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6400000045

第45章 证管风云:把市场还给市场(11)

然而,翁大铭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台湾股市已经相对开放、透明了很多,戴立宁还制定了新的监视制度,并针对华国饭店股票发出了几十次预警信息。这种情况下,圈和养两个阶段是可以做,但是套的阶段却不好做了。在养的阶段,股票都进了翁大铭的手,但套的阶段却没人愿意接手,最终变成了翁大铭自己炒作,他自己“不亦乐乎”,跟进的人却不多。这就像自己不停地吹泡泡一样,吹得越大,越容易破灭,并且一旦资金耗光,必破无疑。

而这时,台湾股市采取的另一个新制度对此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最终让翁大铭栽了大跟头。这个制度就是“自保条款”。

以前违约交割案爆发的时候,由于买方违约交割不付钱,卖股票的一方虽然把股票卖出了,却拿不到钱。这时,为了维持股市的正常运转,证交所只能自己出钱给卖方,最终承担损失的是交易所。

“厚生案”发生后,交易所因此亏了一大笔钱,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时交易所再出现损失,交易所制定了自保条款,规定再次出现违约交割时,交易所可以把疑似有问题的交易都冻结起来,一一进行排查,将没有问题的交易放行,将有问题的交易直接否决。这样,损失将会由股票炒手承担,而交易所就避免了损失。

该自保条款于199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成了翁大铭炒作华国饭店股票崩盘的导火索。

在自保条款颁布之前,翁大铭向他的金主借了很多丙种贷款,在自保条款通过后,这些金主害怕一旦华国饭店股票崩盘,交易所动用自保条款,会造成自己血本无归。所以,在自保条款即将实施之前,纷纷要求抽资走人。

翁大铭无奈,只得与金主进行了谈判。他威胁金主们不要撤资,并表示,如果金主撤资,华国饭店股票一定会崩盘,交易所一定会动用自保条款;动用自保条款时,金主们的资金还没有撤完,势必会导致很大的损失。如果金主不撤资,翁大铭表示将把公司向金主们借的钱,用自己的私人支票作担保,担保以后一定还钱。

然而有的金主并没有接受翁大铭的威胁,谈判破裂了。这也使得翁大铭再也无力支撑高昂的股价。

1994年10月5日,华国饭店股票发生了巨额的违约交割。从金额上讲,此次违约交割的影响小于“厚生案”,但也达58亿元新台币。

“洪福案”的爆发,使得新生的自保条款受到了考验。

平心而论,自保条款也是有代价的。如果要动用自保条款,交易所首先要将华国饭店股票交易中疑似炒作的部分(合理怀疑)暂停下来,进行查证,只有查证清楚,才能允许没有问题的华国饭店股票交易继续。这意味着不管是有问题的,还是无辜的投资者,只要交易了华国饭店股票,都有可能被随时暂停。

在“洪福案”中,有4个角色值得注意。一是证交所,二是翁大铭代表的股票炒手,三是翁大铭丙种贷款的金主,四是其余无辜的投资华国饭店股票的人,不妨称之为善意投资者。

如果动用自保条款,证交所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证,金主们由于股票无法交易,将无法拿回贷款,成为受害者之一。善意投资人本来是局外的,但由于交易所扣押交易时,无法区分善意和恶意,他们也将受到波及。

如果不动用自保条款,证交所将承担损失。而金主和善意投资人则都将因为股票交易的正常进行而得益。

至于翁大铭,不管是否使用自保条款,他都是一个失败者,将受到法律上的追究。动用自保条款并不能使他的日子更难过,不动用也无法使他更好过。

因此,动不动用自保条款,就成了管理者不得不做的选择题。

10月5日下午,台湾证交所总经理林孝达给戴立宁打了电话,戴立宁恰好有事外出,没接电话,他回到办公室,回拨给林孝达。下午5点50分左右,两人进行了谈话。林孝达询问戴立宁,是否使用自保条款。

戴立宁询问:“如果动用,善意投资人的利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他们的钱款是否安全?”

