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7100000200

第200章 新闻超越论(29)

今天我们的新闻,摒弃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思考,传达的是一种“集体记忆”,使得本来应该表现千万种不同的报纸,变成了集体记忆的工具。甚至“把全国各地的报纸互换一下报头、人名地名,完全可以通用”。长此以往,被这种“集体记忆”淹没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脑子里,装满了集体记忆,写事千篇一律、写人千人一面、写话千口一声。一个事物有千万种表达方式,可是我们只会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用这一种或几种!

从采访开始,我们就遵循着集体记忆的原则,抓不住事物的个性和本真,甚至引导着被采访对象按集体记忆的思路表达,写出来的依旧是集体记忆,本来新鲜的东西被集体记忆漂白。而且,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潜意识里进行——危险就在这里。

除了传达“集体记忆”之外,“套式语言”往往都有固定的“政治隐喻”,这种“隐喻”越来越广泛,同样在禁锢着我们的思维。再加上套式语言所指的贫乏,象征的固定性,就给我们的语言“画地为牢”,带上了种种桎梏。当套式语言日益活跃在我们的媒体上,我们的媒体尤其是报纸,就变成了“套式”的展厅。

“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新闻姓新,这个新不是简单的新事物,更需要新题材、新情节、新形式、新笔法、新语言,来表现新的人物、新的内容、新的主题。我们平时,太多的时候却用旧的形式、旧的语言来表现新事物——这和用旧瓶子装新酒、穿着破鞋子走红地毯、用粗陋的餐具品美食一样的煞风景。不仅一天煞风景,而且天天如此,你说招不招人烦?

新闻要反映自然、社会、人生的万千形态,这是一幅何其广阔、壮丽的画卷!世间活的万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新闻是时代的产物,自然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注入新的气息。尤其是今天,更是一个丰富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没有各种流派、风格、样式的争奇斗艳,没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笔墨,如何记录和见证这个万花筒一样的世界?离开了“海纳百川”的集成之美,离开了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的“立体化表现”,怎么可能描绘出这幅画卷?

互联网时代,新闻语言也必然要迎来一个“气象万千、摇曳多姿”的新时代。不尽快改变新闻单调、僵化的套式语言,使之适应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新闻就是没有生命的“豆腐块”;不能融入新的元素,吸收新的养分,借鉴新的表现形式,适应缤纷多姿的时代新貌,新闻永远都是一碰就破的“易碎品”。对一个事物,原本是可以有千万种表达方式的。为什么我们却在争相选择最干瘪、最无力、最乏味的一种?新闻有定式,但定式本身也应该是不断被丰富和开拓的,所有的新闻形式都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不要怕“这也不像那也不像”,不要怕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新面孔。

任何事物的演化都是从无序走向有序。当有序趋于僵化,影响到事物进一步发展时,就会突破。突破之后随之带来无序的紊乱,然后又从无序走向新的有序……如此循环,才使事物从一个发展阶段跃变到一个新的阶段。而突破的前提,是吸收他事物的养分,积蓄成自己生命运动的能量。人是这个世界上取食最杂的,但是,并不等于吃什么变成什么——只要不是被食物所吃掉。新闻也是一样,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味道更鲜美、色彩更亮丽的体裁中吸取养分,只会让新闻变得更美味可口、色香味俱全,不必非要担心“变成文学怎么办”。

看我们平时的新闻,更多的却是在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地用套式语言制造着“简单的真”、“表面的真”、“僵硬的真”、“干瘪的真”、“残缺不全的真”。我们再看陈颖的《股海》(新疆经济报2008年12月13日6版),这篇新闻完全用的是文学语言来表达,意识流的色彩非常浓郁,表现主义的手法无处不在——这些都是文学的工具,可是,谁说这篇新闻不真实?它太真实了,甚至展示的是人的灵魂的真实!那个波涛汹涌的虚拟经济之海,那个不可触摸的人的心灵世界之海,那个欲望与情绪交织的人性之海……统统被活生生地展示在报纸之上!除了这样的表达,还能有好的方式吗?形式上,它比文学还文学;骨子里,它已经达到了本质的真实。

我们的新闻,最大的毛病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见人不见情”。这也是我们很多新闻不能打动人的原因。新闻作品中的人物,要想给人留下活生生的印象,必须血肉饱满、个性鲜明,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犹如生活中的真人那样具有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而不是我们平时所表现的千人一面、百人一腔的“概念化人物”。我们能看到他目光里的喜悦与哀伤,能闻见他呼吸里的和缓与急促,能听到他脚步声里的踟蹰和匆匆,能从他的举止中感悟到他微妙的心理活动——总之他是活的,是一看就知是他的“这一个”。对新闻来说,“这一个”不是凭空创造,无中生有,而是抓住细节,真实展现,立体还原。这个过程中,关键之关键是抓住人物的情感,以及由情感支配发出的行动细节——抓住了这些,人物也就会睫闪眸转、活灵活现。

