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9600000037

第37章 学会自己做作业

学生做作业,天经地义,似乎没有注重的必要。其实并非如此,还有不少同学“不会”做作业。有的是属于认识问题,例如有的同学不知道做作业有什么用,只因为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做,抱着交差和应付的态度勉强去做。有的属于方法问题,例如有的同学课后不复习梳理,不理解消化就忙着做作业;有的同学课内课外作业做得很多,但收获不大,成绩提高不快。有的属于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问题,简单题会做,复杂一点的就不会做了。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做作业。

(一)明白完成作业的意义

(1)它可以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如果做作业很顺利,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预习、听讲和课后复习的效果是好的。反之,则说明对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因此,通过做作业可以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补救。

(2)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做作业时的思考,可以把混淆的概念搞清楚,把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来,把公式的变换搞熟练。总之,有利于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为自己的知识。

(3)可以培养思维能力。作业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必然会促使自己积极思考。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自己学会如何用新学到的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思维能力。

(4)做作业可以为总复习积累资料。做完作业后,不应当把它一扔了事,而应当进行定期的分类整理并批注说明。复习时,翻阅一下这些作业与批注,既方便省事又印象深刻。

(二)如何高效率做作业

(1)审清题意。审清题意是做作业十分重要的一步。拿到一个题目,首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难易程度如何。要逐字逐句把题目默读一遍或几遍,对题目中每一个概念,每一层语法关系,每一个关键的字、词,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搞清楚。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语文功底较好之外,还要对本学科的专用术语、字母代号的意义以及公式、法则、定理、定律等十分熟悉。同时让自己的思路顺着题目的路线思考。通过思考,准确透彻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分清已知条件有哪些,题目要求的结论是什么等。

(2)找寻思路。审清题意之后,就要利用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去寻找解题的思路。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执因求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眼睛盯着要求的结论,寻找道路前进,最后到达结论。第二种是执果索因,即结论成立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第一层条件),这些条件在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如果没有,那么使这层条件存在的条件(第二层条件)是什么?这样一层一层地追下去,直到追到已知条件全部有了为止。这样,已知条件和要求结论之间的道路就打通了。第三种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即从两头相向出发寻找,直到两下相遇接上头为止。在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有时要过几道关卡,方能打通思路。关卡一多,容易挡住人的视线;有时条件多,头绪多,显得乱,容易让人思维混乱,找不到头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分”和“联”的办法解决:“分”就是分解,即把一道题尽量分割解剖成几个部分,使之成为一道道小题目,然后再研究,各个击破的解题办法,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的解题思路。有时一道大题不好全分,只能分少部分出去,这时要先把分出来的小题目解决了,再解决核心部分。“联”就是联想,联想这个题目的有关部分在课本中的什么地方,与其有关的内容是什么?过去是否解过与其相同或相近的题目,那时候是怎样解的?如果能联想起有关的旧知识,那么与此题相应的规律、原理、原则、公式就会浮现在脑海中,通过推理可以从已知条件推出许多题目中没有直接给的新条件、新根据,从而为解题打开通道。“分”,是化繁为简,化大为小,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联”,是把不熟悉的题目化为熟悉的题目,做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地解题。

有时因为题目较复杂,为了思考方便,也可以把审题的过程画成简图,这实际上是一个运用学过的知识,把题目加工改造的过程。经过这番加工,直观明了,一道解题捷径便会出现在眼前了。

(3)认真答题。答题是把解题思路表达出来的过程。做题要做到保质保量,要求“一遍对”和“速度快”。“一遍对”指思维、表达和运算的准确性。不少同学通过审题找到了解题的正确途径,可是真的一动手,得出来的结果却常常不对。原因之一是平时练习不够,眼高手低。要做到一次对,特别应注意的是解题步骤不能跳跃,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演算,书写规范化。“速度快”,这是讲做题的效果问题,即在准确的前提条件下快速把解题过程书写出来。要想解题快,一要钻得深;二要格式一目了然,什么样的题,怎么样解,心中十分清楚,解题步骤该要的要,不该要的不要,书写干净利索;三要刻苦练,熟能生巧,巧能快也。

