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国产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下文简称56式半自动步枪),广大轻兵器爱好者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至今这支步枪仍时常现身,在我国列装的步枪中,“56式半自动步枪”堪称步枪中的常青树。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是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谢·加·西蒙诺夫设计的SKS45型半自动步枪(下文简称SKS)。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6月由徐向前总参谋长率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争取苏方对我国防建设给予援助。经艰苦谈判,苏联同意提供包括SKS在内的8种轻武器技术资料,并在当年9月发往中国。在苏联技术顾问的指导下,SKS于1956年仿制成功,定名为“1956年式7.62毫米半自动步枪”。
56式半自动步枪结构简单,射击精度好。还可以通过在枪口加装附件,发射枪榴弹或抛掷手榴弹,使单兵具备一定的反装甲和面杀伤能力。该枪采用固定式折叠刺刀。56式半自动步枪枪形颀长,非常适合刺杀,而刺刀不易丢失。
56式半自动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其导气装置采用活塞短行程工作方式。与后世的突击步枪类似,更合理、更现代。经过数十年验证活塞短行程被认为是最适合军用步枪的导气方式。56式半自动步枪的弹仓结构与PTRS反坦克步枪较为相似,属于可打开的双排交错固定弹仓,容弹量为10发;56式半自动步枪采用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56式半自动步枪采用单发发射机构。
56式半自动步枪200米外的火力实际上胜过了56式冲锋枪。特别适合射击400米距离内的有生目标,其精度不亚于后来的85式狙击步枪。弹头在1500米距离处仍有杀伤力。
56式半自动步枪的原型SKS在苏联只是一种过渡性武器,很快就被AK47所取代。虽然SKS在原产国的境遇只能用“生不逢时”来形容,但其仿制品56式半自动步枪却因为适合中国国情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倡导“全民性游击战争”的时代大背景下,格外强调步枪手以及民兵的作用,他们一般以远距离的狙击、伏击和袭扰为主要作战模式,同时弹药携带量有限,在这种前提下,56式半自动步枪是最合适的选择。
56式半自动步枪是我国枪械发展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此之前,还没有哪种武器能够因过时而停产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投入大批量生产。60年代,国内自行研制出兼具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优点的63式自动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开始显得有些过时,并于60年代末期一度停产。但63式自动步枪的生产高峰恰好赶上“文化大革命”时期,质量问题相当突出,而当时国内又没有能力重新研制一种新枪来取代它。在部队“还我56半”的呼吁下,只得撤装63式,重新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这在国产枪械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整个世界枪械史中都是罕见的。
在中国,“56半”不仅长期列装,而且在步兵分队中的装备量要比56冲更多。其中原因,与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和国情是分不开的。
一是历史原因。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一直缺乏后勤和装备补给,武器弹药主要依靠缴获。在老一辈军人眼中,弹药非常金贵,讲究“一枪消灭一个敌人”。
二是作战思想。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军一直是一支机械化程度低、合成化水平不高、以人力弥补装备不足的军队。步枪既能在中远距离上瞄准射击,又能在接近距离上“刺刀见红”。既可大量装备,又便于控制弹药消耗。所以我军长期以来对单发步枪情有独钟。
“56半”装备部队后不久即参加对印自卫反击战。当时印军的轻武器水平仍停留在二战时期,主要使用英式李·恩菲尔德单发栓动步枪和斯登冲锋枪。在与“56半”对抗时,远距离上李·恩菲尔德步枪射速太低,压制不住“56半”的火力;而斯登枪手根本冲不到中国士兵近前。“56半”在400米内射击精度良好,用老兵的话说:“标尺放在三上,一打一个准”。射击时,士兵将10发的桥夹连续装入,几乎没有火力停顿。在这场以轻武器为主的短暂战争中,印军在火力上全面落在下风,这也是其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当时印军对56冲猛烈的火力和极强的突击效果印象更深刻。我军之所以对“56半”评价更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原作战环境下部队补给极为困难,低射速、高精度的“56半”有效降低了后勤压力。另外高原树木稀疏,中远距离的交战较多,更有利于“56半”射击。400米距离的良好精度性,凸显“56半”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讲,1962年特殊作战环境下的成功经验,使中国军队在步枪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单发射击,也为十几年后的挫折埋下了伏笔。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56式半自动步枪的缺陷开始凸显。在近战、夜战、遭遇战居多的特殊条件下,56式半自动步枪远距离射击精度好的特点得不到发挥,扣一下打一发的半自动模式与10发的容弹量在越军广泛使用的AK47步枪面前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国内最终设计定型了81式班用枪族,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投入使用。
81式枪族定型并列装部队后,56式半自动步枪才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步退出我军装备序列。
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大量提供56式半自动步枪给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等国,支援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反帝的斗争。
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国内枪械厂家也将56式半自动步枪这一国产枪械经典打进了美国市场。“56半”在美国被称为“北方SKS”,是中国出口步枪中名气最大的一种。
时至今日,虽然95式、81式自动步枪已成为我军步兵轻武器的主角,但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60多年前设计的武器仍有一席用武之地,除部队少量留用和在一些场合中充当执勤和仪仗用途外,更多的是装备民兵,以及广泛用于大、中学生的军训活动。
56半虽然已经退出陆军主力部队的装备序列,但作为礼宾用枪仍在役。它是三军仪仗队阅兵方队和武警国旗护卫队标准用枪,其闪亮的枪刺、威武颀长的外形频频出现在外交场合,出镜率在几代国产军用步枪中堪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