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3000000002

第2章 与君从头说蓬莱(2)

作为蓬莱人,应该为自己有着千年的神仙文化底蕴而感到庆幸和骄傲。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吸取积极因素,可以书写出一篇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服务的锦绣文章。孔夫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题定准了,“名”就“正”了。名正了言就顺了。换言之,主题定准了,文章就好做了。有了“神仙”文化这一鲜明主题,就一定会有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有仙则名

自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海上访仙开始,蓬莱便与神仙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蓬莱”二字原本是仙山的名字,是古人虚拟出来的仙境。而作为地名出现,是汉武帝的一个创意,比仙山的名字晚多了。然而,这个实际地名的人间蓬莱,和虚幻的仙界蓬莱结合到了一起,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意义。人们总是把作为地名而存在的人间蓬莱与传说中的仙界蓬莱联系在一起,致使人间蓬莱也充满了神秘色彩。

历代帝王的海上求仙活动奠定了蓬莱在中国东方神话中的策源地位,也为蓬莱的景物融入了丰富的人文内涵,神仙文化成为蓬莱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成为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的一门课题。于是,蓬莱便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蓬莱”二字,也就成了“仙境”的代名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蓬莱”二字的使用频率,可以登上风景词语的冠军榜,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神仙文化的广泛影响。

蓬莱区别于其它地方的突出之处,就在于有着自己深厚的神仙文化底蕴,这也正是蓬莱地域的鲜明个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蓬莱的山海是形,神仙文化是魂,相互融合,构成了名胜中的精华,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可以说“人间仙境”是历史赋予蓬莱的地域名片,古邑蓬莱,则是一块神仙文化的活化石。

源远流长的蓬莱神仙文化积淀到高度文明的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而日益发展的旅游业,则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和前有仙则名景。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其产品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特色与个性就是品牌,没有独特的个性就不成其品牌。客人到此一游,所需要的是什么?你有我有他也有的产品还值钱吗?我们所销售的,正是别人所没有的,这才有吸引力,客人掏了钱也高兴。

乍看起来,蓬莱的山海与别处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就是笼罩在这片山海上空的仙气灵光。有神山仙岛才能有仙人,有仙人才能称为仙境,只有仙境才能令人心驰神往。连帝王们都流连忘返的地方,我等凡夫俗子来此沾点仙气求个吉祥还不是太平常不过的事吗?

一言以蔽之,充满了神灵仙气的人间蓬莱像仙人一样生命常在。不管时空如何流转,只要这片海水不枯,岛礁不烂,它的精魂与姿容就永远是东夷古地大海之滨的一道迷人风景。

没有仙人有仙境

1964 年8 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蓬莱,在蓬莱阁上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诗:“来游此地恰当时,海国秋风暑气吹。没有仙人有仙境,蓬莱阁上好题诗。”有意思的是诗中“没有仙人有仙境”一句。仙人与仙境是不可分的,没有仙人怎么会有仙境呢?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细细品味,却又不无道理。

董老毕竟写的是一首诗,借蓬莱之景,抒发胸中之情,表现一种意境。蓬莱素有“人间仙境”之称,而蓬莱仙人却是凡间俗人所见不到的。其实,仙人是凡人所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虚拟的偶像,只能用想象和意念的翅膀去追寻他,却不能用眉下的眼睛去直视他,他的神秘之处,也正在于人们不能直接见到他,却又希望和相信他的存在,便不计较能否与其相见。只要心存一份虔诚,即使是一尊泥胎,甚至是一张写有仙界神灵名字的纸片,都会顶礼膜拜,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人们这种主观上的崇神造仙意识,反映了人类本身的脆弱。在一切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总是显得那样被动与无奈,一种避凶趋吉的心理,不能不迫使人们产生一种求助于神灵庇佑的幻想。因此,对于虽然用眼睛见不到的神仙,人们便宁愿信其有,不原信其无了。

仙人见不到,仙境却是真实而直观地存在着。作为蓬莱的标志性景物蓬莱阁,矗立在大海之滨的丹崖山上,早已被视为仙境的载体,为世人所瞩目。丹崖山古称蓬莱岛,古人借物冠名,总是要有一点来由的。神山仙岛太缥缈,何不将这遍布仙迹神踪的海峤丹崖以仙岛的名字称之!

