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6600000007

第7章 马克沁机枪与中国的首次碰撞

清政府时期建立的兵器制造工厂,生产的枪、弹基本上是按照英、美、德、法、奥、日、俄等国的产品进行仿造的,并随着各国产品不断改进,产品的技术性能,一般落后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十至二十年左右。

清政府时期除生产步枪外,还有少数几个工厂仿造重机枪、轻机枪,如金陵制造局1881年和1884年先后仿造成功美国11毫米加特林轮转机枪,四川机器局1884年亦仿造成功美国加特林轮转机枪。加特林第一种型式的机枪,采用6管型式,0.58英寸口径,通过摇动曲柄,齿轮传动使机构工作,枪弹从弹仓中靠重力供弹。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随之使用美国博克赛底火枪弹、俄国步枪弹等各种口径的加特林机枪相继问世。以后研制出的M1883加特林机枪,有6管和10管的,仍采用手摇驱动,但取消了重力式弹仓供弹方式,采用詹姆斯·阿克洛斯发明的弹鼓供弹。金陵制造局在1884年仿制过M1883加特林机枪。

其实,中国人曾是马克沁机枪诞生的最早见证者之一。1884年,马克沁在伦敦举行新枪发布会,各国都有代表出席,清政府的洋务派领头人李鸿章适逢其会。当时马克沁表演的是速射,他的机枪在半分钟内一口气打出300发子弹。目瞪口呆的李鸿章大呼:“太快!太快了!”再一问价格,这位老官员又惊呼:“太贵!太贵了!”虽然李鸿章明白马克沁机枪的厉害,但由于清政府没给他多少可调用的资金,没能买一挺回去研究研究。鉴于该枪射速之高,李鸿章还专门给它起名为“赛电枪”。后来还是买了些,若干年后曾进行仿制。

金陵制造局于1888年仿制的马克沁重机枪,尚属该机枪的雏形,使用黑药铅弹,后发觉不甚适用,仅生产了30挺,于1893年停造。

清新军建立初期基本没有机关枪的编制。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俄双方激烈的机枪对射才使机枪的运用受到主流战场的重视。由于机枪在战场上的优异表现,对清政府的影响巨大。特别是日俄战争中日军在俄军机枪阵地前陈尸数万,使清政府认识到了机枪的巨大威力。于是清政府向德国大量购买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同时也向法国、日本订购了一小批(配给采用日式口径装备的部队)。计划每镇增编1个机枪营,装备24挺重机枪。到1911年辛亥革命时,马克沁机枪已经在中国军队中有了相当的装备数量,且因其高速射和大威力成为几近于“神器”的角色。从编制上说,除了北洋6镇和禁卫军编有专门装备机关枪的机关炮队之外,其他新军并没有机关枪的编制,一些有远见的将领与地方督抚各自购进了一些装备给自己麾下的军队,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与北洋新军不在一个层面上。结果在后来的辛亥革命中,湖北的起义军几乎没有机枪使用,而南下的北洋军却有大量机枪火力,这也成了起义军在起义初期吃败仗的原因之一。再如,辛亥革命元勋李烈钧在武昌起义后带了3挺马克沁机枪赶赴江西,并就此成立了一个机枪营。当时的江西比较落后,人们从未见过这样厉害的玩意儿。李烈钧就凭着这3挺机枪整顿秩序接收政权,做了江西都督。他公开抓捕一些为非作歹的江湖会党,并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机枪把这些乱匪打成了筛子。他把2挺机枪架在都督府门口,1挺是好的,另1挺打不响,但用于唬人是足够的。那些想要趁乱争位的人即使不怕李烈钧,也怕机枪,因而就此销声匿迹。江西因此得以稳定下来,并成为孙中山“二次革命”的中流砥柱。

