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6400000043

第43章 证管风云:把市场还给市场(9)

最初的报道显示戴立宁失败了。以《自由时报》为例,12月17日,该报以《外资公听会央行、证管会两极交火》为题进行介绍,副题是:两派人马唇枪舌剑,双方互指行政流程疏失,戴立宁发言最多,部分学者“听不下去”离席,证管会代表许嘉栋临场“倒戈”。

文中的内容写道,“央行”与证管会合办的外资公听会由戴立宁及“央行”外汇局局长张宝熙主持。但戴立宁的强势风格令人不快。“由于证管会主委戴立宁的强势作风及能言善道,全场中戴主委发言的时间占去许多,最后‘央行’部分前来旁听的官员纷纷不想听下去而离席;代表‘央行’发言的与会学者‘中央研究院’院士陈昭南,可能也因为受不了戴立宁的强悍而频频离席出去抽烟,后半场陈院士干脆都不进场了。”

此外,代表证管会发言的学者许嘉栋则因为也被“央行”邀请代表发言,只是因为先被证管会邀走,而出现立场倒戈,最后立场倾向于央行的态度。

还有媒体报道了两位主持人——戴立宁和“央行”外汇局局长张宝熙之间的战争。①

昨天上午会议原本由戴立宁与张宝熙担任双边主持人,但戴立宁一开头就以外资专案小组召集人身份抢做“唯一主持人”,全场由戴立宁掌控;不过“中央银行”也有备而来,一场开放外资唇舌之战就此展开。

首先,双方就引经据典相互嘲讽。戴立宁以苏东坡词做开场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暗讽“央行”当局者迷,对外资无法跳脱自身立场。

张宝熙引用《资治通鉴》拐弯抹角回道:“小人有欲,轻虑浅谋,徒见其利,不顾其害。”张宝熙还以棋法为喻,指出开放外资必须“谋定而后动”,卒子只能进不能退,开放外资只能放不能收。

会议进入实质讨论,但戴立宁仍利用主持人之便,频频发表看法,并解释证管会立场。张宝熙数度企图打断戴立宁发言,抢按麦克风插话,“主持人应少说话,多听学者宝贵意见”;但戴立宁则毫不客气说,“请尊重主持人”、“请不要打断我的话”,张宝熙当时气结。

……

由于证管会主委戴立宁主持风格过于强势,多次打断学者发言,张宝熙在11时30分要求立刻结束会议;但戴立宁坚持让所有学者都发言,并说“张局长可先离席”、“行政官员要到12点半才下班”。会后张宝熙表示,“中央银行”不再举办类似讨论会或公听会。

就在人们以为证管会已经输了,戴立宁应该为没有礼貌而感到羞愧的时候,另一种声音却传了出来并逐渐占了上风,这次是支持戴立宁的。一份报道指出:部分出席的学者事先准备功夫做得不够,发言没有交集,甚至有学者迟到早退,还有学者满脸通红、一脸酒醉微醺未醒的模样出席。外界因而批评“央行”并不重视此次公听会。

另外,关于戴立宁与张宝熙的过节也有了另一个版本:

由于戴立宁在主持会议时,数度被外汇局局长张宝熙打断谈话,张宝熙甚至擅自宣布提前散会,戴立宁认为他是会议召集人,外人不应搅乱会议进程,所以他才不客气对张宝熙说“张局长有事先行离开,我们会议继续”等话,是张宝熙先对他不礼貌。

为什么最初媒体选择了支持“央行”,后来则逐渐偏向戴立宁?答案是:记者条线之故。

由于公听会在“央行”举行,参加的记者大部分都是“央行”所请、跑“央行”条线的记者。这些记者由于日日与“央行”接触,观点上多偏向“央行”,也不敢得罪“央行”,所以报出的新闻多站在“央行”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但随着事情的沉淀,开会的过程也逐渐为人所知。这时戴立宁还采取了一个非常规的措施,由于公听会现场都录了像,戴立宁将录像带交给了一家不大的、专门报道财经的电视台——非凡电视台。当时台湾股市只在上午开市,财经电视台上午跟踪报道股市状况,下午和晚上则急需节目来填充时间。非凡电视台拿到录像带后,在两三天时间内每天三次重复播放这次公听会的实况,使得人们更加了解了双方争执的背景,也看到了现场的情况。

