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9300000003

第3章 古代军刀(2)

越王勾践剑曾经三度被送出大陆展出:1973年于日本、1984年于中国香港和1993年于新加坡。1998年,湖北一家报纸发表了题为《不是“国宝”要出国,而是“活宝”要出国》的文章,爆出“这把剑出土20多年,数次漂洋过海,终遭横祸,于1993年在有关部门组织的一次出境展览中,惨遭损坏。事发后,该剑的收藏单位和展览的主办机构,均对消息进行了严密封锁。直至5年后就此事进行调查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就是越王剑的发掘者,竟然也对该剑的损坏一无所知。”然后,有关方面称“拆展时由于工作人员不慎,将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践剑的剑刃上。剑拆下后,我方发现剑刃部有一道长7毫米、宽1毫米的新伤痕。”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对勾践剑的受损情况作出的正式结论是轻微损伤。国家有关部门叫停了越王勾践剑的出国展出。

2000年起,国内一些单位开始通过科技手段仿制越王勾践剑,后来各地工艺美术者也开始仿造,大都号称绝版发行几百几千支,要价动辄数千上万,各地小作坊更是争相仿制。前些年有媒体报道,故宫某文物鉴定专家,地摊上淘得“第二把越王勾践剑”,并由此引发了一场真假之争,轰动一时。

其实,从现代科技手段看,现代科学对青铜的铸造无论理论和实践都相当完备成熟了,有越王勾践剑的成分检测数据,有大量的关于表面花纹制作方法的科研文章,仿制越王勾践剑已不再是什么难事。

锋劈天下之秦代青铜长剑

历史疑团

《史记·刺客列传》载:“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这次著名的刺杀事件,发生在秦统一中国前一年,强悍的秦军准备起兵灭燕之际,燕国使者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面见秦王嬴政。献图投降是假,刺杀秦王才是真正的目的。荆轲持匕首刺秦王,秦王绕柱奔逃并欲拔剑还击,由于佩剑太长而一时拔不出。历史学者一直很困惑:青铜剑普遍宽短,600~700毫米的战国青铜剑似乎是青铜剑的极限长度了,这种长度的佩剑随手就可以抽出,秦王怎么可能因为剑太长而拔不出来呢?

1974年,兵马俑坑出土的秦代青铜剑为人们解开了这个疑团,剑的长度超过了910毫米。秦人竟然能够制造如此之长的青铜剑!可以推测,当年秦王佩带的很可能就是这种青铜长剑。在刺客紧逼之下,要拔出将近一米的长剑,可能是不太容易的。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秦俑坑长剑出土时完整的只有十几把,很多剑都断了,有的甚至断成数段,这些长剑很可能是作为仪仗兵器使用或将官指挥使用的,而不是大量装备士兵的实战用剑。

镀铬技术

考古学家、新闻媒体如是说:“经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地质科学院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及激光分析,发现秦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剑表面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厚度10~15微米。此外,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用电子探针和X光分析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镞,发现其表面也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其厚度为10微米。铬盐氧化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科学工艺,世界上镀铬的方法分电子镀铬和化学镀铬两种。电子镀铬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而产生的,德国1937年、美国1950年才先后在国际上申请了专利。而化学镀铬技术,却是中国劳动人民在2000多年前创造的,这不能不说是冶金史上的奇迹。”

一时间,诸如“科技疑云笼罩兵马俑”、“青铜剑用电子镀铬技术”、“世界上最早的镀铬技术”、“秦俑青铜兵器镀铬技术”等标题都见诸媒体。

但是这样的结论经得起推敲吗?

