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1400000023

第23章 隆重婚礼(1)

一场在中国空前隆重的婚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几经周旋,好梦成真。

霭龄办事认真,只要她认准的事,非办成不可。同时,也让世人看到,她在家庭这个舞台上的作用与威信、威力。实际上,这个颇为解放的家庭也保留着“无父尊长”的传统风俗。

1927年9月17日《纽约时报》于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一则令人吃惊的消息《蒋总司令即将与宋美龄女士结婚》,并在左上角刊载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近日俪影。

该报驻上海记者米塞尔维茨发回的这篇报道说:

这场在中国空前隆重的婚礼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据说蒋已请来了一位英国著名裁缝正在为他赶做礼服、礼帽,宋家正在为其妹赶制嫁妆,据说这份嫁妆价值3.5万美元,是中国姑娘中至高无上的。据说蒋总司令已同结发之妻毛氏离婚,采取的是中国最传统的做法——休妻制,宣布她再也不是他的老婆了。除了原配夫人外,蒋似乎还送走了另外两个“老婆”;另外宋美龄也同她的情人、当年赴美留学生刘纪文分手。

米塞尔维茨还说:

种种迹象表明:即将举行的美龄的婚礼没有因为这些形形色色的蒋夫人的存在而推迟,他们之间的婚姻完全是以双方的爱情为基础的。蒋同宋家的罗曼史将使蒋身价倍增,成为中国第一人……

据米塞尔维茨说:

向他提供这一重要新闻消息的,既不是蒋总司令本人,也不是宋美龄,而是赫赫有名的孔夫人——宋霭龄。

整个事情都是孔夫人一手操办的。

她9月16日在西爱威斯路的寓所举行了记者招待会。

她把委员长和美龄“介绍”给一群记者,宣布:“将军要同我的小妹结婚。”然后,大家都到正规的庭院给这潇洒漂亮的一对拍照。全世界的报纸和杂志都预先刊登了这些照片。当时谁也没有想一想婚姻掮客霭龄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谁也不想问一问1921年已与蒋结婚的蒋夫人怎么办?所以这些更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往往被一些记者忘记了。但是历史不会忘记。蒋介石清楚。宋美龄更清楚。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人生的恩人——宋霭龄。

蒋介石镰仓参拜岳母

婚前,新郎拜见岳母是中国的传统。

1927年9月28日,在日本的镰仓。

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在镰仓的宋老夫人倪桂珍接见了未来的门婿蒋介石。

宋老夫人来镰仓已有半年多了。宋查理死后,她遇到了一些感到失望的事。尤其是女儿们的婚事,更使她头痛。她作为基督教徒,希望女儿的婚礼都应在宋查理的教堂举行,由本教堂牧师主持。霭龄是在日本结婚的,未能这样做;庆龄私自出走,也不可能这样做。三个门婿儿,最中她意的还是霭龄的男人孔祥熙,对于孙中山和蒋介石,说心里话,她是不中意的,或者说是反对。开始蒋介石来电要来镰仓看她,她拒绝了;后来霭龄和美龄来信劝说,她才勉强答应了,时间就在今天。

往日不大看重打扮的蒋介石,今天却破例穿戴一新。他脱下了军服,少了点威武。考究的衣服色彩使他精干了些,显得年轻,精神焕发;他的脸擦了油,红光发亮;下巴上的胡须,是他40岁年龄的象征,不过他今天刮得铁青。他手中的盒装礼品,是霭龄深知母亲的口味,特意提醒蒋买的。

“妈,我来看您老来了……”蒋介石一进门便说。

“漂洋过海,这么老远,你还何必再跑一趟。”宋老夫人并不是十分热情。

“这是我给您买的礼品,权作我的祝寿!”蒋介石说完把那盒礼品献给宋老夫人。

“家里什么也不缺,你又何必破费。”宋老夫人道,“坐下喝茶吧。”

蒋介石在宋老夫人的指点下,坐了下来。他善于察言观色,从老太太的脸上看,似乎对他不大感兴趣。既来之则安之,蒋介石压着心中的火。

“妈,临来时美龄让我给您老问好。”蒋介石没话找话道。

“好。”宋老夫人理了理腮边的头发问道,“听说,你要和美龄结婚?”

“对,妈妈,我这次来正是向您老正式求亲的。”

“你不是还有原配妻子?”宋老夫人提出了疑问。

“我们已经离婚了。”蒋介石把早已准备好了的离婚证取了出来,“妈,请看我们的离婚证明。”

宋老夫人接了过来,认真看了起来。不错,是份离婚证明。接着,宋老夫人又问:

“你也是知道的,我们宋家是一个基督教徒之家,你既愿意同我的女儿结婚,你愿意成为一个基督教徒吗?”

