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8100000022

第22章 书 信 · 回 忆·怀念(5)

1972年,为中美建交做出很大贡献的美籍华人、父亲清华任教时期的助教张捷迁伯伯回国访问,路过江西九江时,提出要见当年的同事王士倬,接待方竟告诉他,“王士倬已去世了”。

1979年,父亲在清华预备学校时期的同窗任之恭伯伯回国讲学,要求见他,也是“先被拒绝”。后来,任伯伯在信中写道:“回忆1979年5月(我们刚到北京二月)由张任先生告诉我们关于你们父母的情况,我们立刻要求联系,先被拒绝,后来我们坚决要求,居然于5/11得请你们父母和昌井相会在友谊宾馆……后来我们坚决要求又在他们住处见面。他们吃的苦头真使人不可想象!”那次去友谊宾馆见任伯伯时,我母亲执意要带我一同去,目的就是让我将正在向政府申诉父亲平反的事情告诉任伯伯,请他帮忙,向有关部门反映。当时父亲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后来知道他们连见一见父亲都屡遭拒绝的情况后,我和母亲也觉得平反之事是很渺茫的了。

1980年秋,张任伯伯有一天来到家里,又说起平反之事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时,提出请高士其伯伯(也是清华1925届的同学)出面也许会有点希望。几天后张伯伯约父亲一起去高士其伯伯家,我也陪同前往。高伯伯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年轻时是研究细菌学的,由于做试验时细菌进入大脑,形成语言障碍,发出的喉音只有家人和他的秘书高仰之同志能听懂,所以我们那次的访问全部由高仰之同志翻译。张任伯伯直截了当地问高伯伯:“士倬解放后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诉了一年多了,至今没有结果,能不能通过你向胡耀邦同志反映一下?”高伯伯与胡耀邦同志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很熟悉,他说:“可以。”经商量后,让我们回去以高伯伯的名义起草一封给胡耀邦同志的信,后面附上申诉材料。回家后,我立即打了个草稿,第二天由张伯伯修改后,连同申诉材料送给了高仰之同志,经高士其伯伯同意签字,当晚由高仰之同志亲自送到胡耀邦同志家去了。

胡耀邦同志很快批示:“请中组部调查办理,并将结果告高士其同志。”从此,父亲平反一事出现了转机。南昌航院和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曾先后派员到北京我们家了解情况。1980年12月6日中国共产党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80)南航党字037号文向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提交了《关于对王士倬问题复查结论和处理意见的报告》,“建议撤销1956年7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五人小组关于王士倬历史反革命分子结论问题的批复; 撤销1958年2月13日中共南昌市委五人小组关于建议撤销王士倬教员职务和降低工资处分问题的通知,撤销1958年5月26日南昌航校对王士倬的降低工作处分决定,恢复原工资级别(中专教师四级)并建议,给予王士倬生活困难补助人民币1400元。”中共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委员会也于1980年12月18日以(80)江化石机党字第17号文向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提交了《关于对王士倬同志问题的复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撤销了对爸爸的不实处理,并给予生活补助费1000元。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以赣组干(1980)331号文件做出了批复,同意两个单位的处理意见。至此,爸爸25年的冤案得以平反。当时他已是75岁的老人了,失去了报效祖国航空事业的大好时光。

在爸爸平反这件事情上,高士其伯伯的秘书高仰之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父亲一直很感谢他,高仰之同志因病去世,父亲得知消息,不顾年迈体弱,坚持到八宝山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中央组织部的王子光同志和高士其伯伯的秘书高仰之同志,为父亲平反后的工作及生活安排多方努力,曾分别考虑过安排父亲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都因年事已高、不便工作而未能确定。1981年8月 24日,国务院以(81)国任字75号文发出通知,聘任父亲为国务院参事,并于1981年秋季,将我和爱人陈玉玲调回北京工作以照顾老人。1982年,我们从北池子小二条2号搬到北池子大街 17号,由原来仅 14平方米的住房扩大为三间北房,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当年夏天,大哥、二哥回京探亲,我们阖家14口人照了张全家福,并在政协礼堂聚餐。从此爸爸开始了他幸福的晚年生活。