镀铬是指在金属表面镀上铬金属,从现代镀铬技术看,镀铬需要复杂的镀液配比和通直流电来电镀,以古代的技术条件,要想给金属表面镀上铬金属是不可能的任务。在秦俑坑出土的兵器表面检测到铬盐,只可能推测相当于是现代的铬酸盐转化处理技术———钝化(也称铬化)处理,与镀铬完全是两回事。而金属表面铬酸盐转化膜的形成,只要金属接触的溶液中有可溶性的铬酸盐或者重铬酸盐,且在酸性环境下即可能进行。

检测到青铜器表面含铬元素,和证明秦代先民掌握了这种处理技术并且有意识地去这样处理青铜兵器,二者之间的差距是相当大的。首先,古人在数千年的青铜使用经验中,应该完全了解了青铜本身耐腐蚀的性能,对这样的兵器进行防腐蚀处理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次,古人多对青铜剑进行一些装饰以使其美观,这样在以装饰为目的的处理中,存在引入铬这种物质的可能。另外,在地下埋藏中存在与地下环境中的含铬盐类发生反应而引入这些物质的可能。

只在秦俑坑出土的少量青铜兵器上检测到了铬元素,而全国其他地方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上都没有检测到。借此孤立的单一样本,作为古人掌握了铬酸盐处理技术用来防腐的证据,似乎没有说服力,需要今后更多的科技考古证据支持。

青铜剑的真实性能

青铜剑一般是采用铜、锡合金冶炼铸造而成的,其性能与锡的含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含锡量低,青铜兵器的韧性好,但硬度低,使用容易变形;随着含锡量的提高,硬度会增加,但锡量过高的话,韧性降低脆性增加,容易在使用中折断。战国时期,古代工匠发展出的青铜复合剑的铸造技术,剑刃采用高锡含量青铜、剑中脊部位采用低锡含量青铜,采用多次复合铸造,在提高了剑刃硬度的同时保持剑的韧性,大大提高了青铜剑的性能。这一创举应该是古代青铜剑铸造技术的最高峰!同时,中国长期的青铜冶炼铸造技术工艺路线,直接导致了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摸索掌握了生铁的冶炼技术,领先世界近千年。春秋战国后,铸剑大师们发明了各种制钢技术,能够较容易地冶制中高碳钢。而西方由于采用了青铜冶炼锻造技术,而与生铁冶炼技术失之交臂。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只能靠块炼铁渗碳技术获得低碳钢,直到大约13世纪以后西方才掌握生铁冶炼制钢的技术。

现代科学对铸造锡青铜的研究揭示:在含锡5%时,布氏硬度HB50;10%时,HB60;15%时,HB85;20%时,HB150;25%时,大幅上升至HB280;30%时,更是飙升到HB430。含锡量越高,青铜的硬度越高,但是当含锡量达到15%时其抗拉强度达到峰值,含锡量超过20%后,抗拉强度会随着锡含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超过25%含锡量的青铜已经不适于用来铸造青铜剑了。(选自《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

根据现代研究者对一些古代青铜剑的测试,其中锡含量大约在15%~23%。据考古研究者检测,出土的秦剑达到了洛氏硬度HRB106(相当于HB290),这几乎是能够实战使用的青铜剑硬度的最高值了。那么它与钢铁刀剑的性能相比又如何呢?

现代科学检测发现,一般未经热处理(淬火)的钢材(比如退火状态的建筑用钢),表面硬度基本比上述青铜剑的硬度稍低或持平,而经过热处理的中高碳钢其表面硬度比青铜剑的硬度高1倍左右。另外,经过淬火的钢制刀剑的韧性也远远好于青铜剑,能够制作的更长。这就是古人在掌握了冶铁制钢技术以后,改用钢铁刀剑而彻底淘汰掉青铜剑的原因。

离奇的形态记忆合金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第188页是这样记述的:“一号兵马俑坑T2第11过洞的一件青铜剑,出土时因被陶俑碎片压住而弯曲,当把陶俑碎片拿掉后,剑立刻反弹恢复平直。”然后,有报道称:“一个令世人惊叹的科技奇迹: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的第11过洞时,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把‘记忆合金剑’。这把青铜剑被一尊重达150千克的陶俑压弯了,其弯曲程度超过了45度,当人们移开陶俑之后,令人惊诧的奇迹出现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铜剑,竟在一瞬间反弹平直,自然恢复。当代冶金学家梦想中的‘形态记忆合金’,竟然出现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俑坑里。”

“形态记忆合金说”显得实在太荒谬了,有什么证据证明这把剑被压了多长时间,然后能够恢复?而考古报告中记载:“大量青铜长剑都折断了,甚至一些从剑身到剑茎断为数截。”仅仅一把剑压弯了能恢复平直,就宣称是2000年前的“形态记忆合金”,真是荒谬。