“妈,我愿意。我要试一试,要学习《圣经》,并且尽力去做。”蒋介石事先有准备地讲,“如果妈妈同意我与美龄的婚事的话,我们的婚礼愿在父亲的教堂里举行。”

“好的!”宋老夫人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喜色,显然对方的回答使她感到满意。她对蒋的偏见看法从中也得到了抵消。幸运的蒋介石,深为这几句事先有准备的话而感到庆幸。

“你既愿入教,就得遵守教规约束,这不是儿戏的!”宋老夫人叮嘱道,“你要和美龄每周到西摩路的私邸,一起祈祷一次。”

“儿子明白!”蒋介石面目庄重。

“那你就回去吧。”宋老夫人下了逐客令。

蒋总司令乘飞机回到了中国。不久,他们的婚期就确定宣布了,喜日选在12月1日。美国的《纽约时报》抢先发布了消息,陆续全世界21家报刊作了宣传。

舆论宣传无疑助长了人们对这场政治姻缘的重视。同时,也给这场即将举行的隆重婚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像广告牌一样,招揽着全世界的观众,翘首盼望着这一天。

上海大华饭店热闹非凡

1927年12月1日。

蒋介石期待多时的婚礼在上海举行了。

婚礼分两次举行:一次是在宋家,这是安静的并且合乎基督教的习俗,时间较短由霭龄操办;另一次是在豪华的大华饭店,带有外交性质,有些中国传统的味道,婚礼时间很长,持续到当晚12点钟。

清晨,当慕尔教堂沉闷的大钟撞响的时候,宋家的亲戚好友已经聚集到西摩路的私邸。他们是宋霭龄、孔祥熙、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等51名基督教徒和至亲好友。明眼人会注意到,这里没有宋庆龄。这场婚礼本来已向庆龄发了请帖。1927年9月30日,庆龄接到了请帖,回到上海她和孙中山曾一起住过的家,但是,她在上海没待多久,便匆匆离开了上海,她同一位名叫雷娜·普罗梅的美国朋友去了莫斯科。说实在的,她很爱小妹的,认为小妹这样做为自己的痛苦打下了基础。她力求说服小妹,但生米做成了熟饭,为时已晚。

当教堂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人们聚集在耶稣的像前,一对新人——蒋介石和宋美龄站在最前排。第二排是宋氏家族的人,其次是宋氏家族的亲朋。宋老夫人头发已经花白,但神态很好,神采奕奕,她对今天的一切安排很满意。可以说对第三个女儿的婚礼,她是最满意的。她闭目祈祷几句后,主持婚礼的牧师从后门步入教堂,他不是别人,正是南方卫理公会及阿伦纪念教堂的余日章。此人是黄仁霖的岳父,办事干练,在江浙一带是小有名气的。本来教堂是沉静的,他干咳一声后,教堂更是寂静无声。

在余日章牧师的主持下,婚礼进行得很顺利。

接着是一阵朗朗可闻的圣经祷告声漫过这阴森寂静的教堂,这声音像一部合唱的歌曲一样悦耳动听。

蒋介石、宋美龄在牧师的指挥下进行各项仪式,直至婚礼告一段落,大家簇拥着蒋、宋二人走出了严肃宽敞的教堂,被转移到外滩的大华饭店舞厅,举行邀请来宾参加的婚礼。

如果教堂过于严肃的话,那么大华饭店则是异常的热闹。偌大的大华舞厅,在沪是出名的。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个巍峨的大华饭店和舞厅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组成了一幅庄肃绚丽的图画;屋内豪华装饰的天花板上,吊着金黄流苏的五彩宫灯,宫灯四周又有小彩灯相配,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辉煌的大厅布置得光彩夺目,刘易斯育婴堂用彩带和白色鲜花组成巨大的婚礼之钟。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有一幅孙中山的大幅画像,画像两边是国民党党旗和国旗。台上摆着各色鲜花,一个大“喜”字占了显赫的位置。在另一个台上坐着白俄的管弦乐队,他们个个穿着白衣白裤,可谓浑然一体;在管弦乐队的旁边,来自世界各地30余家报刊的记者,他们手提照相机正在焦急地等待这场婚礼的进行;大厅里早已坐满了1300多名被邀的来宾,他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耐心地等待着;遗憾的是在这1300多来宾中张静江这个月老没能来,他是昨天被送进医院的;舞厅外面还有1000多看热闹的人被门卫堵在门外;大华饭店六层楼的房顶上垂下十行花花绿绿的鞭炮,一直到地面。看热闹的人围观着,谈笑着。只要那爆竹点燃,便是这隆重婚礼的开始。