没有仙人有仙境这样一来,虚幻的变成直观的,也便有了体验和想象的空间。当年郡守朱处约在丹崖山上别出心裁地营造起一座楼台,称之蓬莱阁,使一处直观的仙境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对于建阁的目的,朱郡守在他的《蓬莱阁记》中说得很清楚,不过是“以迹蹈空,以形破影”,为世人开辟一处游玩的地方。从此,凌空仙阁成为人间蓬莱的一处胜迹,也被誉为蓬莱十大景中的第一景。而今,它又被视为人间蓬莱的一枚城徽,充满着神灵仙界的意韵,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不管沧溟大海中的蓬莱仙岛如何扑朔迷离,眼前的实实在在的山海景观却可以令人惊叹不已,浮想联翩,恰好印证了董老精彩纷呈的诗句。丹崖仙阁,碧海蓝天,确实能给人以自然的美、人文的美、画意的美、诗情的美,堪称人世间的一绝,神话世界的瑰宝。这一前人留下落下的大手笔,将是人们世世代代品味不完的丽辞华章。

蓬山远近

蓬山即蓬莱山,三神山之一。自秦皇汉武海上求仙开始,蓬莱山便成为人们追寻的神山仙境的主要目标。《史记》中把三神山称为“蓬莱诸神山”。秦始皇遣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入海,求的是“蓬莱仙药”。汉武帝多次巡游至山东半岛“将以望祠蓬莱之属”,所寻的仙境也是蓬莱。于是,便有了“三山万古重蓬莱”之说,蓬莱在三山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蓬莱神山之所以有那么大的诱惑力,不仅在于它是一处连宫阙都是黄金白银砌成的仙境,而且在那里可以与仙人相见,得到仙人送给的长生不老药。然而,这令人心驰神往的神山仙岛,却总是不能让人如愿以偿地身临其境。归结起原因来,一说是太虚缈,岂能临近?白居易就有“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之句。二说是仙山周围的海水浮力太弱,连羽毛都漂浮不起,舟船还有法行驶吗?《幼学琼林》中即有“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的句子。更有一说,蓬莱仙山太遥远。此说的文字描述就更多了。王令的“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等等,不胜枚举。更有甚者,《列子·汤问》中说,在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处有包括蓬莱在内的五座神山。古人真能开玩笑,几亿万里之遥的神山仙境,它不是只能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不过,不得不承认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想得那么大胆,那么浪漫,那么生动而传神。无怪乎这个海国沧溟中的缥缈幻境,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有着那么旺盛的生命力,至今尚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蓬山太远,难以登临。能否将它拉近一些呢?于是,汉武帝首先做了蓬山远近大胆的尝试。太初元年,在他第五次巡幸海上到达丹崖山下时,见不到海上的仙山蓬莱,便在海边筑起一座小城以“蓬莱”名之,从此便有了一个人间蓬莱。海上的仙山蓬莱难以企及,到这人间的蓬莱小城走一遭,总可聊以自慰吧。不管怎样,“蓬莱”这一实际地名的出现,汉武帝是功不可没的。因为蓬莱这个小城就是当年帝王们的访仙求药之地,其身价当然非同一般。更因为这里离传说中的三神山位置最近,便被人们视为最正宗的人间仙境。

汉武帝之后,历代帝王们为了拉近与蓬莱诸神山的距离,也纷纷在自己的住处搞起一些相关的人造景致,隋炀帝造了一个园子叫西苑,周围二百多里,中有一个几十里方圆的大湖,称为海子。湖上有三座山,取的便是三神山的名字。唐高宗时,东内称蓬莱宫,宫后有蓬莱池。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北海,其布局也是按照三神山而设计的。园内的中心建筑是琼华岛,琼华岛又叫蓬莱山。在颐和园的建筑中,和北海一样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水中的凤凰墩、治镜台、藻鉴堂等岛屿,分别象征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等海上三神山。看起来,蓬山的远也好,近也好,都是人造出来的。其实这就是一个地域的人文内涵。所谓得天独厚的资源,就是这种唯我独有的地域文化,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开发利用得好,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身到蓬莱即是仙

