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8000000015

第15章 时节习俗(2)

吉安市青原区富水河畔、天玉河东一带,吉安县禾河沿岸,泰和、吉水一些地方有过“下元宵”的习俗。从农历正月十六一直到二月初一为闹下元宵时期。下元宵与“喊船”的习俗分不开。送神喊船在江西流传了千百年的历史,宋明以后成为一种节庆的重要活动。吉安大部分地方都流行,从腊月小年始,一船在元宵后一日结束。但闹下元宵的地方,活动便延至二月初一。送神喊船的习俗在上世纪50年代初被禁止活动,近年有的地方如青原区渼陂、富田的一些村子逐渐恢复这种习俗活动。过下元宵的地方家家户户有走亲访友的习俗,并且以客多为荣。比如青原区渼陂古村在二月初一这一天过下元宵节,古街上、巷道里、家门口,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最吸引人的是浩大的送神活动。人们汇集在总祠永慕堂前的场地上,祠堂里擂鼓三声,鞭炮齐鸣,唢呐高奏,老者手提灯笼,引出面面旗幡,表演队伍鱼贯而出:提花篮的,摇彩船的,舞蚌壳的,舞狮头的,扮演或庄或谐传统故事人物的,规模最大的是见首难见尾的龙灯,最引人注目的是彩擎。壮观的送神队伍穿街过巷,鞭炮不断,鼓乐喧天。到了江边,人们把纸扎的旗、伞、神像堆在一起烧毁,送神活动结束。渼陂一年一度的下元宵,吸引了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人山人海,如同狂欢节。

下元宵节的日期各村各家不同,但祖传下来的日期是固定的,一般不变化。

三、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上旬内。清明节自古来是春祭的活动节日。吉安民间是祭扫祖坟的重要日子,俗称“挂纸”、“挂青”。直到今天,清明祭祖之俗仍十分流行,几乎没有不祭祖的人家,怕遭人讥笑不孝。

祭祖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全族性的,往基祖坟地祭拜;二是房支内的祭祀;三是曾祖以下的祭拜。祭扫时,先斩除坟上的荆棘杂草,把纸钱散压在坟上,在坟前敬飨鸡、肉、鱼三牲,烧纸钱、燃香烛、放鞭炮,奠酒。清明节期间,吉安不少地方有做艾米果吃的风俗,吉安盛产艾叶,清明节前,艾叶肥嫩,煮后取汁,与糯米粉相拌做成米果。艾米果蒸熟后,深绿泛光,香气沁人,常食健脾胃。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春光明媚,外出活动,很是惬意。旧时士人有踏青活动。此俗今仍流传。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民间夏季的传统大节。从端午节的习俗内容来看,端午节的起源与祛邪、除毒、避瘟、止恶等观念紧密相关。吉安的习俗是人们在节前采好野艾、菖蒲,包好粽子等。家家门窗插上野艾、菖蒲,称“艾旗蒲剑”,用以驱邪。早餐要吃“五子”,叫五子登科。“五子”是指棕子、包子、鸡子(蛋)、蒜子、油果子,这大概与吉安自古来的耕读传家文化有关。还作兴吃田螺,据说可保整个夏天不生疮毒。旧时,每家每户必备雄黄酒,小孩在额头肚脐涂抹雄黄酒,成年人饮少量雄黄酒。小孩在胸前佩挂彩色丝线织成的各种形状的小香包,装上鸡子(蛋)等吃食。有的农家还在端午节这天挖车前草,晒干收藏做药,用雄黄酒浸蒜子储存,可作外搽消毒用。下午,全家还用野艾等中草药煎汤沐浴。用干艾叶炙男人肚皮,为消化不良的儿童点“爬山虎”。喝雄黄酒、炙肚皮和点“爬山虎”之俗今不流传。

靠近江河的村镇,有划龙船的习俗,敲锣打鼓,竞相赛渡,十分热闹。吉安民间盛行端午节划龙船,这与吉安多河流有关。至迟宋代吉安州城有竞渡习俗。南宋诗人刘辰翁的词有记载,《须溪词》中《酹江月》之五小序:“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词云:“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借宋亡后的端午竞渡活动场面,寄托对故国的哀思。

