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73400000012

第12章 症状成因之—偶然提醒

如果大家能够从那些案件中找出最基本的逻辑,就应该能够清楚地看到,案例在“表哥的笑”那个环节嘎然而止。

这个笑看似简单,不起眼。但正好就是要寻找的那一点致病因素。

这一点到底有何特殊?竟能牵一发动全身?

它又是如此的不起眼,以致不通过深入细致地分析,无从了解和关注。

患者也总是认为自己的病源异常强大,必定要经过极大力量地改变才能起效。

任何好转都被他们认为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因为这种好转来得太过简单。

这就是我要寻找的“偶然因素”和“外力作用”。

何谓“偶然”?

偶然就是随机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同样生在一种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格会有较大差异?有开朗和悲观之分?

同一种家庭背景,这是必然的。子女都必然经历的。

那么,什么是偶然呢?

那就是兄弟姐妹不一定都要经历的,随机发生的。

回到上例,当那个男孩的父母在争吵的时候,男孩并未知觉,依然自娱自乐地玩玩具。

在他的潜意识中,父母和他之间永远是有爱的,不可分离。

所以,如果父亲愤怒地踢开他的玩具,本能地反应就是敢于抗拒父亲。

抗拒过后,就会被淡忘。

这跟我前例中举的考100分的例子相关。

如果考不到100分,会很痛苦,焦虑;

如果放弃100分的理想,会变得无所谓和抑郁。

所以,只能无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转移注意力,消除焦虑;而又不放弃理想。

当没有考到100分的时候,本能地惊讶反应会抵消许多负面情绪。

同样的,过度依赖母性、强烈抵抗父性,会形成强迫;而放弃母性,又会抑郁。

所以只有无条件相信一定能战胜父亲的刚烈,才能转移注意,而又不背弃母亲。

只有一个人无条件地相信能够胜利,失败来临时,本能地意外反应才会显现出来,成功抗拒痛苦。

所以,如果按照这条道路,上例中的男孩如果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父亲愤怒一踢,自然的本能必定会爆发出相应地对抗。对抗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能的抗拒已经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男孩的本能在释放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极其隐秘而微妙的转折。

这个转折就是——表哥那若有所指的笑。

男孩在此之前,无条件的信任保持得很好!总是无条件相信父母的爱。

不管是他们相互的,还是对他的。

所以,当他的玩具突然被踢开,他第一想到的是表哥,而不是父亲。

正因为表哥那意味深长地笑,才使得他的本能反应产生了延迟,不知不觉退缩回去。

尽管已经知道是父亲踢的,但本能已经退回大部分,而没有继续释放。

可不要小看这简单的一笑。

就是这一笑,在今后成为他疾病康复地最强障碍之一。

这可以从他以后的心理看出:当他越接近成功时,越感觉仿佛有一种嘲笑会让他前功尽弃。

这种自毁成功几乎已成为他的一种宿命论。

这直接导致他宁愿先选择不成功,甚至自行前功尽弃,以免被前功尽弃的失落感所伤。

这就是上面所说的5%的致病因素。

仅仅是因为这一笑的作用。

同样的,当成功来临时,他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总觉得来得太简单。

正如心理疾患者认为心理好转来得太简单,肯定不真实,宁愿选择继续沉溺于心理病态中。至少这样不会让他太困惑。

无疑,这一笑实在太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转折作用却是巨大的。

正如人们常说的“蝴蝶效应”。

所以,人们在不了解一个心理疾患者为了一丁点事,而心情波动巨大时,常常报以教导和指责的口吻。

这是正常的。

但身为心理医生,如果不知道这一微妙的致病因素,就以说教的口吻去指导患者,效果也一定是不理想的。

因为这种由小及大的转折作用,并非凭空臆造。而是依据患者本身的心理历程。

就上例而言。

那个男孩在此事之后,对表哥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转折。

以前他对表哥是存在正常抗拒的,并不会讨好迎合他;也算是一个对立面。

但经历此事之后,他对表哥的评价过份夸大了。

可以从下面的一件小事中看出。

有一次,当他问表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谁?