在现场,戴立宁和证管会邀请的学者们还是阐述了开放宜早不宜迟的观点。证管会甚至还拿出了内部的评估报告,报告指出:

1.外资必定利润优先,所以,影响外资最主要的因素是投资报酬率。

2.就算限制外资额度,只要岛内股市有利可图,外资还是会通过各种地下管道流入台湾股市。这样,不但在国际间落人口实,还让本来容易管理的外资变成了非法,更难监管。

3.台湾经常账户顺差正逐渐减少,而资本账户逆差则逐年扩大,二者相抵,使得“央行”外汇储备余额变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扩大开放外资额度,还不至于对汇率、货币供给以及物价产生太大的冲击。

4.对于因国际短期性资金进出所引起的汇率波动,岛内厂商若能够利用外币期货避险功能,则对岛内厂商冲击将更小。

而为了实现开放,戴立宁认为“央行”已经成了绕不过去的障碍。

不仅是额度问题,7月份,梁国树曾经说“央行”不再严格审核每一笔外资申请,可实际情况呢?戴立宁的抱怨透露了实情,他指出,“央行”审核外资申请案,平均一件需要61天才有回音,而证管会1994年4月30日送审的一件申请案,过了229天,还是没有回音,压在“央行”手中的案子还有30件。长此以往,证管会干脆贴个条子告诉外资不要申请了,反正申请也批不下来,白白让人取笑台湾。

但如果人们因此得出证管会获胜的结论,那么,他们又错了。

虽然从舆论上,戴立宁又逐渐占了上风。但他还是失败者。因为“央行”坚持在公听会上不下结论,在公听会之后,除了表示不再举行新的公听会,同时又把这项议题塞入了它缓慢的审核进程,不知何时才有结果。

戴立宁在辩论上占了上风,但在操作上却受制于人,处于下风。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这件事情还会继续拖下去、无疾而终的时候,转机却来了,并且以戴立宁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次的转机来自于当时的执政党——国民党高层,他们决定支持戴立宁。

高层出手了

关于国民党高层的支持,还要追溯到1994年8月3日,戴立宁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作的一次报告。

当时台湾虽然已经开放党禁进入了选举政治,但由于国民党是执政党,因此,许多政策仍然是由国民党内部作决定,然后交给行政机关执行。国民党内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两年开一次,闭会期间代行职权的是“中央委员会”,而真正的执行机构则是“中央常务委员会”。这个常务机构负责制定政策方向,因此,具有极高的话语权。

8月3日,在“中央银行”与证管会召开公听会进行辩论的4个月之前,戴立宁在国民党“中常会”作了名为《透视证券市场——问题与对策》的报告。这篇报告在本章的开头已经引用过了。

由于国民党等级体系森严,戴立宁只属于三级主管,很难有机会去“中常会”作报告。但他大刀阔斧的改革显然引起了执政党的兴趣,同时,由于当年年底有选举,股市的兴衰影响着选票,这时是执政党最有心搞好股市、推动改革的时候。

戴立宁的报告并非完全针对开放外资,而是针对整个台湾股市的现状。他提到,台湾股市已经不是一个投机市场,而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股市的确存在很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股市还是浅碟形市场,容易操纵。台湾股市有四大特征:交易热、价位高、结构脆、波动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保证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加大股票供给和资金,扩大市场规模。在需求面,一方面是扩大发行市场,另一方面要再造柜台市场,还需要加大创新金融产品(衍生性商品)。而在供给面,则需要将储蓄引入股市,同时加大对外资的开放程度。

由于当时正在和“央行”争论外资开放问题,戴立宁在这方面多谈了几句,给委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戴立宁汇报完毕,由于他提到了台湾股市的四大特征,其中有交易热、价位高,于是台湾股市应声下跌了156点,以至于他有点儿哭笑不得,连忙澄清说报告的内容不是针对具体的点位,而是说明问题。

戴立宁以为此事已经告一段落,不想,在与“央行”的公听会开过4个月后,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也做出了正式决议,委员们几乎全部支持戴立宁的开放外资构想,这个决议交给了国民党“中央党部”,并最终要求“中央银行”提出开放外资的方案。