现在回想起来,母亲1954年带我回北京的决定是非常对的。如果我一直与父亲在一起,我的命运将会是难以想象的。父亲平反后,他与一些老朋友重新见面,他们都非常惊讶:王士倬遭遇如此坎坷,三个儿子居然都是大学生。

晚 年生 活

父亲晚年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坚持打太极拳。他的太极拳是 1940年在成都学的杨式 48式太极拳,一直坚持下来。据说在南昌公安局看守所打太极拳还受到看守人员的呵斥。

参事室安排的活动,父亲都积极参加。这期间父亲到北戴河疗养、赴东北和上海进行社会考察、列席政协会议等。那时期父亲的心情很好,身体也不错。

1985年前后父亲眼睛患白内障,看东西模糊不清,心里很是着急。那时,医学上还是认为白内障必须等到完全看不见了(俗称“长熟了”)才能动手术。所以父亲两只眼睛的白内障用了近四五年时间才做完手术。

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在病痛面前的忍耐力。1989年4月,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当天晚饭时他突感不适,脸色苍白,我们问要不要去医院,爸爸说:“不用,躺会儿就好。”邻居的一位护士给了父亲一片硝酸甘油片,服用后他卧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照常打太极拳。当天想去医院看病,但没有要到车。我问父亲明天去看病行吗?他说可以。第三天我们去北大医院看病时,他坚持走上二楼进了诊室。做完心电图,大夫就进行了紧急抢救,同时埋怨我们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看病。经诊断是心脏后壁梗塞,非常危险。

儿 孙 事

到了晚年,父亲开始关心起儿孙们的事。1990年,我的大儿子王会佶以高分考取了清华大学,他非常高兴,向参事室要了车,亲自带孙子去清华校园参观,并一一介绍工字厅、大礼堂和图书馆等等。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将这件事称为自己1990年的三大喜事之一(另两大喜事是他年过85岁和新添了重孙,四世同堂)。

晚年遗憾事

父亲晚年一直讲:“王家男孩太多了”(我们这一辈是三兄弟,而每人又是两个儿子),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见到一个重孙女。1990年长孙王晓钢的爱人李红怀孕。他说:“李红要是生个女孩就好了。”并多次和我们开玩笑说:“李红如果生个女孩,我出500元奖励。”结果不如人愿,李红生的又是一个男孩。我们提出生男孩也应当奖励,父亲笑着说:“又是男孩,不 奖 啦。”话是这么说,还是由我们代表他给重孙子送去200元钱。1991年五一节,他还专门把重孙子王骁接来相聚,并高兴地抱着不到一岁的小宝宝拍了一张照片。

还是无党无派最好

1988年,民主建国会和民革中央的朋友觉得我的家庭背景非常适合参加他们民主党派。有一天吃晚饭时我讲了这件事,爸爸发表了意见:“我觉得还是无党无派最好。”按照父亲的意见,我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做了个无党派人士。

父亲晚年最喜欢读的书是《周恩来选集》。他两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后,戴上厚镜片的眼镜可以看书看报了。在我们家搬到西坝河121楼以后,我看到他读的最多的一本书是《周恩来选集》,翻来覆去看了多遍。看得出,他对周恩来是很敬重的。

人生的最后历程

父亲最后是因肝腹水大量吐血而与世长辞的。

他患肝病要追溯到1984年。那年10月,父亲因便血住进了北大医院,诊断为胃溃疡出血,是在江西珠湖劳改农场劳改时留下的病根。当年因胃出血报过病危,在北大医院经过药物治疗止住了出血,如采取保守疗法,慢慢调养原本是可以康复的。那时和父亲同病房的还有一位75岁的老干部也患胃病,因经常发作,所以提出要求手术根治。老人体质较差,主任医生说:“我宁愿给80岁的王老(父亲当年79岁)动手术,也不给你这75岁的做,你的体质不如他。”父亲听后,觉得自己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胃溃疡部分,彻底治好胃病。母亲和我们都认为他毕竟是快 80岁的人了,不同意手术治疗。而他却认为自己坚持每天打太极拳,身体没问题,决意要做手术。最后我们只好同意。不幸的是在手术输血时感染肝炎病毒,胃病好了却患上了肝病。父亲去做白内障手术,验血时发现他的转胺酶指标比正常标准高了很多,吃了三个月的药,才降到正常值,勉强做了白内障手术。自那以后,父亲的肝功能一直不正常,始终是靠药物来维持的。

