?”“唉,朕虽胸有万千豪壮,然天道不公,势要亡我,奈何?奈何!”“昊天,大道佑朕,再获肉身,终有一日,朕会率领百万儿郎再上天庭!”讲述始皇帝的故事,讲述一代圣庭从无到立的历程,天下第一帝,千万年豪情不减,卷土重来战天庭!(PS:这么长时间的构思,二十多次整改大纲,我就不信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得不到别人的聆听,祖龙保佑大秦……)
  •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本书作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唯有思考的河流永不止息。在思想碰撞间,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次互联网的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