(4)仔细检查。这是保证作业质量不可缺少的一步。这一步的任务就是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作业做得对不对,这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检查的办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逐步检查法,就是从审题开始,一步一步检查。这种办法一般可以检查出计算、表达上的错误,但往往不能发现思路上的错误。重做法,即重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样。代入法,将计算结果代入公式或式子看看是否合理。例如解方程,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验算,就属于这种方法。

(三)花点时间作总结

作业做完后,应该花点时间认真回过头去总结一下自己的解题过程,很好地“玩味”一番。具体地说,应做以下几件事:

(1)订正错题。订正一道错题,比多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因为错处暴露了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弱点。不管是审题问题、计算问题、概念问题还是推理问题,经过更正后,可以补上自己的欠缺。更正错误时,最好用彩色笔把错误的地方勾画出来,在旁侧空白处注明正确答案。到复习时,看看经过自己更正的作业,就可以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不少同学,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或卷子发下来后,只看一下对错或分数就扔了,并不认真地去更正错误,这样就无法在复习时“提醒”自己,从而失去了错题对自己的警戒作用。

(2)比较归类,以少胜多。习题千变万化,数量繁多,有“题海”之称。怎么办呢?要善于将它们比较归类,也就是说,做完作业后,应当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又属于哪一种。要对做过的题目进行横向比较,找一找它们共同的地方。题目做得越多,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比较就越重要。总之,一个学生,如果在做作业时,善于把几种解法进行比较,找出“思路正确、方法对头、步骤简明”的最佳方案,并进一步通过比较把习题进行归纳,归入知识的体系中去,这样做一道题可以抵上做十道题、百道题。以后见到同类题,就可以很快地做出来,就是遇到综合题也可以通过分析而演变为熟悉的基础题,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的最好办法。另外,比较归纳分类的工作,要靠自己“亲自实践”,思考完成。别人总结出来的类型题可以参考,但不要去死背别人的结论,更不要在做题时死套。

(3)一题多解,一题多想。每做完一道题以后,要认真想一想:解这道题的方法和思路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道题能不能变一变?如果做这道题时能积极开动脑筋,把题目钻研透彻,做到一道题采用两种或多种解法,一道题引申出几道类似的题(一题多想),无疑会使你思路开阔,大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动练习课外习题

课外习题指课本和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的习题。做课外习题应量力而行,要把当天老师布置的或课本上题目做完,并且在完成第二天的预习任务之后再做。时间长就多做,时间短就少做,没时间就不做。有的同学热衷于做课外习题而影响了对课本的正常学习。正确的做法是:紧紧围绕当时学习的中心内容,选择一本深浅适度的习题集,利用学习的剩余时间,适当地做一些题目,以增加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开阔眼界,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在做课外习题时,方法上与做课内作业也不同。可以只看不写,对那些一看就会,或与课本上重复没有新意的题目应一看而过;对于那些自己从未见过,但利用课本上的知识又能解,且构思巧妙、别有新意、自成题型的题目就要认真地去做,把题目类型、解题思路与过程详细地写出来。不但写,而且还要认真总结,把它吸收到自己的知识宝库中去。就是这种好题、妙题,同一类型一般只做一个就行了,不要重复多做浪费时间。对于那些与当时学习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或者偏深必须用课本以外的新知识去解的,或者偏浅做起来没有意思的,或者思路十分狭窄的偏题、怪题,坚决不做。

(五)学会自己留作业

作业内容因人而异,作业量有时也因人而异,特别是同学们毕业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较好的习惯,一部分同学基础已较牢固,就没有必要非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任何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依据科学的学习方法,去为自己布置作业,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情况。

以课堂学习为主原则。任何脱离课堂的学习都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学习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只有充分利用课堂优势,才能取得更好成绩。