1989年从北池子搬到西坝河以后,父亲肝病日趋严重。1989年11月因肝指标不正常,肚子肿大,曾住进北大医院的传染科病房治疗。病情好转回家后,就开始将他用的碗筷与我们的分开了。

1991年10月初,我爱人陈玉玲发现他肚子又开始大起来了,向参事室要了车到北京医院看病。检查后,应该住院治疗,但医院告知暂时没有高干病房的床位。父亲前几次住院,虽然住的都是高干病房,但开始几天都还需要我和陈玉玲轮流照顾。因为我睡眠本来就差,所以总是我白天照料,而晚上都由陈玉玲陪护。我们考虑如果住普通病房照顾起来会很不方便,不如回家等一等,待医院有了床位再住院治疗。对我们的意见,父亲没有反对。这个决定一直是我们心里的一件憾事。如果我们当时就安排父亲住院,也许他的病情不会恶化,而他老人家的寿命也一定会延长一些。

1991年10月15日早上,我正在家里等车来接我下厂。父亲照惯例打完太极拳,在床上躺着。突然我听见他跑到卫生间大口大口地呕吐,我赶快进去一看,恭桶里全是鲜红的血。我把父亲扶到沙发上坐下,急忙叫120救护车。当时西坝河东里这个地方还不是很有名,等了很长时间救护车才来。我们将父亲送到就近的中日友好医院,经诊断为肝腹水引起的静脉出血。从急诊室到病房的途中,父亲还很清醒地对我说:“我裤兜里有钱,可以先垫上住院费。”大哥、二哥两家人得知消息后,都赶到北京看望父亲。住院三天后,出血止住了。那一天晚上,由二哥的大儿子毛毛(王钟江,正在北京铁路医院实习)值夜班看护爷爷。第二天早上,毛毛还在睡觉,爷爷竟起床绕过他,到阳台上打起了太极拳,毛毛醒来发现爷爷在打拳,大吃一惊,赶忙将他扶回病床,并告诫爷爷以后绝不能再这样干了。谁想这竟是他老人家一生的最后一次打太极拳。

在医院稳定了一段时间后,医生允许他吃半流食。看到父亲病情基本稳定,二哥因为工作忙先回了南京。谁想两天后,父亲又开始便血。经过会诊,医生决定为父亲做手术,时间定在11月6日。而就在11月3日晚上12点左右,父亲又开始大量吐血不止,虽经医护人员尽力抢救,终因无效而溘然去世。当晚是我爱人陈玉玲陪护在他身边,她告诉我,父亲临终时没有任何痛苦。参事室的人都说:“王老是明明白白地来,明明白白地走的。”

1991年11月16日,国务院参事室在八宝山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父亲的学生钱学森、邻居外交部部长助理文迟、参事室的领导以及父亲生前亲朋好友、海军装备部官兵代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职工代表300余人来向他的遗体告别。

人民日报于1991年11月30日刊发了父亲去世的消息。

父亲与史德沛

史德沛(J. Stepanek)是父亲在联合国救济总署乡村工业示范处的同事。当时在湖南邵阳,我们两家住的距离不远。他们有两个男孩,一个叫 Jon,另一个叫Jim,年龄和我差不多。每到吃饭的时候,他们的母亲 Tonny 喊:“Jon…,Jim”。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印象最深的是 Jim 离开邵阳时把他的小铁皮车送给了我,后来我在乡村工业示范处院里坐着这个车玩耍时,别的小朋友非常羡慕。

那时,父亲经常和史德沛一起出差。

解放前夕,史德沛一家离开邵阳回国,我们两家断了联系。父亲后来告诉我们:当年南昌市公安局审查他,自己问题交待完了,却迟迟不给做结论,其原因就在于史德沛的几封电报。原来史德沛喜欢无线电,每到一个地方都给在邵阳的父亲发一封电报,通报自己到什么地方,谈一些工作方面的事。这些电报被公安机关掌握了,办案人员怀疑史德沛是美国特务,以为这些电报用的是特务密码。审查到最后,公安人员将这些电报给父亲看。父亲告诉他们,这些不是密码,而是英文明码电报,他把电报内容翻译出来后,“美国特务”的嫌疑才得以消除。

