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1400000079

第79章 传子部署(1)

敢于挑战“独裁”的人

1960年阳春三月,杨柳吐絮,鸟语花香。

作为年过古稀的蒋介石,可在他的血管里却流淌着春天的血液。他决定再度出山,迎接六年一届的“总统”竞选。

此时蒋氏已完成两任“总统”的任职。按照早已灭亡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之任期为6年,连选连任一次”。如果再度连任,即属于“违宪”。蒋氏既要再当“总统”,又要避开“违宪”之嫌。怎么办呢?有人提出修改“宪法”。蒋介石连忙摆手说:万万不成。然则不修改“宪法”,蒋氏又怎么连任呢?这可忙坏了蒋介石的智囊团。后来不知是哪位心腹想了一个高招,即通过大法官会议做成解释决议,以台湾现有“国大代表”人数为计算标准,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动员戡乱时期总统副总统可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47条连任一次之限制。”这样一改,既坚持不修“宪”,又使蒋氏连任不“违宪”,而且还可做“终身总统”,何乐不为呢!

说干就干。蒋介石让他班底连夜通知,召集“国大代表”会议,修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大家做了个举手之劳,3月11日修订完毕。

应该说蒋氏的这一举动实属荒谬可笑,因为当时台岛完全处在蒋氏的独裁专政之下,又在军事戒严期,谁敢说话就会被扣上“共匪同路人”的红帽子,但仍有人对蒋的荒谬之举进行发难、对独裁进行挑战。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由中国》杂志的负责人雷震和主要撰稿人殷海光教授。

雷震,字儆寰,浙江长兴人,1897年生。1916年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此间由戴季陶和张继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1923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法学院政治学系,研究宪法学与政治学,接受现代民主理论的训练。在政治方面,他经验老到。回国后担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中央大学教授等职。1931年后从学界进入政界,上世纪40年代,雷震深受蒋介石信任,从抗战末期到行宪之初,历任参政会、政协及制宪国大的正副秘书长职务,负责各党派的沟通协调,并参与制宪工作。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他先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银行监事”、“大陆灾胞救济总会监事”,以及《自由中国》半月刊杂志负责人。同时,他也多次去香港,与香港的“第三势力”进行沟通和斡旋。

殷海光没有雷震那样的复杂背景,他是一个学者、一个斗士,有很强烈的信念,很独立的人格,在《自由中国》里扮演理论家的角色。殷海光毕业于西南联大,师从金岳霖学习逻辑学。其后曾任《中央日报》主笔、金陵大学主笔。1949年赴台,8月离开报界,被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聘为讲师(1958年升为正教授),11月担任《自由中国》编委。除了为《自由中国》撰写过多篇逻辑严密、观点犀利的社论、书评和论文,他还翻译了海耶克(大陆译为哈耶克)的著作《到奴役之路》(即《通往奴役之路》),1953年开始在《自由中国》连载。

殷海光以科学方法、个人主义、民主启蒙精神为准绳,批判党化教育、反攻大陆问题等时政,为台湾第一代自由主义代表。在1960年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中曾提供理论分析,认为组党乃时势所趋。当时殷海光与经济学家夏道平同为《自由中国》半月刊的两支健笔,也因为常激越地批评时政而与执政当局发生冲突。其中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是最为有名的。但是在雷震入狱与《自由中国》被查禁后,殷海光的大部分作品也成为禁书。

从《自由中国》的刊名上可以看到雷震和殷海光身上闪光的东西。在《自由中国》时代,雷震和殷海光是奠基者和启蒙者。从胡适到雷震、殷海光及李敖,这条思想脉络也许可以折射自由主义在台湾的起承转合。

“从一九四九年国民党来台湾,一直到国民党政权落到李登辉手上,这是一个由国民党统治的漫长时期。如果说台湾有过一股自由主义力量的话,这个力量的身份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因为国民党而生存,也因为国民党的失势而消失。”钱永祥说,“如果说台湾有所谓自由主义的论述、自由主义的思潮、自由主义的言论的话,那么,那是从《自由中国》半月刊开始的。”

1949年1月,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雷震与胡适、王世杰、杭立武等开始筹备《自由中国》的杂志。11月20日,《自由中国》半月刊在台北创刊,胡适挂名发行人,雷震为实际负责人。

从创刊始,《自由中国》半月刊一直受到胡适的很大影响。胡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从哲学、史学、文学到政治、宗教、道德、教育,无论是誉是谤,没有人可以完全忽视他的存在。

关于自由主义,他的阐述非常精到:“总结起来,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改革。”这些理念无不体现在他的行为选择中。

