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22000000006

第6章 跳出“书呆子”的思维格局(2)

突如其来的打击,给姜可的心里带来了阴影。他内心焦急,水土不服,经常发烧感冒,晚上常常睡不安寝。一天,他给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已经看过学校的心理指导老师了,但每天晚上还是睡不着,他只好服用安眠药来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

姜可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研究所工作,可半年之后就被辞退。此后数年,他做过搬运工、发过传单、找过中介谋生路,但每份工作都坚持不了一个月。现在,姜可大学毕业已经6年了,这位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如今却患上了抑郁症,沦为无法自食其力的游民。

姜可虽然是名牌大学的学子,可是,社会交际能力低下,对生活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低,这是带给他压力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抑郁症的重要原因,这就是应试教育造成的“高分低能”。

周明刚生下来两三个月时,母亲就教他识字,还经常读唐诗给他听。在母亲的倾心教育下,周明从两岁开始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神童”的故事。

1985年,只有两岁的周明便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的时候,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991年10月,仅8岁的周明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的时候,周明以高分考入国家重点大学物理系。

2000年,17岁的周明大学毕业后考入了中科院研究所,就读硕博连读研究生。来到北京读书后,周明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便执意不要母亲“陪读”,孤身一人北上求学。

以前,母亲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便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了下来,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脸。但如今,身边突然没了母亲的照料,周明感到很不适应。由于长期生活不能自理,加上自己的知识结构不适应研究所的研究模式,3个月之后,周明被中科院劝退回家。从中科院退学回家后,周明整天待在房间里看书、玩电脑,其间还玩过几次“失踪”。

中国的许多父母从小就不肯让孩子自己学走路,社会上的任何事情也不让孩子接触,认为这就是对孩子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爱是有毒的。父母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经受适当的挫折,为他们“种痘”。

长期以来,家长对孩子严格管教,许多事情都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造成了孩子自主能力低下。

家长总是打着“我是爱你的”口号,操纵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种孩子实际上是很危险的。他一旦踏入社会,就会无法与人沟通状况,无法适应快节奏的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被社会抛弃。

“目中无人”的培养模式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人性。许多时候,教育者也无可奈何,在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教育体系下,造成了许多学生知识结构的畸形,“高分低能”也就不足为怪。

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使一个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正因为我们的教育中忽视了做人的教育,而带有太多的功利性,因此各种各样的考试制度蔚然成风。

高中与大学是两重天。在高中以前的教育,学生是生活在班主任保姆式的管理下,而进入大学以后,管理宽松了许多,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高中到大学,许多学生都在发生转变,去适应大学的环境。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此时更感到孤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人甚至抵挡不住诱惑,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十分可惜。

社会的“文凭教育”一再扭曲着孩子的性格与尊严、自信能力、自我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整个社会就好比是一座封建皇宫,文凭就像那些进出皇宫的令牌一样,似乎不可缺少。文凭成了进出社会的通行证,成了显示身份的等级表。从此,在社会中,文凭泛滥起来。

为了得到一个文凭,有的人公开造假,有的人送金银。在他们心里,文凭似乎比任何东西都神圣,文凭似乎拥有投胎换骨的能力,它似乎可以为他们遮掩住一切。在文凭面前,人们失去了人格、尊严、道德。这是可悲的。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想要摆脱对文凭的依赖,就要不断发掘出自己的真才实学,相信自己。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客观存在的现象。这就需要大学生把心态调整好,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更应注意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

在市场条件下的用人机制是十分灵活的,即使是来自名牌大学,也要摆正心态,不能以救世主自居,要沉下心脚踏实地地实现人生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历反映了一个人的层次和高度,没有一个恰当的学历,你有再强的能力也往往不被人所发现。而没有相应的工作经历和足够的能力,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最终仍逃脱不掉被社会淘汰的命运。

学历、经历、能力这三者在职业的发展道路上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只有当学历、职业经历、能力契合完美时,事业才能成功。如今,崇尚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