由于决议的时间恰好在辩论之后,这件事情使得戴立宁颇为得意,以为打胜了一仗。望着他满面春风的笑容,媒体也纷纷猜测他又去“中常会”作了一次报告。戴立宁否认了再次报告的说法,但承认曾经和党内高层俞国华、郭婉容等人交换意见。无疑,他已经胜券在握了。

1995年2月8日,台湾“中央银行”宣布,取消QFII投资总额的限制。结局比戴立宁预料得还彻底。

3月,梁国树因病辞职,并于当年7月去世。这位学者官员对于经济持比较开放的态度,但由于处于“中央银行”较保守的环境中,与戴立宁的主张形成了冲突。

在整个事件中,值得称道的还有戴立宁和“财政部”部长林振国的关系。外界时常传出证管会要升级直属“行政院”,脱离“财政部”的消息,并传说戴立宁也支持此方案。这样的传闻也因为戴立宁对“财政部”的态度而传得更加厉害。一旦有证券方面的问题,戴立宁坚持由证管会做决策,坚持证管会就是直接管理机构,不需要台湾“财政部”做决定,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在公听会辩论中,林振国全程参加,却始终作为旁观者,即便有人要把他拉入局中,戴立宁也力主将他排在外。但公听会结束后,林振国立即表示支持戴立宁改造股市的设想。双方的配合天衣无缝,显示出两位曾经联手处理过“十信事件”的人之间的默契。

台湾开放QFII投资后,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也印证了戴立宁的说法:即便有千百个理由,真实的理由只有一个——监管者不想做,怕麻烦。

如今,中国大陆的股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台湾股市的四大特征交易热、价位高、结构脆、波动大,在大陆股市身上也都有所反应。与台湾一样,不开放外资的理由也有千千万,如地区安全、通货膨胀,但真实的理由,或许也只是那一个而已。

洪福事件

交割制度改革

除了为改善股市结构,从供求两方面加深股市而进行的改革(如改变增资案的规则、再造柜台市场、开放QFII投资额度等)之外,戴立宁还进行了一系列保护投资人的改革。包括改变上市审议制度、建立证券投资人保护基金等。

1993年11月5日,为了保证上市审议的公平和公正,戴立宁设计了一套颇为复杂的上市审议制度。这个制度的核心是上市审议委员会,戴立宁大幅扩充了上市审议委员会,将其成员从29人扩充到了75人(后又扩充到90人),且多为业内的学术专家,并将专家按照专业分为财务、会计、审计、经济、产业、法律6个小组。当审议上市申请时,从6个小组中抽签选出15人组成审议小组,由于每个审议小组的成员都不相同,且是随机抽取的,加上一定的回避制度,就避免了攀人情和关说的可能性,也保证了上市的公正,从而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至于1994年1月1日成立的证券投资人保护基金,更是直接保护投资人的措施。该基金由各证券公司出钱,一旦投资人因为金融弊案产生了损失,则由证券投资人保护基金先行赔付,再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人的问题。

除此之外,戴立宁还设立了证券观测站,让其负责信息披露,甚至包括基金的持股情况等,供投资人参考。在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当时,设立证券观测站是股市走向透明的重要步骤。

戴立宁还针对基金进行了改造。当时台湾的基金大多数是封闭式基金,在基金的章程中往往设有一个条款:一旦基金的净值跌掉20%,就可以召开投资人大会,将基金改成开放式基金。这样的条款是为了保护投资人而设定的,因为基金折价过多,投资者想撤出时,却往往卖不出去,而封闭式基金又无法赎回,其利益遭到基金经理的强行绑架。改成开放式后,投资人可以随时撤出投资。

但封闭式基金一旦改成开放式,对基金经理的压力却陡增。因此,基金管理者往往想尽一切办法阻挠投资人大会的投票,甚至会选择偏远的地区开会,使得投资人无法到场。戴立宁看到这种情况,推行一旦封闭式基金折价符合标准即强行改成开放式的制度,从而使投资人不再因为基金经理的阻挠而无法撤回投资。

在剩余的措施中,最有影响的,还是戴立宁对股市交割制度的改造。这包括开放当日冲销,以及实行款券划拨。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巨型的违约交割案——洪福案。

