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2000000026

第26章 殖民帝国(2)

这次,将近200万人在请愿书上自愿签名。在宪章派的组织下,伦敦、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的工人还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宪章派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们把请愿书装在一辆华丽的马车上向议会驶去。没想到的是,路上遭到宪兵的镇压,议会仍然拒绝接受请愿书。不久,英国宪章协会被迫解散,宪章运动就此宣告结束。

对于英国宪章运动,列宁曾评价道:“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真正的、普遍的群众性革命运动,也是第一次无产阶级的政治性运动。”总之,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斗争的序幕。

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实际上,宪章派的斗争也为英国工人阶级争取到一些胜利。为了避免宪章运动的重演,后来的资产阶级政府不得不对工人阶级的斗争做出一些让步。宪章运动失败后,运动的参加者中有一部分人迁居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他们把民主思想的种子传播到这些地方,为这些地方民主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英国政治领域内的议会民主制进程经过了近300年的历史才最终完成,这是英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兴的工人阶级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与旧式土地贵族等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而毫无疑问,宪章运动对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意义不容忽视,19世纪后半期英国多次发生的选举改革运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宪章运动的影响。到20世纪初,英国基本上实现了公民普选权,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步得到完善。

二、维多利亚女王与鸦片战争

1819年初夏,在伦敦的肯辛顿宫,维多利亚诞生了,然而当时的人们还不曾料到,这个女婴日后将开启英国历史上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当初维多利亚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在伦敦出生,可是专程从巴伐利亚长途跋涉回到英国的。父亲肯特公爵对这个结实、健康的头生女的降生欣喜若狂,而对母亲来说,这个女婴则是个特别的孩子。

维多利亚的母亲出身于历史悠久的德国名门望族——萨克森·科堡皇族,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留给她的是两个孩子,但只有这个刚出生的女婴未来才有可能继承大英帝国的王位。维多利亚还在襁褓中时,父亲肯特公爵在一次打猎后不幸染上了风寒,多方求医后仍不见好转,不久就去世了,当时维多利亚只有8个月大。

从此,维多利亚就在位于德国的外祖父家中长大。幼年时,维多利亚在其舅父利奥波德一世(后为比利时国王)的监督下接受教育,长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

不过,维多利亚的父亲肯特公爵撇下妻儿离世时,留下的只有沉重的债务,因此幼小的维多利亚也只得随母亲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经常,维多利亚总是穿着同一件衣服。从儿时起,她就被不断地教导这样一种观念:女孩子不断地购买新衣服和服饰不但是奢侈、浪费的行为,而且是一种不良的品行。正是因为这段幼年时的经历,使得多年后已经成为英国女王、富庶一方的维多利亚在服饰上仍然一如既往地节俭,王冠上价值连城的珠宝也只是为了显示对王权的尊重。

直到12岁时,维多利亚公主才知道自己将有怎样辉煌的命运。这时,她已经开始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繁琐的宫廷礼节,她还需要学习不少宫廷禁忌,如不要和不熟悉的人交谈,不要在他人面前随意表露自己内心的感情,言行举止要循规蹈矩,还不能随心所欲地选读书籍,不能大快朵颐地吃额外的甜品。

1837年,维多利亚的叔叔、英王威廉四世辞世,当时维多利亚刚刚年满18岁。接着,维多利亚顺利登基,即位成为英国女王。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了满足资本寻找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要求,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自治领。1840年,英国对新西兰的占领标志着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在世界近代史上,英国对中国的企图早已有之。中、英之间的商业贸易最早起始于茶叶与丝绸贸易。当时,茶叶与丝绸在英国尚是奢侈品,只有上流社会的贵族和富人才消费得起,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的产品毫无用武之地。因此,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向中国倾销鸦片。

随着英国鸦片的倾销,中国的大量白银开始外流,致使民不聊生。

1839年,中国的有志之士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这极大地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分子。第二年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演说,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

很快,在大英帝国女王的号召下,英国人开始向古老的东方大国、还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下的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殖民主义强行向中国倾销、走私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称之为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100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维多利亚女王继承英国王位时,虽然年龄刚过18岁,但她初一即位,便积极参与朝政,与当时的首相拉姆十分默契,配合得很好,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园。

到决定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时,英国煤矿的年产量已高达3000多万吨,生铁年产量达到140万吨,机械纺纱业每年所用的棉花量达到5.2亿磅;英国每年新建铁路数千公里。那时的英国已有2/3的劳动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出现了不少新兴工业城市,作为全国政治与经济中心的伦敦已经有200多万人。在海军建设上,到鸦片战争前,英国已拥有大小船舰500余艘。

而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经历了“康乾盛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了很多新的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一种新旧交互渗透的过渡性状况。不过总的来说,封建社会的旧格局、旧面貌基本保持着,资本主义萌芽虽有所增长,但封建制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

18世纪中期以后,清政府逐渐衰败,吏治腐败,经常财政拮据,国贫民弱,国力不断下降。进入19世纪,到了嘉庆、道光皇帝统治时,国势更是江河日下。这时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

