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0200000004

第4章

烟台开埠前是知名港口

烟台历史悠久。近代(公元1861年)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境域规模迅速扩大,更孕育了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近代文化,成为中国北方沿海重要城市之一。

近代是烟台城市的起点。那么,开埠前的烟台是一个什么地方?是不是个“渔村”?

烟台名字的由来

烟台春秋时期的名称是“转附”。《晏子春秋》载,齐景公问晏子:“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丧挪,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转附即是芝罘,这是烟台最早见诸史籍的记载。秦汉及以后,烟台均为“之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羸政巡幸天下时曾三抵之罘:公元前219年“过黄牐,穷成山,登之罘”(黄即今龙口,塍即今福山);公元前218年“巡登之罘,临照于海”;公元前210年“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汉书·武帝记》载,汉武帝多次巡幸东莱(今莱州)并到之罘,其中公元前94年“幸琅琊,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朝廷为防倭寇袭扰疆土,保护国家安全,采用“筑小城建卫所”的军事防范策略,在全国各州、县要害地区设立卫所,其中在福山县的芝罘湾南岸奇山脚下设置了“奇山守御千户所”,直接归山东都司统辖。建置卫所的同时,于边境险要处设置烽烟墩台,一有敌情,便举火燔烟报警。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罗博所修《福山县志》两次出现“烟台”。一是在“地舆图”上标有沿海十四座墩一座台。十四座墩分别是:营后墩、灶后墩、八家墩、郭家墩、鸡鸣墩、浮澜墩、木作墩、里东墩、白石墩、磁山墩、成阴墩、碁掌墩、现顶墩和清泉墩;一台便是奇山守御千户所对面突出海中的熨斗山(俗称北山)上的“烟台”。二是福山“八大景”有之罘朝曰、“烟台海市”、仙峰夜月、磁山瀑布、长堤新柳、古寺奇泉、蛤舻烟云和石门春波。这是最早的“烟台”二字文字记载。公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何乐善所修《福山县志》载文:“有巨石似船形,在烟台山上”。“烟台”二字再次展现于史籍上,这也是史料上首次称熨斗山为“烟台山”。

据此,烟台之名源于烽烟墩台。另有一说是“燕台”,烟台山上有块燕台石,“燕儿聚齐”,衍“燕”为烟。实用“燕”字不少,例公元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绘制的烟台街道图亦为“山东燕台街道图”。但不足为训。尽管烟台公元1861年开埠后经济社会发达,国内外名声显赫,但建置前烟台之名依旧不彰,报刊、资料、文书等依旧称之罘,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当地民众称烟台为“海”、“海上”和“烟台街”,直到公元1934年成立“烟台特别行政区”才正式定名。同样,之罘之名源于之罘岛和之罘湾,之罘改芝罘。

烟台港一角也有几说:一说是金朝改为芝罘;二说是因之罘岛酷似一叶灵芝,近代改为芝罘;三说是望文生义,之芝通用。1984行政区划变动时设立“烟台市芝罘区”。

芝罘湾周边村庄

公元1131年(金天会九年)设置福山县后,芝罘湾一带为福山县东北保。此时芝罘岛上有个村庄叫芝罘村,为东北保的芝罘社。芝罘村建于春秋时期,唐朝陆续有人迁来定居,19世纪中期村民以张、陈、安、孙、李等12大姓为主,近代多崇尚读书,经商者多,少数纯渔户,无渔村之名之实。1952年村民千余户,更名芝罘大疃村。福山县建置之初,芝罘湾南岸建有多处茅寮、窝棚,大多为季节性流动人口,没有正式居民点,只有高、初、夏、于、姚和刁等姓氏的相对固定居户,主要从事垦荒种地和渔业捕捞。

明朝后期,芝罘湾周围人口不断增多。有明初奇山守御千户所的设立及清初撤所后排生的,有明清两代9次皇诏播迁移民而来的,有人口自然流动来此定居等渠道和途径。到烟台开埠前30年(公元1830年,清道光十年),芝罘湾周边村庄已达19个。芝罘岛上还有西口、东口二村,二村分别于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和公元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建村,村民多以渔耕为主,近代也出过一些经商发迹的富户,例如西口村徐氏家族等。在芝罘湾南岸散落着奇山所(城内分东门、西门、南门、北门4村)和所城外的仓浦、西南、上夼、世和、所东庄、西南关、大海阳、中海阳、小海阳等9个村庄,这些村均为福山县奇山社范围。村民商、工、渔、农多种经营,农、渔、商和苦力为多,无法确指哪个是渔村。西岸有芝罘屯、通伸等村庄,西沙旺散居着外地逃荒而来的难民,属福山县芝罘社管辖范围。海湾中有崆峒岛村,建于公元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村民以渔为生。综上19个村,没有其中哪个村能代表开埠前的烟台。