在晚清,机枪并没有作为大多新军的正式装备,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制造枪械的设备、材料及技术人员缺乏,加之许多兵器局对步枪盲目引进和轮番进行仿制,致使步枪品种繁杂,性能相差很大。这种无序的生产,更加剧了换装的困顿,因而严重地限制了自动兵器的发展。后膛枪的仿造和后膛枪弹制造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克服,而制造机枪需要更高的制造工艺和性能更为优的材料更是困难重重。机枪的价格比步枪要昂贵许多,本来清政府就财政困难,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引进机枪来装备新军。因此在当时条件下,许多地方为应付眼前需要,只能更关注制造后膛连发步枪。这一时期,中国枪械制造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大都购自外国。机件加工除一般车、铣、钻、刨等方法外,型面枪件采用自由锻造法制出坯件,然后钳工画线、机械加工后修锉成型。枪管膛线加工用扁钻和挖刀先加工出内膛,再在专用拔来复线上固定枪管,用一单刃刀具随与来复线相同之靠模板旋转转拉出来复线。枪管采用手工校直,枪托加工,除粗坯用机器外,其他用一般木工工具手工成型。淬火采用碳化法,表面处理采用珐蓝法。因此,加工效率很低,质量较差。比如当时比较先进的“汉阳造”,故障率较高,如1910年8月,东三省总督锡良在给陆军部的电报中称“鄂制新枪后尤易泄火,燃眉伤目,以致兵丁不敢瞄准,弃置营中几同弃铁,情愿更换笨重之九响旧枪”,最终将订购的2万支新枪减少4000支。同年朱恩绂考察鄂厂情况后也反映说:“新制快枪十支中有四、五支不能通过精密检验,线牌之角槽,枪管外径,皆有偏曲之弊……”这主要因为是各级管理人员大多不熟悉技术,工艺上主要靠聘用外国工匠指导,工厂经营管理不善,加上经费困难,生产技术发展缓慢,影响了一部分产品。

同类推荐
  • 抗日之魔鬼传说

    抗日之魔鬼传说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来到抗日时期,你是会挺身而出,还是会泯然众人。你是会叛国投敌,还是会奋勇一战!
  •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浪涌烽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抗日之横扫天下

    抗日之横扫天下

    率特战旅穿越到了三十年代,郑啸开始了抗日征程。上千精锐特战队员,用之不尽的精良装备,强大无比的后勤保障,雨后般春笋冒头的奇人,咱就是要当乱世霸王,看谁不爽揍谁!强大的军力横扫华北,席卷全国,一路打的小鬼子哭爹叫娘、望风而逃,晚上睡觉都噩梦不断……本故事纯属虚构。
  • 出川抗战

    出川抗战

    抗战八年,共有350多万川军出川抗战,有64万多人伤亡,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他们转战大江南北,几乎参加了抗战中的所有大型战役。本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还原了历史真相,谱写了川军感天动地的抗战史诗,用血与汗塑造了在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岁月里不断走向成熟的川军抗战英雄和群体。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热门推荐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
  • 仙祇

    仙祇

    简单说,这是个一个穿越人士流浪昆仑的故事;稍微详细点说,这是一个死宅求证自己是萝莉控还是御姐控,是抖s还是抖m的故事;再详细点说,这是一个披着装逼打脸的外套,被装逼被装逼被打脸的背心,强行装逼被打脸的内衣,强行打脸被装逼的内裤的有趣故事。(如果你看的懂我在说什么,欢迎点进来!)
  • 重写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重写花千骨之画骨爱恋

    他从今日起便是我长留上仙白子画的徒弟,我白子画一生只收一个徒弟小骨一生绝不违抗半句师命,天地为证。生为尊生,死为尊死
  • 魔莲圣婴

    魔莲圣婴

    大道轮回,永生不灭。生生相惜,打开长生之秘境。使得与天同寿,与地其名。
  • 青春是朵白莲花

    青春是朵白莲花

    从书呆子学渣到学霸的奋斗简史。谁说的美女智商低?足够的努力终究会破茧成蝶!
  • 若问此生谁人顾

    若问此生谁人顾

    在学校饱受欺凌的女生苏研,万念俱灰选择投湖自尽。被人救起,而救起她的却是已经死去很久的前男友……
  • 我和他的十年

    我和他的十年

    一个朋友的十年过往:世上最痛的距离,是你不在我身边,却在我心里
  • 星云剑祖

    星云剑祖

    家族被灭,为寻至亲之人,接触到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从此锋芒渐露,一路高歌踏天寻道,怒斩苍天。成就剑祖之名
  • 虎姑婆传说

    虎姑婆传说

    好久好久的故事,是妈妈告诉我,在好深好深的夜里会有虎姑婆,爱哭的孩子不要哭,他会咬你的小耳朵,不睡的孩子赶快睡,他会咬你的小指头,还记得还记得眯着眼睛说:“虎姑婆别咬我,乖乖的孩子,睡着罗……”虎姑婆是一个神秘的故事,可以尝试去寻找中国各地的民间故事。就会发现,不断重复的虎姑婆模式。深山里,虎姑婆进入你家,等著你睡著,然后咬掉你的头,你的脑,吸允你的手指头…
  •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女总裁的贴身助理

    隐藏在都市做小书贩的黑暗王者何辰,英雄救美之后,成为美女总裁的贴身助理。古武高手、神通修士、梦遗和尚接踵而来,蛊虫、僵尸、邪术接连而至。护美杀敌,杀手之王何辰重临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