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3200000013

第13章 飞机设计室(1)

徐舜寿主任

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的10月开始筹建,国庆节后,最早到达112厂的是黄志千、顾诵芬、程不时3个人,之后不久,徐舜寿也到了沈阳。

到沈阳以后,徐舜寿和黄志千、叶正大立即动手,开始人员调配和机构设置工作,很快向四局提出了飞机设计室各专业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规划方案。

叶正大是112厂设计科的主任设计员。按照苏联的管理体制,设计科有科长,还有主任设计师。在国内,由于我们资格浅,所以不称主任设计师,而任命叶正大为主任设计员。下面分专业组,机翼、尾翼一个组,机身一个组……有组长,还有主管设计员,职务分工各有侧重。图样上,按照审批权限,需要组长、主管设计员或科长、主任设计员两个人签字才生效。

——顾诵芬《我的飞机设计生涯》

叶正大,出生于1927年,是北伐著名将领、曾任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的长子,广东惠阳人。1947年,在父亲叶挺因飞机失事牺牲后,他被组织安排到东北民主联军俄文学校学习。1948年,他与李鹏、邹家华以及弟弟叶正明等21人被送至苏联留学。他和弟弟选择了学习航空。1955年,叶正大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毕业,同年回国,担任了112厂主任设计员。

他们这支队伍在仿制米格-17中发挥了很大作用,8月中下旬,米格-17仿制任务胜利结束,开了庆祝会。这次组建飞机设计室,叶正大把工厂设计科里的30多名主管设计员都带到了设计室,成为飞机设计室设计力量的基础。

当然,这么一点人是远远不够的,徐舜寿、黄志千到了以后,决定从刚毕业的南京航空学院(简称南航)、沈阳航空工业学校(简称沈航)学生中调一部分来,徐昌裕同意了这样做。更重要的是,从各工厂设计科抽调技术骨干——科长、主管设计员。徐舜寿特别看重从国外回来、有飞机设计经验的老专家,希望他们能来带一带这支年轻的队伍。

如北京南苑飞机修理厂的陆孝彭,他是中央大学毕业的,曾经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麦克唐纳飞机工厂实习,参加过舰载喷气式战斗机的结构设计。以后又被派到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继续实习飞机设计。解放初期,他与徐舜寿在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一起工作过。

还有高永寿,他也在英国待过,当时是320厂的总工艺师,仿制雅克-18时,他是主管工程师。后来他到南航当了教师。

汪方典,是有驾驶B-25飞机经验的飞行员,工程方面的经历也很不错,有技术、有经验。当时他在南京511厂,就只有一个工程师头衔。遗憾的是他没有能被调进飞机设计室,因为政治审查通不过。解放战争时期,他曾经驾驶B-25执行过轰炸解放区的任务,所以保卫部门坚决不同意接收。后来他到吴老(吴大观)手下的发动机设计室去了,但没有工作几个月就被调出,又回南航教书去了。他在管发动机时,我还和他协调过技术问题。他人很精明。

徐舜寿想请的老专家很难请到,最后只落实了陆孝彭,他自己也非常愿意从事飞机设计事业。还有一些老专家,不是徐舜寿点名要的,可能是四局配的,其中一位是沈尔康,是从民航来的。

设计室的成立,在航空工业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在航空工业系统有志于飞机设计事业的技术人员纷纷提出要参加到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的队伍中。

——顾诵芬《我的飞机设计生涯》

在顾诵芬等到达沈阳后不到两个月,管德就来到了沈阳,成为飞机设计室的一员。在局机关,管德虽然与徐舜寿认识,但不是很熟悉,他记得自己还曾经惹恼过徐舜寿一次。

那时候我负责编《通报》,我的习惯是人家来了稿子,我就给修理修理,我的文风就是这样,这一修改,就把别人的文章变成我的文章 了。有一次徐主任也写了一篇文章 ,投给这个刊物,我给他全都改了,这就让徐主任很生气,他找到当时是四局副局长的徐昌裕说,这刊物怎么能这么办?就这一个人在那写?

