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3200000045

第45章 教书育人(3)

以前就听大家说,管老师特别严格,批评人有时候不考虑受批评人的感受。但到校以后,我的感觉是管老师对学生都特别和蔼。也可能因为我们是学生、晚辈,差一代人。我感到他对学生的指导非常有耐心,特别可爱。

还有就是我们觉得管老师对和专业相关的信息掌握得特别丰富。有时候你提到一个问题,他会告诉你,这个问题在哪一年、哪一本刊物的什么文章 上,那里是怎么说的,他记得特别清楚。这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记忆。

唐长红是和我一起毕业的,1982年底我们到成都,学习气动弹性的课程,那时候教材有3部分,其中气动弹性试验这部分的教材就是管老师的专著。以后唐长红是1987年读研,是在北航读的硕士。

——邱涛访谈(2012年3月)

邱涛谈到的唐长红,是管德感到自豪的一位弟子。

唐长红,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603所工作。1989年,他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管德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唐长红先后参加过“飞豹”飞机、运7-200A、MPC-75、AE-100等型号飞机的研制和重大预研课题研究。现在的唐长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的总设计师、副院长,他担任着国家重点型号飞机的总设计师。

他是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荣立部级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今天的唐长红已经是我国知名的结构强度专家,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上发表有独到见解的论文20余篇。他是总装备部飞机总体技术专业组成员、北航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西工大气动弹性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唐长红等5位航空科技领域专家名列其中。

在学生的心目中

1989年,曹奇凯在北航获得硕士学位,以后又在管德指导下读博,2012年获博士学位。在他读研究生的时候,社会上有一股风吹到了北航的莘莘学子中间——“读书、搞航空还不如下海经商!”面对这样的议论,不少学生产生了疑虑,研究生们也受到影响,有的人开始发起了牢骚。曹奇凯回忆:

一次管老师听到了我们的牢骚,他送给了我们一句话:“我不能保证你们一辈子干航空就有出息,但是你们每次干的工作都认真了,对你们的人生发展都会有用的。”

——曹奇凯访谈(2012年5月)

这句话给曹奇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成为指导他一生的一个原则。已经担任了601所副总设计师并在2010年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聘任为结构强度首席技术专家的曹奇凯说:“有时我还将这个故事讲给更年轻的同志们。”

2003年,601所培养了一批不脱产的博士研究生,钱卫是其中之一,这次他的导师是管德。

他们3个人(指管德、陈桂彬、邹丛青)在一个教研室做研究生指导,就是联合指导。学生挂在不同老师的名下,一般的是博士生挂管老师名下,硕士生分别挂在陈老师和邹老师名下,大家形成一个教研室。我跟邱书记(邱涛)俩在一起重合了2年。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在培养学生方面,管德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原则依然鲜明而具有个性。在钱卫考取管德博士研究生的那一年,有多位已经在航空系统的科研院所担任技术或行政领导职务的年轻人希望报考管德的研究生,都被他非常明确地拒之门外,钱卫成为了一个例外,而在他的入学考试中,更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例外。

那时候,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有的已经担任了副所长什么的,找他的人不少,就是说想挂在他的名下,他基本上都给挡回去了,一意回绝。所以知道我想考管总的研究生时,有人就说,那么多人被拒绝,你再去找,够呛吧!我说我自己试试。找到管老师后,他跟我说了三点。

他说:“你能力可以,但咱们得约法三章 ,你能保证做到我就要你。怎么个约法三章 呢?第一,你必须自己独立地完成学业。就是说完成学业你必须自己做,我说啥你就做啥,你独立干活。”我说这个没问题,我就是干活的。

“第二,你不能利用职务之便,把所里的科研工作转化为自己的论文。这是好多人在职读学位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工程上的工作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他说那是别人干的成果,不是你自己的成果。

“第三,你必须有独立的创新能力。”

弦外之音就是说,我要你没问题,但你得自己干出成果来才能叫你毕业。如果你把工作中做的大型试验,或者你要了国家多少钱干了什么事,而后转化成自己的研究,那肯定不行。我向他表态,认为我能干出成果来。

因为我们读博是不脱产的,所以这个约法三章 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为什么说他这个要求很严呢?可能对于很多当领导的,他这个条件可能是满足不了的。