下午4点一刻,爆竹点燃,乐队开始奏乐,煞是热闹。“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沉寂多日的大华饭店震醒,把人们的兴致推向高潮。如果说外面热闹,那舞厅里更是热闹。当婚礼主持人、前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登上礼台、立在孙中山遗像下的时候,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掌声震耳欲聋。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本来这场婚礼应由张静江主持,因他有病,临时改为蔡元培先生。此时,蔡先生目扫一周,只见来宾中有英国、美国、日本、挪威、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领事。陪同这些贵客的是国民党众位元老,以及上海各界的头面人物,他们分别坐前3排。杜大耳朵也夹在中间,剃光的脑袋闪闪发光。自然也有霭龄——这位牵线搭桥的红娘,以及她的丈夫孔祥熙。他们的高兴不像前者,更多地埋在心底。此时他俩负责接待,等宾客到齐坐下后,便主动离开了。

蔡先生用英、汉两种语言向来宾致意。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客盈满厅,让我把各位来宾以及外国来宾介绍一下。”舞厅里顿时鸦雀无声。

蔡先生一一将众来宾向观众介绍,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末了,他宣布:“欢迎新娘、新郎入场,向众位宾客致谢致礼!”

同时,蔡先生也指挥舞女们跳起来,白俄的乐队奏起来……

蒋介石穿着高雅的欧式礼服,在孔祥熙和作为男傧相的首席秘书的陪同下出场,舞厅里热闹响起。但见他穿的是条纹裤子、鞋罩、燕尾服、银色领带,像花生形古怪的脑袋剃得光亮。他满面挂笑,向来宾们挥手致意。人们热烈鼓掌欢迎这位军事领袖。摄影师把镜头对着他不停地转动、拍照。

同类推荐
  • 温州女老板

    温州女老板

    22个人物,22种人生,22段故事,22种精彩。北大教授郑学益、著名企业家南存辉辉、温籍女歌手白雪、知名用家吴玄等倾情推荐……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十大文豪)

    列夫·托尔斯泰(世界十大文豪)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出生于俄罗斯图拉省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1844年,16岁的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次年转入法律系。在大学期间他成了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信徒。19岁时辍学回庄园进行农事改革,力图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
热门推荐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匆匆青春两年情

    匆匆青春两年情

    一场小升初考试,让多个性格不同的花儿与少年聚在一起,性格冷淡的超级学霸,逗逼搞笑的“鲁迅”,默默奉献的“正中凉茶王老吉”,活泼可爱的班花,他们会和同班同学有着怎样的摩擦呢?恶魔般的英语老师,让他们害怕不已,老师和学生,该怎么和平共处。农场之乐,最后一个六一节,又会发生什么有趣感人的事。两年时光飞逝,转眼间就要分班了,他们该怎么做,才能不和同学分离。
  • 江山谋,红颜殇:倾城谍舞

    江山谋,红颜殇:倾城谍舞

    他是地位尊崇的皇太子,她是他挚爱的太子妃,江山美人,缱绻缠绵。一朝宫变,太子被废、太子妃惨死,永不分离的誓言转眼成空。他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只待复仇;她重生为冷艳狠辣的间谍,为了任务来到他的身边。前世的记忆已沉埋,今生的国仇家恨与情难自禁,教她无从选择……
  • 野蛮丫头遇上恶魔王子

    野蛮丫头遇上恶魔王子

    一次的偶遇让原本不在相信爱情的蓝千寒再次动心,只是这次她喜欢的对象是自己好朋友喜欢的人---南宫翼轩,同样南宫翼轩也爱着她,好友笑着放手,只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幸福是用好友的生命换来的……
  • 重生十五年

    重生十五年

    15年能做什么,有点遗憾自己以前的见识太浅。
  •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亿万千金的极品保镖

    亿万千金的极品保镖

    大山里走出的杀神杨天接到上司老头最终任务,让他去给一个富家千金当保镖,一当就是三年,从此展开一代杀神的暧昧都市生活。美女?生下来就是膜拜我的!财富?老子永远不嫌钱多!权利?我一句话,决定一个帮派的生死!我挥一挥手,总统都要点头哈腰!
  • 王的一生

    王的一生

    一个帝王的开端、中局、结尾。一个帝王的感情生活与朝前战争。他不清楚他与他的国家的未来如何,他只知道,现在开始,他的使命是做这个国家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使者……他不清楚这个国家的未来是走向繁荣还是灭亡,他只知道,现在开始,他是这个国家的主宰者,对未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拘魂索

    拘魂索

    这里是地狱,这里没有天空,这里没有太阳,这里没有黑夜。
  • 当如初见

    当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长生殿内,吾手执当日你所书的婚书,孤立一夜。婚书上,依稀还有你衣袖拂下的味道,可是,你的人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