为什么把写人放到这么重要的地位?因为新闻要报道的事实,总是要由人来支撑的。没有了人,新闻就成了一个个情节的叠加,就成了“只见事不见人”,或者不见“活人”的树干。人是树干上的花、叶和果子,没有鲜活的人,这个树干就是“木头桩子”。新闻的叙事无趣,让人不忍卒读,归根到底是缺乏了人物命运、人物形象的支撑——不是点缀。

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内心世界都是精微的、隐深的、丰富的、活跃的,那么人物的语言就是这种奇妙的内心世界的心曲。这种语言的个性化是很强的,它能反映人物的心情,能够展示其因为外界变化而引起的内心世界的波澜。尤其是我们经常要表现的典型人物,他们活在人的时代、公民时代、个性张扬的时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一条流动的河。我们要抓住这神妙的内心世界,并使之外化为鲜活的文字,千万不能用我们僵死冰冷的心扼杀了那些原本活的形象。

在客观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矛盾和冲突,所有的事物都在自己特有的矛盾冲突中生存、运动、发展,整个世界都在矛盾冲突中运行。我们的新闻之所以空虚、苍白,如同一潭死水、一杯白水,主要是因为我们常常回避了矛盾和冲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不善于驾驭题材——新闻要求篇幅尽量短,而且要扣人心弦,就只能取最能表现事物本质的、核心的素材,并加以精炼概括,使之高度浓缩。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矛盾各方的本质特征,并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揭示出来。以不回避、不躲闪的姿态面对矛盾和冲突,需要记者具有“大勇”,而这大勇来自何处?所谓“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答案就在这里。

新闻空间,是一个广阔的立体时空统一场。从外部世界到人的内心世界,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尤其是人的内心世界,更是一个浩瀚的宇宙,新闻要进入人的内宇宙。新闻的深度只有能透视到人的精神世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探寻到事物的内在规律,才算是得到实现。做到这一点,要自觉运用现代心理学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在人物的心理剖析中反映出时代变迁的广阔背景。如果不能进入对象的内心世界,也就进入不了读者的内心世界,引不起共鸣和震撼。缺少了感天动地、直指人心的形象和场域,新闻的引导功能就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敷衍。

“今天,为什么现在作家不好混了?因为现在的生活太精彩了,比任何小说都精彩。”正如报人郑万里先生所言,在这个以变革为主调的时代,在这个充满动感的时代,在这个藩篱不断被打破的时代,在这个空间不断被拓展的时代,人的命运正变得空前的充满跌宕和莫测,世界空前的大了,又空前的小了,人就像生活在一个硕大的超越时空的舞台上,灯光变幻、乐声迷离、悲欢离合……可是,想想我们平时的新闻,就如同一首无味的乐曲,始终是一个节奏、一个声调;如同一盘杂烩菜,不放油盐味精,不加作料。而一篇好的新闻,必须有动感的画面,鲜明的色彩,鲜活的人物,音乐的节奏。最好能借助文字营造出声光电的交响,调动起读者视听嗅触的感官。

要让读者有“欣赏大片”的感受,那才是新闻的极品。

7.4.3语言之狂欢——寻找回来的诗性

新闻,是由语言组成的。语言,是新闻的细胞。

没有精彩的语言,就没有精彩的新闻。我们的新闻之所以“易碎”,之所以少见“传世之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迷失了语言的本体性。

我们的汉语言有三性:工具性、本体性、诗性。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汉语言的本质。

而我们现实中普遍的观念,尤其是在新闻的写作上,却偏重于语言的工具性,仅仅把语言当成了叙事状物的工具,而把后两者排挤出去。这是非常糟糕的现象,并由此造成了我们新闻语言的贫乏、苍白。

一切事物,其最后的根源就是本体。事实上,我们的语言不仅仅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她本身就有思想。没有思想,也就不可能有汉语言的出现。中国的汉语言形成的过程,也是祖先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如果语言不能传达作者的思想,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本体性。

中国的汉语言,最突出的特征是诗性。尤其是象形字、会意字,本身就是美的凝聚,本身就是诗。

比如太阳的“阳”,描绘的就是一个震撼的意境:太阳正从地平线上出来,照耀着山冈,山冈上红旗招展——这难道不是诗吗?

