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1100000040

第40章 酷烈的征战(1)

那河变成了一条鲜血的河, 红色的河水流了很长时间仍不改变颜色, 两岸的百姓看到河水中的浮尸惊骇得夜不敢眠, 成为谈河色变的胆小鬼……

被苏联红军击败由中亚逃窜到中俄边境的白俄溃军在巴奇赤的率领下从巴克图卡流入塔城,共有官兵一万多人、马八千多匹,另外还有五千多名“难民”。

巴奇赤长得魁梧粗壮,但一双眼睛却不大,深蓝色的眸子闪烁出狡诈的光芒。他是捷克人,大约30岁左右,所率领的部队原是白俄将军杜托夫的部队的一部分, 也是流入中国边境人数最多的一支军队。

他为什么要带那么多的难民呢?

因为事先他侦察了中国边境的情况, 得知新疆当局不准白俄军队入境,所以,他设法裹胁了大量的“难民”,走在部队的前面要求入境避难。

为了让难民入境避难, 边境关卡的驻军奉上级长官的命令不准开枪,只要官兵缴出武器就可以入境。

所以,他以难民避难为借口达到入境的目的。

他让大量的难民作为遮挡火力的挡箭牌。

他被红军追击得走投无路才不得不想出这样的办法来逃命入境。

在他的部队入境之前, 他已通过当时沙俄驻塔城的领事德布罗哲夫和沙俄驻迪化的总领事迪牙科夫向杨增新交涉, 以中俄同盟为理由,以协约国的借口,迫使杨增新同意白俄溃军入境集结,并要求对难民的财物不予没收。

沙俄驻北京大使馆的大使又向北京政府以协约国为名提出要求, 希望北京政府通知新疆当局准予白俄部队进入中俄新疆塔城边境,不要为难。

杨增新向北京政府要求拒绝白俄军队入境, 理由是怕他们的军队入境后引来红军入境追击,双方在我边境内外开火,扰乱新疆边境地区的安定局面,导致新疆陷入战乱之中。

北京政府迫于沙俄大使馆的压力, 并不明确表示拒绝沙俄难民入境,态度十分暧昧,任由新疆当局自行处理,但总的意思还是倾向于同意入境,但必须缴收武器。

杨增新依照国际公法,不顾什么协约国不协约国,不考虑什么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凡入境的白俄军队必须一律缴出武器,必须在入境之前缴出,入境后必须接受新疆当局的妥善安排,不得随便出入边境,不得滋事扰民,不得发生变乱。

在这样的前提下, 巴奇赤又看到新疆当局调派团长张键率精兵强将进驻塔城,还派大量的骑兵驰援,心中不由骇然。为了尽快入境活命,为了躲避红军的追杀,他只好在入境前把部分武器缴给了新疆守军。

塔城道尹汪步瑞依照杨增新的命令, 把巴奇赤的部队和难民安排在额敏县的牧区,粮食和帐篷由塔城当局供给。

之后又派人秘密指使移居其他地方的白俄难民, 派出代表前往俄国境内与当地红军交涉,要求苏维埃政府收抚。

当地苏维埃政府同意并发布了赦免令, 新疆当局接到塔什干等苏维埃政府对白俄官兵、难民的赦免令之后,动员他们立即回国,听从劝告回国的沙俄官兵有五千余人。

当时塔城突然增加了那么多人,粮食自然不够吃,只好从迪化附近的产粮区运送支援,新疆政府感到负担很重,希望俄兵尽快回国,以减轻负担。

在游牧地区的白军表面上比较老实,没有越轨的行为,但巴奇赤和他的高级军官大都在贸易圈里鬼混,成天密谋抢掠财物、发动叛乱的事情。

所谓贸易圈大致类似洋行的性质,不过人数多而且很复杂,规模也比洋行大得多,生意的种类也很广泛。

这里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是个秩序比较混乱的地方。有钱有势的洋人大都在这里流动和驻守。

巴奇赤等人在这里常和领事秘密往来,策划阴谋活动。领事德布罗哲夫把俄境内残留的白俄军队的活动情况告诉巴奇赤,他们内外联系,串通一气,准备暴乱。

为了加强塔城地区的武备力量,防止白俄溃军的动乱,杨增新让文武兼备、治军有方、行事果断、敢作敢为的团长张键接替了汪步瑞的道尹职位, 在杨增新的批准下, 招募了三个连的新兵,共计三百人。汪步瑞被调回迪化当了参赞。