五、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吉安各地普遍都有烧包祭祖的风俗。旧时,是日,大凡宗祠、家祠均要清扫干净,神龛前摆上各色祭品,焚香鸣炮,迎接祖宗灵魂回归;全族老少汇聚一起,由族长带领进行团祭。团祭完毕,全族人集体会餐。现在一般是在祖宗牌位前备三牲酒礼,祭祀一番。下午,家家要烧纸包、纸箱笼,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纸包、纸箱笼里有金、银纸扎的宝锭、现洋、印钞、纸制衣服、家具、装饰品等,现在还有冥府存折、钞票、电器等。包、箱上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内容包括祖先姓名、安葬地址、烧包、箱的子孙名字等,贴上冥府通用印封。烧包时,还要抛撒一些斋饭在地上,有安抚、超度孤魂野鬼的意思,所以又叫“鬼节”。

吉安境内的中元节一般固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但也不少家族根据祖上习俗,安排在七月十六至三十日之间,因此就出现七月后半个月里,各地每天都有烧包的活动。

凡是民俗节日,与饮食文化分不开。中元节,吉安人主要是吃麻糍。是时,收割已近尾声,有了收成,可以尝新。麻糍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蒸熟后,将糯饭放入陶缸或木桶中,用棍棒挤压,直至不见颗粒状,而成糊状为止。糯米粘性大,把糯块做成果子状或饼状,撒上豆粉、辣椒粉、食糖,味道十分可口。这是吉安中元节的一大特色。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八月为秋季第二个月,所以也称“仲秋节”。又因这一天月亮特别圆,月色特别明,所以又称“月夕”、“月节”。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代秋祀、拜月神习俗有关。如今,拜月神的观念与礼数虽然已经淡化,但中秋赏月、吃月饼一直是全国各地共有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也是一个象征团圆的传统佳节。在吉安,不少山区农村还保留了传统的拜月神习俗。中秋之夜,皓月当空,设供桌于庭院,摆上月饼、柚子、枣子、瓜果、花生、米果等,点上红烛,插一把线香,先鸣炮祭月,然后全家团聚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吉安许多地方在中秋节晚上有烧瓦塔的习俗。年轻人在空地用残损的砖及瓦片叠架起一座下大上尖,外圆内空的“宝塔”。待到明月升空,用稻草、茅柴作燃料,在塔内烧火,熊熊火舌从瓦片的空隙中喷出,瓦片烧至通红时,又撒谷糠、喷陈醋、浇烧酒,谷糠堵满空隙,陈醋散发浓香,烧酒燃起蓝色的火焰,儿童们还唱着“烧塔烧得红、养猪三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没尾巴”的儿歌,激励大人们来助兴,拿醋来浇塔,引得观看者欢呼雀跃,夜深才渐渐散去。

吉安民间传说,烧瓦塔的习俗始于元代。当时的统治者为防民众反抗,限制使用利器,规定5户合用一把柴刀,3户共有一把菜刀;不准三五成群相互交谈。压迫越重,反抗越强,民众便在中秋节前互赠月饼,月饼中夹进纸条,约定中秋之夜以火为号,起义杀敌。但是,凭空点起大火作信号易被发觉,便让孩子用瓦片垒塔、烧塔,借此举火为号。以后,这一包涵反抗压迫意识的活动便成了中秋节的一种游乐风俗。后来中秋节以吃月饼为特色的习俗,据说就是因为这一活动,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吃月饼,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永新安福宁冈等县有的农村,中秋节晚上还放火灯。火灯又叫“孔明灯”。火灯用篾丝或细铁丝扎框架,外面糊上较薄的白纸,灯顶为锥形,灯身为圆柱形。灯的底部放置吸了油的草纸或旧蔑缆一类燃料,点燃后,燃料产生的热气立即把一盏盏灯送上高空,抬头看去,像星星一样明亮。也是一种游乐习俗。

旧时代,中秋节还是八月菩萨朝拜日。八月菩萨是赵公,乡民尊为财神爷。一般八月十四日请神,村民扛菩萨游村,叫游神。八月十五晚,还要做法事,一是为八月菩萨安神位,祷告神灵赐福;二是要为菩萨招兵买马,加封官职。八月菩萨朝拜活动,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不兴行。