自从神仙之说形成后,人们便开始有了一种神仙情结,对于“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仙崇拜有加。有道是:“天上何曾有山水,人间乐得做神仙。”而“蓬莱”二字自从被虚幻缥缈的山海传奇蒙上一层面纱之后,便成为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其实,作为实实在在的人间蓬莱,大大地占了地域的便宜,也就是所谓的得天独厚。传说中的三神山在渤海中,而人间蓬莱就在渤海岸边,借用也好,假托也好,人们便把此蓬莱当成彼蓬莱,被视为货真价实的人间仙境。特别是丹崖山上立起一座仙意朦胧的蓬莱阁,加上文人墨客的一番渲染,更使这里身价倍增。从此,这里的一切都好像沾满了仙气,也有了灵性。山是仙山,海是仙海,云是仙云,阁是仙阁,连这里的树木花草也成了仙树仙花仙草。因此,置身于此,便会大发“恍不知神仙之蓬莱也,乃人世之蓬莱也”的感慨。尤其文山李启垣的一副联语,更具诱惑力:“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他这一忽悠不要紧,做神仙已不是什么难事,只要能让双足踏上蓬莱这方充满仙气的土地就可以了。

神仙之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对于蓬莱,它已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主题。正因为蓬莱的鲜明个性,形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文环境,也成为一种唯我独有的资本。套用一句通俗的话:“特色就是本钱”,这个本钱就是神仙文化这块硬梆梆的品牌。

凭借神仙文化这块牌子,撩拨得不可胜数的梦想以享世祚之人来身到蓬莱即是仙到蓬莱,踏寻仙迹神踪,体验做神仙的滋味。毋庸置疑,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已成为蓬莱的支柱产业,它正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丹崖仙境蓬莱阁,既是神仙文化的载体,又处于蓬莱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这一前人的杰作,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今,也以神仙文化为品牌打造出来的八仙过海口、三仙山,同样游人如织,情景喜人。它与蓬莱阁一左一右,一古一今,一山一海,一幽一秀,形成了一对姊妹篇,亦庄亦雅地诠释着神仙文化的奇异与浪漫。

既然是仙境,必然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果能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定居下来,或者借题发挥,利用人间仙境这一地望优势,招引一些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办学校、医院、商品批发市场等项目,既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又带来了旺盛的人气,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岂不是一项功德无量的高明之举!

不管用怎样的创意与命题,关键是能让更多的人来到蓬莱,共同创造繁荣的生活,实现当年叶剑英元帅笔下的那种最具现实意义的神仙心愿,这才是最为务实的。

仙迹神踪觅何处

蓬莱仙境,一个说了又说的话题。然而,仙境在哪里?谁又见过仙境?仙境什么样子?仙宫几许?仙人几多?等等,却是剪不断,理还乱,很难说得清楚。一些人自以为来到了蓬莱,却并没有见到蓬莱,自以为身在仙境,却并非仙境。就连当年的秦皇汉武,那么多次地来到这东夷一隅的半岛边地,煞费苦心地要寻到蓬莱仙境,见到仙人,求到仙药,却一个都没能如愿。

同类推荐
  •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下)

    “中外神话故事精选”包括上下两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下册收录了自然灵异、万物灵性、英雄传奇、民风民俗等内容,如年的来历、春节由来、除夕传说、贴画鸡、元宵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端午节传说、七夕的传说、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月饼的来历、重阳登高节的来历、腊八节传说等故事。
  •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

    《华佗的锦囊》收录了《俺想要个女娃》;《为你撑了十八年》;《皮日休吟诗露踪迹》等故事。为中国的孩子们、为芸芸众生讲述最沁人心脾的故事。
  •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西部埋伏:秦始皇陵重大考古发现之谜

    一个偶然的机会,位于中国西部骊山脚下的八千兵马俑破土而出,这一旷世奇观立即震惊寰宇,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经过考古人员几十年的努力探寻,秦始皇陵园地下殉葬品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去。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这支庞大的地下军团被发现、发掘、珍藏、展览的全过程,并以兵马俑军阵和陵园内外陆续出土的铜车马、百戏俑、石铠甲、文官俑、青铜仙鹤等珍贵文物为线索,全景式展现了大秦帝国的风采。同时对这些国宝出土后发生的盗窃与侦破、人事纠葛与恩怨是非,作了较为翔实的描述。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发现以来最为精彩动人的一部纪实力作。
  • 小心轻放的光阴

    小心轻放的光阴

    这是一本慰藉广大年轻学子的疗愈系散文精选书籍。书中精选唯美、治愈、感人至深的散文和故事,有如花絮般纷繁的青春思绪,有灿若繁星的友情天地,也有朦胧羞涩的初恋情怀。每一篇都能触动年轻学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懂得小心轻放锦缎般华美的青春时光,让青春在时光中飞扬。
  • 足球文学方略