他还给我举例子,说有的单位有个人拿了一个博士的论文叫他看,他说一看行文的语气,就知道不是他自己写的。比如我们制定了专业规划……他说,你一个人的论文怎么还“我们”,肯定是下属写的汇报材料,你把手下写的汇报给我拿来看。

对此,他就很生气。他对我说:“你要出这种事,就不要读我的博士了。”这点他卡得很严。

从这方面我有一个体会,就是他这个人的世界观,或者他这个人对技术工作的认知有自己的原则,这个原则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在钱卫与管德深入接触以后,他想到的是管德对社会的认知。他感到这也许就是构成一个人世界观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他理解中,管德在对事物认知方面对他的启迪有这样两个方面:

一个是他怎么看待人,就是他怎么看他的同事,或者下属;一个是怎么看待技术工作。

他看待技术工作框框少,是从真正地探索知识的角度去看待技术工作的。

就本来是一个工作,技术工作,但我们多数人从小就被卡进了很多框框中。从小学开始,灌输的就是“对”或“错”的概念,要符合标准答案。再就是“谁”说的,某个人说的就是“对”,换个人说就是“错”。这很多的框框,造成我们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没有成就。管老师的认知能力比一般人强,强得很多。他看一个技术问题,没有那些框框,只说这是个什么问题。

他跟我讲:“做博士要创新,创新要最基础的是理论创新,再就是技术手段创新,那么最差的是对象创新,仅仅是将现有的东西换一个新的对象。”

我体会他把技术工作真正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去认知。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把气动弹性的分析体系建立起来。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思想方法、认知方法,他可能走出一两步,突破一两步,然后就会被诸多的框框限制住。各种政治原因或者人事方面的原因,肯定就会让他放弃了。

国内气动弹性方面的研究受国外封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他能不断地突破界线,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技术体系,他一定是在认知上有特别之处。

这些年跟着管老师,我受益最大的就是这点,就是做技术工作真正看待技术问题要有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抛弃咱们从小受教育的框框。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钱卫在这里批评了中国的教育体制,他的感觉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对人性上的东西压制比较多。这是一个青年学子在经历了中国教育全过程,在取得最高学历的阶段,受管德影响得出的结论。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他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成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管德也许是在自觉不自觉间为破解这一难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钱卫还讲到了管德的另一个特点:

再有一个就是他看人。

有人说他不讲人情,有人说他挺好。我有时也觉得很奇怪,就是他看人有等级观念,是根据人的能力进行评判得出的。确实是这样,对跟不上他思维的人他就不愿意理你。他确实有这个问题。

但反过来讲,他认为你有一点贡献的时候,一定要给你一个等价的回报。很多人得益于他这一点。比如我们有的老同志是他提拔的,也有的是他给了很好的机会去参加某项工作。我还听说,在他担任了领导以后,身边那些工作人员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但也有人对管老师有些意见,因为有些事情上他不讲情面。

这里面我觉得也是由于他的世界观决定的,他当了多年比较高的行政领导,但他的世界观并没有和官场常规的某些领导的做法完全匹配,他总有些特殊的东西。

这个不一样,可能是受一些传统的各种新文化运动思潮的影响。他对人是很尊重的,不管对什么样的人,他是比较尊重的。

他很尊重一个人的界限和自由。在学术工作中,有一个人提出来一个想法,他从头到尾都会坚持,这个观点是谁提出来的,那么就一定是属于谁的。他在学术过程中一直是坚持这样的观点,而不是说你提出这个想法,我拿来用了就变成自己的了。他对任何一个人,对属于哪个人的思想,属于哪个人的成果,都特别地尊重。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管德已经带出了5位气动弹性专业的博士。已是耄耋之年的管德,仍然在中国飞机气动弹性专业的园地中辛勤耕耘。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舒伯特(名人传记丛书)

    他对音乐执着追求,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时常陶醉于创作之中。他虽然一生总是遭遇困境与贫乏,但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之作,他谱写的一曲曲乐章都是旷世名曲。本书生动客观地讲述了音乐巨匠弗朗茨·舒伯特短暂又充满传奇的创作生涯,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坚韧顽强的精神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平民总统:林肯(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大别山师魂