相对于英国已经逐渐建立起来的议会制民主政治,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的封疆大吏则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

道光皇帝统治时期,清政府的八旗兵和绿营兵正规军虽有八九十万人,但有很多缺额,且武器装备落后,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虽然每年消耗饷银2000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但仍然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在对外关系上,清政府此时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相对稳定,所以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而且,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因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暂时了限制了对外贸易的规模,这顽强地抵抗了英国商品向中国的输入。英殖民主义输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金属制品和从印度运来的棉花,后两种商品能够赚点钱但数量有限。

而英国又急需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中英贸易中,一直保持着出超的地位。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万—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本家跟中国进行贸易,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找门路改变。

这时,英国人找到了“鸦片贸易”这件法宝。从根本上说,英国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是为了适应其殖民侵略的需要,其直接原因就是为了扭转它在对华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进入19世纪,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鸦片走私分子开始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甚至采用贿赂清廷官吏甚至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

19世纪初,英国通过印度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大约有4000箱。到了30年代后开始激增,1839年林则徐禁烟时,英国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已经高达4万箱。正因为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的激增,从19世纪30年代起,在它对华贸易总额中,仅鸦片贸易就占了一半以上。

通过鸦片贸易,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变入超为出超,变劣势为优势,中国变出超为入超,变优势为劣势。鸦片贸易却给东印度公司、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和鸦片贩子带来巨大利益,中英的正常贸易发生了改变。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每年的白银外流量起码在1000万两以上。

据估计,19世纪30年代,清政府的京官中有十分之一二,地方官中有十分之二三的人染食鸦片,至于“刑名,钱谷之幕友,则有十分之五六,长随,胥吏更不可胜计”。正如马克思后来所评价的:“渗透入整个清王朝的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靠在黄埔江边的英国船只偷偷运进了天朝。”

此时的清政府则因“闭关锁国”政策而对整个世界局势茫然无知,仍以“天朝上国”自居,自闭耳目,骄傲自大。这时的西欧各国和新兴的美国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纷纷把目光投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经济上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对外来产品的需求量很小,导致列强各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对华贸易多为逆差,其中尤以英国为甚。

英国商人为了在华也能攫取暴利,从南亚、东南亚各国将大量鸦片走私贩卖给中国,不仅使大量白银外流,清政府的财政更加拮据,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民众的身心健康。

为此,道光皇帝发布了禁烟政策,但并无成效。而且鸦片走私更加猖獗,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一批有识之士的警觉。湖广总督林则徐上奏折禁烟。1838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与邓廷桢一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下,整顿海防,严拿烟贩。并且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掌握鸦片走私的内幕情况。与此同时,他对外国鸦片贩子也采取严厉了的措施,责令外商将趸船上所存的鸦片,造具清册,听候收缴,声明嗣后来船永不许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即没收,人即正法。

林则徐曾明令表决:“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最后,鸦片走私分子只得上缴了2万多箱鸦片。6月3日至25日,在林则徐的监督下,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全部销毁,禁烟运动达到了高潮,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虎门销烟”。

没想到的是,紧接着又发生了九龙尖沙咀村的“林维喜案”。事情源于一名英国水兵在村内醉酒闹事,打死村民林维喜,造成了流血冲突。“林维喜案”遂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中国进行“虎门销烟”的消息传到英帝国后,引起一片哗然。8月初,中国禁烟的消息刚传至英国时,英国国会对此进行了激烈辩论。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对中国进行军事行动的决议。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很快,英国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部署侵略战争,并屡次故意挑起事端。

1840年2月,英国内阁派遣懿律为侵华英军最高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对华战争的议案,决定正式派兵侵略中国。6月,懿律率领着40多艘英国舰船和4000多名士兵到达中国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爆发。

战争伊始,清军就因国力衰弱、武器装备落后、指挥无方等原因而败北,此后更是屡战屡败。到1842年时,清政府积贫积弱,已无力再战。这一年的7月,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必须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5个港口城市,以方便外国商人对华贸易。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可以说,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必然要在全球为资本争夺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故决意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在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封建性质逐渐发生根本变化,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温侯重生

    三国之温侯重生

    切切情长总是痴,英雄无奈醒来迟。一从赤兔奋蹄去,万古唯留驻马石。养虎饲鹰不自值,志节何必更曾失。应知大耳多无义,枉论辕门射戟时。至今念念思悠悠,血染连环未忍收。多记虎牢龙起处,何来三姓与人留?今温侯重生,再度驰骋疆场。
  • 仙、侠、道

    仙、侠、道

    中华哲学思想主要有道、儒、法、墨四家,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伸张,唯有墨家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君王得重视,本书是以秦汉时期为背景,假想墨家思想伸张后国家与人民的生活情况。本作品为王道作品,描写纯净的心里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无善恶之分,事无对错之意,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想法的人通过特殊的事件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 惊城之三宫六院