芝罘湾港口的作用和地位

芝罘湾海口古代就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通商口岸,海上交通发祥地之一。春秋时芝罘湾即为我国五大港口之一;秦至唐代,新罗商人、日本“遣唐使”、学问大僧大多由芝罘湾等沿海港口登陆,国内芝罘湾港口多为军事活动服务,是军队、军事物资的重要转运站;元朝定都北京后,海漕运输大兴,海漕以上海刘家港为起运港,以天津杨树码头为目的港,全程“凡一万三千三百五十里”,航线进入山东后,“荣城之石岛、俚岛,文登之威海,福山之芝罘,蓬莱之庙岛,为粮必经之路”,因芝罘岛是天然导航标志,很容易为航海者认识和利用。芝罘湾一般有婆婆口、崆峒岛、夹岛、老鸦港(养马岛)、龙王庙前等5个主要停泊点(元代航海者将养马岛划入芝罘湾范围),年经芝罘湾进出漕船千只以上,运粮100万石以上;明代,官方组织的海运频繁,“北望波涛浸远天,珐菟庚癸正堪怜,风微日暮帆樯集,不是当年采药船”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运输军粮的船只麋集芝眾湾的景况。经芝罘湾运输的既有军粮,亦有大规模的海外运输。例如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督海运粮四十九万石铜北京、辽东,后增七十万石”。再例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拨旧日行海水手船只,淮安运南米一十万石,山东运登、莱米石一~H万石,俱至平壤交卸接济”;清代中期以后,随着海运业的发展,芝罘湾港口空前繁忙,其停泊点逐步由婆婆口、崆峒岛前和夹岛向风向顺、海面平静、停靠安全、码头开阔的南部转移,到清中后期,烟台港活动中心便固定地集中在西南河口一带。

芝罘湾港口既是海上运输的中转站、对外交往的启至地,又是渔盐码头和商港。自春秋时,芝罘湾一带就有人将近海捕捞的渔货到岸上交易。后来,蓬莱、八角、牟平、文登等地渔民经常在芝罘湾码头卸渔货并交易。随着捕捞技术的进步和芝罘湾一带人口的增多、地位的突出,渔货上岸、交易量大增。到公元1810年(清嘉庆十四年),芝罘湾南岸码头成为胶东最大的渔货集散地。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朝廷为鼓励沙船参与海漕运输,规定“八成装米,二成搭货,免其纳税以恤商”,刺激了港口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五口被迫开埠通商,大量洋货涌入南方沿海,地处南北海上交通要塞的烟台,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和影响,使烟台港口冲破狭小的“入口不过粮石,出口不过盐鱼”局面,扩大了港口贸易的货源品种。特别在《南京条约》(公元1842年)关于“洋货在一口纳税,准运天下”的规定下,参与海漕运输的沙船大量贩运并携带洋货,使抵烟台港口交易的货种集南北和海外之全,有棉布、糖、米、竹、笋、木耳、蘑菇、皮货、木材、大豆、花生、豆油、豆饼、粉丝和日用百货等多个品种,还有害民害国的鸦片。当时十分活跃的福建、广东、东北和上海、宁波、重庆等几大船帮以及当地奇山所的张、刘两姓船帮,成为烟台港口贸易的主体。

公元1861年,登州的通商口岸由登州城口(蓬莱)改为烟台,其原因不仅在于芝罘海湾条件优越,更重要的是烟台港口的地位、港口贸易的盛兴和在国内外的影响。有资料显示,《天津条约》(公元1858年,包括《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签订之前,“烟台为南北之冲,渔船经过收泊较多于他处,故以此一口较盛”。公元1859年(清咸丰九年),在烟台港进口的洋货中,仅英美棉织品就多达2万包(100万匹),“烟台的港口贸易已表明它是一个重要之地,人们已经充分的知晓这一点”。

烟台开埠后,借助口岸优势,其名声在国内外更大。外国传教士蜂拥而至,17个国家(含苏联)相继来设领事馆,高峰时“烟台街”上洋行逾百家,外国教会、团体建教堂几十座、学校十几处、医院数家;清廷涉外方面很多事项在烟台实施,包括丧权辱国的公元1876年(清光绪二年)中英滇案《烟台条约》、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马关条约》烟台换约生效等,充分证明了烟台在国际上的地位。

