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38300000024

第24章 独山子炼油厂时期(1961~1995)(4)

为了保证矿上职工冬季能吃上新鲜蔬菜,根据矿区的安排,安装队的家属们在东村农副业基地建起了第一座玻璃温室。建玻璃温室时,为了节省吊装费,家属们在安装队指导员周仙桃的带领下,就用人搬肩扛的办法,把一根根十几米长的6寸管线扛到施工现场。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上玻璃钢时用的是6个毫米的小螺丝,戴上手套太笨,螺丝上不进去,家属们就脱掉手套干,一个个手指头都冻裂了出血,大家却全然不顾,保证了玻璃温室按时高效建成。70年代,独山子炼油厂每年在七八月份要进行一次设备大检修。周仙桃就带领安装队的家属们跟男同志们一样,不是爬高上低敷设、更换、焊接管线、阀门、清理管沟油污,就是爬上几十米高的塔顶检修、吊换、清洗、安装塔盘。七八月份,烈日酷暑,燥热难耐,头顶太阳晒,脚下钢板烤,不说干活,即便站一小会儿也会头晕眼花直流汗,但家属们依旧挥汗如雨地大干。大检修中,她们不但敢干蒸汽线、水线等普通管线的维修和焊接工作,也敢干高压高险的液化气线、瓦斯线的施工。安装队电焊工宋巧,如同她的名字一样,心灵手巧,靠着勤学苦练,掌握了一手焊接的绝活。经她的手焊出的焊件,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拍片检测,全部达到一级优质片(即没有夹渣、没有气孔,外观也没有咬边、焊馏,焊缝凸起,呈圆滑过渡、纹理细腻)。她不仅自己焊件水平高,还在家属队带出了众多的女弟子。

如果说工副业队的工作用“苦”和“累”来评定,那么农副业队在“苦”和“累”的同时,还要加一个“脏”字。

迟明红(原农副业公司养猪场场长、市局劳模),王祥梅(原农副业公司党总支书记),焦卫霞(原农副业公司党总支书记),张桂兰(原劳动服务公司党办宣传干事),夏曼荣(原劳动服务公司财务科副科长),张广爱(原劳动服务公司厂容队队长),皮永珍(原劳动服务公司生活队队长),这些当年奋战在农副业战线的家属工领军人物,说起农副业队那些艰辛的往事来,更是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1965年,23岁的迟明红参加了家属队工作。刚开始她分在卫生队掏挖厕所,打扫卫生。有时她们在粪坑底下干着活,上面就有人解手,双方少不了发生争执。后来她被分派去养鸡,1973年又转为养猪,这一干起来,十多年就再没离开过养猪场。从此,她把猪场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一心一意扑在养猪事业上。白天,她带着姐妹们喂猪、打扫猪舍、扛麻袋、搬卸粉碎饲料;晚上深夜两三点,又让丈夫陪伴,打着手电细心检查刚出生的一窝窝小猪仔。遇到母猪难产时,她就给母猪揉肚子助产,实在不行,就用手从猪肚子里往外掏,虽然又脏又臭的气味直冲脑门,但她不嫌脏臭。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每年小猪的成活率都在95%以上。为了让患脱肛病的临产母猪安全产仔,她积极配合兽医对脱肛母猪实施实验性的“缝肛”治疗,用药棉仔细擦洗净母猪粘稠的脓血和粪便后,用手一针针给母猪缝肛门。虽然腥臭刺鼻,身上也沾满污垢,但母猪得以安全分娩。每到冬季母猪产仔,她就和养猪场的姐妹们整夜地守在母猪旁,跪在地上给母猪接生,将小猪仔一个一个地擦干净,等到接生完站起来时,腿已僵得走不动路了。

王祥梅,1966年参加家属队工作,1976年调东村农副业基地。至此,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她和姐妹们开荒种菜;一入冬,大家就开始投入紧张的积肥工作,与拉羊粪、掏挖厕所结下了不解之缘。11月的山里已是白雪覆盖,寒气逼人,她和姐妹们就站在大卡车上,迎着寒风翻山越沟地找羊圈,拉上羊粪就坐在粪堆上又顶着寒风返回。一天几趟,许多人脸和手被冻皴裂,甚至落下了寒腿、关节炎。掏挖厕所时,大家在粪坑底下一干就是大半天,粪渣溅的满身、满脸。饿了,就在粪坑底下掏出身上带的苞谷面干馍馍来吃,根本顾不上脏和臭。那时候,为了多积肥,队上还给每个家属工下达了定额任务,家属们就提着小粪筐四处捡人粪和牲畜粪便。由于家属们成天挖厕所、捡粪便,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大粪的臭味,走到哪儿都遭人捂鼻躲闪,甚至连家人都嫌弃,不高兴。但她们没有在乎这些,她们在乎的是如何把农副业基地办好,让矿区各族职工群众吃上菜、吃上肉。生活队的家属工们则一心想着如何为倒班工人们服好务。厂里大检修,家属们就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一样,给工人们送茶水、送苦战饭,为车间工人们理发、洗衣服、修鞋等。