七、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据古书载,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所以称“重阳”。在旧时代,重阳节是士大夫、有文化的人的节日,士大夫们于此日登高寻乐,携壶饮酒赋诗。吉安民间则相传这天是九皇菩萨的生日,故又叫“九皇节”,或叫“忏九皇”。旧时,吉安民间普遍有吃九皇斋的习俗。从九月初一至初九,一律素食。还必须打米果敬九皇爷,祈祷消灾赐福。节前,家家户户要大扫除,象过年一样打扫卫生。节期中,除祭祀神灵外,还要装天灯祭天公。九皇节有分小祭、大祭,常年的一般祭祀叫小祭,每隔九年举行一次的重要祭祀活动叫大祭。大祭要请很多道士做道场,扎很多的菩萨,如四大金刚、八部雷神、黑白无常等。忏皇时还有煞风扫荡捉魍魉的节目。纸扎师傅扮地方(指神的名字),穿长衣马褂,戴礼帽,拄拐棍,在前带路。道士扮无常,穿长衫戴高帽,身上贴很多符和钱,在地方带领下,他们先后进入每家每户,将住宅中隐藏的鬼怪全部扫地出门。主人上香祭神,以酒菜相谢,并压上一个红包。无常进村后从不说话,据说是怕鬼怪听到后会先躲匿起来。

忏九皇活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被禁止,至今已绝迹。但九月九打斋吃素的习俗,不少地方还保留着。

有的地方在这天蒸糯米酒,称“重阳酒”,据说这天蒸的酒味道醇美,不易变质;大人给孩子做“重阳糕”,期望他们“步步高升”。

今天仍盛行重阳节登高习俗,主要是单位、部门组织年老的人爬山游乐,锻炼身体。

第二节 时令节日

一、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后天气逐步回暖。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中国自古为农业国,立春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大节日。迎春,是在立春当天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古时立春要祭祀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亦称芒神。清代立春仪式已成了官民共同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清嘉录》记载,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明万历吉安府志载,立春日,太守率府衙官员在吉安城后河太平桥举行迎春仪式,牵牛以示劝农,旧时每临立春,官民有“扮春官,迎春牛”的习俗,地方各级官员在春官老爷率领下,在衙门前摆设香案,高挂春牛图,隆重举行迎春仪式,官民一起参加活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迎春仪式一直延续到清末。吉安民间受官衙影响,特别注重立春迎春活动。吉安民间至今仍流传“立春大过年”的说话。立春的这一天,出嫁了的女儿不回娘家,不得已在娘家,在交春的前后一个时辰,无论如何得离开家门。男丁则尽量在家候时以庆。先书写“迎春接福”、“春到太平”的红条幅张贴在大门上,在神案上烧红烛,插香,备上三牲,等候交春时刻。时刻一到,鸣炮、祭拜天地四方,奠酒。至今,人们还仍有兴致地在立春时刻,将鸡蛋在桌面上竖立,以验时刻正点之乐趣。

吉安民间还注重有春、无春年。有时遇无春年,诸般大事不办,尤其是娶亲嫁女,建祠造宅,一般都会避开无春年。所以,此俗造成提前迎娶或推后办喜事的现象。

二、惊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6日前后。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季节,乍暖还寒,吉安人称“冻惊蛰”。旧时代,农家对害虫一筹莫展,相信惊蛰日治害虫有作用,以石灰点屋柱脚和鼠洞,边点边念“点惊蛰,点银蛰,点得害虫笔笔直”。意为消灭虫害和鼠害。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普遍使用杀毒剂后,此俗不再流传。

同类推荐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

    本书从历史的角度描绘女主人公和三位罗马人交往的过程。这个让世界为之心动的女人不只是一段伟大爱情的完美化身。也是一位身兼多种角色——情人、母亲、战士和女王的不朽传奇。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希腊语意为“种族之光荣”,她比大多数女性更具有女人的气质。也比大多数男性更拥有力量和决心。这个无与伦比的女人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美艳和智慧,保全埃及的独立,重现古老王朝的辉煌。由传记大师艾密尔·鲁特维克创作的这部传记。从古人质朴且细致入微的记录中探寻历史真相,并通过对与女王命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三个罗马男人——恺撒、安东尼和屋大维的描述与分析,厘清克娄巴特拉的生平轨迹。心理活动资料的缺失。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世界名人大传(全集)