1958年4月,经蒋介石力邀,胡适同意来台定居并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以推动学术研究。在台北的最后五年,胡适主张自由、理性的思想在台湾发挥影响,并鼓舞出新的实践力量。他支持民主派人士雷震办《自由中国》半月刊,并肯定雷震联合李万居、高玉树等本省人士组织新政党的计划。

雷震等自由派知识分子创办《自由中国》的初衷,是宣扬自由和民主,对抗共产主义。一开始,蒋介石、陈诚均同意这种做法,甚至提供物质支持。但雷震对共产党的态度更多是出于思想和理论层次,而非权力之争。他衷心相信,多党制、代议制度、反对党监督等民主政治的基本因素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而蒋介石与国民党右派人士却认为,这套体制不仅无法应对共产党的挑战,反而提供他们进行分化渗透、遂行颠覆阴谋的空间。

随着客观环境的变迁,双方思想和见解差距巨大,彼此冲突在所难免。

从1957年7月起,《自由中国》以“今日问题”为总标题,连续发表15篇社论,提出反攻无望论,指出国民党借反攻大陆神话而一党独大,为所欲为,残害人权,浪费民族时光精力。1959年3月,胡适撰写《自由与容忍》一文,表达“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甚至鼓励台湾能够出现一个反对党。1959年6月起,《自由中国》亦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反对蒋介石寻求“总统”三连任动作。蒋介石当过两任“总统”了,按照当时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能再当第三任。

而蒋经国则发动多次言论的批评,包括用军方刊物批评《自由中国》。50年代末,雷震开始跟本土的政治精英接触,组建新政党。

面对雷震与殷海光的发难,开始蒋介石并不理茬,表现得宽宏大度,如期举行“总统”大选,3月22日,蒋介石与陈诚分别如意当选第三任正、副“总统”。且说蒋介石对他的违宪行为不仅不感到内疚,反而大言不惭地标榜这是“民主的典范”。是民主还是独裁,台湾人民心里都是有数的。

1960年9月4日,就在蒋介石宣誓就任第三任“总统”不满四个月,便撕下宽宏大度的面纱,下令逮捕《自由中国》负责人雷震,同时逮捕主编傅正、经理马之肃、会计刘子英三人,罪名是“煽动叛乱”、“包庇匪谍”,四人分别被判处徒刑10年、12年、7年和5年。《自由中国》亦遭到停刊的命运。

9月13日,美国西海岸记者访问蒋介石时问及雷震被捕原因,蒋说:雷震发行的《自由中国》“刊登文章,对共匪是有利的”。他说:“已有匪谍在该刊幕后作活动,逮捕雷震当然是有法律依据的”。蒋介石还表示:“这件事与雷震等组建反对党的事无关,任何人可以自由地在台湾从事政治活动,但是绝对不可参加颠覆的活动。”

蒋介石这种栽赃于人与欲盖弥彰的说法,不仅不能为广大公正史学家所接受,就连台湾“监察院”也对此案提出不同意见和看法。

在美中国著名学人、民社党主席张君劢于“雷案”发生后,即自美国接连电告蒋介石。第一封电报对雷震被捕表示抗议。第二封电报长达2000字,要求释放雷震,并抄给台北李万居的《公论报》发表,经《公论报》一再研究,觉其措辞严厉,不敢全文发表,只发表了部分内容。据外电报道,这第二封电报主要内容是:一是抨击台湾当局独裁挑战民主,拘捕雷震;二是反对蒋介石传位于子,让蒋经国担任重要职务;三是要求蒋介石辞职,将其责任交“副总统”陈诚,“以达到民族复兴”。

应该说,国民党对“雷案”的判决,不仅在台湾岛内引起舆论哗然,而且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制造了轰动中外的“雷震事件”,引起正义舆论的强烈谴责。

为子开道,逼陈下台

雷震事件后,蒋介石照当他的“总统”不误。

应该说这是他的第三任“总统”。

时间到了1960年的5月,这天蒋介石6点起床,起床后静坐片刻,再到健身房做健身运动约数分钟,即开始工作。这时,蒋经国过来,向父亲请了安,顺便谈一下当天的工作安排,正要转身离开时,老蒋叫住了小蒋说:“你给我推荐的那个宪兵团长,让我过目一下。”因为蒋介石为政多年,他相信面相,相信个人第一感觉。国民党退台后,对于重要人选都需蒋介石亲自过目核定。当他深思熟虑后,并不事先告知当事人,就在报纸上刊登,致使一些调动者颇为被动。有一次,一个宪兵团长虚位出缺,蒋经国推荐他的二处处长陈其东出任。在经国的安排下,陈其东当天下午到了“总统府”,拜见了“总统”。当时蒋看到他仪表堂堂,五官端正,颇有好感。当即和颜悦色按所写的资料询问各项情况,仍觉满意。最后问到陈的家眷在何处?陈答在湖南湘潭。蒋听后告陈先回去,最后任命书迟迟未能发表。蒋之所以不同意陈调任宪兵团长,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是湖南湘潭人,与毛泽东是同乡,同时家眷又留在故乡引起蒋的疑虑。由此说明蒋介石与毛泽东势不两立,不共戴天。这也是他选人的一条不成文的原则,排挤毛泽东的同乡。

