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9800000026

第26章 她夙夜忧虑(7)

她还派人把我父亲找来,很郑重地作了交待。她对我父亲直言:“我不担心孩子吃不上穿不上,最担心她受虐待。孩子脚上腿上的伤疤,是时时提醒我们的警钟。那母女七人,不轻易敢对你儿子下手,可这个若回到她们手下,如狼牧羊,随时都有危险。”

她跟父亲说这些话,带子全听着了,私下里还很担心地对我说,不能回陈家大院,那里的人心眼不好。她那时判断的是是非非,我直到十多岁时才明白。

姥姥病重那些日子,我和带子都成了没“娘”的孩子,常蹲在小院门口,东张西望看过路人,老半天也看不到一个,看着人,也不理睬我们。邻居家孩子也不同我们玩了,好像我们能把病传给他们似的。有一天,我俩依在小院门旁,不约而同地哼起了“小白菜,渐渐黄,三岁两岁没了娘”,哼着哼着就哭了。这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听到的最初的歌,也是姥姥一生会唱的唯一的歌。没有刻意地学,就都会了,没想唱,也没心情唱歌时,在那些天里却总在心里和嘴里哼着。现在看,这歌是我们那时的生活,那时我俩的生活就是这歌。带子偶尔被姑姑唤回去,抱柴草,拉生火的风匣做饭。我自己就更没着没落地坐在门前,特别盼路上有很多行人,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同我说说话,哪怕看一眼摆摆手。这幅画刻在我脑海里,永远抹不去了。

六岁的我,不懂世态炎凉。但孩子的纯真,能感知出,世上只有姥姥最好。有了她,我们才是宝。风来有她挡,雨来有她遮,冷了有她给温暖,饿了有她给充饥,高兴时她为我们拍手,哭泣时她为我们擦泪,害怕时她给我们壮胆。

姥姥卧床不起的那些天,我俩连草都不如。草至少有牛马关注。没人看我们一眼,没谁喊我们一声。有如在广阔无垠草原上,没人放牧的两只羔羊,虽不懂害怕遇到狼,但那无尽的孤独和凄怆,不知不觉地腐蚀着我们稚嫩的心,比被狼咬的伤更痛更难治愈。

残酷的命运之神,终于被姥姥打败了。吃药打针,屋里院里每天都洒消毒水。另外,什么“愚医巫师”给出的“招”,把一只老母鸡的肚子剖开,鸡还扬着头活着,把鸡腹敷在她胸口处,鸡头朝向她的脸,她昏迷中,不断与趴在胸口的鸡“唠嗑”,没完没了地说胡话。经过一天一夜,母鸡头耷拉下,凑巧她从昏迷中也醒过来了。

清醒后第一句话,喊我和带子,我俩跑到她身旁,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她拉着我们的手虽有气无力,但劫后余生的幸运使她眼中的泪花闪着微笑。

“老母鸡替我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我就是惦心你们俩才回来的。我跟阎王爷说了很多好话,保证回阳间去做善事,才放了我回来。”那之后,她常说鸡救过自己的命。

“这回我能把你俩拉扯大了。”说这话时,她泪如泉涌,我和带子也哭了。其实我们流的都是皆大欢喜的泪水。我俩这霜打的草,又还阳了。从此我们又相依为命,开始了漫漫人生路。

苦难是生活的老师,经历过苦难,才倍加珍惜得到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去院门口东张西望,而是围在她身旁,听她唠叨。巴不得她吩咐我们干点啥活,只要她一开口,我们像忠诚的仆人似的,痛快答应,小跑去做。她夸我们像几年没见,长大了很多。带子比我懂事多了,学会了馇粥,还能做疙瘩汤。苦难能使人少年老成,迅速成长,苦难也能使老人变成少年,重获生命的阳光。

那些天,如那些年一样,日子过得慢极了。天天盼太阳出来,可太阳很快就走。黑夜一降临,我俩就害怕,像老鼠钻入洞里,萎萎缩缩的相互依偎在一块,总是相互疑问:黑夜为啥这么长,啥时能天亮?