据老一代家属工们回忆,当时职工家庭收入都很低,孩子入不起托,家属工们不管是打土块的、烧红砖的、烧水泥的、盖房子的,还是掏挖厕所、打扫卫生、开荒种菜、养鸡养猪的,大家都是把孩子扔在家里,有老人的让老人带,没老人的就让家中大的孩子看护小的。有的实在没办法,就把孩子绑在床上,等收工回家,孩子哭哑了嗓子,床上屎尿一大片,母亲们没有一个不心疼得掉泪,但上工还是照常不停歇。家属工汪福萍,丈夫在厂里加班回不了家,她急于上工,就把幼小的孩子放床上用被子挡起来,结果孩子从床上爬到地下的火炉旁把胳膊烧坏,只好给孩子截了肢。至于孩子才两三个月大就扔在家里去上工的,甚至生完孩子未满月就上工干活的家属十分普遍。

那时候,虽然生活很清苦,口粮不够吃,工作条件也差,很少有休息日,工资又低,一天挣的工资最高不超过一元六角四分钱,但家属工们却都劲头十足,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怕苦、累、脏,甘愿作贡献的呢?

“俺们当时就是响应矿区党委的号召,开展工业学大庆,学习大庆家属‘五把铁锹闹革命’的精神,为支援炼油生产,改善职工生活,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当时就是这样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俺们,没有别的。”座谈中,老一代家属工们都直抒胸臆地表达出了这个共同的心声。

织出油城新彩虹

1983年2月,独山子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在原青年队基础上建立。由炼油厂副厂长赵德炯兼任该公司经理,王德欣任党总支书记,吐拉洪任副书记,陈佰祥、高学斋任副经理。公司设有运输、基建、安装、农业和生活服务等基层队。由于与家属管理站业务相通,同年11月,矿区党委决定,将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与家属管理站合并,组建成新的炼油厂劳动服务公司。

这一时期,公司开始试行“法人”经济制度,对所属队、厂(场)全面实行了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并在家属队伍中大力发展党员,加强党组织建设,树立劳模和“十佳”车间主任等先进典范。公司在原有基础上,又拓展出了公路队、特车队、小车队、手工业联社、木器加工油漆厂、食品加工厂、旱冰场、照像馆、小卖部、石油销售点和瓦斯液化气站等。建成了1400平方米的旱冰场和劳动服务公司办公楼。公司下设16个队、8个厂、76个核算单位。公司总人数近3000人,其中全民制职工100多人,家属2000多人,知青800多人。1986年,劳动服务公司由刘云初担任经理,公司进一步扩大,成立了所属建筑安装公司、农副业公司(下设三个农业队、鸡场、副业队)、运输队、矿容队和商店等。1987年,劳动服务公司开始步入炼化工业领域,建成了拥有五套生产装置的油品加工厂,以炼油厂的油品为原料,进行石油产品后续加工,生产润滑油(脂)、工业白油和道路沥青润滑油等10多种产品,年产值达到1200万元。

1988年,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兴华实业总公司,由刘云初任经理(1989年后由张孟接任经理),王德欣任党委书记。为了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积累,以解决集体职工(即家属工)的后顾之忧,刘云初提出公司要加快向工业化转变,得到公司党委和矿区党委的支持。

随后,公司即采取家属工集资、公司筹资等办法,筹资1850万元,继1987年建成油品厂后,又于1989年相继建成年产3000吨的石蜡厂和大型塑料厂,实现了“两年建三厂”的宏大目标。石蜡厂以炼油厂的蜡膏为原料,生产石蜡。塑料厂以炼油厂的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编织袋和塑料制品。同时,公司还于1988年建成了东湖公园,10月1日正式开园,为矿区各族职工群众提供了一个风光优美的休闲娱乐之地。1989年,公司又建成了矿区第一家印刷厂。

