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1500000012

第12章 人生似鸟同林宿,退也一步,进也一步(1)

朱德元帅曾有诗云:“开心常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磕磕绊绊的时候,这时应当宽容待人,保持豁达的心境,遇事能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驱散忧虑、恐惧、烦恼和苦闷,让萦绕在心头的乌云散去。

克己修身,不妄动,不奢求

《菜根谭》有云:“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巨浪滔天,坐船的人不怕,船外人倒怕得很;席间有人骂,席上人不在意,席外人却咋舌。故君子身陷市,心也要超然事外。

有一个小和尚非常苦恼,因为师兄弟们总是说他的闲话。

无所不在的闲话,让他无所适从。念经的时候,他的心却不在经上,而是在想师兄弟们说他的闲话,越想越生气,于是跑去向师父告状:“师父,他们总是说我的闲话。”

师父双目微闭,轻轻说了一句:“是你自己总说闲话。”

小和尚不服:“他们瞎操闲心。”

师父说:“不是他们瞎操闲心,瞎操闲心的是你自己。”

小和尚说:“他们多管闲事。”

师父说:“不是他们多管闲事,是你自己多管闲事。”

小和尚说:“师父为什么这么说?我管的都是自己的事啊。”

师父说:“操闲心、说闲话、管闲事,那是他们的事,他们说他们的,与你有何干?你不好好念经,总想着他们操闲心,结果反而是你在操闲心;你总说他们说你闲话,你跟我说他们的事情,岂不是你也在说闲话吗?你想管他们说你闲话的事,难道不也是你在管闲事吗?”

话音刚落,小和尚茅塞顿开。

谣言止于智者,所以闲言亦止于忍者。你只需活出精彩的自己,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爱说闲言碎语是某些庸人的陋习。如果对这些闲话认真对待,不仅费时、费力,亦费心,与其弄得自己身心俱疲,不如置之不理。

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

有一天,师徒三人到山上参禅,路上药山看到山上有一棵树长得十分高大茂盛,而它旁边的另一棵树却枯死了,于是药山问道:“荣的好呢?还是枯的好?”

道吾说:“荣的好!”

云严却回答说:“枯的好!”

药山并不回话。

正在这时,来了一个小和尚,于是药山就指着这两棵树问他:“你说是荣的好,还是枯的好?”

小和尚不假思索,道:“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

药山说:“不错,荣自有荣的道理,枯也有枯的理由。世人所指的人间是非、善恶、长短,都是用世俗的眼光去认识的,都不过停留在分别的界限而已,小和尚却能从无分别的事物上体会到无差别性,所以说:‘荣的任它荣,枯的任它枯。’无分别而证知的世界,才是实相的世界。”

佛说:“贤者能看破放下,不因为有人讥毁而伤心,不因为有人称誉而欢喜。贤者之心,有如石山,虽有大风,亦不动摇;亦即有讥毁贤者,有称誉贤者,贤者皆不动心。”

白隐禅师是一位谨慎修行的圣者。一日,一对老夫妻突然发现自己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事他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他们非常恼怒地向女儿追问缘由。

开始女儿宁死也不肯说,最终经过一番苦逼之后,“白隐”两个字从她的嘴里溜了出来,一听竟然还是一位出家人,她的父母一下子便火冒三丈,怒不可遏,立即就跑去找白隐理论。大师听完他们一阵诉说、辱骂之后,只是轻轻地问了一声:“是这样吗?”并不多做解释,更没有替自己辩解一句。

后来,孩子生下后,这对老夫妻就把孩子送给了白隐禅师。从此白隐禅师便身败名裂、名誉扫地,但他并没有去顾虑别人的眼光,也没有自暴自弃,而且还很细心地照顾孩子。就这样过了一年以后,那位姑娘再也无法忍受内心的折磨,向父母说出了实情,原来孩子的亲生父亲是一名青年。

百般惭愧的老夫妻听完后马上去向白隐禅师道歉,并带走了孩子。这时的白隐禅师还是没有多问多说什么,在交回孩子的时候只是轻声地问了一句:“是这样吗?”