她的病好了。我俩真有种经历无数黑夜,重见了日出的感觉。在她身前身后,活蹦乱跳地嬉闹。原本死一般寂静的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俩好像把多少天没说的话都积攒在一起,没话找话地问这问那。她有问必答地坐在炕上,若有所思地看着我们自言自语,“这怎么能舍得走”,“受罪的孩子,又还阳了”,感叹自己活过来,对我们多么重要,对她自己多么幸运。至今记得,她病好了,给我俩做的第一顿饭,是大黄米的黏饭。盛到碗里后,在饭中间扎几个孔,然后放入荤油和白糖,边吃边蘸碗中的糖油汁液。我俩如战乱逃难的流民,饥饿得几天没吃饭,天赐美食和玉液,酣畅淋漓地享用。她看我们吃得那么香,一个劲说:“还有很多,慢点,管够!”

日子又进入正常轨道,祖孙三人快活地忙碌着。我们渐渐长大了几岁,知道分担家里的活,带子很快成了精明的“半拉子”劳力,雇的月工还听她“指挥”。解放后入了互助组,带子就顶“整劳力”,而且当初怕吃亏的互助对子,不得不承认带子的厉害,那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5

姥姥从没想到过成人也会出麻疹。带子二十岁那年春夏之交,患上了麻疹。

她们去看乡医,说是伤风感冒,开了退烧药,往常感冒吃两天药就见效,这回吃了三天,还加了药量,可高烧不退,病情恶化,面色有点发紫,觉得呼吸憋得慌。第四天头上,带子难受得在炕上直打滚,还腹泻呕吐,最后竟无精打采地不吃不喝了。

从没见带子这么蔫,她心慌了,就溜到小北村去找巫婆,本无精神的带子听说后大怒,喊着“我要进城看病”,她马上去求熟人套车进城。

医生检查后,发现口腔黏膜上有细小白点,身上偶见出血性疱疹,确诊为麻疹。因为发病中用药不当,抑制了疹子,才使病情加重,现已合并喉炎,而且肺部也有水泡音。大夫认为必须到传染科住院治疗,把疹子表出来,其它症状就会缓解。

对病人来说,一个能干的医生,要比最爱自己的亲人作用更大。带子住进了医院,姥姥看着打针吃药。担心这病传染,就自己在那里照顾。家里的事全交给她二姐了。第二天带子的疹子就大面积出来了,热度也开始下降,姥姥才松了口气。带子也有点精神了,又要吃又要喝。可她仍觉得奇怪,怎么二十多岁还出麻疹呢?请教大夫,说这种病“传染性极强”,患者周围九成没患的,都能被病毒感染上。她听了以后十分紧张地问:“我也能得吗?”大夫认为大人抵抗力强,而且这种病毒在太阳下20分钟就会死亡。她又问:“那是不是我孙女的身体差得像小孩,才抵抗不了这病毒?”

大夫认为,抵抗力差那是当然的,这“当然的”给了她重重的一锤,敲响了警钟,引起了她的反思。

出院时,按大夫嘱咐,不能着凉受风。姥姥头天回家备好帽子、被子和头巾,还是她二姐的小儿子赶车接她们回家。

偏巧,这阵子我们中学利用休息日,实行勤工俭学,有两周没回家。这次回家进院门口时,见带子坐在房门外的台阶上,我以为她在干什么活。往常即便她干活,也是迎面走来,笑盈盈地拉着我的手,说这问那地往屋走。这次她坐那儿没动,脸色苍白,明显消瘦了很多,大脖筋挺得很费劲,歪着头朝我笑,又转头朝屋里喊“回来了”,然后连连对我说“你可回来了”。

