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9800000012

第12章 实现“念书梦”(3)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领到课本后,我几乎就没有上几天学,这不能怪我是“逃学”。姥姥的另一个女儿,也就是我的老姨从外省回来,一心想收我做养女,她结婚十多年没有孩子,姥姥不得不同意我去,而我执拗地反对。她们天天说走,我便跟她们怄气,理由是想念姥姥,又离得远,不能随时回来看。另外心里还有个不好说出口的秘密,就是我非常不喜欢那个游手好闲的姨父。他曾在一夜之间,骗走姥姥十八担四斗小麦的钱,那是我们一年的收成。为此,我和带子都很看不起他,认为他这次来,说不定又要干什么坏事。

后来她娘俩有意转移我的视线,想必是她们商量过的。老姨说她家那边的小学又大又好,老师也多,这引起我的好奇心,我问了她很多关于学校的事。姥姥也说:“咱这就一个老师,教好几个年级,啥课都教,管不过来。再说学校办得快黄了,孩子越来越少,有的人家宁肯把孩子送到城里去念书,舍近求远。”我知道她舍不得我走,可还是苦口婆心地劝,最后她说:“名师出高徒。去吧!”她们三劝两劝地使我动心了。

但我仍有两个条件:到那看学校不好,我就回来;我不当“养女”。老姨表示当不当养女,都把我当亲闺女待。这是带子帮我出的主意,认为这能有退路。

启程的前一天晚上,姥姥拉我坐在身边,没等开口就泪珠簌簌地流,嘱咐我:

“到那好好念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再好,也得自己努力!”

我答应着,含泪点头。

她哽咽着又说:

“不用惦着我们,带子长大了,能帮我。想家,就回来。常来信。我找空去看你。”

我们都不再说啥,久久地坐着流泪。带子靠在我身旁,拉着我的手,很不在乎地说:

“到那看看,就回来。”“哪也不如家好!”接着很轻蔑地说:“那山旮旯子,贼穷,出点棉花水果也不顶粮。”而且狠狠地补充一句:“穷山恶水出刁民。”说着把另一只手提着的两个小包放到我腿上说:“刚炒的瓜子和爆米花,明天在火车上吃。”我用感激的目光看着她,泪水抑制不住地流。

次日下午,姥姥送我们到火车上。今天破例,她以前从没送过老姨到火车站。我走进车厢后,一直咬着嘴唇,不敢再往站台上看她,强忍着泪水,我担心自己一哭,就会跳下车不走了。车开动后,我跳着脚大哭,心中喊着“姥姥——”

一天后,我被带到辽宁锦西的山沟里。从一望无际的平原沃野,来到这抬眼就是重重迭迭山峦的沟里,满地沙粒黄土,有如迷失在洞中或闷在全封闭的货车厢里,令人窒息。家乡的黑土、麦浪和江水都令我无限地怀念。初冬的雪花,稀稀拉拉地飘着,潲到我的脸上,没等擦就消失了。我心中的泪水也像消失的雪花一样,没有踪影地流着,其实,流不出的泪比流出的更悲伤。

顾名思义,下松树沟村,就是坐落在有松树的山谷里,又是从北向南走向的两山间谷地的末端。谷底越向南越低,最末是大片沙滩和横贯东西的女儿河。据说原河道又宽又深,划船才能过去,现在到旱季,徒步就能蹚过去。山庄错错落落由北向南,依山傍水,夜晚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像条带子,与天上的银河遥相呼应。此时思乡郁闷的心轻松了许多,觉得离家并不遥远,因为也能看到家里那样的银河。村中没有笔直的路,七拐八拐走进村,才到“后山”老姨家。这儿地势最高,往后就没有人家了,只有矮山、树木和山涧小溪。这儿溪水潺潺,雉鸡咕咕,莺声呖呖,松柏青青,不是仙境胜似仙境,这独有韵味的陌生,很快稀释了我离家的悲苦。