白隐禅师容人的雅量可见一斑。法国作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倘若你能容得下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容下你。这个世界是宽广的,假如你的心跟它一样宽广,你肯定会“量大福大”——至少你的心灵会是幸福的。

包容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人性,更是一种胸怀和气度。包容还是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这种修养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相反是力量、是魅力。面对别人的毁誉,面不改色,宽容忍让,定能成就他日的一番美誉。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禅宗秉承的佛法是为一切众生的利益而有所作为,一切的作为都是处处可以牺牲自我,而成就他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心存善念、行善性,即使从来没有学过佛,也可以被称为菩萨,因为他人格魅力散发的光芒,照耀着这个荒凉、冷漠的世间。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远行寻佛的苦行僧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村落。漆黑的大街上,村民们来来往往。苦行僧走进了一条小巷,他看到在静静的巷道深处有一团晕黄的灯照过来。

一位村民说:“瞎子过来了。”瞎子?苦行僧听完愣了一下,然后问身旁的一位村民:“那挑着灯笼的人果真是瞎子吗?”他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苦行僧对此十分困惑,百思也难解其中的缘由。

试想一个盲人根本就不存在白天与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不会看到桃红柳绿的世间万物,甚至他还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子,他挑一盏灯笼岂不是很可笑吗?只见盲人渐渐走近了,晕黄的灯光慢慢地从深巷游移到了苦行僧的鞋上。

百思不得其解的僧人问道:“敢问施主果真是一位盲者吗?”

那个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说:“是的,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双眼就一直是混沌的。”

僧人问:“既然你看不见任何东西,那为何还要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答道:“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照耀,全世界的人都与我一样看不见任何事物,因此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听后,若有所悟地说:“原来你挑着灯笼出来是为了给别人照明。”

然而,盲人摇头说:“不是,我是为自己!”

“为你自己?”僧人再次迷惑了。

盲人缓缓地向僧人解释说:“你是不是因为夜色漆黑而和其他行人发生过碰撞?”

僧人说:“确实如此,就在刚才,我一不留心就被两个人碰了一下。”

盲人听完,深沉地说:“然而我却没有。虽然我是一个盲人,但是我挑了这盏灯笼,既帮助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一眼就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与我发生碰撞了。”

苦行僧听了,顿时领悟了。他仰天慨叹说:“我天南海北到处奔波着找佛,没想到佛其实就在我的身边。原来佛性就如同一盏灯,只要我将它点燃,即便我看不见佛,佛也能够看见我。”

在漆黑一片的夜里,点上一盏明灯,不仅是为了照亮别人,更是为了照亮自己。别人由于黑暗而难以看清你的存在,因此才撞了你。但是,当你点一盏明灯时,你的善行就会因为照亮了自己,使得别人不再去撞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助人者善自助。

实际上,僧人的感悟正说明了佛的境界,一个将布施放在首位的人,就无愧于佛的称号了。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

在一天黎明时分,佛陀进城。在路上,佛陀看见了一个男子,那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朝拜着。

佛陀询问他:“你为何这样做啊?”那个男子回答:“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各方礼拜,这是家族流传下来的习惯。据说每天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

佛陀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接着,慈祥的佛陀对男子说了活得幸福的方法:“第一,孝敬父母:作为儿女要孝养、顺从父母,使得父母欢喜、安慰;第二,尊敬师长:身为学生要尊敬师长,接受训导;第三,珍爱妻子:做一个好助手,夫妻要相敬如宾;第四,善待自己的朋友:对待朋友要诚恳、互敬;第五,敬重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顺;第六,善待奴仆:对待奴仆要宽大,不要使得他过分疲惫。这六种人就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如若和他们相处得融洽,你就会有快乐的家庭与美满的人生。否则,只是朝拜各方,又有什么用呢?”善生听了很愉快,自此参禅悟道,心中便感觉到了日渐增多的幸福感。

假如一个人不清楚布施为何物,甚至明知布施的益处而不去实施,定然不会有大成就。而有些人明明是布施者,却总是怀着感恩的心,这样的心胸是何其光明、伟大!“舍小利而取大义”,替别人着想,是一种睿智、一种博爱、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不计较,做人但求问心无愧

《菜根谭》有云:“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释冤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种无畏的精神,抱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正义感,立下“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的决心,为大众服务。即使遇到困难和打击,也不要唉声叹气,不要向环境低头,反而咬紧牙关,振作精神,挺起胸膛,苦干到底,以实现自己救世的悲愿。

有一位善于绘画的禅师法号月船,他作画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就是购买者必须先付款,否则他绝不动笔。他的这种作风常常让人感到不悦,也因此遭到世人的微词批评。

有一天,一个女人来到寺院想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出于惯例,月船禅师问:“请问施主能付多少酬劳?”