见带子的面容,骤然间我断定她生了很重的病,还没来得及问,姥姥从屋里出来便急着说:“你看带子,病成啥样子了。这都好多了,让她出来溜达,又坐着不动了,走路还打晃呢。”

我问了几次,才知是出麻疹。

带子伸出手,示意要我拉她一把,这个铁汉从没有过的求助动作令我吃惊,拉起来后她把胳膊放到我肩上,开始在院里移动。我说你这小虎打盹了,她说差点没“睡过去”。

北方的春末还很凉,不过阳光和煦,风儿习习,使人感到很惬意。带子告诉我,如果不去镇上看病,毒火归心,我可能就见不着她了,这次是死里逃生。带子从来不吓唬我,看到她那严肃劲,再感受这头“小牛犊”竟自己站不起来的样子,可见当时病得不轻。

没走几步,带子感到累,我俩就坐在柴草垛的朝西南面,晚霞的红光裹着我们,带子脸上像洒了金粉似的,眯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告诉我,生病期间发生的一切:

“这场病,把姥姥吓坏了。我发高烧那几天,她摸我的头掉泪。不时用白酒擦我的身体散热。加量吃退热药,也烧得像火炭似的。”

“姥姥每天给佛爷烧两炷香,求佛爷保佑,嘴里叨咕:我不能没有她,就像她小时没有我就不能活一样,我也活不了。小时她靠我,我老了要靠她。发发慈悲吧。不然我用老命换她,我干不了啥啦,我的带子,干啥像啥。发发善心,放了她吧!”

说她每次上香都涕泪交流,虔心默祷上苍保佑带子。“她以为我睡着了,其实我也在哭。”带子跟我说时,又哭了,我们一起对着夕阳流泪。带子自嘲:“命都捡回来了,还哭啥。”我们又化涕为笑。

“那些天,姥姥常跟家里的小猫小狗说话,以前从没有过。她没时间也没心思喂它们。它们饿得跟着她叫,你听听她说的话会笑的。”

“我孙女病了,吃不下饭,我也吃不下去饭,我以为你们也都不饿呢。你们去求求阎王爷,放了我孙女,我就给你们好吃的。”说完带子自己忍不住扑哧地笑了,夕阳也同我们一起笑了。

“疹子出来那天,她的脸乐得像开了花似的,小孩一样满地走来走去。问我想吃啥,今天不吃医院里的饭,吃点你想吃的。她到小馆给我买猪头肉和馄饨,我吃得香极了。她看我吃饭的样子欢喜地说:‘得救了!’”

带子出院回到家那天,她晚上又上香,又对佛爷报喜:

“我孙女得救了,谢谢你们的大慈大悲!保佑她快快恢复,别落下病根。”带子说在医院里谢大夫,到家里又谢佛爷,谁给我治好了病,她心里明明白白的。我说,她那是跟佛爷表达自己的心思。

带子说自己最难受时,满炕打滚,死的心都有了。以为自己够呛了,所以还跟姥姥说不要供你念大书了,高中毕业,找个工作,一块进城生活吧。她不让我说这话,认为我一定能好。那时我可盼你回来,当面跟你说这番话。现在我好了,不说了。

我不让带子再说下去,扶她回屋吃饭,又吃了药,然后躺下,沉沉地睡了。我跟着姥姥忙里忙外,还听她唠叨最近发生的这件大事。她又告诉我今后如何给带子加强营养,如何减轻劳动负担,这次得接受教训。

刚停药,姥姥便开始给带子进补了。我离家前,她很心疼地告诉我,带子这次身体伤了元气,大夫认为大人出麻疹太少见了,要比小孩痛苦得多,对身体伤害也大,得好好恢复,先吃些软食,好消化的,然后给她加强营养。地里的活找长庚来帮几天,早把地种上了。