同类推荐
  • 所有苦,因为放不下

    所有苦,因为放不下

    放下,你将解脱烦恼,享受自在人生。放下,你将快乐淡定,心灵刹那花开。现代社会多变、喧嚣、繁忙,在各种忧虑与压力之下,我们的身体与心智都受到重压。我们如何提起?又如何放下?我们要如何来治愈内心深处的忧伤?山水禅修,圆融智慧,《所有苦,因为放不下》带领你走进心灵世界,感悟智慧之光,让你在豁然开朗之际体验身与心的和谐。
  •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本书通过对圣经的解读,揭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心灵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拥有只看到真善美一面的“独眼”,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善,这样的人生便会无敌!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使你的心态、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 圆通的活法

    圆通的活法

    本书从圆通是一种生存智慧、聪明的鱼儿藏水底、好性格是修炼的结果、磨平自己的棱角、好人缘才有好生活、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等六个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点评,诠释了做人处事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及如何掌握相关的处世技巧。
  • 社会警言

    社会警言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好业绩需要好心态

    好业绩需要好心态

    中国有一个词汇叫做“境由心生”大概的意思是说外在的一切都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做好一名优秀推销员的前提是端正自己的“心”,也就是摆正心态。心态对我们的思维、言行都有导向和支配作用。人与人之间细微的心态差异,就会产生成功和失败的巨大差异。从事销售工作的人们,往往要比常人面对更加复杂多样的竞争环境,要想走向成功,更需要培养健康成熟的心态,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种良好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业绩与生命质量。
热门推荐
  • 丹武圣帝

    丹武圣帝

    炼丹,我为圣。武修,我称帝!丹武同修,大道永恒
  • 论然并卵的多种攻略方式

    论然并卵的多种攻略方式

    这是蠢萌宿主带着自家逗比坑货系统作死地开启各种攻略方式的故事
  • 岁月与爱情

    岁月与爱情

    作品的内容以黄健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在曲折的轨迹上与亲兄弟黄庆、亲密好友黄贝贝、孔荷、梁静、柳桃之间演绎着爱情、亲情、友情之间复杂矛盾的脉络关系.;但主人公所经历过种种悲欢离合以及命运的沉浮之后;却更深层次显露出尘世生存的艰难、人情的冷暖、事态的炎凉和无法预测的况味人生......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这是一部让你触摸到历史人物体温的传记作品,也是最有态度的三国历史全景作品。《三国志》侧重于记载功业,《三国演义》侧重于描述战绩,都忽略了三国霸主作为普通人的性格心理和生活细节。“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陈瓷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挖掘出许多治史者未曾关注的历史细节,从人性角度生动再现了曹操、孙权、刘备、吕布、袁绍、刘表等三国霸主的人生历程,还原了既不同于《三国志》也区别于《三国演义》的全新三国史。
  • 极品杀手房东

    极品杀手房东

    回归都市的秦风发现自家房子住进了两个美女,阴差阳错下他开始了一条被彪悍的新生活,他发誓要多买几栋房子,然后多养几个女房客,以包租公的身份走上人生巅峰。
  • 江户川柯南后传

    江户川柯南后传

    江户川柯南恢复了自己新一身份,故事却没有停止,继续发生着。。。。
  • 侣岩荷禅师语录

    侣岩荷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另一片天

    另一片天

    当穿越女遇上宅男仙,霜羽看见一个落难的小姑娘,出于一个正直的修行中人,哪能见死不救,可是为什么那个小姑娘望着他的眼神会是那么灼热,好像要把他一口吞掉。
  • 天道战记

    天道战记

    小镇少年无忧成长,家族突遭惊变,方知自己身世,面对困境和血海深仇,坚定信念,不畏艰难,由祖传玉符得窥天道,加上天赋出众,天域求索,化世间万千道归天道,勘破万千法则玄机,学得万术归一,重回圣域,斩仇人,救家人,寻天道。
  • 斩华之战记

    斩华之战记

    火之国内有奸臣,外有强敌,内外受敌之时,看斩华怎样挽救国家,挽救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