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69600000027

第27章 希特勒母亲的葬礼(2)

克拉拉夫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可能是因为儿子的出现改善了她以往的状况,使她振作起来。有时候她甚至会在下午起身下床,到椅子上去坐着。阿道夫对她的每样需求都做好了预先的准备,他对她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我还从未见过他这般柔情款款。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的所见所闻。他没有说过一句气话,没有任何抱怨之词,更没有粗暴地对待自己所坚持的选择。在那些日子,他完全忘掉了自我,只为他母亲一人而活。虽然根据克拉拉夫人的描述,阿道夫继承了他父亲的许多特点,但我意识到,他的本性还是与他母亲的更加贴近。当然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他陪着母亲度过了她生命中的最后四年。除此之外,还因为这对母子在精神上,保持着一种特殊的一致性,我以前一直都没有发觉这一点。而他们之间的所有分歧则是次要之事。阿道夫从没提及他在维也纳所遭受的挫败。眼下,对未来的担忧似乎已不存在。一种轻松与安乐的气氛环绕着这个即将离世的女人。

阿道夫也一样,好像已经忘却了所有那些曾令他牵肠挂肚的事情。只有一回,在我同克拉拉夫人告别后,他追到门口,问我最近见没见到过斯蒂芬妮。但这个问题此时听来,语气有所不同。不再有以前那个冲动的恋人所表现出的性急,而是一个年轻人发自内心的焦虑,此时此刻,他害怕命运会夺去他最后一点儿生存的意义。我从他仓促的问题中推测出,在那段惨淡的日子里,这个女孩对他而言,意义重大,他远远不止是奢望跟她建立一种亲密关系。我让他放心,我经常碰见斯蒂芬妮和她母亲路过大桥,一切似乎都未曾改变。

12月的天气寒冷刺骨。一连好几天,多瑙河上都笼罩着潮湿而厚重的雾气,阳光更是难得一见,即便有阳光,也是相当微弱的那种,仿佛根本没有释放出一点点温度。他母亲的病情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于是阿道夫叫我每隔一天过去一次。每当我走进厨房,克拉拉夫人会略微冲我抬起手,以示问候。一个无力的微笑掠过她的脸庞,如今却因病痛而变得扭曲。我记得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在检查了保拉的练习册之后,阿道夫发现她在学校的表现并未达到母亲的期望值。他拉着保拉的手,把她领到母亲的床前,让她承诺今后刻苦学习,成为一名好学生。也许阿道夫想用这种小场景来向他母亲表明,他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如果当初他继续留在实科中学,直到被大学录取,他就会避免在维也纳所遭受的不幸。正如他后来所讲到的,那个决定性的事件让他平生第一次有了一种落差感,毫无疑问,在那段苦涩的岁月里,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使他变得更加的消沉。

两天后我再次来到布吕腾大街,轻叩他们家门,阿道夫立马替我打开了门,我走进屋里,他合上了身后的门。他告诉我他母亲的状况很不好,现正遭受着病痛的折磨。就连他的情绪都比他的话更能让我意识到势态的严重性。我想我最好还是离开,阿道夫也表示同意。我们握手告别却相对无言。

圣诞节邻近,终于下起了雪,整个镇子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但我并没有要过圣诞节的感觉。我走过多瑙河大桥来到乌尔法尔。我从人们口中得知,克拉拉夫人已经受了终傅。我想将拜访时间尽可能地缩短一些。我敲开了门,迎接我的是保拉。我迟疑地走了进去。克拉拉夫人坐立在床上。阿道夫用手抱着她的肩膀支撑着她。因为她坐起来的话,剧烈的疼痛会减轻一些。

我仍旧站在门口,阿道夫示意叫我走。正当我打开门要走的时候,克拉拉夫人伸手招我留下。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将要去世的女人当时对我的低声嘱咐。“库斯特尔,”她说道——通常她叫我库比席克先生,但在那个时刻,她用阿道夫对我的惯用叫法来称呼我——“我走以后,和我儿子继续做好朋友,除了你他没有别的朋友了。”