林孝达表示,合理怀疑的一切交割都将暂停,款券都会被置留,交易所无法区分善意和恶意。

戴立宁再问:“如果采用自保条款,能够置留的金额大约是多少?”他得到的回答是8亿~13亿元新台币。

戴立宁建议道:“如果你问我,我的建议是不动用自保条款。”

林孝达听从了戴立宁的建议。

事后,“立法院”、媒体、公众纷纷质疑戴立宁的决定。他为自己辩解说,根据后来的统计,如果动用自保条款,那么反而会造成70亿元的违约,如果不动用,违约金额最后结算出是58亿元。从金额上讲,不动用自保条款损失更小,从法理上,也可以不伤及无辜。他所作的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他还认为,自保条款有巨大的漏洞,根植于台湾的交易制度之中。根据T+2的交割制度,在T+1天时,投资人已经将股票交给了券商,但是拿不到钱,只能从券商那儿拿到一张第二天才能取款的支票。如果动用了自保条款,那么第二天善意投资人去取钱时,会取不出钱来发生跳票。由于台湾信用交易比例过高,这样的跳票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一系列的跳票,波及更大的范围。

人们对戴立宁的质疑除了不动用自保条款之外,还包括:为什么没有尽早发现华国饭店股票的问题,一直到等它爆掉才作事后处理?

而事实却是,证管会一直在处理,奈何没有充足的弹药。在“洪福案”发生的前一年,1993年8月5日,证管会已经发现了华国饭店股票炒作问题,但证管会没有司法调查权,只能将材料汇总,移送给了台北地检署,请求地检署起诉涉嫌炒作的人,但11月23日,地检署做出了不起诉的决定。1994年5月18日,证管会再次将华国饭店股票炒作案移交给调查局,希望能够搜集更多的材料,从5月18日到7月21日,先后移交5次。

可以说,华国饭店股票是在证管会的眼皮底下爆掉的,证管会由于缺乏司法调查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出问题,并在出问题之后做善后工作。

不过,证管会除了移交司法机关外,还对华国饭店股票交易异常现象对外发出了38次警示,起到了警示投资者的作用。这也是翁大铭炒作失败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反映了,台湾的股市虽然仍浮躁,却开始走向理性。

由于戴立宁在复华投资信托上市问题上被几位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盯住了,他们也借助这个事件对戴立宁施加了压力。

关于台湾“立法委员”动用立法权干预行政的问题,“立法院”对证管会的干涉是个不错的例子。1994年5月,证管会正在推动新的证交税法修正,修正案最终需要进入“立法院”进行审议,这时,十几个“华隆立委”立即行动起来向证管会施压,他们开出的条件是:如果新证交税法要获得通过,证管会必须暂时推迟新的监视制度。新版的监视制度是戴立宁为了遏制股票炒作而制定的,对翁大铭和华隆集团不利,在“立法院”的压力下,证管会只得将监视制度推迟一个月,给了翁大铭喘息的时间。

“洪福案”一爆破,另一波“立法委员”又来了,这次出面的是民进党的“立委”许添财、沈富雄和黄昭辉,他们认为戴立宁和林振国在处理“洪福案”时有失职行为,应该下台。这时,股市恰好处于“洪福案”之后的大跌之中,三天内下降了1000多点,且每天都会有新的谣言出现。借助这样的时机,“立委”们认为,不使用自保条款涉嫌图利少数人,是证管会早期没有防止弊案的发生。

“我不辞职!”戴立宁在质询会上表示。他认为自己的处理没有问题,没有人比自己处理得更好。针对没有司法调查权问题、无法防止弊案,他甚至举例说,证管会既打苍蝇,也打老虎,但是不能只给证管会一个苍蝇拍去打老虎。

他表示,如果“立委”让他负责,“我当然会负责,但是,‘立委’要告诉我要负什么责任……我不会被打倒,亦不会向部长提出辞呈”。①

他知道这时候必须坚持和发声,并且和林振国划清界限以免牵连对方。他的呼声也得到了老上级们的支持,前部长陆润康表示了对戴立宁的理解;前部长王建煊此时正在担任“立法委员”,虽然两人性格相异,但也站出来表示,如果是他担任部长,也会支持戴立宁的决定。

而一年前,曾经要求戴立宁下台的股民们也行动了起来,这次,他们不是反对,而是给戴立宁送来了花篮。

在股市大跌之后,戴立宁曾经做出了至今他都没有想明白对错的举动。

对于“洪福案”之后股市出现大跌这个现象,他认为,实际上当时弊案已经处理完毕,且影响有限,这时股市的大跌更多反映的是股民的心理层面,与事实及基本面无关。

台湾证管会回答媒体“管理证券市场炒作有责无权”询问后,报纸刊登的一张图片,意为“不要只给我苍蝇拍打老虎!”