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早就把能力当做用人的重要标准,唯才是用,不重学历。

举世闻名的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60年代的时候就写过一本名为《让学历见鬼去吧》的畅销书。在书中,他斥责了日本流行的以上过哪个大学作为选人、用人标准的做法。为了使自己的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不受学历限制,他毅然烧掉了公司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并宣称:索尼公司对职员的使用或晋升,不看学历和文凭,而看平时的努力和能力。

如果想靠文凭混饭吃,只能被淘汰。这一做法使索尼公司始终充满了活力,在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果你也想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请时刻记住: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抛开学历“迷咒”,才能拥抱现实人生

当今社会假文凭满天飞,弄个博士学位证书已经不再稀奇。人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装点门面,以高学历抬高身价。

有些人本来已经功成名就,而且能力非凡,受人尊重,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干闯荡江湖,赚取高薪,但他们依然摆脱不了文凭迷信症,弄了个假学位欺世盗名,搞得身败名裂。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文凭崇拜。一个没有较高文凭的人,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即使经验丰富、智慧过人,也不过是一个被人轻看的打工者,登不上大雅之堂,高管、经理之类的交椅更不会轮到他。可一旦获得了“海归”、博士之类的名头,仿佛就有了黄袍加身,金光灿灿,便可以左右逢源,轻易得到高薪厚禄。

这种文凭迷信,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众多国人的脑海中。在这种扭曲的用人观下,很多有真才实的学者望洋兴叹,被埋没在了滔滔的人海中,做着发挥不了才能的工作。人才高消费,文凭被放大,成了当下一种奇异的社会现象。

赵莉是河北人,1994年,她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后来,赵莉在工作中觉得知识不够用,于是开始参加自学考试。16年间,她先后拿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本科文凭,计算机及应用专科、本科文凭,英语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硕士文凭。现在,她正在攻读第二个硕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

从开始的在职进修到后来的脱产学习,赵莉在校园里如鱼得水。在师大的前3年里,赵莉将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自习教室里。现在她在师大已经待了7个年头。一天,教学楼的楼管理员问她:“你怎么还没毕业?”赵莉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对赵莉来说,学校的生活是“累并快乐着”。这些年,她的学费全部都是自己挣来的。除去在自习室里享受学习时光,课外她还得兼职代课。家教和兼职教师给她带来每年约5万元的不菲收入。

提及未来,赵莉说:“如果能读博,那学习生涯就没有遗憾了。如果就业,我想一直留在学校,从事教育行业。”

如此迷恋“文凭”,真是令人难以接受。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将知识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哪个老师单纯地依靠学习就能教好学生的。与其做家教,还不如早点进入校园课堂,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这才是赵莉应该做的。

这位“学历姐”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一定要风雨兼程,但是千万不要单纯地迷恋“文凭”,不要只顾着追求成功的快乐,而忘了回报社会,将自己的所学传承下去。

人们之所以会考文凭,主要是为了多学些知识,想在工作上有亮点,想得到一种受人尊敬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状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文凭可谓寸步难行,所以修学深造便成了很多人的第一要务。

不看实际能力,一切唯文凭是问,反映了一种不正确的人才观和用人观。“人才”本来就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在某一行业高人一等,即使是一线工人,只要有过人的技艺,都可以称其为人才。

可喜的是,现在“人才高消费”的观念正在急剧“降温”,用人单位在选人的时候,不再一味地盯着高学历,选人的时候更注重个人的能力。

在前几年,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者,毕业之后是很难寻得满意的“东家”的,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上明确写有“中专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如今,很多用人单位不再“唯学历是举”,招聘条件上也有了大专及中专以上学历的印记。甚至很多用人单位宁愿要大专生,也不要刚刚毕业的本科生。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识到,学历仅能说明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或者说具有某一专业的系统知识,但是,岗位不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重视研究能力,有的重视公关能力,有的重视组织能力……这些都是学历无法反映的。