1994年,公司又建成碳素厂,用炼油厂的石油焦生产煅烧焦。1995年,公司在第三水源地开垦了第二农场。至此,兴华实业总公司已成为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6大门类80多个生产服务项目,安置了大批家属和待业青年,提高了职工家属的收入,并获得自治区“新疆工业百强企业第45名”,“新疆工业行业百强企业第一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工业系统明星企业”等称号。

到1996年,公司完成生产经营总值4.33亿元,生产聚丙烯1.4万吨、编织袋857万条、煅烧焦9400吨、各种油品4018吨、石蜡3928吨。全年生产蔬菜3706吨、鸡肉182吨、鸡蛋456吨、猪肉323吨。实现内部利润1160万元。

自1979年对全矿职工农副产品需求实行整体供应起,每年以低于市场50%的价格,给职工供应猪肉人均20公斤以上,最高达到35.4公斤(民族职工由矿区牧场另外供应牛羊肉),鸡肉人均12公斤,鸡蛋人均20公斤左右,最高达到48.4公斤,使矿区基本实现了肉、蛋、菜自给,不但丰富了职工生活,减轻了职工经济负担,同时也平抑了独山子市场物价。这一年,公司又相继建成了自动化屠宰场和内脂豆腐生产线,让各族群众吃上了“放心肉”“放心豆腐”。

从1993年起,当年创业的大批家属工开始陆续退休,公司专门成立了家属退休管理站,实行统一管理。家属工们在艰苦年代为发展炼油生产、服务矿区生活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油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她们,用昨日的青春、血汗,今日的白发、残躯,为油城换来了人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所能享受的一切。她们,是油城“最可敬的人”,被油城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油城母亲”。

“独山子的事,独山子人办”

“独山子的事,独山子人办!”这是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杨生汉的一句名言。1978年催化裂化装置建成投产后,独山子炼油厂的生产装置达到12套,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加工能力提高了,但在能耗、质量、环保、自动化等技术配套方面还不完备。为此,独山子炼油厂又从1979年9月开始,首先对常减压装置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借每年大检修机会进行施工,增加“一脱四注”系统(电脱盐,注氨、注碱、注水、注缓蚀剂)和烟气回收系统等,到1982年改造完成,节能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1985年大修时,对常减压装置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减压塔更换成6.4米的大塔,转油线直径更换成1米的大管线,同时调整了工艺流程,使装置原油加工能力提高到150万吨。

为使炼油装置配套完善,1980年8月,独山子炼油厂又开始兴建酮苯脱蜡装置,装置仍由炼油厂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经1年10个月的辛勤努力,于1981年12月28日建成试车,1982年10月正式投产。装置总投资1004万元,装置建成投产后的第二年全部还清银行贷款。酮苯脱蜡装置建成后,与原有的润滑油糠醛、白土精制和润滑油调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润滑油加工系统,为提高润滑油质量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此装置建成后,独山子炼油厂又新增加了石蜡品种,缓解了市场上对石蜡的迫切需求。

1983年,独山子炼油厂又开始筹建丙烷脱沥青装置,仍由本厂设计所设计,由本厂维修队、检修车间、钳工车间、电修车间、仪表车间等单位施工,再次体现了独山子人的自力更生精神。工程于1984年3月破土动工,1986年9月27日建成投产,投资总额612万元,半年内回收投资,每年增加销售收入2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提高了重质润滑油和特种沥青的质量。

1986年,炼油厂又开始动工兴建气体分馏、烷基化和聚丙烯3套装置。聚丙烯装置的建设是向化工方向转型的开始,这些生产装置仍是由本厂自己施工建设。参加施工的检修、钳工、电修、仪表等车间本来是“四修”单位,可是在独山子炼油厂早已打破了这种专业分工界线。他们在平时是维修,在大修时是主力,在建设新装置时又是骨干。还有维修人更是长年累月承担着各项自建装置的重担。

这一次次自力更生扩建项目,提高产能,壮大实力,完全体现了杨生汉厂长所说的“独山子的事,独山子人办”的内涵精神。杨生汉是继段振廷、王德华之后独山子炼油厂第14任厂长。他是独山子炼油厂任职时间最长、为独山子炼化工业突飞猛进发展作出贡献最为突出的领导之一。

1966年,朴实、刚毅的陕西农村后生杨生汉毕业于西安石油学院,1968年3月分配来独山子炼油厂。知识的滋养,实践的锻炼,各种困难与风险的考验,将他锤炼得果断挥洒,坚定成熟。