小学校坐落在村中间的大庙里。有庙的地方,就有历史和文化;连庙还没修的,不是开垦得晚,就是风水不佳。学校要求新学期开学再入学,我有很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校。起初那些天,一想家就去看学校,心在两种吸引中拉锯。

拖了十多天,我才给姥姥写了第一封信。写很多遍才寄出。三年级学生,认字有限,表达困难,我不想求人写,更不想让人知道我写什么。我在信中告诉姥姥和带子:

这个小学真的“很大”。古庙就是校园。庙四周有灰色院墙,院中正殿很高,殿前有平台,平台两角各长一棵大松树。平台到院门有一片空地,是学生课后活动场所。正殿左右有耳房,与东西厢房相连,是教室。老师在正殿办公,传说殿里还保留着“推不倒”的两尊大佛,我很想看看,但不敢进去。教室门上方挂着年级的牌子,共六个年级。有本村学生,也有外村的,外村的多是来念高小,要住宿。院墙外有大广场,早上全校学生站在这里升国旗。有一天我偷偷站在后面,注视升起的国旗,很激动,但我不会唱国歌。

最后我告诉姥姥和带子,很喜欢这所学校,不太想家了。

学校升国旗的场面,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天学生散去上课,我站在国旗下仰视了很久,才看清那上面的五角星。升旗时唱的歌庄严雄伟,令人振奋,是我从未听过的。

校园里欢乐严肃的气氛和有序的管理,使我感到这里学习正规,学生肯定个个学习好。当时学校表示,看我入学考试情况分班,于是我产生了恐惧心理。

7

从此,我不去看学校,开始复习功课,准备入学考试。先复习语文,方法是背课文、默写、对照找错,直到一字不差,包括标点符号。这种笨办法,开始慢,后来滚雪球似的加快,字认得又多又熟,以前念过的课文,很多都是囫囵吞枣,这回总算细嚼了一次。三年级下的语文虽然没上,但有前面复习的底子,也如走熟门熟路一样,学完了,尝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甜头。再给姥姥写信,就不用查书上的字是怎么写的,那时没学拼音,也没有字典,唯有课本。生活在没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精神文化上的贫困远比生活上的贫困带来的损失更大,冲出包围就在脚下。

算术,算得很慢。如要求速度,就等于不会。要快就只有反复练。世界上能做的事情很多,真正能做好的很少,根源就是自满于“会”。反复做题,见题就做,做例题,做练习题,从头做到尾,再从尾做到头,没题做,就自己编题。刀在石砧上磨多了,自然锋利。做得越快时才觉得以前的慢是对所学的知识半生不熟。

复习的事,我一一写信告诉姥姥。

不知为什么,入学时没有考我,只问念了几年,就让我入四年级。班主任是位又高又瘦的老头,说话有点侉,像老太,但能听懂,教“常识课”。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给我打开了新天地。专门教语文的老师,很快把我引到写作文的兴趣里。教算术的老师,像是拨开了我脑中的一层窗纸,使我对数字计算很入迷。音乐老师弹着脚踏风琴教国歌。体育课上我第一次知道有跳箱、垫子和篮球。这所学校果真有很多老师,个个上课都很优秀。

更使我终生难忘的是周钧老师。她来自周家屯大户人家,丈夫是赴朝的志愿军,她独自租房住在学校附近。学校建立少年先锋队,她是大队辅导员。我入队没钱买红领巾,她领我去村里供销社买了红布,又带我到有缝纫机的学生家长那做好,亲手给我戴上,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天冷了,她见我穿着单薄,便把自己身上的制服棉袄,脱下来给我穿上,我感动得哭了,觉得她是母亲。我第一眼见着她,就好像已认识了十年一般亲切自然,也如在沙漠上饥渴时突然遇到了泉水般欣喜。几乎每一次感动,我都立刻写信告诉姥姥。