下一周我回来,见带子精神多了,一直吃小米粥煮鸡蛋,像“产妇”一样。姥姥让带子喝刚生下的鸡蛋,她嫌腥味大,说啥也不喝,姥姥特意去城里朝鲜族饭馆买了一块狗肉,想补体弱,又怕上火,只好煮汤喝了。

姥姥杀了只老母鸡,正在炉上熬汤呢。带子从小就比我挑食,不喜欢喝稀的,这些天,顿顿都是稀的,胃受不了啦。只好破例给她蒸馒头,发酵的食物好消化。这回带子不再嚷嚷饿了。农村不过年节,是不蒸白面馒头的,大跃进时期,白面馒头更是美食,平时吃不上。

带子跟我开玩笑:“再过几天自己‘满月’了。”意思是休完“产假”,就要下地里干农活了。担心别人帮干的活太粗,连长庚舅帮干活,带子都信不过。

带子一急着要去大地里,姥姥就阻拦,吓唬带子,这种病留下根,一辈子都治不好。大地的活都求人干完了,干不好顶多歉收,今年歉收明年补。人若落下病根,哪年也补不上。实在呆不住,就让带子在前后园子里干点,慢慢磨,不着急,累了就歇着。

这次的病痛,带子一辈子也不会忘。所以十多年之后,我女儿在她家出麻疹时,带子把三个儿子推到我女儿身旁坐着。人家都怕麻疹传染,又躲又隔离,带子却巴不得让儿子立刻传染上,说“传染吧”,“趁小出来”,“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死里逃生,太受罪了”。说也奇怪,他的三个儿子谁也没被传染上,看来健康的身体,是免疫的保险箱,有天然的消毒剂。

6

要减轻带子劳动负担的最好办法,就是快点给她找女婿,何况女大当嫁了。

终身大事,不能一厢情愿,必须要知道带子的心思。

于是姥姥开诚布公地跟带子说了自己的打算。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祖孙同频共振,带子心领神会地表示:“要嫁人,但不是出嫁。若扔下你一个人,就宁可这辈子不嫁人。过去二十多年,我们相依相守,今后我们也不离不弃。只是从前,我依你,今后我养着你。”

她听了带子的这席话,深深地被感动了。祖孙间不仅骨肉情深,还心心相印。她觉得自己拉扯大的这个“犟孙女”,不仅有心计,还是个情深义重的“好男儿”。这真是:瓜儿离开秧不能生长,带子没有她,如同孩儿没了娘;秧儿没了水会枯萎,如今她若缺了带子,就如秧儿没水,就如娘没了儿一样。

我告诉带子,等自己工作后,她会有两个家,想在哪就在哪。带子极有预见性地说,她是不会住城里的,因为她舍不得仓房里的“大木屋”,就是“寿木”,她也舍不得这热乎乎的火炕。

姥姥开始到处托熟人,给带子找女婿。她们不想去找周围的乡下人,一是没文化,二是难找到家中人口少负担轻的。担心一大家子人,是不肯让儿子被“娶走”的。她去城里托铁路上的熟人,异想天开要找个铁路工人,而且苛刻的条件是要到农村当养老女婿,这条件听起来真是天方夜谭。世俗都是从小地方往大地方走,她们却是要“倒流”,同河水倒流一样怎么可能呢。

同类推荐
  •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荡不起来的秋千:刘国芳哲理小说

    刘国芳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微型小说作家之一,他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就读过刘国芳的微型小说。《荡不起来的秋千》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家教趣话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对子女“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从而使子女们成“龙”成“凤”呢?我们不妨向古今名人请教。本书从我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中精选出近两百位名流人物,讲述他们的受教育经历或教子育女的故事,希望您能从中学习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未来成功者。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与世隔绝