后来徐昌裕把我叫去,说你也不能这样,谁的稿子都改成你的那个样式。我接受批评,按照徐主任的原稿登出了。

这是我第一次跟徐主任打交道。我们没有直接冲突,就是徐主任到徐昌裕那里告了我一状。

——管德访谈(2011年10月)

这件事情反映出了徐舜寿和管德两个人的性格中有着共同的特点——认真、坦诚。管德把徐舜寿写的稿子“全都改了”,这是管德作为编辑的一贯风格,出自于认真。在此之前,别人没有提过意见,但徐舜寿不能容忍,向徐昌裕提了,同样出自于认真。管德比徐舜寿小15岁,在前辈和领导面前,他坦诚地接受了批评,改正了自己原来的做法。在组建飞机设计室时,徐舜寿接收了管德,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委以重任,也是坦诚使然。

认真是事业心的基石,坦诚以责任感为内涵。正因为有着共同的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成功的追求,在以后近10年的共同努力中,徐舜寿不断为管德指明方向、铺路搭桥,管德则在以后更长的时间里沿着这个方向登上了事业的高峰。

设计室的大学生

顾诵芬回忆:“设计室创建之初,就是这样一个状况,以112厂设计科为基础,大量的是沈航、南航的毕业生。南航一届是1955年毕业的,二届是1957年毕业的。还有就是一批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航、清华大学、华东航空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前身)等学校的毕业生,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仅22岁的设计队伍。”

在这个年轻的设计团队中,顾诵芬26岁,管德24岁,冯钟越25岁,顾诵芬上海交通大学(简称上海交大)同班同学、后来成为132厂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屠基达29岁。年纪相近,经历相似,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着很高的学历,更重要的是都热爱航空、向往着从事飞机设计。到了沈阳,进入了当时中国唯一的飞机设计研究机构,年轻的飞机设计师们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屠基达回忆当年听到自己被调入设计室时,感慨万端,认为自己“生逢其时”:

我原来在122厂任设计科长,1956年11月,接到通知,调我去沈阳飞机设计室。正值四局徐昌裕副局长来哈尔滨检查工作,他找我去汇报……我听了以后,很是兴奋,从修理到仿制,再跨到自行设计,几年工夫,连跨三大步,我真是生逢其时呀!

——屠基达《淡墨集——飞机设计师屠基达自述》

这些青年人并不知道,在选拔他们这些尖子去搞科研的过程中,局领导做了多少工作。王西萍局长回忆:“当时对于建立这些研究所,有一个主导思想,就是充分利用生产走在前面的条件,下决心从局机关和各生产厂调集拔尖的技术骨干去搞科研。这些尖子,往往是局机关工作和生产厂的宝贝,有时为了抽一个人,争得面红耳赤。反正只要适合搞科研的,是肉也得割。因而,科研机构确实汇集了一批技术骨干。如局机关的徐舜寿、黄志千、吴大观、昝凌、荣科、顾诵芬、管德、程不时、范棠、刘多朴以及厂子里的叶正大、虞光裕、高镇宁、何文治、陆孝彭、屠基达等陆续被抽调到了科研部门。甚至把局分党组秘书高锡康也输送出去了。”令老领导欣慰的是“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对发展我国的航空工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与管德几乎同时到112厂飞机设计室报到的冯家斌,1935年出生于辽宁旅顺,1956年3月毕业于沈航,被分配至北京211厂模线间任设计员。从东北分配到首都北京,他非常高兴,但很快领导就又通知他调回沈阳。当向他说明了这次回到沈阳是去飞机设计室时,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

冯家斌乐观、诙谐,在室里是一位活跃分子。一次访谈中,他回忆起当年与管德在一起时的情景:

管德也好打闹。

我记得有一次在设计室里,他跟叶正明闹着玩。那时候我们正在写大字报,他们俩就拿毛笔,你给他脸上画胡子,他给你画黑眼圈,俩人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

我说,你们俩简直就像小孩子一样。那时候我们都年轻,每天无忧无虑,确实快乐得像孩子一样。

——冯家斌访谈(2012年3月)

叶正明原名叶福麟,别名李明,祖籍广东惠阳。他比管德大一岁,1931年4月13日出生于澳门。在兄弟之中,叶正明是跟随父亲叶挺时间最长的一个。1942年12月中旬,叶挺被转移至湖北恩施关押期间,叶正明来到了父亲身边,受父亲进步思想和革命精神的影响,从小就树立起了献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决心。

对于青年时代的生活,顾诵芬保留着一份温馨而充满情趣的记忆,在听到冯家斌回忆管德与叶正明之间的打闹时,他做了一点说明:

那时我们下班后,晚上还都到办公室里来学习,冯家斌说的就是下班后在办公室里写大字报。那时管德已经结婚了,不住单身宿舍,条件比较好一些,但是他还是愿意到办公室来。所以会有在办公室开玩笑、打闹的事。

叶正明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也很要强,经常会与管德辩论、争执不下,所以他们有时候就开玩笑,互相用墨笔给对方脸上、身上乱画,把白衬衣上面洒得全是墨水。

——顾诵芬谈话(2012年5月)

当年冯家斌与顾诵芬同住一间宿舍,他在谈到顾诵芬时还讲到了他们看过电影《好兵帅克》以后,大家一起回味电影里有趣镜头和情节时的情景:

顾诵芬在业余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有时也看看电影,对有趣的电影他念念不忘。记得当时在看完苏联电影《好兵帅克》以后,他对电影中的某些情节特别感兴趣,在宿舍里津津乐道地讲给大家听,自己也乐得前仰后合,开心极了。……他性格随和、和蔼可亲。在生活上、感情上总是跟大家融合在一起。大家在一起随随便便,有说有笑。

——引自《飞机设计大师顾诵芬》

《好兵帅克》是被誉为“捷克散文之父”的著名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谢克(Jaroslav Hasek,1883—1923)所著的一部名扬世界的长篇小说。这部讽刺文学名著被誉为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作品被普遍认为与《堂吉诃德》齐名。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普通捷克士兵帅克,他的智慧、力量和对占领者的不满情绪与自发反抗的精神引起人们的共鸣。帅克善良又勇敢,机智而不露声色,貌似平凡,而且有点“愚昧”和滑稽可笑。然而他却善于运用民间谚语、笑话,接过上司的口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伺机巧妙地同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

小说出版后很快被译成40多种文字,最早的中文译本是由著名作家萧乾翻译于1956年第一次出版。顾诵芬回忆,当年他们读的是小说,应该读的就是萧乾的这个版本。顾诵芬的回忆应该更为准确,因为《好兵帅克》电影是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发行的。在谈到这部为大家所喜爱的小说时,顾诵芬回忆说:

我到沈阳比管德早。我们是10月去的,他12月才来,那时候工作还没开展。有一本小说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好兵帅克》,看得大家无不捧腹大笑。其中有一段是帅克给他的长官讲如何养狗(注)。怎么把老狗变年轻,牙齿得拿砂纸打,而且还得给狗吃砒霜,灌了白兰地以后要它有多活泼就有多活泼。我们看过以后,经常在一起讲自己喜欢的部分,老逗这些事。

徐舜寿那时候就要求为设计室技术人员建一栋楼,刚建成就给了管德一间房,设计室里还有一位叫汪子兴的已经结婚了,他们两家合住一个单元,那时候挺艰苦的。

——顾诵芬谈话(2012年5月)

设计室里与管德同岁的黄德森是南航一届的毕业生。他是江苏省无锡市人。1950年,黄德森参加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今南航)。以后被选送至北京航空工业俄文学校,这是一所为派赴苏联的留学人员准备的带有进修性质的学校,但由于情况发生变化,1957年2月毕业后,黄德森和一批同学被分配到了飞机设计室。他回忆:

设计室成立伊始,设计人员要编写技术文件,为了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作为大家编写的依据,徐舜寿就安排管德负责编写。当时并没有类似的编制规范可供参考,管德根据他任机关刊物编辑的经验,参考了有关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的某些要求,对设计文件的编写要求、格式、层次、主要内容和签字程序等细节问题拟定了具体可行的制度。经主任批准后下发,在设计歼教1飞机的工作中,作为设计文件编制的指令性规定。徐主任和设计人员都认为这个规定具有可操作性,有实用意义。

以后我被分配负责设计室文件管理工作,此文件对我的工作也有着启蒙作用。我以此为范本,把有关编写要求的细节内容逐步进行补充,使设计室文件管理制度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补充。

——黄德森《他是开拓能力强、政治意识强的技术专家》

顾诵芬回忆:“管德在飞机设计室里不仅仅拟订了设计文件的编制规范,当时许多上报文件、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都是管德执笔编写的。这是管德刚到设计室时,徐舜寿与他约法三章 的主要内容。”

管德一来,徐舜寿跟他约法三章 ,就是四六开,六份时间搞技术,四份时间做一些行政秘书性的工作。因为他文笔很好,做事条理很清楚。设计室不少报告都是他起草的,不仅仅是拟写这个规定。

——顾诵芬谈话(2012年5月)

同类推荐
  • 大唐空华记

    大唐空华记

    本书主要介绍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的传奇人生,讲述了一段曾经真实发生在中国唐代的最神秘的故事。
  •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红伶:侯艳的艺术人生

    本书讲述了侯艳的成长经历,以及艺术生涯,包括有:“红伶在路上”、“秦韵兮飞扬”、“影视大舞台”、“爱是醉心莲”、“原为连理枝”等内容。
  •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评传

    塞万提斯是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文学大师,历来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他的名著《堂吉诃德》可谓家喻户晓但目前国内对塞万提斯本人及其著述的研究则相对很少,作者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撰写了这部《塞万提斯评传》,无疑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这本书打破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基万提斯研究的零星状态,以其内客的系统性、丰富性、翔实性呈现在读者面前,弥补了这一学术研究的空白。此书无论对专业工作者、教学人员还是文学爱好者和一般读者,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