他又在贸易圈内设立了警察署,以满蒙人员充当,拒用与俄侨有关系的人,拒绝从关内来的游民混入警察署,禁绝不轨之徒兴风作浪。

活动在塔城地区的日本间谍牧野三岛此时接到上司的命令, 要他设法煽动白俄败军在塔城举行暴动, 以便他们乘虚而入。

在此之前日本调查员岗正三太郎曾在迪化与沙俄总领事迪牙科夫秘密勾结,蛊惑新疆当局出兵中亚。岗正三太郎曾鼓动杨增新利用俄国的内战乘虚而入,扩大领土,并承诺日本政府派一个师团的兵力, 驻扎在塔城等地协助新疆当局加强边防力量等等。

杨增新早就看穿了日本人的不良居心和企图侵略新疆的野心, 当即予以拒绝并警告日本调查员岗正三太郎不要在白俄败军中起煽动作用。

在贸易圈的一间秘密房间里, 塔城领事德布罗哲夫请来了日本间谍牧野三岛给巴奇赤等白俄军官讲述关于反攻红军的消息。

德布罗哲夫是个中等身材的俄国人,长得肥胖但不臃肿,宽阔的前额下有一双大而圆的蓝眼睛,闪出明亮而又柔和的光。他表面上看起来很温和,实际上城府很深,是个善于利用人的文职官员。

他不疾不缓地说:

“这位日本的外交使臣,大家早已见过面了,现在他从西伯利亚来,请他向大家讲讲关于目前战事的进展情况,我想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巴奇赤等人立即活跃起来,鼓掌表示欢迎。巴奇赤首先说:“欢迎大使先生给我们带来好消息, 我们愿意接受你的指导,请讲吧! ”

其他军官也附和道:

“欢迎! 欢迎! 请讲! 请讲! ”

日本间谍牧野三岛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开始讲起来。

他说:

“日本和俄国是协约国,我们两国是同盟军的关系。日本政府关心俄国的事情,也很担心俄国的命运,所以,我们派出三个师团的兵力开往西伯利亚,支援白军反击红军,把红军赶出西伯利亚……”

大家听到这里立即鼓掌,表示热烈欢迎。

牧野三岛接着说:

“谢米诺夫将军已经占领了外蒙古的库伦, 这是个战略要地,有充足的粮草和枪炮弹药,用来武装白军。同时他又扩充了兵力,在我们大日本军的援助下,即将率军反攻,直取彼得堡,争取全面的胜利。”

又是一阵热烈而又激动的掌声。

军官们听后兴奋地举起酒杯向牧野三岛表示感谢, 感谢他所带来的好消息。他们为了表示敬意纷纷与他碰杯,然后大家一饮而尽。

领事德布罗哲夫举起酒杯,对牧野三岛说:

“感谢你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消息,为了感谢大日本皇军对我军的真诚援助,我代表我们领事馆全体人员,也代表在座的军官们,向大使阁下敬一杯! ”

他说着走上前,与牧野三岛碰杯致敬,然后两人喝干了杯中酒。

接着他们又密商如何在塔城举行暴动的事情。他们研究的最后方案是:所有在塔城的白军同时暴动,抢劫枪支弹药、粮食财物,消灭当地的驻军,占领塔城,与留在额敏的巴奇赤的部分军队会合,进军乌苏、绥来、昌吉等县城,然后攻占迪化。

军事战略部署后,他们又做出了具体的战斗计划,并明确地分了工。

研究决定后,他们便秘密地分头行动去了。

塔城道尹张键的密探也在秘密活动, 他们会同杨增新从迪化派来的侦探,日夜不停地监视巴奇赤等人的活动。

专门负责贸易圈的侦探们发现领事和白俄军官们进入一间豪华的俄罗斯式的洋行小楼内的房间,立即藏在附近盯住了,接着又看到这些人在夜晚走出来,便分头跟踪。

有两名侦探在暗中跟踪一个名叫安东诺夫的军官回到驻地后, 见他又派出十多名白俄军人在深夜前往南山树林刨挖埋藏的武器。他们立即跑回来报告了情况, 张键派一营官兵速去捉拿,结果晚了一步,发现大部分武器已被挖走,只留下少数手榴弹和大刀等物。