同类推荐
  • 与官员谈领导方法

    与官员谈领导方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矛盾的凸显期,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党面临着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培养,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与官员谈”系列,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谈”得轻松,又“谈”得明白,既“谈”得有高度、深度,也“谈”得管用、实用。
  •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本书主要讲述了邓小平的发展研究“发展是硬道理 邓小平发展观研究”。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本书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了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展现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剖析揭示了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摘要回顾了会计控制和工商企业内部控制。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
  • 穿越时空:痴情王爷现代妃

    穿越时空:痴情王爷现代妃

    她是21世纪引领潮流的新女性,是东方世家最受宠爱的女儿,是黑白两道都赋予盛名的金融巨子,也是索罗河第九百七十九代的守护者,就是这样集齐骄傲于一身的她,居然在一次被贼人追杀的情况下穿越了时空?这男人是什么情况?脑袋是被门夹了还是怎地?居然第一次见面就把她的吻、身子给抢了?还蛮横的不让她离开?就算这样,她居然一点都不生气,还有点沾沾自喜?他,是烈焰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烈王爷,第一次见面就被她妩媚多娇的模样与火爆难驯的脾气深深吸引,做出逾越的举止来。甘愿放下身段,说尽甜言蜜语,使尽手段…才使得她为他动了心,失了身…虽然他很确定自己对她的心意,最终也得偿所愿,但她却怎么也不愿意嫁给他?尤其是她居然说…
  • 重生逆袭医妃无情

    重生逆袭医妃无情

    前世为王牌特工的她,在一次任务当中被一个手榴弹带到了连史书都不曾出现的王朝。在这个以武为尊的王朝里,她竟穿越到一个草包身上.........
  • 错落三生:云殇

    错落三生:云殇

    慕国公主下嫁皇商,被合卺毒酒折磨了四年后,因为一场误会,由他亲自灌下毒药离世。三个月过去,她从西戎归来,忘却情爱,只为铲除君家朝廷中的势力。她统一江湖,暗中筹谋。在与他的合作被君家识穿后,她亲手将他的心剜下,献祭。与江湖朝廷的对弈中,步步为营,可惜一子错满盘皆输,她被朝廷的君家擒获,在武林大会上挑断筋脉,废去武功。他被秘法复活,失去记忆,却恨上她。武林大会上,出手相救,只为能亲手了结她,为过去的一切报仇。一次次的重逢,一次次的错过。当她背叛感情,背弃信念的那一刻,他是否真的忍心,看她死于万箭之下?
  • 造化仙宗系统

    造化仙宗系统

    五个在地球上生活的少年在修仙世界创立无敌宗门的故事。萧云天问:二弟有人又来挑衅了。肿么办?萧云天说:三弟快用你的我的世界系统附魔武器吧!萧云天叫:四弟,为什么你的系统可以炼丹炼器制符还可以布阵啊!萧云天叫到:五弟快点用你的资源系统把废丹废符练器失败品转化成宝丹宝符宝器吧!
  • 长阪坡刘备

    长阪坡刘备

    三国的故事,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中年刘备,在长阪坡丧师败军之地,重新崛起,桃园结义,一世兄弟千古不渝,卧龙凤雏,子龙不败,文长雄烈,千古风流,并世双雄数曹刘!
  • 伏妖记

    伏妖记

    天道茫茫,谁与争高?妖邪魍魉,岂有臣服?乾坤异动,少年何去何从?与天斗、与地斗、风云变幻,前途几何?
  • 小镇荡妇

    小镇荡妇

    一个少年的青春迷离,一段畸形的爱恋,青春是肉体汁水的迷情,还是上了发条的闹钟?
  • 何人知为谁

    何人知为谁

    若是未识我,何人知为谁?这是凌渊和汐音的故事。一剑缘起,一剑为情。魔天九重,白玉金火,他们在困侑的江湖与内心中浮沉,只愿不要,一错而过。
  • 冷血杀手穿越:废柴也倾城

    冷血杀手穿越:废柴也倾城

    她,21世纪冷血无情的杀手南宫无痕,代号帝歌,在最后一次任务中被害身亡.她,风云大陆第一世家的嫡出小姐南宫帝歌,母亲早亡,爹爹不疼,祖父不爱,又惨遭未婚夫未嫁先休,被庶出姐姐所害落水身亡.当懦弱胆小的她换成了冷血无情的她,又会在这片异世大陆中掀起怎样的风云?而在这片风起云涌的异世大陆中,谁主沉浮?谁又会与她一起笑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