不能依靠以往的职位、薪酬或者学历的高低来判定这个人是人才。人才是要在一个具体的情况下来衡量的,最重要的是要把他放在什么位置上来认识和使用。企业招聘员工,并不是要招最优秀的,而是招最合适的。

“大专生能胜任的工作招个本科生来干,既要支付较高的工资,弄不好还会‘跳槽’。”一位民营企业的经理这样说。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的降低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降低,而是降低了对学历的纵向要求,但对人才掌握知识的横向要求却在提高。比如工程技术人员拥有管理、外语等专业知识,公关、市场开拓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等。在招聘时,用人单位非常注重求职者在试用期和基层锻炼期的表现。

某公司有个职位空缺,一位求职者依照所了解的求职技巧如法炮制,故意表现得很外向,却适得其反。因为这个职位隶属财务部,既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又需要做事踏实,而此人的表现只能证明自己不适合在这样的团队里工作。

就算一些毕业生凭借面试时的特意表现进入了企业,但如果工作态度有问题或能力不够,也还是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机。更何况,面试本身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由于多种原因的作用,最后胜出的并不一定是实力最强的人,因此求职者不能将职业成功的宝都押在求职技巧上。

求职者要注重自己的全面素质,将本色的自我展现出来。在择业时,除了了解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下当今社会对应聘者专业素养、工作态度和个人素质有哪些客观要求,千万不要指望凭借“求职就这几招”敲开事业成功的大门。

学历仅仅代表了一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更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未来和全部。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有学历的人,但不要迷信学历。特别是高学历者自己更不要迷信自己的高学历,要知道学无止境和天外有天。学历低的人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只有抛开学历的“迷咒”,才能拥抱现实人生。

过于看重“第一学历”是思想滞后

当今社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时候,不仅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第一学历”。很多人由于自己的本科不是“211”,简历便被搁置在了一边,即使拥有博士学历还是照样遭受冷遇。这样的例子在就业市场上随处可见,有些求职者甚至将自己的“第一学历”称为“难以抹去的污点”。

李飞毕业于山东某“考研基地”。他对自己的本科学校不是很满意,想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李飞从一入学就开始了自己的考研之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如愿考入了名牌大学。可是,却在找工作的时候,被人力资源部无情地揭穿了他三流本科的“卑微”出身。

近几年来,有李飞这样经历的求职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在把最高学历的要求逐步升格成硕士甚至博士的同时,也越来越看重应聘者的“第一学历”。

调查显示:现在看重“第一学历”的现象广泛存在。在企业招聘、教师录用、公务员招考、留学申请甚至择偶时均有体现,但其中尤以大型、知名企业招聘时表现最为严重。715%的人认为,这类企业在招聘时格外看重应聘者的“第一学历”。

“‘第一学历’确实受到用人单位很大的关注。”一位人才市场的经理说,“我们不会允许用人单位把这些要求写在招聘启事上,连‘男女’都不能写,这属于就业歧视。但是,在实际的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却会格外注意,这已经渐渐成了一种‘潜规则’。而且,通常是大型、国有企业和知名企业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则往往更注重个人经验和实际能力。”

同类推荐
  • 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

    出生于西南地区穷山沟的李在然,抱着离开大山、出人头地的坚定信念,自幼发奋读书,大学毕业后,留在沿海开放城市的国有企业就业。在省长考察企业过程中,因表现突出被市长相中,从此步入豪门,走上仕途。目睹了岳父职务的升迁起伏,自己也随之仕途坎坷。在历尽周折之后,他如愿以偿当上了百强县的县长。
  • 塔木德智慧全书

    塔木德智慧全书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民族,他们曾经颠沛流离、曾经惨遭大屠杀的噩运;同时他们又是世界上最具神奇色彩的民族,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仅占0.3%,却掌握着世界上30%财富,是什么创造出这样的奇迹?所有真相都在《塔木德》里。《塔木德》是犹太民族瑰宝,不是一个人完成的,是三千多年犹太人智慧的结晶。它涵盖的信息注重实用性,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交友、经商,在《塔木德》中都能够找到行为准则,都能够为我们指引方向。
  •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企业是你成功的平台