张键当机立断,又增派两营兵力,立即包围了安东诺夫的兵营,要他们立即缴出武器。他们抵赖并顽抗,直到被三营围兵打得缴械投降,安东诺夫却骑马化装逃跑了。

与此同时, 另外两个侦探跟踪一个叫斯列夫的军官到他的驻地附近藏起来, 不一会儿他进入驻地领出近百名士兵向边境地带走去。

一个侦探继续跟踪,另外一个侦探报告了张键。张键派出一营马队火速追击,在进入边境的山口遇见了守候的侦探。侦探报告说白军近百人正在挖武器,马队立即冲杀过去,以密集的枪子把正在低头挖武器的白军全部消灭了。

马队的士兵当即挖出了埋藏的武器,凯旋而归。

斯列夫的白军驻地在另外两营的包围中, 因为士兵大都没有拿到挖出的武器,无力抵抗,只好全军举手投降。

斯列夫企图逃跑,刚一出驻地,就被事先埋伏好的几个士兵活捉了。

斯列夫长得瘦高又瞎了一只眼,在严审中,开始相当顽固,什么也不说。张键以威严的目光盯住他,厉声问:“你那只右眼是怎么回事? ”

斯列夫有些畏惧地说:

“那是战斗的见证。”

张键怒吼道:

“你就不怕左眼也瞎了吗? ”

斯列夫立即惊慌失措,胆怯地说:

“不! 你不能这样对待我。”

张键对手下命令说:

“挖了他的左眼! ”

斯列夫立即跪下求饶说:

“不! 不! 我说! 我说……”

于是,斯列夫供出前面逃跑的军官名叫安东诺夫,又供出了领事与日本间谍召集他们开会的内幕以及巴奇赤等人企图攻占迪化的阴谋。

张键让斯列夫在供词上画押,然后把他关押起来。

张键除了做好防范工作外, 又向杨增新以电文汇报了斯列夫所交待的巴奇赤等人的阴谋计划。

杨增新看过电文喜忧参半: 喜的是张键消灭了企图暴动的白军,破获了白军的军事机密;忧的是巴奇赤野心勃勃,虎视眈眈,将如何对付?

正在他考虑收抚还是镇压或者二者兼用的时候, 苏俄七河省全军总参议兼外交代表拉斯多布列耶夫向塔城当局提出照会,要求入境剿灭白俄溃军。同时苏俄七河省当局又向杨增新发来了同样内容的照会,声言剿灭结束立即全军撤回本国,不侵犯新疆当局的主权,不侵占一寸土地,请新疆当局坚信勿疑,予以配合。

杨增新召集群僚商讨这件大事,并向北京政府急电请示。

在杨增新的主持下, 有的官吏说可以让红军入境消灭这些祸害新疆的白军,根据苏俄的获胜情况来看,红军所向无敌,完全可以消灭巴奇赤等白俄败军。

有的说就怕红军入境与白军开战,引起新疆的动乱,应当事先做好防范工作。

还有的说如果红军战胜后不撤军,索要特权,侵占疆土又如何办?

总之,议论纷纷,瞻前顾后。

杨增新思前想后采纳了第一种意见, 他认为根据目前苏俄国内动荡的情况来看,红军为了彻底消灭白军,防止留下隐患,稳定国内的局势,不可能侵犯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国内的局势尚未完全稳定,焉能入侵别国而引起国际争端? 这是傻瓜才会干的蠢事,红军是不会干的。

他说服了有顾虑的文武长官,回电张键,指示他以以下几点要求,回答苏俄的照会——

由于白军顽抗而存有复辟的野心,遁入新疆境内蓄意暴动,意在反攻红军, 而红军为了消除隐患进入新疆境内消灭溃败白军的残余力量是理所应当的, 我们同意贵党红军进入我境内歼灭顽抗的白军。如果白军愿意缴械投降的话,希望红军不必过多地斩杀,应当收抚他们归降回国。对于流亡新疆境内的难民,望红军当局也全部带回本国予以安置。

在与白军开战后, 对中国新疆境内的所有房屋及村庄良田和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予以保护,不能侵犯不能伤害不能破坏。

