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2100000013

第13章 粪的记忆(1)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粮食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肥料是粮食赖以生长的物质资料。农民离不开粮食,粮食离不开肥料。农民对待肥料象对待粮食一样,有着深厚的感情。在那个缺肥少粮的年代,加上政治上的狂热,围绕着“粪”字演绎出许多令人悲喜交至、啼笑皆非的故事来。当时街面上流行最广的有四则:拾粪的拾了个官儿;撂粪的坐了班(房)儿;沤绿肥的掉了胎儿;送粪的破了(脑)盖儿。几十年过去了,时代的印记,仍能或轻或重地刺痛我们的神经。

拾 粪

农家孩子从小要学会三种活:挖菜、割草、拾粪。这是庄稼人勤俭持家的好传统,也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过家之道吧。记得小时候村里的男人们整天用铁锨撅着个粪筐子,围着村头转悠。他们黎明即起,上坡干活也不空着,碰到人粪、牛粪、马粪球儿、驴尿蛋子、狗屎橛儿捡进筐,带回家。倒进圈里可以多挣工分,埋在自留地里长菜长粮,这叫掉不了粪筐子赊不了本。吝啬的人碰到泡牛尿也挖挖土放进粪筐子里倒进自留地,他们知道牛尿最壮。有个顺口溜:牛尿马粪,驴屎蛋子跟着瞎混。瞎混的也能混着工分。

大约十来岁时,父亲就给我准备了一张铁锨头和一个粪筐子,早晨天不亮就把我喊起来,跟他去拾会子粪再吃早饭。过午放学后再撅着粪筐子绕村头转一圈,星期六星期天也不例外,作业都是晚上点着小煤油灯完成。

拾粪本是庄户人家一种勤俭的生活方式。可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到了七十年代初期,突然把它“发扬光大了”,并跟政治挂上勾。全县提出了粮食亩产一年“过纲”,二年“跨江”的口号。过纲就是过纲要,粮食亩产达到600斤,跨江是跨长江,粮食亩产超过800斤。“过纲”、“跨江”靠什么?靠肥料。那时候化肥紧缺,生产队买不起,任务就落在农家肥身上,叫什么“人粪尿,大粪汤,没有化肥也过纲”。一场轰轰烈烈的积肥运动在全公社开展起来。搞“四合一”,挖“千脚泥”,打炕拆墙,“七挖八换”,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肥料来源,搅得狗猫不得安宁。当然,拾粪是主要任务,指标按人分摊。用当时的话说叫户户有任务,人人有指标。小学生也不例外,村里分给学校,学校摊给学生。学校墙上的黑板上挂着两张榜,一张是光荣榜,拾得多的插上小红旗,一张是批评榜,进度慢的挂上小白旗。上光荣榜的开大会表扬,评“三好学生”,家里还能多记工分。拾得少的挨批评、罚站。学生们除放假拾粪之外,上学放学也背着书包撅着粪筐子。那时候农村的猪狗都散养,尤其到了冬天,农民为了省粮食,把猪狗都放出来。夜晚拉在地里,第二天一早就被拣光了。为了完成拾粪任务,只得早晨早起,可是起的早了看不清,起得晚了拣不着;有时撅着粪筐子跑一早晨也拾不到几泡粪。冬春的下半月,小伙伴们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借着月光拾粪。由于起得早,没睡醒,矇矇陇陇的眼睛,借着朦朦胧胧的月光,辨不清是坷垃是粪,早晨过称时,常拣出厂些砖头坷垃来,受到老师的斥责。家庭条件好的同学,带着手灯起来拾粪,遇见发黑的用手灯照一照,还有的低头闻一闻,用鼻子来辨别。记得一个深冬的凌晨,醒来,忽然看到窗外一片白,认为是月亮照的,起身穿衣到院里一看,原来是下了一层严霜。屋上白了,地上亮晶晶的,我便想到了刚刚学会的李白的那句诗,不禁脱口胡编起来:窗外地上霜,疑是明月光,举头望星空,低头看粪筐。这首诗传出去后,全班里的同学都念咕起来。有一次老师叫起一个学生背李白的诗,他因背我的诗背顺了口,竟背起我胡编的那几句,引起全班学生一片哄笑。我也跟着他挨了老师几教鞭。