    本书通过详实的案例、周密的剖析,阐述员工与企业的亲密关系,让读者看到企业在其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懂得了要想自己的事业成功、企业又有所发展该如何去做。
  • 我要升职

    我要升职

    此刻正在奋斗的你们,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有效工作时间仅有9000—10000天,这10000天中我们得赚够买房、买车、养儿、助友、防病等费用,以及55—75岁后生活所需。你们是否会感慨:工作时间如此短暂?!你们已经厌倦了种类繁多华而不实的各类工具书、励志书、职场书……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我要升职》,首先它不是一部工具书,而是一部小说,一群挣扎在职场努力拼杀的年轻人的故事。在流畅的故事中却张扬着“升职”的欲望,就象 “我要吃饭”一样理所当然。《我要升职》不会让你得道成仙,却能助你获得快乐工作密码。《我要升职》里那群年轻人演绎的暗藏玄机的职场,也许你,就是她们中的一位。此书献给,内心充满激情渴望升职的你!
  •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

    送给员工最温暖的心灵礼物,塑造企业感恩文化培训的经典读本。
热门推荐
  • 历史与文明

    历史与文明

    中华文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智慧,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精神风貌。在走向世界的今天,弘扬中华文明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 遇见下个星系

    遇见下个星系

    女主非傻白,男主非总裁。官若冰把这辈子的运气花在了遇到叶轩华上。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孤独的转角,遇到相守的彼此,她没想到,他也可以把情话说得那么好听。
  • 许你一段良辰美意

    许你一段良辰美意

    洞房花烛夜,他紧握着她的小手“我们之间有太多的坎坷,但现在,我会紧握着你的手,说‘许你一段良辰美意’。”烛光下的她幸福的笑了。
  • 逆战之逆天行道

    逆战之逆天行道

    成功不只一种配方逆流而上逆境之中生长不惧任何阻挡战出信仰凝聚所有无限力量是谁称王逆天行道战出逆态度!致敬老一辈逆战玩家~
  • 神灵变

    神灵变

    人有五道命门,分为人门,地门,天门,仙门,神门。先天缺少一道命门的凌天,奇遇得吞噬灵决,他能否轰碎自身体内的一道道的命门脱颖而出?能否成为那巅峰之上的神话……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天罚

    天罚

    废柴混混,机缘巧合下竟然遇上了隐居山林的绝世高手?从此踏上了祛除魔族,保护人间免受荼毒的艰辛道路……一场场死里逃生让他功力精进,到底他是不是那个可以号令天下,保护众生的天下霸主?
  • 魔鬼恋人之一个好妹妹

    魔鬼恋人之一个好妹妹

    一场亲情的龙卷风,刮在了十个不同性格花美男上!一个妹妹!一个饵食!究竟何去何从?当年的他到底干了些1什么?饵食的爸爸究竟是谁?妹妹到底是吸血鬼还?是人类?
  • 别碰我的冰淇淋

    别碰我的冰淇淋

    男主[死猫]因跟他的机油们打叻个赌、被指派到大街上找女生接吻、不料竟是对方初吻、继围绕这个大街上的强吻又发生叻1系列不堪入目的搞笑事件。“大姐~这是小弟的1双膝盖、、、还请您老笑纳~!!!”死狗你的膝盖呢~~~故事主线剧情幽默搞笑~还有点腹黑~更新有点慢~
  • 苍醒阴阳

    苍醒阴阳

    修炼一途尤似一个世界形成,艰辛而奇妙!其古有云:武至九重天,始而混沌开,天地分,化阴阳,造三清,焚化涅槃生,轮回生死立,舍其引,得其引,万华创众生,万象毁归宗,终了是洪荒!苍穹之醒,阴阳分立,武之大地,苍醒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