    本书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弗洛伊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热门推荐
  • 南月吟

    南月吟

    她本是无忧无虑的小姐,却因家庭变故而迁往小镇,为了找到哥哥,前往南月门........
  • 清穿日常

    清穿日常

    旗袍,鞭子,马褂,清宫……魏慧在某天一觉醒来,惊诧的发现自己正混迹在清朝选秀的队伍中!穿越早就不算个事,但是,阿哥,王爷,权贵,才子,到底哪位是那拉家三姑娘的菜呢?简单的说,这大概就是某个吃货路人甲一不小心清穿后的故事……
  • 还好你还在

    还好你还在

    当时光流去当回忆模糊当她有了新的爱人再回首所有的疼痛都已云淡风轻
  • 终极一家之荼蘼

    终极一家之荼蘼

    特别提示,看此文的人一定要看过台剧终极系列,因为银拉写的是同人文。看过台剧就相当于看过简介了,此文的女主角是电视剧里面没有的人物,安安,讲述她身为夏公馆养女的故事。
  • 济苍

    济苍

    农村孩子,历尽艰苦,经历生死,受尽误解、污蔑,终凭借自身于大城市安身立命。
  • 心痛的爱

    心痛的爱

    内容简介:淮要则要当名星,江真儿默默的为他加油帮他成功。。。。作者的感叹:初来北方不知雪,只了南方满是春;江上处处雪花舞,情化雪花满江飞;何故情爱冷似水,何其故?江雪寒!
  • 绝色杀手:至尊邪王宠

    绝色杀手:至尊邪王宠

    六岁那年,她,救了他,而他却没能保护好她。一朝穿越,废柴花痴小姐?灵力全无?当她软柿子好捏吗?呵,前世当之无愧的杀手之王岂是白当的!看她如何夺神器,降神兽,美男手到擒来!那一日,雪花飞舞,她被他所救。“女人,你是我的。”他邪魅一笑,欺上身来,她面无表情:我不认识你……”千年前的阴谋诡计让她失去所有,她,能否找回她所失去的?黄泉路上,彼岸花开,我来陪你看那最美的风景……
  • 梁小乐传奇之旅

    梁小乐传奇之旅

    一个现代小宅女梁小乐无意中穿越到一个奇幻的世界,发生了许许多多乌龙有趣的事情,女主腹黑调皮,男主很强大哦。话说梁小乐在仙界那可是叱咤风云啊,把仙界搅得是不得安宁,后来仙帝实在受不了了便让青宇仙君亲自把她送回了人界。为祸苍生去了。到了人间以后,梁小乐一路收兽宠,一路升级寻宝,路上好运却也伴随着危险,旅途中每次都是险象环生。片段一:话说今天仙殿里热闹非常,原因是听说紫薇仙君和太阳新君每人用一件宝物各换了一道菜和一壶酒回去,还乐得眉开眼笑的。据说那个什么菜叫“尖椒包”?还有内个酒叫做“葡萄酒”?据说还有限制,一天只交换两个人。。。。众仙争先恐后地跑来太和殿,“还有没有了,给本仙来一壶葡萄酒……”
  • 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

    千金令,魔王的小俏妻

    【大结局】他以嗜血闻名,行事向来高深莫测、不合常理、阴晴不定,传闻他以人血为食,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世人称之为魔王。她立志赚尽天下财,不管黑与白,凡挡她财路者,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就算妖魔鬼怪来了,她也照砍,可偏偏遇上一个煞星克星……他以为她只是个生性贪玩、调皮捣蛋的古灵精怪,却不料是个深藏不露、笑里藏刀的厉害角色……她以为他只是个冷酷无情、剑走偏锋的嗜血狂魔,却不料是个用情至深、十全九美的好男人……当冷酷无情的嗜血魔王遇上深藏不露的古灵精怪,造出两个举世无双的小萝卜头时……【夫妻篇】某打翻醋坛子的男人,看着旁边数银子的某女人,问:“如果我和银子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哪个?”某女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先救银子。”“什么?”晴天霹雳啊!“因为你不会沉下去,银子会。”无语……【父子篇】“爹爹,你长得很像我。”“儿子,是你长得像我。”“好吧,娘亲说爹爹在更年期,要让着你。”无语……【父女篇】“爹爹,情敌叔叔帅帅。”“女儿,他有爹爹帅吗?”“好吧,爹爹也帅帅,娘亲说的。”无语……
  • 只因遇见了你

    只因遇见了你

    我怎么会爱上一个吸血鬼,最后自己也成了吸血鬼?是天意还是爱情,十年后我来找你,你是否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