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7800000016

第16章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今山东)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多才多艺,学问渊博。孔子曾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好通过自修来获得知识。他从15岁起开始发愤读书,因为没有人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多方面向人请教。他问过做官的人;也问过普通人;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问过年龄不大的儿童。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而且无论学什么,都要求个明白。他成年后,离家到各地去游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有一次,他去参加太庙(古代帝王祭祖的家庙)里的祭祀典礼,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样样都觉得新鲜,不停地向人打听。等到祭祀完毕,他还是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非问个明白不可。别人看到他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就说他是“每事问”。

孔子十分好学,他常说:“在学习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一次,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习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师襄子催了他好几回,叫他学习新的曲子,孔子都不同意。开始,他说还不懂技法;掌握技法后又说没体会出这乐曲的思想意境。后来,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有感情了,可以学新曲子了。”而孔子却说:“我还弄不清作曲家的为人呢。”孔子年老的时候,回到家乡从事编书和讲学。虽然很忙,但他仍然坚持学习。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本最难懂的古书,许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但是,孔子决心要读懂弄通。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抱回家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一遍不懂,就读第二遍,还不懂就读第三遍。这样读来读去,因为读的遍数太多了,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多次,叫做“韦编三绝”。最后,他到底把这部书读懂了,并向别人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孔子“学而不厌”,刻苦勤奋的学习钻研精神为后人做出了典范。

同类推荐
  •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8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荆永鸣的《北京房东》,刘庆邦的《东风嫁》和陈九的《水獭街轶事》等,以飨读者。
  • 1980年的物质女孩

    1980年的物质女孩

    本书为长篇小说。书中讲述了一个艺术院校的女生独特的视角,以小资女人的委婉,作家女孩的亲切,讲述了她在成长中一路走来的曾经属于自己或属于别人的情感故事。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 幽灵客栈(蔡骏作品)

    幽灵客栈(蔡骏作品)

    久未联络的好友周旋突然于深夜造访叶萧,携带着一只神秘木匣。受浑身鲜血的女子临终之托,他要把它送往位于大海和墓地之间的幽灵客栈。叶萧阻止他冒险,他却执意前往。
  • 落霞孤鹜

    落霞孤鹜

    民国初年,落霞和玉如本是两位苦命的女子,在留养院的相遇,自小与父母失散,被人贩子卖到官宦人家当仆人,不堪富贵人家的百般虐待,一心寻死的落霞,与童年丧母,受尽继母凌辱,被亲戚视为累赘的玉如,一见如故结拜成异性姐妹;可命运的捉弄却让她们爱上了同一个优秀男人江秋鹜,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写法,达到了“浑然天成而真切的”的境界,因此小说出版之后,立即就改编并拍成电影,由著名影后胡蝶主演。
热门推荐
  •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

    《走在路上》该书遴录了杜永胜近年来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描述了作者细腻的人生感悟。
  • 每到红处便成灰

    每到红处便成灰

    长篇架空历史的古风小说,讲述了一段权谋暗战,乱世中最危险的游戏。大烨年间,皇帝赵烨暴戾,民不聊生,天下大乱。苏锦帮助身为前朝太子的堂哥苏檀阳组织义军,夺取天下。然,义军需要大量开支,苏檀阳、苏锦二人去素家借款,从而结识素家二公子素陵澜。素陵澜是皇帝最狡猾锋锐的鹰犬爪牙——龙隐司的统领。素陵澜扬言为见太平盛世而帮助义军,并多次救义军于水火。然而,义军的损失却依然在扩大……
  • 二十四画品

    二十四画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不动使者陀罗尼秘密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的蓝笼子

    时光的蓝笼子

    回忆是一道鸿沟,跨越不过却历历在目。我们都在时光的笼子里,看着过去未来。被时间禁锢的人,一次又一次错过的故事,曾经在意的情节,都沉淀的哪里?岁月流光,那些爱与那些不爱,就是飞鸟的翅膀,带着悲伤,带着渴望,在与时光的摩擦中,消失殆尽。若晨说,我不是爱你,也不是不爱你,可是我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不爱你,所以,爱你是最正确的选择,用任何方式。
  • 风尘不封尘

    风尘不封尘

    都市言情,一切的一切来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
  • 仙道神魔之凡人星球

    仙道神魔之凡人星球

    何为凡人,何为仙,岂闻韶华尽何年,回首沧桑,此恨绵绵,风月如剑,看我破天。道不尽仙凡残途,尽人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成就就格外出色,以致平常的事一经他手,就似乎成了破石惊天之举。纵然存在一些缺点,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肯于承认自己的缺点,积极努力超越缺点,甚至可以把它转化为发展自己的机会。
  • 桃花难再笑

    桃花难再笑

    家有徒儿不谙世事,师傅俊逸清冷如仙。七岁,师傅取名桃花,她知师傅冷傲如梅,却爱极了屋后那片桃花林。十岁,练武入魔,师傅罚她自废武功,从此弃武从医。第一次葵水,她虽已熟知药理,医术有成,却对此不曾了解,只得请教于师:“师傅,徒弟腹痛难忍,且无故流血不止,是何病症,如何下药?”“今日饮温水养胃腹,红糖老姜二钱煎水服用减缓疼痛之感,一日三餐不宜辛辣油荤,七日后方自行痊愈。”“这伤口血流不止又当如何?”她认真记下,复问。“包扎。”师傅专注于泡茶淡然从口中轻吐出两字。她倏的小脸一红,这当如何包扎?
  •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作品系列

    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钱理群作品系列

    “中国教育怎么了?中国教育怎么办?”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超越教育而言教育”,内心深处始终情系教育。本书即为其对中国当下教育的细致观察与深入思考。全书首辑历陈作者参与中国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展示“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次辑进一步提炼“真正的教师”坚守的韧性与智慧。作者长期对中国教育保持清醒的思考与批判,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