    本书所撷选的名人均为人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并在此基础上不拘一格地节选,无论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艺术等诸领域,都广有涉及。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可能:从不同的人生角度去体会名人,从不同的价值角度去看待名人。本书对名人的表述更为人性化。名人往往被神化,这便隔绝了名人与平凡人之间的共性。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热门推荐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贾仁禄外号“路人甲”,一个小公司的网管,痴迷于网游。因疲劳过度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重生在了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成了曹操手下一个普通普通的曹兵甲,而三国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绝色大美女貂婵竟是他的老婆。手里捧着这个超级烫手的大山竽,在三国乱世中挣扎求存,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决定竭尽全力的保护这个身世可怜的美女,但以他那微薄的力量,他能做到吗?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魔法师战争

    魔法师战争

    在这魔法师的战争中,逸凡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将会演义怎么样的传奇?
  • WTF战

    WTF战

    2114年,科技飞速发展,网络游戏也变得不仅仅只能存在于某种扁形长方形中……22世纪,人们能利用3D立体影像系统将游戏中的画面投射到现实中并实体化,且使用第一人称视角,让玩家身临其境……
  • 史上最强修罗

    史上最强修罗

    主角修罗问天,天赋异禀,超世绝伦,追求解梦之旅。三岁天之炎血溶洞修炼,后闯十二古屋巧救战神遗族,梦镜渐渐解开,冥界来犯鬼族宣战,天下大乱,群雄相助,一人顶千人。史上最强修罗,热血,古风,无敌跟随问天一起强大起来吧!
  • 传承百家

    传承百家

    一个少年为了却一个小小的心愿而进入恶魔之地,寻找一个记忆中的老神医。少年千辛万苦,差点被当了晚餐。没有他意料中那样成为老神医的徒弟,而是成为了老神医的师弟。为了打破生死锁,少年的师傅,一个一千三百多岁的冷酷男决定对少年进行传承。。。。。。《百家传承》已经更新到近百章了,求推荐,求鲜花、求收藏。。。记住,是《百家传承》
  • 过期爱情

    过期爱情

    —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会过期的?—我爱你,永不过期!十年前,他们是那冷漠家庭中两个相互取暖的人;十年后,他们是两个生活轨迹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命运的齿轮再次让他们相遇,一切是否还会回头。
  • 蛮血之天舞炎黄

    蛮血之天舞炎黄

    传承一套,废柴一枚,从东方古国穿越而来的市井小民,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不一样的故事,同样的精彩,洛天说:你可以侮辱我,但不可以侮辱我的国家。起一支舞,秀出我泱泱神州之威,谱一曲歌,唱出我赫赫华夏之名,即使身在异界,我心亦属黄种!
  • 腹黑席少:宠妻成瘾

    腹黑席少:宠妻成瘾

    一场父辈安排的相亲,席沐宸和苏若璃被捆绑在了一起,说好的三年之约,他却在三个月在她的肚子里种下了包子,无奈之下她只能为了小包子成婚。婚后,使劲儿的变着花样,训练忠犬腹黑老公,开启了花式虐狗的姿态,某日,“席先生,你家少爷踢我。”某男眼神微暗,点了点头,瓜熟蒂落之后,某人对着白花花的小屁股来了几个响。“媳妇,这小子就是欠揍型的,要不要在使点力。”看着那才出生不到几秒钟的小包子,那清晰的巴掌印,苏若璃狠狠的疼了一把,这生儿子敢情疼的不是他。夜晚,苏若璃将席先生锁在了门外,某女抱着白嫩嫩的小包子,正要香一口,笑的一脸荡漾的席先生,夺了小包子的香香。“媳妇,你该喂的是我...”
  • 弃妃谋略

    弃妃谋略

    21世纪爱情缠身的她穿成弃妃,身材相貎一流,居然还得与众女共享好色皇帝?喵了个去,皇帝给咱死远点!惊闻心上人五王爷死讯,她将信将疑,几经试探,皇帝却一脸无所谓。愤然之下,她深夜逃宫,只为确认五王爷是否安然无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诗文笺疏及研究

    邢澍,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行一,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约卒于道光十年(1830年)。是清代著名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诗人、藏书家、书画家,他在当时的文化圣地江南二十余年的学术仕宦生涯,打开了陇右通往关外的文化交流的大门。归里后,沉静寡营,著书自娱,以致卒年也无从确切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