我含着眼泪答应了,然后离开了房间。那是在12月20日的傍晚。

次日阿道夫来到我们家。他看上去疲惫不堪,从他神志恍惚的表情上,我们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说他的母亲,已于凌晨时分去世了。她的临终遗愿是葬在莱翁丁,阿道夫父亲的坟墓旁。阿道夫言语哽咽,母亲的去世让他深感悲痛。

我父母也向阿道夫表达了他们的同情,但我母亲意识到,最好是把这份同情立刻转化成实际行动。葬礼必须尽快做出安排。阿道夫已经找了殡仪承办人,葬礼举行时间被定在了12月23日上午9点。但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进行:遗体送往莱翁丁的准备,必要文件的获取和讣告的印制。所有这些都需要阿道夫克服自己感情上的打击,平静地做出安排。

1907年12月23号,我和我母亲来到那栋将要举办丧事的房子。天气已经变了,冰雪开始融化,街道上覆盖着雪泥。这一天,空气潮湿,薄雾笼罩,人们几乎看不清河面。我们带着鲜花走进公寓,按照习俗同死者遗体告别。克拉拉夫人被平放在床上,她的脸庞用蜡做过美化处理。我觉得死亡降临这个女人犹如让她从病痛中解脱一般。小保拉啜泣着,而阿道夫却克制着自己。但一看他的脸就能明白,他当时有多么的悲痛。不仅是因为他现在已经失去了双亲,还因为他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深爱着他而又让他深爱着的人。

我母亲和我下楼来到街上,正好神父也到来。遗体被放置在棺材中,抬到了楼下大厅。在神父为死者做完祷告后,一支小小的送葬队伍便开始出发了。阿道夫紧随棺柩,他穿着一件黑色风衣,戴着一双黑色手套,按照惯例,手托一顶黑色礼帽。深色的衣着让他本无血色的面颊更显苍白,他看上去严肃而镇定。在他左边,同样一身黑色着装的是他的姐夫,拉包尔,在他们两个中间是11岁的保拉。已身怀六甲的安吉拉坐在一架封闭式的马车上,跟在送葬队伍的后面。整个葬礼让我产生了一种悲凉感。除了我和我母亲以外,只有少数布吕腾大街9号的住户和几个以前他们在洪堡大街的邻居、熟人参加了葬礼。我母亲也觉得这个送葬队伍显得过于凄凉,但出于内心的善良,她马上又为那些避开葬礼的人找到了借口。她说,明天是圣诞节,许多女人再想参加葬礼也绝不可能在这时候离开家。

到了教堂门口,棺材被抬下灵车,送进了教堂,做完弥撒之后又是第二轮祷告。由于遗体要被送往莱翁丁,因而送葬队伍经过了乌尔法尔的豪普特大街。队伍临近之时,教堂的钟声已经撞响。我本能的朝着斯蒂芬妮家的窗户抬眼望去。她不该在这个时候抛弃我的朋友,也许是我强烈的愿望起到了作用,在阿道夫最悲痛的时刻她受到了感召。我依然记得就在那时,一位年轻的姑娘打开了窗户,斯蒂芬妮好奇地望向正下方这支路过的小队伍。我朝阿道夫瞟了一眼,他依旧面不改色,但我确信他也看见了斯蒂芬妮。后来他告诉我确实如此,他承认,在那个痛苦的时刻,他爱人的注视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慰。斯蒂芬妮当时来到窗户边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一个巧合?也许她只是惊讶于教堂的钟声,想知道为何一大早就响起了。当然,阿道夫则确信斯蒂芬妮是想对他表达自己的同情。