对中国新疆境内居民的牲畜、商店、车辆等一概不得侵占和随意征用,更不许强行勒索,或者宰杀牲畜作为食物。

红军自入新疆境内之日起到撤回本国之日止, 不能向新疆当局索要任何给养,不得索要粮秣武器作为供给。

战事当中白军已被消灭殆尽,红军应当立即全部撤回本国,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

苏俄七河省当局和拉斯多布列耶夫收到塔城当局和新疆都督杨增新的答复后,经研究完全同意并迅速电称全部接受,不折不扣依要求办到。

杨增新以此为内容的请示电文得到北京政府的默认, 指示由他全权处理。

因为根据当时的形势,苏俄红军必胜无疑,而白俄已溃不成军。北京政府出于中国的利益无意与红军为敌,但又不愿得罪沙俄协约国和驻北京的大使馆, 只好以默许的态度让杨增新出面处理。

在中国新疆与塔城当局的同意之下, 红军近千名骑兵在沙塔耶夫团长的率领下从苏俄苇塘子出发, 由巴克图卡进入塔城境内。

近百名红军骑兵在塔城贸易圈警署的配合下, 包围了潜伏在那里的五百余名白俄官兵。

这些白俄官兵仰仗白俄领事的势力白天耀武扬威, 夜间进行抢劫活动。塔城残留的白军官兵全都潜伏在这里等候巴奇赤返回塔城里应外合图谋暴动。

塔城当局早已掌握了他们的动向和人员活动情况, 所以在塔城警察的引导与配合下, 红军出其不意地在夜间将他们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官兵发现红军突然而来,立即仓促迎战,双方展开了殊死的拼杀。红军骑兵人数仅有百名,而白军却有五百余名。但白军事先没有准备,且慌乱不堪,临时持枪迎战措手不及。红军骑兵如一股狂飙冲进白军的阵地,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势不可挡,挥舞着锋利的马刀像割草一样,不等持枪的白军端起枪,便把他们一个个的脑袋砍落下来。

只片刻时间, 从梦中惊醒的白军官兵一个不剩地全被红军消灭了。

有几个逃跑的白军军官跑向马厩准备牵马, 还未跑到马厩就被两个红军骑兵飞马追上,在闪电般的马刀的挥动下,所有军官的头颅就像西瓜滚落在地上。

霎时间,整个驻地堆满了白军的尸体,落满了白军的人头。

同类推荐
  •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银行高管职场浮沉记

    杜念基竞争行长失利后,带着总行行长最高级别的授权和一个神秘的电话号码,到邻省分行走马上任,迎接他的是一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职场环境:一把手苗知春视杜念基为“外人”,三把手鲍达频频在幕后煽风点火,其他班子成员软弱无力,个别中层干部飞扬跋扈,有能力的人遭到打压,复杂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管理混乱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杜念基一个人孤立无援,却要完成总行行长赋予的秘密使命,孤军奋战,却试图消灭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集团军,只能小心翼翼地寻找突破口,万分谨慎地向阴谋的核心探寻。
  •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

    《弹头十字架》讲述了某次艰苦的边境战争最后防御阶段,某驻防连连长急于建功,命令狙击手出动,狙杀敌方,招致对方大炮报复,我军众多士兵阵亡,连长亦在下撤过程中牺牲的故事。本书是作者施放创作的一部笔力雄健的战争小说。书稿以某次边境战争为底色,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者极力淡化时代背景,将目光聚焦于战场上的士兵,不追求视觉化的战争场面,而是反复扫描、观察,给读者呈现士兵在特殊而又艰苦的战场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变化。由此,作者的个人思考也无限接近战争本质。
  • “猎户星座”行动

    “猎户星座”行动

    毫无疑问,这《“猎户星座”行动》将使阅读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瞩、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远的期待一样。无论是写战地风采,还是绘边塞风情,还是叙京风民俗,邓友梅作品中涌动的都是那份中国文人的传统道德。生活故事、人生体验,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向读者诉说着多彩的人生,读之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 搬迁