身为“总统”,蒋介石相信面相,相信风水。他认为之所以能当“总统”,是他浙江奉化老家的风水好,祖宗的坟地埋得是个地方。另外,他之所以一个劲地反攻大陆,还有一层说不出口的秘密,那就是家乡的坟墓不要被共产党扒了,风水破了。

越到老年,越是想家,叶落归根,是他的最大愿望,除了“反攻大陆”之外,还有望子成龙,传位于子。想来想去,这种迫切感竟超过了“反攻大陆”。想想亲美的吴国桢、孙立人、雷震等势力虽然被清除了,但阻碍蒋经国接班的障碍依然存在。这一障碍在哪里呢?他清楚地看到了陈诚势力——这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大山。

且说陈诚之所以深得蒋介石信任,是因为蒋介石用人严守传统亲谊观念,所用的不是他的黄埔系就是同乡。而陈诚不仅具有这双重身份,还对主子绝对忠诚,且他不贪污、家教严谨。正因为如此,陈诚官运亨通,先是出任台湾省主席,后由他“组阁”,出掌“行政院”。1954年3月“国大”一届二次会议上,由蒋介石提名当上了“副总统”。1957年国民党八大召开时,陈诚又出任国民党副总裁,同时仍兼“副总统”、“行政院长”等要职。1960年陈诚再度当选“副总统”。陈诚在台湾的地位,真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红透半边天。港台舆论盛传陈诚将接蒋介石的班。

对于陈诚是蒋接班人的说法,一开始就有争议,特别是在蒋经国身边工作的人,他们不以为然,说:“这都是不了解内情的人说的话。真正的接班人是我们的经国部长。”据蒋经国心腹孙家麒回忆说:

早自1954年5月20日,陈诚先生就任副总统之日起,继承权便已开始转移了。这话一定有很多人不同意,然而事实确是如此,因为一:副总统的地位,虽然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但并无实际力量,纵使再兼一个行政院长,在我们这个事实上等于总统制的国家里,行政院长又能发挥什么作用?俞鸿钧先生虽任行政院长,还不是等于一名“高级传达”?第二:陈诚先生虽然飞黄腾达甚早,然而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军人,在玩弄“政治权术”方面,确是瞠乎人后;同时他对老先生忠心耿耿,很少培植私人势力结党营私,所以他缺乏一个有力的政治性集团,充当他的政治资本。第三:他的年龄虽比老先生年轻十几岁,但他的健康情形,反而较老先生更差,也可能衰老得更快。太子先生则和他恰恰相反,在这三方面都比他优越得多。在此之前,两人明争暗斗相当尖锐。有时他还当面故意给太子以难堪,但自登上“副总统”宝座之后,态度忽而大为改变,待人接物和蔼可亲,一派礼贤下士的样子,即对太子先生也委曲求全,遇事隐忍。大概他以为自己业已坐上第二把交椅,老先生百年之后,继任者舍我求谁?因而放心大胆,笃定泰山了。这位先生真是名副其实的军人头脑,对于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经验,还太缺乏。他不晓得太子先生几年之间,在上下其手的搬运魔术下,所有的力量,都已无形中先后入了太子掌握,早非吴下阿蒙,而已后来居上。

同类推荐
  •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撒切尔夫人给女人的13堂智慧课

    2013年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引发全球媒体的关注。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听到撒切尔夫人离世的消息,我十分悲伤。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一位伟大的首相,一位伟大的英国人”,“她不仅领导了英国,更拯救了英国”。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称,美国失去了一位“真正的朋友”。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撒切尔是一名伟大的人物,她在英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破解电磁场奥秘的天才:麦克斯韦

    记述了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的科学人生,他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依据库仑、高斯、欧姆、安培、毕奥、萨伐尔、法拉第等前人的一系列发现和实验成果,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电磁理论体系,科学地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揭示了光、电、磁现象的本质的统一性,完成了物理学的又一次大综合。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林书豪带给年轻人的九点启示

    一本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励志书籍,全书从相信自己、把握机会、重视人才、谦虚宽容、团队精神等九个方面展示了林书豪的成长历程,分析了他成功的原因以及他的成功带给人们的启示。作为同龄人,林书豪的奋斗过程更容易引起年轻人的共鸣,他的成功也更容易激起年轻人奋发向上的斗志。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热门推荐
  • 花千骨番外之花开花落