    惊城之三宫六院

    ——居朝堂之高不知武林尔虞我诈,刀光剑影血溅五步。处江湖之远不闻庙堂勾心斗角,唇枪舌战血流千里。如果大安的江山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作为龙氏家族的子孙龙绍翔愿意流净身上的每一滴血。这里有家园,一段生死相搏的历史;这里还有江湖,一场杀气凛凛的角兽大戏。试看猪脚龙绍翔如何运用权谋力挽狂澜,拜师学艺叱咤江湖赢得美人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 淬炼三国

    淬炼三国

    一次偶然的考古发掘,揭开了尘封1800年之久的历史迷雾。龙毅,这位在公元188年奇迹般出现的神秘人物,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奄奄一息的东汉王朝因他爆发出极大的生命力,再度强盛千年之久。他的种种举措以及他最终的离奇失踪,都让历代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却又津津乐道,尽管他的某些思想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将汉朝百姓的道德修养和经济生活提高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层次,而由他所建立的天一道派,至今在民间仍影响力巨大,所以历史学家习惯将龙毅之后的汉朝称为“天一汉”,又将这位无冕帝王称为天一大帝。在他的衣冠冢里,除了其亲手铸造的一柄天一圣剑外,竟然留有一本名为《淬炼三国》的个人回忆录,扉页上有一行小字:“我原本只想与欧冶子比肩,可历史总因偶然而变。”
  • 变革1854

    变革1854

    “我们是帝国主义接班人,继承殖民先烈的光荣传统……”在高度发达的学园都市疗养院中,曾经叱咤风云的两个老人听着外面传来清脆的童歌声忍不住泪流满面。林海洋对老友说:“看来我们没有白来。”宋海平眼前闪过一个个已经逝去的熟悉又陌生的面容,忍不住流泪答道:“是啊,没有白来这一趟。”
热门推荐
  • 血芒星安

    血芒星安

    关于超能力,关于亲情……杀手就不能拥有情感呢,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噩运啊......二年前也是,现在还是......就让她,去偿还自己所犯下的杀孽,只是连累那些孩子了……“抱歉了,害了你们。”
  • 长歌击剑录(中)

    长歌击剑录(中)

    时间或许已经不能表明什么,只是传奇一个接一个地连续。或许传奇本身也没什么价值,除了人们的赞颂。当赞颂的欢歌已经沉寂,当历史变成吟游诗人的语句,一切终将归于尘埃……
  • 世界赛车

    世界赛车

    荒废车手重新站立自己的地位,他能保得住吗,对他的仇人,他会如何处置?看看他在世界每个地方夺得第一!
  • 惋惜的爱

    惋惜的爱

    书籍简介:这是一位农民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亲身感受,所描述的真实故事.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农村人生活上、爱情上、事业上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 霸宠萌妻:错惹冷酷总裁

    霸宠萌妻:错惹冷酷总裁

    她偷偷潜入酒店,在咖啡里下药,一觉醒来却发现睡错了人!此时不逃更待何时?谁知某个霸道冷酷的男人拿着一碟“证据”摆在她的面前,咬牙切齿道:“苏颜言,你敢不负责?”某女顿时脸红心跳,“我…梦游了……”于是胸咚壁咚啪啪啪,精彩的画面又重复播放,当小绵羊遇上大灰狼,通常后果只有一个被“吃掉”。“陌翊辰,我要翻身做主人。”想在上,打赢他再说。
  •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女孩子必读的公主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白雪公主、人鱼公主、睡美人公主等经典故事,让天下的女孩子感悟什么是勇敢、善良、坚强、乐观、自信、纯真,如何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内心都美丽的公主。
  • 别用我的爱折磨我

    别用我的爱折磨我

    爱情就像一场角逐游戏,总是有人拼命在逃,有人拼命在追,追的越是惊心动魄,逃的越是胆战心惊。
  • 骷髅传说

    骷髅传说

    灵魂之火在燃烧,冥神赐予亡灵一切,佐佑着亡灵一族,亡灵土地上的活力,在死亡阴影的大地上,一个骷髅历险的故事。以魔法门为原形,也会你会看到自己熟悉的英雄,想起自己曾经的回忆,让你回到魔法门熟悉的世界!
  • 靓女的礼仪与魅力修养(女性生活百宝箱)

    靓女的礼仪与魅力修养(女性生活百宝箱)

    女性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有滋味的景致。每一个女人都是一道风景,每一个女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香氛,漂亮的、能干的、聪明的、温柔的、风情的、个性的、幽默的……但却只有一种女人的风景和香氛持久而迷人,那就是魅力女人。
  • 打捞水中过往的青春之悔无悔

    打捞水中过往的青春之悔无悔

    青春,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岁月里,有懵懂,躁动,叛逆与激情,也有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望与社会的责任。本书里的主人公---苏瑞哲也不能幸免于这一命运安排。书呆子的苏瑞哲,爱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却是彼此相爱却因为种种终成为陌生人。面对着其他人可以与爱人嬉笑,为了心中的承诺,苏瑞哲忍受着煎熬,终不堪煎熬,误走歧途,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混混。由此而演绎出一段轰烈烈,扣人心扉,催人泪下的忧,喜爱情大戏,其中纠结的亲情,美好的友情与复杂的社情也跳动着各自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