这次姥姥是速来速归。她事前没写信告诉我,说是在意外的情况下突然决定来看我,我也没追问什么意外。她直奔学校,守在校门外,等我放学。我惊愕地发现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千里迢迢奔来,满腹忧伤和焦虑,一见面就问能不能见周钧老师。她风尘仆仆地见到周钧老师,当面致谢,送了家乡的咸鹅蛋。她更想知道我在这里的所有情况,周老师滔滔不绝地告诉她我的学习生活情况。她起初皱着的眉头渐渐地舒展开,眉宇间洋溢着欣喜。之后才去老姨家,第二天就踏上了归程。早上送我上学的路上,她千嘱咐万叮咛“要长心眼,家不在这”,“多写信,有难处也写上”。直到走,她仍没有说这次突然来的原因,两年后我回去时,带子告诉我,姥姥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我被坏人抢走了,她在后面追,最后连人影都没了,便坐在地上哭,哭醒了,之后天天都闷闷不乐,总是问带子:“这不会是真的吧?”带子总是宽慰她:“不可能,是你担心她不平安,才做这怪梦的。”其实带子也很担心,说我离家一年多了,也真不知啥样子,来信尽说好话,也许是怕咱担心。要不亲自去看看,不顺心就直接领回来。而且带子还追加了一句:“我早就怀疑他们心思不正。”其实姥姥自己也心中有数,并存有一定的戒心,所以决定启程。她历来是个想到说到就做到位的人,她的心、口和腿总是高度统一。

直到老年,回忆自己的一生,我仍认定这所小学是我生命的摇篮,给了我人生的奠基石。记得当时在日记中,自己创造了新词,把学校称为“校家”,把老师称为“师妈”。对于无“家”无妈的少年,这是发自心底的幸福和感恩,直到上大学时,我还与班主任赵世忠老师有联系。

“昔孟母,择邻处”。对偶见的邻居都得选择,而天天进出的学校岂能不选择!优质的学校,一定有德才兼备的师资和成熟的教学管理体制。

那时,我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听课认真,作业用心,自觉复习预习,大小考永远得百分。我本来自落后农村的初建校,学习成绩平平,但转到这所学校,一跃成了“优秀生”。这年冬,初小升高小,周围几所小学来参加统考,我以三科三百分名列榜首,王校长特别找到我说“给学校争光了”,我当天写信报告姥姥。带子回信,说她们为我高兴,姥姥认为“去对了,不会再逃学了”,带子也说自己遇上这么好的学校和老师,“念书也不会头疼的”。

说心里话,融入这个新环境,我没有精力想家了。至于老姨家对我如何,我也没空较那个劲了。矛盾虽不断发生,我尽量躲开,心里明白,不正面顶牛。他们不准我加入少先队,不准我参加星期六下午义务劳动上山给住宿生砍柴。我不吱声,但不后退。他们让我去老虎沟很偏远地方摘棉花,虽说心里恐惧,怕老虎出没,但我听命便去。对有的事情,我也曾“造反”,不回家,去周钧老师那住,她能说服我,送我回来“道歉”,缓和关系。这类事,我写信从不跟姥姥说,怕她担心,甚至怕她接我回去。有这么正规的学校和高尚可敬的师长,就足够了,不管如何想念慈祥爱怜的姥姥,也决不回去。

8

1953年,学制改成秋天入学。要提前半年高小毕业,统一参加县里小升初考试。学校有两个毕业班一百多人,九人考入中学。在一张油印的集体录取通知单上,周钧老师找到了我的名字,急匆匆到“后山”去报喜,并交给我“报到通知事项”。