    花千骨番外之花开花落

    白子画,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
  • 朝赏红日暮赏雪

    朝赏红日暮赏雪

    飓风民主共和国是一个新生国度,它成立的宗旨就是为了解放所有受封建统治残害的普通大众。它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谁也无法想象开创这个帝国的英雄会是一个还在小山谷调皮捣蛋的穷苦少年。他是怎样一步步崛起?又是什么力量将他推到了历史漩涡?他将遇到哪些挫折?国家未来何去何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邪咒之女:铁栓锁茗妃

    邪咒之女:铁栓锁茗妃

    一份情,一座崖,一朝穿越。命带邪印,遭世人的唾弃和凌辱。唯独他步步相印,不惜与天下人作对,只求美人芳心。——“我与天下人作对,只剩你一个女人。”“说人话!”“为了延续我的种子,你要给我传宗接代!”“不要脸!”某男邪魅一笑,不紧不慢的开口道:“跟你学的,你敢说不是!”——绝情崖,两世的劫数,前世的落魄,今世的忘情。且看她如何应对。
  • 命运塔罗丨契约恋人

    命运塔罗丨契约恋人

    “签了它对你我都有好处,我相信上面的条件是你无法拒绝的!”坐在她对面的男人说完这句话后递给她一份契约。只是一份契约?没错!就是只是为了给她看并且签署一份契约,而不惜包场整个酒吧,在她眼中这个男人绝对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契约的条件的确是让她无法拒绝,契约生效的那一刻起她原本的人生脱离了轨道。明明只不过是一份到期无效的契约,却能够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紧紧拴住。总是能在意外的时间遇到象征着那张大卡那女祭司牌的黑袍女人,在女人的塔罗牌里藏着她今后的人生。不能拒绝的契约给她带来的除了那个不能拒绝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潜伏于身边的危险……
  • 弑魔君:风起云涌

    弑魔君:风起云涌

    大家好,君又回来啦!这部作品紧接着第一部作品,讲述了我们的主人公君在一个名叫冥思之地所经历的故事。本部有两大主线多次切换,所以观赏时大家要注意下细节方面的走向哦!好了,为了避免大家不必要的误会,子夜事先说明:弑魔君1里面的1不是指第一部作品,而是指弑魔君系列的第一阶段哟!那大家请继续和君一起冒险吧,去寻找我们所遗失的重要之物,自由、自我与梦想!
  • 真的是王子哟·拉古德篇

    真的是王子哟·拉古德篇

    有没有搞错!她变成了传说中的不死生物?倒霉少女艾琪琪以为自己在心脏手术之后可以成为一个正常人,结果身体却出现了诡异的变化。就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一个傻乎乎的笨蛋跑过来向她求婚,让她不得不陷入到一连串的麻烦之中。喂喂喂,她可是一个不在状态的不死生物哦!什么,即便是这样他也要一直跟她在一起?在一片混乱中,艾琪琪终于发现自己对那个人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青梅竹马九沙却以传说生物猎人的身份出现在她的面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 救世机甲

    救世机甲

    人类遭到入侵,一些自称“神”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拥着超能力,占领人类大片领土,并且制造出一种病毒,被传染后就发狂,并突变,人类面临绝种。人类开启了,救世主计划,他发明了一种超能芯片,利用这种芯片,人类制造出了巨型机甲,微型机甲、杀神机甲、人类的反击开始了。
  • 健康瘦身食谱

    健康瘦身食谱

    减肥养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时时刻刻都需要进行着,一点都不能耽误,想要变漂亮的你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间哦。合理的分配饮食与时间就能适当的排出体内的多余脂肪,让你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轻松完成减肥、美白、去水肿、防暗疮的保养工作。减肥养颜一步到位,健康吃出来。
  •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闲情偶寄 窥词管见

    本书将李渔这两部著作编在一起,据国家图书馆藏康熙翼圣堂本与雍正八年芥子园本、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康熙翼圣堂本,作了认真校勘,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本子,可供研究者使用;对个别难懂的字句,尤其是典故、术语、人名和地名等等,校勘者尽量详细地作了注释,可作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工作者、艺术工作者、演艺人员以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之良好读物。书末所附(《笠翁对韵》,是训练写诗、填词、作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通俗读物,广泛流传,今天仍有重要参考价值;里面充满丰富的典故和各种文化知识,经过注释,一般读者易于理解。
  • 帝武真仙

    帝武真仙

    当敌人太强大,自己根本无法战胜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经历这样事情的辰逸,选择了穿越时空,回到敌人年轻,修为平凡的年代,一步步超越,并且报仇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