    大别山师魂

    长篇报告文学《大别山师魂》,生动记录了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二十多年来,汪老师扎根山乡,倾心育人,淡泊名利,捐资助学,以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人格,展示了一名优秀山乡教师的良好形象,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受到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本书以大量的一手材料,多角度、多侧面、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历程,深层揭示了汪金权同志的崇高境界,形象解读了汪金权同志安贫乐道、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传导了中华民族薪火相传,践行不辍的光荣传统。
热门推荐
  • 借子记

    借子记

    寡妇蔡大娘给独苗闺女蔡文花招来上门女婿,二人婚后三年未孕,蔡寡妇带女儿文花到乡间老庙借子,第一个孩子生下来后蔡寡妇暴亡。此后,蔡文花又两次借子,生出来都是残疾。三个孩子长大后,在村子里掀起另一段恩怨情仇。
  • 转世龙王

    转世龙王

    神龙岛,神龙殿,当代龙王准备渡劫,冲破天劫成就龙神之位。天劫已经渡过八十道,只剩下最后一道,金木水火土五行龙王心中高兴,终于要诞生龙神统一世界了。可是这是,黑暗龙王发动了自己的技能,生命礼赞,强行攻击龙王,使得龙王受伤,没能渡过最后一道天劫,只有一少部分灵魂逃了出来。五行龙王见龙王副,覆灭一起出手攻击黑暗龙王,很快黑暗龙王也覆灭了。龙生九子,各个不同。当年龙王和人类结合生下九子,组成九大家族,他们继承了龙王的血脉,是最有希望成为龙王的人类。
  •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流年逝去带不走你的光华

    青春是一场匆忙又汹涌的暗流一切的到来打的我们措手不及即便年少轻狂被伤的遍体鳞伤我也要站着不服输
  • 影痕

    影痕

    在这个人心险恶,充满危机的末世里,张影只想守护自己心爱的人活下去!
  •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修心三不: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

    本书讲述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最大的损失,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没有烦恼。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虛心缺乏智慧。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地了解自己。
  • 屠神弑仙

    屠神弑仙

    马踏长空山河碎,剑指风云啸苍穹;长生不朽逆岁月万古不灭弑神魔。看少年仗剑天涯一路腥风血雨屠神弑仙……
  • 末世之问道

    末世之问道

    一个杀手,诸神的游戏。是噩耗还是机会?宇宙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异变之躯修道!追寻真想还是噩梦?所有新奇尽在其中!
  • 楚墓

    楚墓

    青年学者方子郊偶然得到一个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木俑,他发现木俑中有着精密的结构,还暗藏有两幅帛书。方子郊对木俑和相关出土材料进行深入的考究,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楚顷襄王时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楚王、涟漪公主、巫师伍笙,他们的梦境和秘密,最终都湮灭在凄凉的楚墓和失传的历史中。
  • 阴阳传人

    阴阳传人

    我叫陈烁,我是一个阴阳家。驱鬼画符,卜卦方术,阴阳家的神秘无处不在。走湘西,闯阴市,为了寻找传说中的阴阳冢,我走过了很多地方。活死人,绿毛僵,俏狐妖,怜女鬼,千奇百怪也见了不少。阴阳开,万鬼诛,我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妃主流:我的脱线王妃【完】

    妃主流:我的脱线王妃【完】

    .虾米!她堂堂21世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完美女性,一觉醒来竟然莫名其妙的穿了?穿就穿呗,居然还穿成了圣烨皇朝人尽皆知的白痴女!之后又叫皇帝老儿一纸婚书配给了京城七公子之首的大冰山?丫的,古代了不起啊,听没听过恋爱自由式?!懂不懂禁止包办婚姻?!知不知道俺们国家正在提倡晚婚晚育?!要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她嫁人生娃?!虾米?娶她是皇命难为?如果不是皇帝老爹在上头压迫,他宁愿饮鸩而死,也不要娶一个白痴为妃?你爷爷的!还真当她是白痴听不懂人话吗?你要不愿娶就直接和皇帝老儿说去,凭啥天天拉着晚娘脸给她看!老虎不发威你拿我当hollekitty,小驴不说话你拿我当snoop,是不是?OK啊,你既然这么不愿意,她司徒嬛还死赖在王府不走了,既然今生穿到这不知所谓的圣烨皇朝,怎么说也要凭着她21世纪的智商在这古代活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