熟能生窍。什么事情干常了都能生出一些正的歪的窍门来。同学们在一起议论拾粪的数量时,谈起了什么粪压称,什么粪不压称。说拾冻粪干粪不如拾鲜粪,干粪不能搀土,鲜粪可以搀土。不过拾鲜粪要到赶集的路上拾。那时候自行车很少,赶集的人大都步行。冬天天短,赶集的人走得早,吃完饭憋着一泡屎在路边上拉。可是大便的不如拾粪的多,有时候几个学生去挣一泡粪,甚至为此动了铁锨打架。最骗人的是那些狗狗们,跑跑蹲蹲呈拉屎状,拾粪的走到眼前,什么也没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母狗尿尿——点诓拾粪的。平时偷懒的学生,完不成任务就想歪点子。他把粪筐子底下拴一根麻绳,过称时用脚一踩,斤量就增加了。有的干脆到粪堆上去偷,当然,被村干部捉着也是很厉害的,大人挨批斗,学生罚站罚工分。

学校的学生如此,机关干部和社员拾粪的任务更重。公社里层层发动,并且上纲上线。拾粪不仅是生产任务,更是政治任务,是关系到全公社“过纲”“跨江”的大事,谁不积极完成拾粪任务,就是不支持抓革命促生产,不支持就是反对。如果这个帽子扣到谁头上,可不得了,打不成反革命也得批斗游街。面上一发动,人人齐行动。机关干部下乡、开会,自行车上绑着粪筐子,这叫与群众打上一片。村里的党团员带头,社员们也积极响应,大人孩子都撅起了粪筐子。机关、大队搞了积肥宣传专栏,评拾粪先进分子,选“积肥状元”,并总结先进典型在公社广播站用广播喇叭向全社播出。拾粪本是男人的营生,传统的女人只能在家绣花纳鞋底。可在那个激情进发的年代,有些女青年也不示弱。当时最出名的是一位村里的女团支部书记叫史珍香,坚持几年如一日,为集体拾粪不要报酬。他走亲戚、赶集上店、到公社开会都用自行车载着个粪筐子,一年拾粪上千斤,被评为全社的拾粪先进分子。有一年正月初三日走姑家,回家的路上去沟里小便,发现沟底有一泡粪,她到地里拣起一块牛皮纸将粪包起来带回家里。回家后,她母亲不知纸里包的什么贵重东西,双手接过来问:你姑姑给的啥好东西。珍香嘿嘿一笑说,你别动。他母亲打开一看,那泡粪已化了冻,满屋臭味扑鼻。珍香把粪扔到筐子里,挨了她母亲一顿骂。这位女团支书的事迹在广播上一宣传,引起了公社领导的重视,请她到。处做事迹报告,后来推荐她当了三不脱离的公社革委副主任。担任公社领导后,她的革命劲头更足。找人专门用棉槐条子编了一对筐篓,放在后货架上,下乡带着,回家带着,上县里开会也带着。用她的话说,官越大越不能脱离群众,地位越高越不能扔掉粪筐子。一时成为某些青年人的崇拜者和效仿者。街面上的老人议论说:这年代,怪,拾粪的拾了个官儿。

撂 粪

农家活三大脏,撂粪、拆屋和打炕。撂粪不单单是脏,而且累。尤其是到了夏天,太阳炙热,粪水蒸发,圈里不透气,臭味钻鼻。有的男劳力撂粪时晕倒在圈里,或呕或吐,头昏脑胀,甚至休克窒息。那时候农户集体三个圈,人粪尿一个小圈,专门由生产队安排男女半劳力娘家挨户收徴收尿用来搞“四合一”。粪尿按数量记人积肥手册,一来记工分,二来监督你家肥料的走向。因为有的户把人粪尿偷偷地担进自留地里。当时有句顺口溜叫:得罪了队长干重活,得罪了会计笔杆戳(少记工分),得罪了挖大粪的两勺顶一勺。看起来挖大粪的也有很大的权利。每户还有一个大圈,用来养猪养鹅积土杂肥。有个俗语叫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其实是为了多挣工分。勤快的人家,一头猪一年攒的粪能挣半个劳动力的工分。积满了圈撂出来,队长会计估估堆,再拉到生产队的地里。生产队里有一个大圈,甪坟砖砌的,圆圆的,一般都在场园边上,隔饲养屋近,用来沤积生产队的牲口粪和社员们拾的粪。自家大圈里的粪自家负责撂出来,集体圈里的粪由生产队长安排劳力撂。有劳力的户不愁,利用早晨晚上空闲时候就撂了出来。一些鳏寡孤独没有男劳力的户就难了。请别人撂粪得给人家拨工分或者管顿饭。那年代管顿饭可不象现在这么容易。粗粮都不够吃,细粮更金贵。请到家里来糙了拿不出手,好了舍不得,这次用人家下次还想用人家,何况撂粪这个又脏又重的活。掂量再三还是把平时省的、攒的、自己舍不得吃的做给来撂粪的人吃。