“洪福案”的发生差点儿让戴立宁下台,却又给了他进一步改造股市的机会,借力打力实现了全面款券划拨。

关于“洪福案”和交割制度改革,还需要从台湾的股市交割制度发展谈起。

①李莉珩,《外资公听会激烈交火 全无交集》,《联合报》第3版,1994年12月17日。

同类推荐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全书(第九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在图书馆遇见南怀瑾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如何在国学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找寻精神家园?当代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风趣的解读,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阐释了复杂深奥的智慧和哲理,为青少年理解国学的人生真谛打开了大门。本书汇集了南怀瑾对于《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周易》以及禅理的讲解,集合了儒、释、道、易四家的思想精粹,读来仿佛含英咀华,口舌留香。书中的智慧值得青少年受用一生!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妃常麻烦:王爷,你休了我吧

    她只是去买个包子而已,竟然会被狗追的坠楼,好吧,她倒霉她认了!坠楼之后,她就发现自己穿了,OK,穿就穿了吧!总比被摔得血肉模糊,半身不遂的好啊!但是能不能给她换个出场方式啊,怎么能直接从人家的房顶上砸下去呐~~~害的她刚穿过去就变成了一个债奴,这也太强悍了吧!“儿啊,娘总算找到你了啊!”这是什么情况,突然冒出了一双爹娘,还硬说她是她的现任债主,那个跟笑面狐狸一样的王爷,从小就预约了的王妃,骗人的吧?“烟儿,过来,我们该入洞房了”一脸微笑的向她伸出了手,猛摇头,她不要啊,王爷,您别客气,直接给她一封休书就OK!她挺得住...“非烟,跟我走”深情的他走了过来,不是吧,你没听过,哥哥妻弟弟不可欺这句名言吗?“凝儿,你真的不记得律哥哥了吗?”一双满是悲痛的眼睛,凝望着她,这真的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教教主嘛,她要怎么跟他解释啊!苍天啊,她惹不起,她跑总可以吧......
  • 邪王追妻:盛宠逆天妃

    邪王追妻:盛宠逆天妃

    她,现代第一冷血杀手………不过睡了个觉而已嘛,特么的招谁惹谁了竟然穿越了!!!而且偏偏还是个废材……………老天你玩我吧!哼╭(╯^╰)╮看她现代第一杀手如何在这异世混的风生水起…………一大把神兽求着和她契约,神级宝典用来垫桌底…………过的好不逍遥可是谁来告诉我………这个妖孽又是谁,别挡着她看美男,某男厚颜无耻道:“娘子以后你只能看我一个人,谁敢进你三尺之内我就让他挫骨扬灰…………
  •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老魔

    太上老魔

    新书《不周》发布,欢迎拜读,这次绝不太监!上古夸父逐日,刑天独舞,伏羲封禅泰山之巅先秦大禹治水,姜太公封神,秦皇求长生不老药。然而亡秦之后,楚汉争霸,神圣不显,世间再无仙人。以下是本书读者群,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出来。221480036
  • 穿堂风

    穿堂风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 上古白狐传

    上古白狐传

    她是神界之主,站在世界顶端。绝世佳人,洒脱随和。他是神族战神,避世千百万年。绝代风华,冷漠至极。身为神界之主的她,个性太淡漠,对他有了不知名的情愫,却不愿说,不敢信。而他,早在许久以前就已有恋侣,对她,是自己都不懂的想法。神魔之战打响,他们会如何?六界动荡,天地将倒转,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白狐传》第二部带你看神族虐恋。
  • 胖妞逆袭:仙花朵朵开

    胖妞逆袭:仙花朵朵开

    现代模特穿越成小胖妞修仙是为了减肥夺宝是为了驻颜长生大道,漫漫无情就这么一直美下去。
  •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盛世嫡女:一品皇后不可欺

    大晋深宫,多少人心算尽,只为君王一顾。初见漫雪纷纷,她一舞名动,他一见钟情。再见美人入怀,他眼底波澜,她朝暮有幸。红墙内外,楼阁深重,都说人心难测,可人心又如何?她言笑晏晏,叹山河入梦,不过阖手繁华,覆掌枯骨。人间不老,怅然离魂,皆知帝王无端,可无端亦有端,他眸色深深,簪桃花入袖,只想盼那人一回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