在豪普特大街上,另一驾封闭式马车正在等候,当送葬队伍解散以后,阿道夫和保拉坐上了这辆马车。拉包尔则坐上了他妻子那辆马车。然后,灵车和两辆马车驶向莱翁丁,安葬克拉拉夫人的遗体。

次日清晨,即12月24日,阿道夫来到我家。他看上去显得十分疲惫,仿佛时间多走一分钟,都有可能让他彻底崩溃。他似乎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他眼神空洞,在他身上我看不到一点点活力。当他察觉到我母亲对他很是担忧的时候,他解释道,这是因为他整夜未睡的缘故。我母亲问他打算在哪儿过平安夜。他说拉包尔夫妇已经邀请了他和他的妹妹,保拉已经过去了,然而他还没打定主意,不知道是去还是不去。我母亲劝他同家人和和气气地度过这个圣诞节,如今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已经遭受了失去亲人的沉痛打击,阿道夫默默地聆听着我母亲的劝告。可当我们两个私下在一起的时候,他却直率地对我说,“我不会去拉包尔家。”

“那你要去哪儿?”我失去耐心地问道,“毕竟是平安夜啊。”

我想邀请他和我们一起过节,但他甚至都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主动回绝了,全然不顾自己的悲伤情绪。

突然他精神一振,双目放光。

“也许我该去拜访斯蒂芬妮。”他说。

我朋友这个回答具有双重特征:首先是因为,在他和斯蒂芬妮这段关系中,除了他的一厢情愿和美好幻想之外没有任何实质内容,而他却能在这种时候,将其抛之脑后;其次是因为,即便他在经过理性反省后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宁可坚持自己的一厢情愿,而不是去向真人表白。

后来他向我承认,要想见到斯蒂芬妮,的确存在太多的限制因素,虽然他心里十分清楚,在没有预约,彼此不认识而且又是平安夜的情况下,这种突然造访是不符合礼仪和社会习俗的,而且还可能意味着他们之间关系的终结。但他告诉我说,在来的路上,他碰到了斯蒂芬妮的弟弟理查德,他回林茨过圣诞节。这样一个不期而遇打消了他的念头,因为有理查德在场会让他感到很棘手。我也没再多问,阿道夫是否在用这种托词来欺骗自己,或者说是否只是在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借口,这些都不重要。我当然也亲眼看见了斯蒂芬妮出现在窗前,而且当时她脸上所表现出的同情也是相当诚恳的。然而我很怀疑,在阿道夫的特殊装扮以及当时的特殊情况下,她到底有没有把他认出来。但我没有当面对他表达过这种怀疑,因为我知道,那样做只会扑灭我朋友的最后一个希望。

我能想象1907年的那个平安夜,阿道夫是怎样度过的。他不愿去拉包尔家,这我能够理解,尽管我邀请过他,但他不愿打扰我们这个温馨小家庭的节日庆祝,这我也能够理解。我们家的和睦气氛只会让他感到更加的孤独。与阿道夫相比,我感觉我就是命运的宠儿,因为他失去的一切我都仍然拥有:一个供养我的父亲,一个爱我的母亲和一个随时为我敞开大门的安定家庭。

但他呢?那个平安夜他该何去何从?他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没有任何人会敞开怀抱迎接他的到来。对他而言,这个世界充满了敌意,充满了空虚。