我当天给姥姥写信,同样内容写两封,隔天寄出另一封,以防丢失。很快收到她的回信,说已按报到通知要求准备好行李和用品,开学那天她直接送到学校。

从山村去中学,徒步走近路约五十多里,乘火车要绕一百多里,还要转车,但快捷,途径锦州、塔山到锦西郊区,是新建的中学。没有人送我上学,自己很顺利找到了学校。

找到班主任报到,她告诉我:家人来给你送行李,在教导处等着。不能说没人送我上学,姥姥从遥远的故乡,千里之行来这准时“报到”了。教导处门开着,她坐在朝门的椅子上打瞌睡,我悄悄走进去,她脚边放着大行李,身上有个挎包。看她那疲惫的面容和缩着的身体,很让人心疼。我刚站稳,她就醒了。祖孙一年多不见,有说不完的话。我们把行李弄到校外临时宿舍,按每人两尺宽的记号放好。宿舍内南北通铺,住四十多人,低矮潮湿,霉气扑鼻,据说是马厩临时改用的。她告诉我行李中有被褥、枕头和冬衣,还有脸盆和牙具。她本来提前给我寄了学费和上学路费,可又给我留五元,最后把申请助学金的证明信交给我,让我回校就交给老师。

入秋家里活多,难脱身,她没去看女儿,直接去锦西火车站,赶当晚通达车回去,说下火车时吃了烧饼,刚才在教导处喝了水,一点不饿。临行前她嘱咐我:

“好好学吧!这回我放心了:有住处,有饭吃,有书念。考上中学不容易,咱村只考上一个,是婆家出钱供上学。”

“光念好书不行,要有个好身板,学校开三顿饭,比家里好。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要去找老师,别挺着。回宿舍要和同学一起走。”她看到临时宿舍到学校那段路是庄稼地,行人少,有点担心不安全,总之,她有嘱咐不完的话。

这次祖孙分手,都很高兴,她笑着说:“明天这时,我就坐在家的炕头上了。”“人是地里仙,一天不见走一千。”她一扫脸上的疲倦神情,背着挎包,背着夕阳,挺着腰板朝火车站大步走去,那背影比正面更有力量。那时,我还根本不知劳累是什么滋味,更体会不出老年人出远门被折腾的辛苦。她来时已两天一夜,回去又要一夜一天,这连续三天两夜的颠簸劳碌,她要怎么挺过去!年近六十的老妪,如此乐观顽强!我退休前后出差,提个有拉杆的箱子上下车,还嫌麻烦和拖累,相比之下,真是羞愧难当!

同类推荐
  • 打造蓝色

    打造蓝色

    读者在此打开的《打造蓝色》一书,是法国剧作家让保罗温泽尔的作品,由宁春翻译。您将走进两个法国退休工人安德烈和绿西的私密空间:听他们说话、跟踪他们的视线,发现他们的无奈、烦恼和焦虑。您会问:除了那长此以往生活在一起的习惯,还有什么能将这两个人继续拴在一起呢?您会抱有一丝的同情,而这同情将会变为柔情,因为安德烈和绿西在一个已经不属于他们的世界里维系着生存,而这世界或许从来就不曾属于他们。他们最后的救赎是梦想;然而,对于梦想,我们有义务付之与柔情。
  • 韶年华韵

    韶年华韵

    本书分为人物·雄浑、追忆·洗练、感悟·超诣、寄语·流动四部分,收录有《走进光华的思考者》、《我看见了天使》、《四年的渐变》、《离别的季节》等文章。
  •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原野随笔:每天变傻一点点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生生不息”、“梦想”、“幸福可以分为两种”、“财富离幸福仍然很远”、“每天变傻一点点”等90余篇随笔。
  • 关于女人和男人

    关于女人和男人

    本书集冰心《关于女人》与《关于男人》两书之篇目,记录了许多冰心的亲人、朋友、文字清丽淳和、情感细腻动人,让读者与她笔下人物话的同时将中国过去近一个世界里的历史及文坛事件一一浏览。
  •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说爱我

    腹黑总裁:说爱我

    三年前的一个夜晚,这是穆晟最不堪回首的那一天,他永远的失去了他的未婚妻芷涵,因此左胸上留上一道抢伤,三年后一次机缘巧合的邂逅了另一位性格相仿芷涵的少女芷笙汐
  • 伴夏星烁恋

    伴夏星烁恋

    一场不完美的逝后预示着下一场完美的到来。当腹黑遇到大腹黑,当无赖遇到大无赖。他一步步的挖坑让她乖乖入坑,一次次的诱拐某女,只为一场完美的逝后,女主表示她很无奈,男主表示他甘之如待,且看男主的如何诱拐女主上钩。男主追妻路漫漫啊,哈哈哈哈哈哈
  • 重生之帝国人生