表哥回答说:爱因斯坦。

就是这个简单的答案,以后让他莫名其妙地疯狂崇拜起爱因斯坦。

尽管他根本不了解爱因斯坦及他的理论。

如果有人否定爱因斯坦的理论,他必定如临大敌,拼命维护,直至产生强迫和抑郁情绪。

这种偶像的作用极其强大。

当他的偶像的形象突然改变,比如由积极转变化消极时,对他的打击是致命的,竟能使患者感同身受,也由积极转换为消极。

当然,偶像的影响并非问题根源,根源只在于那个偶然的提醒,使得他的心理能量转移粘附到偶像上来。

这就和前面举的例子一般:为了追求所爱的人,宁愿去挖掘、迷恋她的阴暗面。达到一种“退行满足”。

如果说这种雷同还有待考证,那么,当他偶像的地位突然被另一人危胁时,他竟然有可能极其隐秘地把感情转移到那个对立面上;转而移情别恋,崇拜起当初抗拒的那个人。

这种转换就正好验证了这种雷同同出一辙。

如果把危胁偶像地位的人当成阴暗面,把偶像当成积极面。

患者有可能总是在积极与阴暗面之间反复转换。当阴暗面影响积极面时,他有可能莫名其妙地转移到阴暗面。

这就是前面说的,某善良男子追求一个女孩,可那女孩却偏偏喜欢坏坏的男生。

为了令她自责与反省,他选择自暴自弃,投奔到曾经抗拒的对立阴暗面。这就是“退行满足”。

这似乎是老话重谈,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但是,仅仅停留在“退行满足”这个概念上,那是远远不够的。

具体来说,“退行满足”与“偶像崇拜”、“爱的过高估价”有关。这两点已紧密联系起来,无需多言。

也知道是因为“偶然提醒”,才会让一个人对某个人过高地估价,而对自己极度贬低,不得不寻找对方的阴暗面,并想要去帮她解决,才能获得对方的爱。这就是所谓的“退行满足”。

联系起来看,似乎知道了症状的根源就是“偶然提醒”,只要克服它,回到提醒前的状态,症状就不复存在。

而被提醒前的状态,不难看出,就是“无条件相信”。

也就是说,当患者再次面对生活时,他只需保持这种无条件自信,症状根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回到现实中,患者的信心确实大增,这是毋容置疑的。

但是,这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还存在那个5%的致病因素。

信心并没有回复到真正的无条件,还是有顾虑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从不适应,到慢慢地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克服许多心理障碍,学会开玩笑、学会找话题、学会妙语应答……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

但是,当他的同事突然话锋一转,挑出他的某个缺陷来说。他便无所适从、惊慌失措了,下意识地选择逃避这种负面评价。因为他害怕仅仅因为这一点缺陷,破坏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人际关系。

更进一步说,他是无法找到一种语言或者心理状态来应对这种缺陷的评价。

这就是上一节所说的:因为对"美中不足"的刻意规避.

不可否认,他通过心理分析,恢复了许多积极的、美好的心态.获得了别人一致好评.

但是,他无法容忍因为"美中不足"的一点缺陷,而导致前功尽弃.

这似乎又回到了患者身上常见的"完美主义".

难道所有的心理分析全是白费?

如果这样理解也是正常的,但不妨沉下心来,也许会有新的理解.

因为通过心理分析,他从客观上淡化了曾经许多过分完美的理想.只是还差一点缺陷,无法接受.

就像一个人从深水中逃生,努力往上游,游了99米高,但是最后一米却受到了阻碍.

如果不能突破那1米,前面的99米确实是白费心机.但在他仍然有气息的情况下,你能否定那99米的价值吗?

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还有突破的希望.

简单来说:这还是一个量与质的问题.

在量变受阻,却没有彻底停止之前,就不能断言无法质变.

在游的过程中,他会感觉压强的不断减小,身体会相对舒服.

他甚至有一种错觉认为已经露出水面.

这是因为他遗失了在水面的那种感觉,那种记忆.

此例也许不够严密,但大致如此.

这也是为何心理分析总是给患者一种"已经康复"的错觉,是因为他遗失了真正的健康是种什么感觉的记忆.

治疗就是一个记忆的恢复过程.

从记忆的角度来说,他恢复了95%的记忆来应对负面评价,但还有5%的记忆无法找回,只能选择逃避。

而偏偏是这5%的记忆遗失,很有可能让他那95%的康复前功尽弃。

这种过早的“见好就收”,还会导致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迷狂性心理障碍。

就像一个人,对一件事非常好奇,不断询问别人此事的进展;每询问一句,他都能获得一种满足。

但是,当询问中突然遇到一个敏感点,他只能生硬地选择压制这种好奇心,立即停止询问,满足于当下得到的答案。

这与纯真的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心态相背离。

但恰恰是这种纯真的好奇心,才是健康人群所拥有的。

强行中止这种好奇,只会自绝快乐,还会导致自己潜意识的迂回满足——不断在脑海中循环一件事的进展,无穷无尽。

现在对这种病态心理作出批评,鼓励他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还为时过早。

心理分析的步伐非常严格,在没有完全了解患者的顾虑之前,批评和建议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现在要做的就是还原这5%的记忆到底是什么。