诸如“越王勾践剑经过硫化处理防腐”、“秦剑采用电子镀铬技术”、“2000多年前的形态记忆合金”甚至“越王勾践剑镀铬”等报道,都明显违背科学原理和基本常识,或者没有足够证据证实的说法,大量见诸专家学者的书籍文章、媒体报道,甚至中小学电教材料、课本读物。更离谱的是“外星人教给秦人铸剑技术”之说,最近还有“从事自然科学及史前文明研究20余年”的历史学博士,写了号称“一部破解外星人踪迹真相的惊世之作”的书引证这些谬误不实之说,甚至创造“越王勾践剑表面硫化铬”之说,推论外星人、史前文明等,不能不说国人基本的科学素养亟待提高,科普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已经有太多的实物证据,能够确实证明中国古代先民的伟大发明,没有必要再把一些根本谬误或缺少实证的东西强加在古人的头上,靠古人来“放卫星”。除了一些所谓的“研究人员”可能借此获得某些个人利益之外,媒体以讹传讹的报道,实在只能显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不自信和人们科技知识的欠缺。

有说法形容青铜剑“削铁如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硬度和铁接近,基本上削不动;而经过适当淬火的钢制刀剑因为硬度的大幅度提高,可以做到削铁,夸张一下说“削铁如泥”倒是没问题。

至于“吹毛断发”,青铜刀剑和钢铁刀剑在正常情况下都做不到。古代伟大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的故事还是当作神话故事来听的为好。在当时,能够铸出比一般工匠性能强的剑也是很了不起的,难怪欧冶子、干将、莫邪被大书特书,广为称颂以致神化了。

青铜剑作为青铜时代最主要的短兵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在古代战场上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古人的铸剑技术不会违背现代科学技术原理,科学理性地看待青铜剑,丝毫无损于古人的伟大,而动辄大鸣大放地编造一些古人“领先世界的技术”,借古人来“放卫星”领先世界,倘若古人地下有知也会汗颜的!

汉代刀剑

强汉之刃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汉王朝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主体民族的汉族,即形成于2000年前的汉朝。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头百姓缔造的帝国,之前的秦朝虽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无奈秦二世无能,还没施展一番就一命呜呼了。汉朝则表现出了很高的革命性和创造性,比如汉文帝推行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汉武帝力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运动,都成为了之后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立国方针。

大汉王朝立国近450年,鼎盛时期人口达6000万,基本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疆域,除了高度的精神文明、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外,领先的军事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汉朝建立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时代,经过从秦末到汉朝建立的长期混战,汉高祖刘邦在君临天下那一刻只看到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与此同时,北方还有如狼似虎的匈奴乘虚而入,一度深入到陕西。这些使得新生的王朝有重蹈大秦覆辙的趋势,形势岌岌可危。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在历经战乱后没有文恬武嬉,而是继续枕戈待旦。因此在楚汉争霸时期就得到长足进步的兵器技术,在汉朝和平时期的持续发展下,终于进入了一个高峰。

汉家青史,计拙和亲

就在汉朝建立的第六年,高祖刘邦率32万大军亲征。这支久经战阵的军队连战连捷,在战争的初期占有明显的优势,只可惜他们的对手冒顿单于也非等闲之辈,设计将轻敌冒进的刘邦围在白登山一带。若不是谋士陈平成功走通夫人路线,汉王朝差点就打破了前辈秦朝的短命纪录。

这次大战后,刘邦对匈奴军队的战斗力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迫于国内百废待兴的现实压力,不得不与冒顿单于订立城下之盟,嫁公主,纳岁贡。这是汉朝初期迫于无奈的屈辱历史,无怪乎唐代诗人戎昱发出了“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的感叹。

世间万物,有弊就有利。面对一个只会拿拳头说话,屡屡背约制造摩擦的野蛮邻居,汉朝的皇帝们只是暂时地隐忍了下来。在这里面,有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一点,那就是汉家诸帝并未因表面的和平而产生幻想,他们只是在等待,等待国力的增长,他们还在积攒实力。因此汉朝开国以后,兵器的研究非但没有停止,反而作为国家战略在高速发展。