女人爽快地回答:“你要多少就付多少!不过你要到我家去当众作画。”

月船禅师答应了。月船禅师和女人一同到家后,正好碰上女人家宴请宾客。于是月船禅师当着众宾客的面用上好的画笔为女人画了一幅画。

当月船禅师拿了酬劳正要离开时,那位女人对餐桌上的宾客说:“这位禅师画的画虽然很好,但却是为钱而作,心灵不够纯洁,不免污染了他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下的作品,挂在客厅里显然不合适,看来也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了。”然后便将自己身上穿着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后面作画。

月船禅师依然问道:“请问施主出多少酬劳?”

女人答道:“随便你要多少都行。”

禅师说:“纹银二百两。”

无疑这是一个昂贵的价格,但是那位女人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月船禅师按要求画完后就离开了。

对此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什么月船禅师可以为了钱受任何屈辱呢?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富人又为富不仁不愿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就在当地建了一座贮存稻谷的仓库以供赈济之需。

另外,因为月船禅师的师父生前曾有个愿望要建一座寺庙,但不幸他的心愿还未完成便坐化了,师父的遗愿就由月船禅师继承下来。

月船禅师在完成他和师父的愿望后,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再也没有出来画过画。

任何人做事都有他自己的目的,但很多时候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理解的。

用钱来衡量的艺术往往会失去高雅的本性。有禅心的人,不计较人间的毁誉,像月船禅师,以自己的艺术素养,求取净财救人救世,他的画不能以一般画来论,应该称为禅画。因为他不是贪财,他是舍财,但是世间有多少人能懂得这种禅心呢?有一句话叫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只要内心清静,做事问心无愧,大可不必过多地考虑别人的眼光。

容誉毁风中过,看人言如烟散

齐白石曾在《印说》中说:“子之刻印,少时即刻意古人篆法,然后即追求刻字解义,不为摹、作、削所害,虚掷精神。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无论是誉还是骂,都能任之听之,这是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就可以逃出自我束缚,避忌自我封闭,大展拳脚,不落俗套,专心致志地做事情,不为名而著,不为利而取。这种不为名利所动的境界,反而能使人成大器,唤醒独立意志和精神的觉醒。

明月禅师美名在外。一天,庙里来了个青年向他请教。青年问:“禅师,有人说我是天才,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一辈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依您看呢?”

明月禅师笑着说:“施主,外界传闻,有人说我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可以知天命的神人。但有人却说我是骗子,什么都不懂。施主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呢?”

听到明月禅师这样说,青年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明月笑道:“其实这道理很简单,譬如一斤米,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的价值就迥然不同。在煮饭的妇人眼中,它不过能做两三碗米饭而已;在农民看来,它最多值一元钱罢了;在卖粽子人的眼中,包扎成粽子后,它可以卖3元钱;在制饼者看来,它可以卖5元钱;在制酒商看来,它可酿酒,勾兑后,能卖40元钱,不过,米还是那斤米。”

青年有所了悟,点头道:“谢谢大师指点。我这个人,无论别人怎么说,最后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还是由我自己决定的。”

明月禅师双掌合十,对青年微笑。

别人的评价永远不可能代替你自己的行动,他们说你是珍珠,但如果你不努力,你只能是草芥;如果他们说你是草芥,只要你肯努力,你就可以变成珍珠。所以,别人对你的评价并不重要。坦然面对真我,改变或是进取才是真。

同类推荐
  • 道德(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道德(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饱含智慧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这粒种子,让它生根发芽,伴随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此刻,您手中的《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道德》正是这样一粒种子,还等什么?快快将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里吧!
  •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毕业后,工作局面是怎么打开的

    走出校园后,很多毕业生又走入职场的迷惘中。有太多的人毕业十年都会在迷惘和不甘心中徘徊。这个时候,需要学习一下别人出成绩的经验。但是毕业生又很难了解到那些打开工作局面的方法,为此我们把职场中普通员工出成绩的经验搜集和挑选,助毕业生到了职场好好发展。
  •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礼仪细节