那个狂热的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拾粪的都能拾个官撂粪的就不能出奇迹吗?村里有一个叫迟腊月的青年,说青年也不年轻了,三十五六岁,光棍一人,主动承担起为没有男劳力户义务撂粪的任务。谁家的粪满圈了和他打一声招呼,他就会安排中午时间登门服务。他不要报酬,也不须管饭,有碗凉水伺候就行了。撂粪这个活不仅要有力气,而且要有窍门。在一个用坟砖砌的四四方方面坑里,三面院墙一面猪舍,从圈里用铁锨扎上粪,再从墙头或粪窝子里撂出去。手脚粗笨的转转身子都费力。用的铁锨也很关键,锨柄长了别拉不开,锨柄短了,撂不出去。迟腊月腰肢细长,手脚灵活,是天然的撂粪的材料。他进了谁家圈里,脱掉外衣,光着脊梁,穿着小裤衩,赤着脚,脖子上搭一根汗水滋黑的脏毛巾。铁锨在他手里灵巧地挥动,身子在圈里灵活地变换着角度,撂粪的姿势就象大姑娘玩弄织毛衣的竹针一样熟练。他不嫌脏也不怕累,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脊沟里流到脚后跟上,再渗到粪里。他中间不休息,累了直起腰擦一把汗,往手上吐两口唾液再干。撂完一圈粪就象洗了个凉水澡。他擦擦汗穿好衣服,再用干土擦干净铁锨,到屋里往水瓮里勺上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喘一口气,抹抹嘴,扛起锨再跟着劳力上坡干活。

迟腊月这么痴干,引起了村里人的猜测和议论。有的说他这样干是为了说个媳妇,也有的说他这样干是想着当官,还有的说,看到拾粪的姑娘当上了公社干部他也眼红了。在一次学毛著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上请他谈体会,他说:大家都叫我痴腊月,我知道痴就是傻,我要学习雷锋当革命的傻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个新时代的好青年。

从春干到秋,村里人都夸他,说腊月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他帮助无劳力的户办了那么多好事,当个大队干部也够格。在村里驻点的公社党委常委也说,腊月是个好苗子,等召开党委会的时候推荐推荐,将来一定有出息。受他帮助撂过粪的村民,也想方设法报答他,有的还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这时候的腊月也开始注意自己塑造自己了,头发理的板板正正的,衣服穿得也整整齐齐的,他本识字不多,但天天别一支钢笔,小衣兜的上方戴着一颗金光闪闪的伟人像,不是撂粪的时候,还真象个干部。腊月的一时走红和变化,惹起了不少青年人的嫉妒和排斥。村里有个叫腊八的青年,看上了田寡妇家的闺女秋兰,派人去说媒,秋兰不同意,说腊八太懒,如果能象腊月那样勤快嘛就行。接着秋兰娘就托媒人说腊月,这事引起腊八对腊月的忌恨。过了仲秋节,村里召开了“三三秋大会战”誓师大会,组织社员抢收抢种。队长安排腊月和腊八除大圈里的粪。腊八本来就懒肉滑皮的,再加上对腊月有暗恨,光拿着锨在圈里磨洋工。腊月也不管他,自己在拼命干。大圈里的粪并不好撂,一里面砖头瓦块长棍短棒的什么都有,只好用钗子撂。撂到半圈时,底下冒出的水就有膝盖深。他挽起裤腿,赤着脚往上撂,由于用力过猛,戴在胸前的伟人像被钗子柄戳掉落进粪水里。他脸一红,弯腰用手去摸,摸了很长时间才摸了上来,然后用衣服擦了擦放进兜里,又干起来。晚上,革委主任叫他到大队办公室谈话,问他把伟人像扔进粪水里是什么动机。腊月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夜写了检查。第二天,村里又召开批斗会,腊月和几个四类分子一起站在台上低头弯腰。一九七年,“一打三反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腊月先进了公社“一打三反”学习班学习,后被打成了反革命,并以反革命罪进了拘留所。社员们都偷偷地为他鸣不平,可谁也不敢公开出来替他说话。街面又议论起来:这年头,怪,撂粪的撂进了班(房)儿。