    足球文学方略

    2010年,就《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的写作,我断断续续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31万字的书稿。将在09年年末初初努力得来的“足球文学”以文本形式‘立身’。以此为理论基石的创作也渐入佳境,到了翌年5月关于足球文学的“二次概念”也已经油然而生。从09年年末到2010年年末,一年的时间,自认为是自我探索阶段的一次进步,通过两阶段概念支撑下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足球文学”的模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已经幼稚地想要去寻找出版社,将《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作为自己的处女作,开启潘多拉魔盒,“足球文学”也就能这样被广而告之。
热门推荐
  • 命运之轮(下)

    命运之轮(下)

    从单纯的言情到承载着人类的命运,几次修改,大篇幅的删减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为紧凑曲折,人物性格更为丰满生动,叙事更为简练流畅,小说的可读性大大增强。一路走来,作者的思想也同书中的少年主人公一起渐渐走向成熟,完成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
  • 易符

    易符

    执道诱尘怨,迷叹玄义禅。一拳碎山河,一脚定乾坤。修炼不仅仅只是为了长生,更是为了拖住死亡的脚步。向死而生的活着,活出一种倔强
  • TFBOYS之樱花寂

    TFBOYS之樱花寂

    我叫木小樱,我喜欢樱花,尤其是日本的樱花,但是,寄人篱下的我,没有办法去看,等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去日本见识见识,樱花,等着我。
  • 一晴方觉夏已深

    一晴方觉夏已深

    她用三年的时间来逃离那个黑暗的深渊,却在三年后的异国与他重遇。 彼时的他们如风中飘散的蒲公英般,即使相遇也不过是风中浮萍逆向飞行。他每每走近,她拼命后退,他给她最痴心地呵护,她却狠心拒绝。可再坚硬的心也抵不过一个情字,原来喜欢可以让人变得勇敢无惧。但扑朔迷离的身世、环环相扣的阴谋接踵而来,究竟他能否留在她的身边,王子一般,为她披荆斩棘,还是留下她一人孤军奋战……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薄荷色的风拂过脸庞,幸福已悄悄如莲绽放……
  • 幸福契约

    幸福契约

    原本该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浅浅,因为是个女孩而被家人抛弃,二十年后大学毕业的她遇到了真心相爱的男人,只是她不知道这份感情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打磨。
  • 精灵战歌

    精灵战歌

    青云天绕春风寒,蓝云雨滴水漫漫。不知此时何事错。天已旦,望空山,森林迷糊水雾漫。小时不知大时愁,不时不知愁何有。春时无悲也无伤。《精灵战歌》是作者(陈重之)继《木塔传奇》和《漫长之旅》的作品。讲述了大雨哗啦哗啦地落下,化出一层薄薄的雨雾。这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然而加肯村的烈酒客栈,却是灯火通明、一派狂欢的气氛。
  • 爱在来临之际

    爱在来临之际

    生活本来就是一瓶药,而爱情就像一个空瓶子,总之,所有的快乐悲伤,酸甜苦辣都会被装在里面,只不过有差别的却是所经历的事,它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救人性命的良药,而这里有的或许只有泪,很累。
  • 熙心相漪

    熙心相漪

    作者大大:只能说我家林漪很帅啊呐!废话不多说,开始介绍:可耐的女主夏雨熙因为萧余一个善意的谎言而心死,渐渐地渐渐地,我家林漪和夏雨熙日久生情,虽然曾经林漪是利用大大的女儿夏雨熙,但慢慢假戏真做(这里用词不当)。半路杀出个林漪的青梅,又会发生啥呐?
  • 女生学院

    女生学院

    女子大学,这个本该属于青春和快乐的地方,竟然接二连三的发生了一些惊悚可怕的事情,美丽的姑娘们不断地消失、死亡,她们能否突破这生命的禁锢,又能否斩落曾经的过往呢?
  • 莫失莫忘白曦帝

    莫失莫忘白曦帝

    他的心,只有众生。九千年前,她亲眼见他牺牲孩儿,以保三界生灵。这世间竟然有如此狠心的父亲,九州赤焰帝长离,不止是她最深爱的夫君,更是亲身传授的徒弟。她从来没有这么对一个人,爱得刻苦铭心,恨得锥心刺骨。他抹去她的记忆,让她永远忘记这一段尘缘。九千年后,三界九州开山收徒,她与他不期而遇。再次拜她为师时,她淡若清风,却不知他为何紧拉她衣袖不放。今生今世,她和他,是否背负继续未果的姻缘?书名六十天后更改为:修真之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