    与世隔绝

    《与世隔绝》是成都学者型女作家骆平的最新力作——《与世隔绝》,该作品讲述了映秀镇一家不起眼的旅舍在5·12大地震发生后成为孤岛,在长达7天的“封锁”中,聚集在这家旅舍中的各色人等之间发生的故事。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从某种意义来说散文是门槛最低的写作,她多是散养在民间的文字。我喜欢读一些闲适的东西,可以涵养心地,但散文不只是文人的事,散文更应是百姓的事,所以我更喜欢一些有痛感的东西,多年前的《天涯》杂志《读者来信》里有篇文章说:"一切在苦难中的底层,他们的话语、情感都应该得到疏通、表达,形成底层自身真实、质朴的话语空间……
热门推荐
  • 阿丝地狱

    阿丝地狱

    十四个人,离奇地出现在阿丝山谷中的一辆客车上。漆黑的雨夜,塌方让他们弃车而逃,山崖上的鼓声将他们引至一处漆黑的小楼内。翌日,少妇房中出现腐烂的尸体,许多已死去多时的人,如同有约般朝着小楼逼近,并在小楼前再次倒地毙命。黑袍的巫师唱起远古的歌谣,慑魂的鼓声再度响起。小楼前的尸体神奇地复活,并在黑袍巫师的带领下,消失在群山之中。十四人中的警察秦歌追踪尸队,意外地发现隐匿在深山中的小镇。在那里,他们发现自己其实都已经是死人……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事知情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独行剑神

    独行剑神

    独行剑神,千里不独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试问天下男儿哪个不轻狂?人不轻狂枉少年,人不强势枉为人。一剑一人,横扫天下。(每天三更,绝对信誉!推荐票,收藏!!)(书迷群QQ群1:203489610)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神赐血骑士

    神赐血骑士

    简介:张天璇在国服开巫妖王之怒很久后,登陆魔兽世界离奇的穿越到了一个剑与魔法的平行世界。跟随他一起穿越的还有游戏里的角色-血精灵圣骑士,他还能否再见爱人、亲人,且看他如何以一个骑士的身份闯荡在异界他乡。
  • 小女隐于宅

    小女隐于宅

    她认贼作父,为他铺就帝王之路。一纸诏书,沦为阶下囚,断手砍脚。他说:“一个弑兄杀父的恶毒女人,怎么配做我的皇后?”两行血泪化作今世梦魇,雪夜重生,稚女归来,却逃不过深宅府邸。庭院深深,看似太平,实则暗潮汹涌。家主利欲熏心,视她为棋,几度试探。主母口蜜腹剑,只为博一个贤惠的好名声。嫡姐心机歹毒,屡次置她于险境,不仁不义。更有姐姐妹妹明争暗斗,欲将她推向万劫不复。可直到苏家家破人亡,才发现这个女子原来不是那么简单…这一世,她非鱼肉,又岂能任人宰割?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魔女王妃

    魔女王妃

    古人云:红颜祸水,天理难容!洛妩指天怒骂:该死的睁眼瞎,姑奶奶一个全家桶身材你也不容我!百姓云:七王面容丑陋似鬼,脾性暴戾如阎!洛妩拍桌而起:你滚粗,那厮分明就是阴戾狡诈,腹黑无耻!世人云:七王遭人残害,身患有疾,是为不举!日上三竿,洛妩磨牙霍霍,一手撑着腰,颤颤巍巍走下床。众人叹:可惜洛家小姐德才兼备,知书达理。七爷一声冷哼,愚昧的人类。
  • 昭元夫人:灼灼花滟念云君

    昭元夫人:灼灼花滟念云君

    “如果有来世,你一定要等我,还我来爱你。“她淡然洒脱聪慧的性子,更适合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嫁了。然后相夫教子,幸幸福福过一生。偏偏事与愿违,她入宫了。卷入了后宫纷争,更爱上了一个不应该去爱的人。明明知道那是飞蛾扑火,可是她愿意。宫里的老太妃曾说,这世间有三种人最傻一动情的天子二对天子动情的女人三爱上一个对别人动情的天子。前面两种人云君都遇到了这最后一种人云君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年华去理解其中的含义。。。
  •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在树林里(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