沤绿粪

同类推荐
  • 虎贲万岁

    虎贲万岁

    1943年秋,日军为掠夺战略物资和牵制中国军队反攻滇缅,在华北方面出动了大量兵力,进逼常德。代号“虎贲”的国民党74军57师誓死保卫常德,8000勇士“以一敌八”,与日寇浴血巷战,坚守16昼夜,死伤殆尽。
  •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宋金时代流传甚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将其改编成说唱和戏剧。《西厢记》就是在这些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缠绵悱恻、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 终极阳谋

    终极阳谋

    左右天下集团与陶瓷集团为了在金融危机中立足商界,展开了一场暗潮涌动的商场争夺战,并不断将周围的人也卷入了纷乱复杂的旋涡中,面对险象环生的重重纠缠,他们的权力、地位、生活及感情也随之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生存之战依然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地进行着。
  •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来京刚满一年的北漂青年车厘子,励志告别“火柴盒公寓”。她打算整租一套三室一厅,做二房东,并为此押上了全部积蓄。就在找房成功,交付订金的第二天,车厘子丢了工作。一手租房子,一手找工作,车厘子的“滑铁卢七月”就这样开始。在这个过程当中,车厘子遇见了挣扎浮沉在北京的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众生百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漂泊者眼中的北京。
  • 我们爱狼

    我们爱狼

    《我们爱狼》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 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构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个赞叹中捕捉 到小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热门推荐
  • 枭宠冷妻:腹黑BOSS带回家

    枭宠冷妻:腹黑BOSS带回家

    她,上班族一枚,在亲眼目睹未婚夫背叛后这两个贱人居然恳求她原谅,一杯热水算便宜。在老妈的催促下让她转身找上他。z市排名第一的钻石王老五,人帅又多金,不仅是跨国公司的开创人,据说黑道上的身份也不容小瞧。片段:“帮我解决他们,我们结婚。”她说,他慵懒的抬眼看着她,“不帮。”“你……”她咬唇忧郁的看着他,却不想他手一揽。“夫人,解决那些繁琐杂事还需要我出手?”几年后,记者会上有人问他,“阎总,与夫人结婚这么多年有什么后悔的事吗?”他浅浅一笑,“有,后悔与她相识。”她眉头一挑,“你说什么?”“我说,后悔当初与夫人相识,这样就不会觉得人生如此短暂。”男强女也强,绝不圣母,一vs一,身心干净
  • 修鬼

    修鬼

    现代富家子弟欧阳东凭借奇遇获得仙界修仙之术,以其嚣张随性的性格在校园与都市中纵横。所谓鬼由心生,世人心中皆有“鬼”。
  • 弑天御

    弑天御

    九天十地,谁主沉浮!傲子苏黎,因情获罪,踏上杀伐路。为你,入魔又如何?负千古罪孽,谱乱世鸿图。为博红颜伊人笑,敢踏青云击苍天!
  • 道衍符

    道衍符

    沉睡的灵魂因为内心的执念即将从沉睡中醒来深渊里的恶魔在怪笑有朝圣的使者不远万里从荆棘中而来.
  • 都市之恶魔果实

    都市之恶魔果实

    堪称极品废材的唐天佑,无意间获得了一颗恶魔果实,一段记忆,一段号称世界最强的男人——白胡子一生的记忆!“你以为我是谁?老子可是唐天佑啊!”“从今天开始,地球就是老子的地盘了。”“只要是我的人,无论是什么样的笨蛋,都不允许你们动!”
  •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

    《CSI犯罪现场(第2季)》堪称外国罪案小说中的精品,作者为美国著名畅销小说家,于两年中走访了多位美国及加拿大警局罪案专家,根据他们的口述,将他们职业生涯中主办或参与的八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破获过程记录下来,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写成纪实小说,文中涉及的案件全部为真人真事。小说详细地向读者讲述犯罪现场调查人员如何利用大量前沿尖端科学。此书承接前作,内容更加精彩,罪案更加诡异和血腥,探案过程更加离奇和专业,无疑将会为读者再度奉上一次阅读盛宴。
  • 明朝宫廷秘史

    明朝宫廷秘史

    本书以明代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为依据,运用生动的笔法,再现宫廷中帝后臣妃的悲欢离合和宠辱浮沉,暴露封建宫廷的荒淫糜烂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教你学组词造句(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将神

    将神

    一呼可召甲士来,一将可抵百万兵。想看风流的,抱歉了;想看种马的,抱歉了;想看杀人如麻不眨眼的,抱歉了;这本书的主角不是完人,更不会玩人……
  • Novel Notes

    Novel Not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