    现代女性应该注意的100个礼仪细节

    这个世界仿佛永远是对男人责任要求多一些,对女人美丽要求多一些。其实女人温婉与优雅并不是全都要给男人看的,也是对自己的珍惜与关爱。就是有那么一种女子,让女人看到也会心动。她永远懂得在某种场合穿上一件合适的衣服,什么时候应该告辞,她可能把这一切做得很自然,仿佛事情就该是这个样子的。这样的女人是天赐的,是智慧的。
  •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有魅力懂心理善交际的聪明女人》内容简介:聪明的女人有魅力,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在美,从不矫揉造作,却能引得无数异性的青睐;聪明的女人懂心理,她们能够看穿他人心思,成功驾驭他人,让自己时刻占据主动;聪明的女人善交际,她们长袖善舞,往往左右逢源、人见人爱,成为最受好运垂青的人。女人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相貌是天生的,但魅力却是后天修炼的。女人的魅力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渐失光泽,而会越发耀眼迷人。人心是世界上最深邃的一把锁,打开它,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热门推荐
  • 世事

    世事

    苏教授、戴芬、小刁,苏教授与戴芬是老夫老妻,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主角,小刁以保姆的身份也居于这个家庭之中。三个人相聚于一个家庭之中,苏教授心猿意马,戴芬与小刁有竞争,好戏于是开始……
  • 青春少女校园忆

    青春少女校园忆

    四个快乐的少女,一所神秘的贵族学院,她们将展开一场神奇的冒险,这将是她们童年中最美好的回忆……
  • 权途生枭

    权途生枭

    林铭,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公子哥,可家庭的破碎,恋人的背叛,仇家的追杀,让他心力交瘁。他是就此沉沦,还是潜龙升渊……
  • EXO破晓之爱

    EXO破晓之爱

    破晓的爱,在渐渐蔓延,直至天边,甚至夕阳落下......“我爱你,相信我”“我不信!我不听!我恨你,恨你......"“那只是个意外!”“不!不是意外!都是你!我恨你......"”你听我解释“”解释?我为什么要听呢?你当年听我解释了吗,听你解释?笑话!“”嫁给我,好吗?”“嗯!”............想知道都发生了什么吗?让我慢慢给你们讲吧!---作者大大`(*∩_∩*)′
  • 寒点幽火

    寒点幽火

    “最初的家园已不可能找回,全新的世界在铁血中重生。可能会得到什么,但必将失去什么。幻想似是风花雪月的繁荣,光影却如镜璧烟岚般飘散。我的身世,早已成为过去;我的使命,仍旧还是未知。我的一个名字,镜凓;这名字不仅是看起来这么简单。”——镜凓,《穿越时空的日记·序言》
  • 转身遇见青花瓷

    转身遇见青花瓷

    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就被小时定下的娃娃亲逼婚,可是他现在是个混混而且纯粹就是玩玩,不答应,不答应竟然就打人,人渣,父母被摁倒在地打,陌生男子来救。人我给你赶走,父母我送他们出国避难,但是我有条件:你要跟我领证,你可以继续做你原来的事,只要跟我领证,而且你所有的费用我都会支付,只要你好好活着。我虽然觉得不靠谱还是签了字,我不知道这只是我悲剧的开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湖镇

    湖镇

    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为什么异常繁荣;名为湖镇,却找不到任何河流、湖泊、雨水。究竟是记忆出现了问题,还是眼睛欺骗了自己?少女的左脸为何烧伤,她记忆中模糊的身影究竟是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神秘事件,让日渐麻木的她开始积极主动的迎接挑战,她知道她终将成为英雄。关于本书1.本书类型为奇幻小说,更像是一篇童话故事,背景是在一个无限接近地球但不是地球的星球上。2.书中不存在任何YY,推倒剧情。主角也并非无敌,说不定在哪一章就挂了3.写书只为兴趣,只按照按照本人意愿来写4.本人不存稿,一天一章现写现传直到完结。
  • 修真在魔法世界

    修真在魔法世界

    咦?不对呀,我要是死了,不应该会痛呀,我要是没死,不就是成了仙,会自动修复的吗……边地都是宝,你们却当草,咋有捡钱的感觉呢?人家穿越都是遇见海量的帅哥美女,咱也穿越遇见的第一个就是个小老头,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师奶写萝丽,还请多多支持
  • 流苏奇缘

    流苏奇缘

    忘情的姜凌,苦守的千雪,意冷的月神。他们的两生两世,早已冷却的内心等候的还有多少波澜。
  • 超神怪传

    超神怪传

    蛮族少年盖云本是一个武学奇才,但因家族纷争遭人毒害,一身修为跌落被逐出家族,后幸得神剑相助得知自己是万古难得一见的体质拥有了超越神灵的力量,从此一飞冲天。热血澎湃的战斗,激情与欲望的交织,盖云追寻着超神之力的由来,慢慢揭开了一个被尘封了无尽岁月的神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