    搬迁

    刚刚到东升市能源总局上任不久的温朴,是由首长贴身秘书升迁而来的实权人物。在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着能源部直属的烂摊子东北安装公司需要选址整体搬迁所掀起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的话就能平步青云,稍有差池就会身败名裂。以部里的领导总工程师水依为代表的三路人马,对于搬迁的选址问题各怀心事、各逞机谋,纷纷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属意的搬迁地点,并施展各种手段进行争夺。同时开拆迁公司的白石光和东北安装公司的经理鲁培明等人也纷纷奔走、四处活动。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温朴在这场争夺中则表现很低调,不仅不主动争取,甚至一度往外推,然而最后却是无心插柳,东北安装公司的搬迁地点恰恰选在了温朴坐镇的东升……
  •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不让人省心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不让人省心

    世间没有多余的爱情,每一次奇妙的际遇都是值得珍惜的。33个关于爱情的相遇或者分离的片段,呈现了300个或笑或泪的浓情瞬间。她懂得深陷爱情的人所面临的困惑、烦恼、不安和焦躁,披露了当下最流行的情感潜规则、异地恋、回头恋、择偶标准等大量爱情信息。语言清新而不失个性,内容丰富且有针对性,可以说既是一本爱情治愈散文体小说,也是一部爱情励志宝典。
热门推荐
  • 摩尼光佛教法仪

    摩尼光佛教法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别时花溅泪,回首落红妆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是画眉、绾发、簪花,还是抚琴,书画,清舞……都如诗般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漫漫长河中,也都出现在我们触手可及的生活各处。无论文人名媛,还是民间女子,都或多或少地沾染这风雅的趣味,再现那些女子的生活和内心情感。风飞扬以其优美典雅的文笔,将这其中的闲情逸致娓娓道来,点缀以诗词典故,向读者铺张开了一卷美好的画轴,其中的风华,读者自知。
  • 年少时候的刻骨铭心

    年少时候的刻骨铭心

    这是一个一对高中同桌的故事,年少时候的记忆总是那么的刻骨铭心,但年少时候总不懂得这些记忆的珍贵,高中时代十分要好的同桌,因为一个阴差阳错,七年没有联系,七年后,他返回故土,两人再次相遇,这一次,他说什么也不会放开她了。
  • 最强智囊

    最强智囊

    国家建设,人人有责!主角以小城市为起点,在都市、在官场一步步成长。从鸡毛蒜皮的民事民生,到国家的大策方针,不作诸葛亮,只做幕后的最强智囊。本书写的是不一样的官场,不一样的都市,不吵不闹不装逼,不喷不黑不打脸。这里有热血,有智慧,有美女。
  • 仗剑星辰

    仗剑星辰

    星辰变幻,仗剑驰骋,天道不公,我便逆天。普通的出身决定不了未来,匮乏的资源却挡不住努力;既然天要与我作对,我便仗剑星辰,斩天破界,建立我自己的规则.......
  • 典韦重生在异界

    典韦重生在异界

    前生没有半点穿越概念的典韦,一直搞不懂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异界。凭着一身忠魂赤骨,典韦踏上了漫漫无期的寻找主公曹操的旅程。这是个充满剑与魔法的世界,也是个强者林立的世界。身为三国第一悍将,典韦的到来注定不会普通。维斯加拉大陆的格局,在典韦到来的同时,开始了悄无声息的转动。
  • 盗梦重生

    盗梦重生

    这是一个屌丝男,意外重生,跟随本心,挣脱牢笼的故事。
  • 穿越之特种妖妃

    穿越之特种妖妃

    顾安离,特种大队副队长,惨遭队友背叛,命丧黄泉。一朝穿越,此顾安离非彼顾安离,步步为营,权倾天下,那些该死的人,一个都活不了。一个父母身亡的孤女,一个胆小软弱的郡主,却因为异世灵魂的到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手握钱,一手握权,美男无数,绝色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痒

    小说摆脱了分章分卷的固有模式,以男主人公2010年全年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着力描写了男主人公曾经的爱情、梦想、信仰被击得粉碎,青春的梦碎于现实之痒。痒是人所有望的欲根本表现状态,更是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青春时期迷茫的象征。表达了一种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接期,人的思想阵痛及成长历程。
  • 爱在桐花落尽时

    爱在桐花落尽时

    一次离奇的穿越旅程,一段刻骨的旷世绝恋。二十年前埋下的种种阴谋与报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拨开层层迷雾。血液与泪水的交融不为他曾经许下的承诺,只为梧桐树下的那一眼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