父亲的“父”:一个人,拿着两把斧头昂首挺立,准备战斗。

母亲的“母”:一位袒露乳房的女人,正在给孩子喂奶。

思想的“思”:一个人一天到晚都在想着他的庄稼田。

忧愁的“愁”:心上有了秋色了……

多么强烈的诗性!甚至把思想的、内心的、玄妙的感觉都变成了形象的诗歌!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世界上最美、最具表现力、最具思想内涵的语言。它飞翔于无限的时空,它凝聚了万物的精华,它以“宇宙之美人”的气度,展现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呈现出“天雨粟、鬼夜哭”的震撼。同时,也借助这“大美”的语言,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思想财富、文学瑰宝。从《诗》三百到《史记》,从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元曲到明清小说……在世界文明的时空里,没有人比我们更幸运,没有人比我们更富有,没有人比我们更得天独厚!

可是到了今天,为什么我们的语言贫乏了、苍白了、孱弱了、失色了、僵死了?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仅仅把语言当成了工具来使用,我们抛弃了思想,我们丢弃了诗性!本来大富大贵的我们,成了可悲可叹的“败家子”。

尤其是我们的新闻语言,长期以来,把语言中最丰美、最本质的元素当成了“洪水猛兽”,当成了“毒药”,避之唯恐不及!岂不知,诗性语言是汉语言的最高境界,最高水平的表达方式!

丢弃了语言的思想性和诗性,今天的新闻语言越来越变成了一种“套式语言”。对我们的报纸和新闻来说,“套式语言”的祸害至大——最主要的一条是,它宰杀了我们语言的个性!

也许,会有人拿出破坏“集体主义”这顶帽子。但是,这恰恰是对集体主义的一种歪曲。集体主义不等于磨灭一切的个性,消灭一切个人的东西。集体主义是建立在个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过足够惨痛的教训。

同类推荐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袁宝华文集第四卷:文选(1988年1月-1992年7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唯一的宠妃

    唯一的宠妃

    俗话说的好,傻人有傻福!现代平凡女在喝醉酒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穿越的这具身体是个白痴,但相貌却是一只极品狐狸,且看一个个美男怎么败在她石榴裙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太上泰清拔罪升天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剑问情之陨落星辰

    仙剑问情之陨落星辰

    他,一出生便引来天地异象,将父母克死,被神秘老者所救偶得上古心法,得神剑,失爱人,坠魔道,成为魔界至尊战六界,誓弑尽天下虚伪之人!
  •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好家教胜过好学校

    本书站在当今家庭教育的前沿,针对家长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全书内容包括:如何当好孩子的“家庭教师”、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辅导孩子的课外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等。
  • 农业经济法学

    农业经济法学

    本书主要内容和结构是:全书垠据当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去律体系和内容编排,主要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民事关系(或称农业和农村民事经济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行政关系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关系。全书共十章,各章分别是:第一章,农业经济法概述;第二章,农业基本法研究;第三章,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技术推广法研究;第四章,土地管理法研究;第五章,农村土地承包法研究;第六章,农村企业法研究;第七章,农村税收以及农民负担问题法律研究;第八章,农业产业法律研究;第九章,农业环境资源法研究;第十章,食品卫生和农业生产安全的法律研究。此外,另设,“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为附录。
  • 过去的路西法

    过去的路西法

    普通宅男董孝在开学第一天与神秘恶魔艾米相遇并接受了恶魔的力量,成为恶魔的董孝未来究竟有着什么危险和磨难等待着他。
  • 魔魄天

    魔魄天

    这里是一个魔魄世界,以魔魄为主核心,讲的是一个名叫墨紫铜的女孩,拥有这片大陆上唯一一个魔魄她,开启了一个魔魄的最高境界。。。。。。
  • 科幻神符

    科幻神符

    当整个世界的符修都在忙着感悟法理的时候,唐毅已经利用前世的科学知识,开发出了矢量控制、核能反应、量子操控等天赋。当龙象镇狱对上矢量控制时,作为力之王者的战神败退了;当金乌孕日对上核能反应时,号称光辉之王的日神失色了;当因果转业对上量子控制时,端坐灵山之上的佛陀沉默了!面对诸天强者的臣服,唐毅只是淡淡地说道:“这些天赋,只是你们看见的冰山一角而已!”
  • 落影成殇

    落影成殇

    苏落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这个好友自己从未见过,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苏落发现原来他只是……
  • 因为你,我爱着

    因为你,我爱着

    如果没有你,我该如何继续。一见钟情的中美爱情,在荫下一起结束生命那刻承诺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