于是他去了——冲着斯蒂芬妮去了。也就是说——冲着他的梦去了。

后来他告诉我,那个平安夜他在外面闲逛了很久,直至早晨他才回到家里睡觉。至于他想了些什么,感受到什么,遇到了什么,我无从知晓。

同类推荐
  • 棠棣之殇:曹植传

    棠棣之殇:曹植传

    才高八斗,诗成七步,谁人不识曹子建?然而人生定位上的错谬,使文才陷入政争,*终酿成一代英才的悲剧。作者将传主置诸三国时期宏大的时代背景之中,置诸曹氏父子特殊而微妙的关系之中,以蘸满感情的笔触,抒写传主嵚崟磊落的人生。——文史专家郭启宏作者以近乎抒情性的文笔,传写曹植的悲情性人生。诡秘的历史风云、险恶的环境命运,将置身其中的曹植表现得真切生动;尤其是在与父亲曹操、兄弟曹丕、曹彰、曹冲等人的相互纠葛与性格比较中,写出了曹植特有的文人禀赋与诗人性情,以及由一系列诗作所表现出的情感郁结与精神苦闷、人性洞察与人生哲理,读起来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文学专家白烨本书系“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之一。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好好爱,梦里花会开:最美三毛

    本书品读三毛,看她的人生、读她的文字、品她的洒脱。书中呈现了这样一个女子:洒脱穿梭于撒哈拉沙漠,有义无反顾说走就走;在路上,寻一座座城,行遍千山万水,只为在流浪中接近梦想。跟随这本书,我们将看到一个潇洒的女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灵性的笔触写下人生的修行,教会我们领略世间最平和的快乐,最美的爱情。
  •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孟子:敢于选择自己

    一辈子多长?一百年够长了。它代表什么?100乘以52周,等于5200周。再乘以一周7天,等于36400天。或者接近90万小时。成功人生是需要策划的,一个懵懵懂懂的人,他始终不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以立即支取的能力,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要有所改变,那么长久以来所做的美梦便可以实现。
热门推荐
  • 感情的弱者

    感情的弱者

    暧昧的甜蜜旅行的快乐分离的痛苦失去的哀伤
  • EXO之你是光

    EXO之你是光

    刚刚进入高中还不怎么适应环境,但慢慢的就适应了,也慢慢地有更多人讨厌我,直到那十二个人的出现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 浮生若白

    浮生若白

    蓝若白机缘巧合之下竟然重生,带着自己前世的记忆,在这动荡的世界中,一步步登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造就一段旷古传奇;红颜挚爱,爱恨情仇,美人人相伴,纵横一生。人生短暂,浮生若梦,且看我如何剑指苍天,指画江山,成为一个永恒的传说。
  • 放弃者

    放弃者

    面对这个世界,你是选择放弃的去获得。还是将获得的放弃。
  • 鼎立

    鼎立

    主角许锋重生于异界,成为某国大皇子,本身却是一名宫女与皇帝邂逅所生的儿子,在修炼魔法与斗气上,几乎一无所成,被众人所耻笑。一次意外,他发现随他转世的小鼎,竟然有奇异的噬魂能力,乃魔法师与战士的无上修炼至宝,为了隐藏此宝,许锋毅然放弃了继承皇位的权力,走向一条无上的强者大道。他曾为强敌追杀,遁地无门而放声大哭过,也曾为喜得重宝,意气风发而肆意狂笑过。垂死挣扎,只为有朝一日,鼎立于异界强者的天下。QQ群:32082364
  • 冷情首席的可爱妻

    冷情首席的可爱妻

    楚小小遇到了一个很霸道很专制的男人,冷夜,冷氏企业的首领。这个男人长的不是一般的帅,而且还超有型。可是,这个男人怎么可以那么坏?把她吃抹光光不说,还要她永远不能离开他的身边?不是说,没有一个女人能入得了他的眼吗!他干嘛非要霸占她!
  • 妹妹你好萌

    妹妹你好萌

    一个天生异能的孩子……当他在18岁那年突然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又会发生什么?“妹妹你好可爱啊,让哥哥亲一下好吗?”“妹妹,哥哥最喜欢你了,不能让你受到半点伤害!”“妹妹,你就要嫁人了吗……哥哥祝你幸福……”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安家公主恋上校草王子

    三位公主出身豪门拥有着美若天仙的面孔。在圣樱学院中与三位王子相识,相知,相恋,虽然在恋爱中有些坎坷和曲折,但最后还是手牵手走向婚姻的殿堂......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