从军事上,由于芝罘湾地处要津,是扼守京津的重要门户,且与朝鲜、日本隔海相望,因此芝罘湾自古以来就为山东北部沿海的军事要塞。姑且不列举明代奇山守御千户所的设置,清代东西炮台的建设等,就连外国侵略者也重视烟台港的军事作用,公元I860(清咸丰九年)法国侵略军就是把烟台作为桥头堡进攻天津、北京的。

综上事实足以证明,开埠前的烟台,是一个在国内外已有名气的港口之地。

(刊载在2009年5月9日《烟台日报》)

同类推荐
  •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零点乐话》主持伍洲彤:听话

    生命中总有一些事,一开始就意味着不会结束,比如黑夜与白昼,比如我与你。这是一张青春散场时的记忆票根,这是一封思念枯萎前的告白情书,用眼睛聆听的情感日记——20年不变情怀,20年真情写就,这是伍洲彤为全国历史最悠久的电台午夜直播节目《零点乐话》20年纪念而作的唯一随笔集。情感、音乐、故人、往事……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歌,那些年陪伴过我们的人,如今还好吗?在哪里呀?快乐吗?六亿光阴,永不能忘;六亿光阴,别来无恙。它们被一一珍藏在了这部书里,只待有一天等你发现:原来你的故事一直被铭记,原来你的青春并不孤单,原来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所经历的困惑、迷茫、了悟、释怀……其实都一样。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李叔同全集之文艺·诗词(06)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浅谈绘画、浅谈书法、浅谈篆刻、浅谈文学、浅谈音乐、诗词、《护生画集》配诗等。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激昂、豪放,凝练深邃,雄健酣畅。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生活中的各种情愫。
热门推荐
  • 四教仪集注科

    四教仪集注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给大忙人看的商务心理学

    给大忙人看的商务心理学

    谈判对手,亲切、温和、严肃、冷漠、防卫……各种性格和态度等因素杂糅在一起,显得难以捉摸,交流起来困难重重。本书详细阐述了多种营销商务谈判的心理因素,并介绍了各种克敌制胜的心理技巧,帮助你顺利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目标。
  • 禅法要解

    禅法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夫上错身

    前夫上错身

    和纪唯砚离婚五年,虞夏成功把对他的爱变成了讨厌。本以为他们这辈子都不会再相见,即使见面也是形同陌路。却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纪唯砚跟她儿子灵魂互换。前夫顶着儿子的脸叫她老婆的感觉谁能懂?前夫用儿子的身体对她狂吃豆腐的滋味谁能明白?还有别人都把前夫当她儿子可劲夸赞的时候,谁能听到她的心声?“你又送儿子上学?”她斜眼:这是我前夫!“你儿子真可爱!”她无奈:这是我前夫!“你儿子真懂事!”她抓狂:这特么是我前夫!她仰天长啸:这样的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可不可以删档重来啊?
  • 斩狂

    斩狂

    通神之路白骨堆,不胜誓不归!魔刀圣徒血染天,繁华过三千!手持战刀血尸回,血海唯独歌!刀随性,刃随意,血染八荒半边天!
  • 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

    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

    《启迪孩子智慧的动物故事》系列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方面,入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
  • 古笙潇潇却离歌

    古笙潇潇却离歌

    灵儿这辈子我错过了你下辈子给我好不好?不要在我之前爱上别人好不好;雨离我这一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还你的情意了,我答应你下辈子好不好?我会找到我的对不对?我一定乖乖等你不会在你之前爱上别人;小仙女,17岁以前我一直不满为什么我非要在这深山之中与家人相隔而因此遇到了你我便都不埋怨了如果17年的孤独是为了与你相遇那么再久都值得。
  • 冲喜娘子,相公有礼了

    冲喜娘子,相公有礼了

    为了二叔的科举大业,谢元嫁入了郁家,成为了郁家的冲喜娘子。郁府长房的三公子,一梦醒来,人生竟然重来一次。看着早已经死去的小娘子在身边叽叽咋咋的,郁三郎笑了。这一次,定要好好疼她,宠她,将她放在心头处。
  • 非正常丧尸报告

    非正常丧尸报告

    未来,末日丧尸危机结束后,课堂推出了一堂全新的课程:如何在丧尸危机的时候求生。主角在考试的时候,遇见了两个美丽的女子。而这美丽的女子,竟然叫主角爸爸!到底是怎么回事?
  • 当我转身时

    当我转身时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