到底股市下跌时,监管机构是不是应该救市?按照他一贯的看法,不应该。但这次,他却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给证券自营商们打了电话,表示自营商作为一个做市商,这个时候正是该有所作为的时候。自营商们也很配合,在它们的努力下,股市止跌并开始翻红。

对于戴立宁的电话,即便现在他都没想明白对错,但当时股民们却欢欣雀跃。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决定不动用自保条款,保护了善意投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电话救市。戴立宁已经从一年前的魔鬼变成了一年后的英雄。证管会的门前摆放着无数的花篮,以至于连进门都困难。

当股市上涨后,“立委”们的质疑声小了,也没有人听了。戴立宁的危机过去了。

余波

“洪福案”对台湾真正的影响不是留住了戴立宁,而是促成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改革:款券划拨。戴立宁早就想进行这项改革,奈何反对声音过大,现在,终于让他找到了时机。他认为,如果要避免下一次违约交割案,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证券强制集中保管,交易只在电脑上完成,后台只进行款券划拨而不再进行实体交割。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对每个参与者都更加方便,交易也可以当天完成,不用再T+2了。

①林文杰,《戴立宁:不会被洪福违约案打倒》,《新生报》第19版,1994年10月10日。

同类推荐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布衣宰相孙叔敖

    布衣宰相孙叔敖

    孙叔敖,父亲死于国难,负母逃亡乡野。遇高人指点,遂成大器,终以布衣之身,被决意强国富民的楚庄王举为令尹。其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雄,齐桓、晋文相继称霸。楚国扼控江汉之势,亦欲北上争霸,却苦于国势贫弱,难与晋国争锋。孙叔敖拜相,革除弊政,改善税法,兴修水利,清丈田亩,利民强兵。虽因奸党构陷而遭三次罢相,亦无怨无悔,不堕强国富民之心,终于感悟庄王,君臣合德,使楚国走上富强之路。公元前597年,楚在邲地与晋决战大胜,成为新的霸主。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热门推荐
  • 神玉流天

    神玉流天

    笑天地无情,催殇杯枯了。相看血满袖!只愿醉今生,何故他人扰?今朝弃杯去,明日身谁葬?一生似狂妄,不过转浮云!存在于古修真界六道之外之外的第七界,有蓝玉落入神界。历经千万载,修炼得到魂魄,追随的主人却被人谋逆篡位,双双堕落人间。自此两别。尽管拥有不坏金刚之身,顶着重重身份,仍无法寻回主人。今世,你在何处?何处便是我的安身所在!
  • 我的心里只能住下你

    我的心里只能住下你

    还记得那些感人的回忆吗?——龙还记得那一瞬间的心动吗?——霏
  • 乱世奇恋

    乱世奇恋

    (已完结)小时候,她,遭受不幸;他,为救她而中毒。长大后,他们相遇了,可是,天意作人,她嫁给了他们共同的敌人,他也错手杀了她。
  • 新加坡风土记

    新加坡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银恋

    银恋

    在这场戏中,谁先爱上对方谁就输了。只是在我心上插上木桩的人,你后悔了吗。我爱你,等来的是2000年的孤寂。。。。。。
  • 梦花枫叶

    梦花枫叶

    “小乖,你跑什么?”梦邪笑的看着只维着半身毛巾的云枫。“你。。你不是睡了嘛。“云枫脸就像充血了一样。"
  • 鬼仙之恶魂灭天

    鬼仙之恶魂灭天

    恶鬼通天我为仙,永夜传承战九天。联截教,聚妖魔,我不为天谁为天!
  • 天域亡帝

    天域亡帝

    奔流不息的人海中,身穿紫色斗篷的萧凡走在其中。在他身后,是一具包裹在绷带中尸体。“.....”——第一次写小说,求指点!
  • 生死徘徊

    生死徘徊

    一个落魄的少年,无意中被带入到了一个奇妙的空间之中,在这个空间里,必须战斗才能生存下来,面对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少年在生存与死亡之间徘徊,如何才能活下来?智慧?团结?力量?借助着游戏里的技能和装备,主角在生死之间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徘徊何时才是终点?无人知晓,唯一知道的只有不停的战斗下去至死方休本书为无限流变体,摒弃恐怖片,以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来演绎一个物尽天择的故事,本书融合DOTA,英雄无敌3,暗黑破坏神等经典游戏的内容。
  • 金剑传奇

    金剑传奇

    百年来,每一个站在武林巅峰的绝顶高手都神秘失踪了,他们是生?是死?没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一个神秘的老道发现了这个秘密,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还有生死的选择?生死门,就高高矗立在山顶上,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台阶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门前。金钰登天梯,择生死。是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