1981年,史德沛到中国来,第一次到北池子大街小二条2号家中来看望我们时,我觉得父亲不是很高兴,似乎并不欢迎史德沛。我想可能是因为当时“文革”结束不久,他心有余悸,怕又惹上什么麻烦。后来Jim来中国工作(Jim是学中文的,曾任霍尼韦尔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史德沛夫妇来北京的次数也多了,父亲和史德沛的交往也逐渐恢复到过去的亲密无间。每次他们在一起亲切自然地用英语交谈时,一颦一笑都显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同类推荐
  •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林肯(名人传记丛书)

    “平民总统”林肯(1809~1865),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深受人们的爱戴与敬仰。从平民走向总统后被暗杀,其传奇的一生熠熠生辉中伴着无数常人不及的坎坷与曲折。
  • 开国第一任省长

    开国第一任省长

    本书以开国第一任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市长)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他们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卓越表现为叙事点,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传奇的一生。
  •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

    韩国总统称他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外国情报机关称他是“中国奇人”。他在刑场上陪过绑,从枪口下脱逃,当过野人;当过台湾高级间谍,受过蒋家父子的召见与嘉奖;与韩国四位总统是至交,打开了中韩秘密通道。他一身铮铮傲骨、嫉恶如仇,多次遭歹人暗算。在他身上,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缩影,透过他多灾多难而又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将领略到成大业者无坚不摧的个性与品格。
  •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德彪西的音乐,像月光一样,从他深邃的灵魂中漂洒向广袤的世界。没有夸夸其谈滔滔不绝,没有急风暴雨翻天复地,没有呐喊和喧嚣,只有真诚的低言细语,精美的幻想迷醉,无言的激情,含而不露的思想。创新的冲击力融化在拉丁化的柔和形式中。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本书是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夫人安娜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文笔朴实幽默,包含着安娜对丈夫的浓浓爱意。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的读者,可以从书中得到诸多知识与乐趣。
热门推荐
  • 指尖的冰冷

    指尖的冰冷

    嘿嘿!注意喽!淘气宫沫羽公主大降光临,识相的快快闪开!可是偏偏一个不要命的家伙竟然在一个酒吧里把她的初吻给夺去了,夺走她的初吻就算了。一次意外让她看光了他的身体,这下可惨了,她的清白啊!(这句话应该是男主说才对)更要命的是,她们双方父母竟然要求她们两个人订婚!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都流行自由恋爱!她这个淘气女孩会乖乖的听父母的话和他订婚吗?他和她...(小p琪作品)
  • 一场人生一场梦

    一场人生一场梦

    曾经天真的以为,我若待你如一,你便陪我一世,人生最可笑的莫过于因为感情的缘故被迫从神坛跌下,撕下了高冷的外布,成为一个疯癫的逗比。
  • 都市之最强武者

    都市之最强武者

    新书《寒门逆袭》已经在创世上传,请各位读者继续支持八岁那年,杨皓拜猥琐的叶老头为师,学武术,做任务,在国外积攒下大量人脉。二十三岁时,他只身回到华夏,斗恶霸,救红颜,乱江湖,终成一代最强武者!
  • 穿越之 狂傲妖后