    重生之帝国人生

    当白客站在美利坚的土地上面,看着那群恨不得将他沉到密西比河里面去的金融家们,心里面平静无比。现实里,有人称他是地产大王,有人称他是娱乐教父,也有人称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巨人。而现在在他将摩根,高盛,花旗这些银行全部打垮之后,肯定又会多出一个金融魔鬼的称号。一路走来,一手建立起如今庞大的让人只能在心底仰望的帝国集团,在外人看来风光无比,但白客沉默无语。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走到今天这一步,他失去的已经太多,他的人生,早已经不属于自己。
  • 异界神封

    异界神封

    神封大陆,小小一个高家,新年测封仪式上,年轻的少年激活的却是一张黑封,未来是福是祸,且看少年如何在神封大陆上一步步的崛起,伙伴,实力,友情,爱情……
  • 她和他们之爱恨永别

    她和他们之爱恨永别

    小时候,贫穷的她爱富有的他一起玩,她爱他,明明他也爱她。但他太骄傲,适合把群众踏在脚下,无法低头。渐渐,他被迫娶继母为他许诺的另一个她。她痛心疾首,在伤心时刻,另一个他给了她另一种非凡的关爱,她领悟到,另一个他真的很爱她。她流泪,她感动,她想她会慢慢接受另一个他。曾经被迫娶妻的他,后悔没能向她告白。儿时的他曾经默默的发誓——他要娶她。他甚至起了毒心,他将害死那个与他曾是哥们儿的另一个他。不过,这样的他会不会另她反感,憎恨......
  • 青春易逝,你犹在

    青春易逝,你犹在

    青春就像一本无始无终的书,就像你一样,永远不知道开头,永远不知道结尾。当我觉悟时,你已不知了去向,就像渐渐淡去的青春;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在青春逝去之前好好地问问你:“是否还会再爱我?”
  • 我一个人疼你就够了

    我一个人疼你就够了

    17岁,她正青涩,矮胖身材,戴黑框眼镜,剪短短的头发,单纯,羞涩,是被男生私底下称作“丑小鸭”的那类女生。可是她,却暗恋学校最帅的学长。操场上他飞展腾越的身姿,礼堂里他激情飞扬的演说,学校厂播中他浑厚磁性的声音,都是她的眼睛耳朵驻足痴留的地方。这样的暗恋,一直持续到学长即将毕业离校。那天晚上她一宿没睡,一张纸反复涂抹,最后只留下五个字……
  • 绝世预言

    绝世预言

    科学家已经证明,2012年12月21日,地球,太阳和银河系中心巨大的黑洞将会准确地连成一条直线。届时发生什么没有人知道,可能地球南北极互调,可能真的像预言一般,21日的太阳落下后,22日的太阳将不会升起。本书就在这种环境下创作出来的,本书涉及虚构,请读者看过就好,还是像平常那样生活,相信科学。
  • 兰薰儿的野望

    兰薰儿的野望

    自幼无父无母的兰薰儿与爷爷相依为命,谁知被赵公子逼迫得家破人亡。万念俱灰下,坠落悬崖,遇到改变自己一生的木头师父。年幼的兰薰儿对生活要求甚少,即便如此上天仍然如此残忍。野望,是惆怅,是无奈,也是幼小心灵成长的开始。单纯的兰薰儿与木头师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敬请期待(喜欢豆豆的,可以加入豆豆的书友群欢迎加入豆豆的书友群,一同探讨情节,群号码:136515003)
  • 花少七星恋

    花少七星恋

    或许是多情?又或是花心?再不然就是比较流氓?那都不是关键!关键的关键是上天给你一个惊喜,你能不能把握了!一剑在手何处展雄风!七星伴月红颜为君恋!我是吴天,无法无天!花少?别提我的外号,我只是比一般人多情一点!且看我一生走遍天涯路,不求轮回伴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