武备升级,征战雪耻

同类推荐
  • 战争的艺术

    战争的艺术

    安托万·亨利·若米尼(AntoineHenri Jomini,1779.3.61869.3.22),军事理论家,法国拿破仑时期的将军,俄国步兵上将。
  • 西路军:天山风云

    西路军:天山风云

    本书描述了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了共产党人在新疆培养后备人才的历史情况,并揭示了盛世才政权表面上平静祥和掩不住暗藏的重重杀机。
  • 拥宾之道

    拥宾之道

    以战争为环境,人物来点缀,以细化事件反映人生百态。人的一生点点滴滴,能随心所欲者几何。得失不记与心,不狂,不傲。艰难重重,怎么走,怎么看。走过来就是精彩的,放弃只有让人生更加遗憾。战争唯有将士与谋略相辅,用兵唯有拥宾者无往不利。
  • 桂军

    桂军

    我们是“广西狼兵”—李宗仁我们是“中国最有纪律性的部队!”—白崇禧陶志国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太祖······我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国的人民子弟兵!”—陶志国当然了,我们是日本人的噩梦!
  • 舍命谍战

    舍命谍战

    这本小说是讲述外国特工利诱绑架等手段对中国核武器高精技术的窃取,主人公舍予等六人不顾一切为保护他们所要救的专家而陶冶出的舍命谍战。
热门推荐
  • 私家侦探之豪门恩怨

    私家侦探之豪门恩怨

    破案靠的不是武力是脑子但是没有武力是玩玩不行的请相信我应为我是专业人士应为我是福尔摩斯的偶像
  • 浮游叙

    浮游叙

    《浮游叙》不像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在蓝老师的笔触下,我们跟着姚小双一起冒险,从月光城堡到小人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与他们经历各种传奇。
  • 逆天系统之霸天狂战

    逆天系统之霸天狂战

    曾经的罪我的,我让他生死不如,曾经恩于我的,我让他富贵荣华。——圣.叶天.蒙德斯语录一个遭人暗算死亡的佣兵之王,一个没落王朝的破落王子,一个玄幻版帝国时代超级系统。当三者结合到一起,将爆发出来怎样的力量。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战人,斗天,诛神,开天地之八荒,战宇宙至亘古,我命由我不由天。用尸山骨海铸就辉煌,战天的勇士,不败的强者。既然来了,何不花几分钟点开两章看看呢?或者先点击‘收藏本书’,养肥了再杀?新书起步,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有推荐票,评价票。朋友能支持一二,感激不尽!组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272168989
  • 30岁时,你必须富

    30岁时,你必须富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在30岁之前要想成功,我们就应该这么做。非常值得青年人读。
  • 幽灵流血心

    幽灵流血心

    因为意外特种兵附身,一个头脑两个意识。弱小的身体承载强大的意志,今后不再懦弱。故事纯属虚构,文中任何东西不涉及现实,如有雷同不甚荣幸
  • 病毒(蔡骏作品)

    病毒(蔡骏作品)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 寒之戏素

    寒之戏素

    一个梦,道不明的身份,流不完的泪。父亲多年不见,代素踏上寻父旅途(雾)。她功夫没学到就来到了异世界?没事,代素有外挂(大雾)。昔日伙伴一朝成人,带着黑暗伙同他人报复她。她不过是为了任务拼了,结果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原来自她来这后一切都按照剧本前进着。父亲真是疼她啊,当一切谎言都揭穿,剩下的都是一堆白骨。【本作品要停更两年半,亦是打算修改且存稿后再发表】
  • 无限之破碎虚空

    无限之破碎虚空

    无限,未知的未来,主神空间的枷锁,且看主角如何打破枷锁,追寻先辈们的足迹......
  • 星际枪魂

    星际枪魂

    在牛逼云集的联邦,做一颗牛逼上天的冲天彗星。且看主角如何发育,顺风以一敌万!即使我只有一把小手枪,也能教你做人。----骆扬
  • 爱,美丽的毒药

    爱,美丽的毒药

    一个女人,一生中能爱几个男人?一个?两个?或者更多?我爱过,也恨过,时间告诉我们够了,这已经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