    穿越之 狂傲妖后

    她,上官筱草,是学校里叱咤风云的跆拳道神话,受尽了众人众星捧月一样的对待,谁料想有朝一日,她竟然因为一次意外离奇的穿越了!好吧,算她倒霉!可你说这穿越就穿越吧,人家穿越不是玩转世界,就是美男环绕,享尽了各种快感与欢乐!可她上官筱草为什么就那么凄惨,穿越到了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的地方,不是皇宫大院,没有皇帝也没有王爷,而是一窝子的妖怪!一上来就惨烈的被追杀!身边还跟着一个拖油瓶!是逃也逃不掉,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哎!看惯了晴川有八阿哥温润如玉,看惯了小玩子有朱允炆那么可爱翻天,为什么偏偏自己身在妖界,还真的衰神附体,碰上了一堆的妖怪呢!不过还好啦,妖孽,自然也有长得勾魂夺魄的啦,怎么弄到手,就要看她上官的本事了!啊哈哈哈哈!!!!———————————————————————————————————————————————他为了她做了好多好多,数不清的数以万计,可是,她的心却一直都在另一个人那里,无论他对她多好,她都好像没有感觉一样,就算是和他有了夫妻之实,也只是为了报复心中所爱,他是她利用的工具吗?这样的女人,这样的不知好歹,可是,他就是犯贱的爱她爱得死去活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也是男人,男人也是有尊严的,一个小小女子竟能将她耍的团团转,那他还要不要混了?!哼,他得不到的东西,别的人,也休想得到,就算毁掉,也不拱手让人!臭丫头,她逃得出他的五指山吗?终究,她还是得成为他的猎物!、——————————————————————————————————————————————原谅我,四十三章开始,会有点纠结小虐哦!!!!
  • 江山志之缘定今生

    江山志之缘定今生

    一次钟情,她抛下盛名前往天下第一庄勇敢追寻爱,却遭遇漠视;一次江湖纷乱,将她与天下最负狼藉之名的欺世大盗牵连在一起,尝尽十死九生的狼狈;江山还是那座江山,但俨然已不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江山······一个引人纷争不止的信物、一段掩埋的历史、一件滔天血案,一对相遇相知难以相爱的恋人。你知道,不是每一个看似成熟的外表之下,都隐藏一个安生的灵魂。揭开冷漠的面具,他也不过是一个希冀未来的少年罢了。上官寞对潇湘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是火红璀璨的海生花吗?不、不是,她是凫茈,是有如如阳光般正义的存在、高洁而纯朴,能洗涤不安的灵魂,动荡心灵。
  • 荣耀之绚光

    荣耀之绚光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名为特兰斯亚。这个世界因为与地球的一些联系,所以会出现一些令你熟悉的人。主角本是地球生物,却因为一些变故,换成了一个写出来的人物。这里有很多英雄,他们有好有坏,都会因为自己的追求而陨落。荣耀即吾之生命,对于大部分英雄来说,陨落并不是结束,而是永恒。看书前,请花费一点点时间,看看大陆史,因为特兰斯亚他是一个真实的大陆。
  • 规则之书

    规则之书

    天地生于混沌,而混沌始于规则,规则是一,自无中来。远古天地剧变,规则破碎,一分为三,为天,为地,为人,天掌时空,地控万物,人主生灵,是为天书,地书,人书。故古老相传,规则之书得其一者得天地,但至今却未有人能得窥书之一斑。……
  • 再生之网络帝国

    再生之网络帝国

    都市小白领被保时捷跑车撞飞,结果却意外重生,并附身在堂哥身上。重活之后的人生自然别样精彩,把握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捍卫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和美女们探讨下人生,与世界首富商们讨商讨金融形式,与国家领导握握手交流发展大计……这样的重活人生,难道会不精彩?获得重生的机会,抵制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争取多赚外国人的钱,弥补前世想做缺又无法实现的遗憾!——————————特别提醒:从今天开始,未来七天,每天保底更新一章,每涨100收藏,加更一章,说到做到!(2010-7-4)
  • 天才宝宝卖萌妈咪

    天才宝宝卖萌妈咪

    穿越成被仇家追杀的废柴二小姐。五年后,绝色女子带着腹黑贪财的小乖华丽归来有仇报仇,某乖却节操碎一路。“叔叔你介意收个干儿子吗?收一送一,大白小乖可以一块打包的哦!”喂喂,儿子你节操呢!你已经有三个干爹了你造吗!某个白得天才儿子的腹黑妖孽听说后掀桌狂怒:干爹是什么东西?!所有干爹都给本座烧死!!【这是第一次写书,如果写的不好请多多关照,小念还是学生,可能不能及时跟新,抱歉】
  • 那年,你好

    那年,你好

    “五朵金花”组合,最强女汉子称号,我们五个人从最初的谁也不认识谁,到后来的共同称号,我们会买闺蜜装,穿一样的鞋子,用一样的化妆品,做同一件事情,有着同样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是,最后,怎么就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