前面说过,这5%跟“偶然提醒”相关。但并不能代表这5%就是“偶然提醒”。

下面就具体阐述这5%的记忆。

同类推荐
  • 行走的影子

    行走的影子

    京郊一个姓陈的鱼塘老板请过老莫一次。陈老板虽是养鱼的,气度却不凡。穿西装、扎领带,开着私家小轿车,据说还养了一个大学生情人。那天喝的是酒鬼,老莫嘴上说喝不惯,肚里却受用。老莫喝了不少,舌头硬得轮胎一样。仗着酒壮胆,老莫问陈老板养情人的事,陈老板笑而不答。他把老莫送回宾馆,拍着老莫的肩说,该出手时就出手,你有我有大家有。老莫还没回过味来,陈老板已带门离去。
  • 一粒沙的梦想

    一粒沙的梦想

    “是你带来了春天”。契诃夫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是的,无论大狗小狗,还是哈巴狗土狗,都有叫的权利,最关键的乃是,是否是用上帝给你的声音。在这里,我直接把“上帝给你的声音”理解为“真情实感”的表达,也许,这不该会有大的谬误。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出自罗丹《遗嘱》)苏珊·朗格也说过,“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直觉形式。”(出自《艺术问题》)那么,诗歌作为文学艺术桂冠之上的珍珠,其对情感的重视就不言而喻了。情感表达的真挚和炽烈,这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主要特征。
  • 圣诞传说

    圣诞传说

    还无法反应过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已经朝他逼近。原本应该躺在床上的小孩,正揉着睡眼靠近他。”可恶!”骷髅SANTA发动“死”,黑色能量逐渐从体内涌出,聚集在掌上。终于形成一定程度的体积,骷髅SANTA马上将那能量朝小孩投去。
  • 那时花开闻香醉

    那时花开闻香醉

    18岁的农村姑娘尤颖青春貌美,独爱荷花清香。20岁的城里小子游勇内向沉默,却家有一莲花池塘。为了让自己每天都能闻见荷香,尤颖找上了同住一条街的游勇……那时花开,闻香醉。待回首——他们,爱过吗?
  • 魔职天下

    魔职天下

    雄伟血燕独子回,纤弱暗伤以入悲。”它们已经不可能回来了,纤弱死了雄伟的心恐怕也只有报仇和怨恨我当年放在它们家中的两只年幼的麻雀吧。
热门推荐
  • 神冥圣仙

    神冥圣仙

    血液混乱,大陆战争,三族争霸,战争频发,为了生存,无意间成为了救世主,一鸣惊人!
  • 重生之游戏都市

    重生之游戏都市

    作为一个品格高尚又崇尚自由的三好杀手,杨陌却在逃亡路上被雷劈了,还好老天还是有眼的,总算是没劈死,还劈到了小时候。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杨陌同学认识了神经大条的唐小猫同学,即将被拆除的孤儿院让两人踏上了流浪的旅途。面瘫的日本家族大小姐,命运多舛的京城小家族女孩,她们将会以怎样的形式与主角邂逅,命运的齿轮又会发生怎样的交错。流浪的路途上还会出现怎样形形色色的人?这是一个老练的小男孩和稚嫩的小女孩一起成长的故事……
  • 风起山海

    风起山海

    一个追求自由的小子,凭借自身的机智天赋,掌控无尽荒力,驾驭山海百兽,驰骋天下。
  •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华积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死亡之界限

    死亡之界限

    活着与死亡之间,死亡界限!在这里,你会明白什么是活着,什么是真正的死亡恐怖
  •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优秀的职业品质,是所有的职业人士都应遵从的基本价值观。本书围绕“干一行爱一行”这一核心主题,深入阐述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的4种表现:珍惜工作、尊重职业、坚守事业、忠诚企业。同时,详细解读了如何才能干一行爱一行,即需要通过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超一行拾阶而上、逐层递进,从而将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变成实务。
  • 滟夫人:色遍天下
  • 后山谈丛

    后山谈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邪王宠妃:妖娆三小姐

    一纸休书,她成弃妇!十年之前,她是天造之才,享受众人仰望。十年之后,她沦落为废材,受尽众人欺辱!父母的冷漠,兄妹的残酷,未婚夫的无情,使她被迫离家出走。她,不甘!铁了心的,逆转苍穹!发誓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 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