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9600000052

第52章 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能力,也是人类最终走出动物界而成为人的最根本的能力。正因为人类具有创造能力,人类才得以不断发展、前进。

长江后浪推前浪,时代赋予我们将历史车轮向前推进的重任。为了人类的更加文明和昌盛,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

1983年3月5日,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同学们座谈。

丁教授说:“你们说喜欢物理。物理,应当靠自己学习。虽然,在学校受教育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的创造力。”有同学问:“那学校的培养就不起作用吗?”

丁教授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对一个人一生来说,学校培养毕竟时间较短,只能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以后能否成功,主要的还得靠自己的创造力。”

“我发现,学物理的人,不论怎样培养,学校教育的影响并不太大。你们看世界上得诺贝尔奖的并没有什么好的培养。从高的要求来说,我一向认为书本用途并不太大。虽然书还是要念的,知识的基础不可没有,但是念书的本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为,那样最多只能达到写书人的水平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创造力,并不在于把书本上的知识都背下来。”

丁教授还说:“在大学里,专业选得晚一些为好。数学多学一点很有用。我们强调创造力,但大学的基础还是要有的。”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84年5月初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少年班同学座谈时也说:“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是要能带头,而不是人家带头你跟在后面走。这里,关键在于学得活,面要宽,把学习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一种乐趣。”

“那怎样读书才好呢?我们总觉得对于书上写的不知道应该否定哪些?”一个同学问。

“最好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对书本进行否定。否定书本并不一定是创造力的体现。我从年轻的时候起,看书就是先看开头,再看结尾,然后想一想,这中间是怎么过来的。想出来也好,想不出来也好,再看书上是怎么写的。这个时候才能体会到这本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读书,不知道这本书好在哪里,等于没读,更谈不上利用读书培养创造能力。”

“这好比,我们下了火车到科大来,只要上了公共汽车,反正到科大下车,这条路线你并没有因为通过就能熟悉。因为,你是乘着车子走的。看书也是如此,跟着书中准备的‘车子’,从‘起点站’到‘终点站’,从开头到结尾,是不会熟悉所走过的线路的。一个定理,怎样证明,你可以自己做一做,再把你做的方法和书上的方法比一比,看看哪个好。这样看书,成了习惯,收益自然会大。”“当然,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每一样工作,都有一把钥匙。聪明,就是善于找到这把钥匙。”

(一)开发创造力的关键

创造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在创造活动或在创造力开发的过程中,创造,首先是思维的结果。所以,开发创造力的关键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1.用创造欲望来激发创造性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活动,总是在产生和形成创造欲望以后才能进行的。所有的新思想,归根结底,都是借鉴于旧思想的,都是在旧思想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东西,把它们结合起来或进行修改。如果是偶然做成的,人们会说你运气好;如果是计划地做成,人们便说你有创造性。

例如,擦字橡皮流通了差不多100年,到1858年,住在费城的海曼想到在铅笔顶端加上擦字橡皮,使用起来更方便,带橡皮的铅笔才问世。传统使用的锯,都是扁薄长形的金属片,而且利用人力来操作。1812年,美国一位名叫泰比达·芭碧的主妇,到她丈夫的水力磨坊中去看工人工作。她忽然想到,如果把锯的形状由长扁形改为圆形,可以利用水力推动操作,于是发明了圆锯。

因此要激发自己的创造欲望,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个强烈的愿望。强烈的好奇心、心理上的不满足、寻根式的追问、对已有产品的百般挑剔以及应用上的推广,对于创造欲望的产生和形成,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2.以创造兴趣来形成创造性思维

从创造欲望发展到创造兴趣是使创造性思维能够持续不断的重要环节。怎样培养和形成创造兴趣呢?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在形成创造欲望之后,所提出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太容易,使人感到一眼可以看到底,也不能太复杂、太难,使人处处碰钉子,无法实现;而是经过创造性思维之后,确有可能成功,兴趣也就随之产生。伴随着人的创造欲望得到充分的满足,兴趣就可形成。兴趣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激励创造性思维,使创造性思维在更高的思维效率水平上进入最佳状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道理也就在这里。

3.以创造性思维来开通创造思路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就是说,类比型的创造性思维会帮助我们将某个客体和思维对象相联系,从它们的相似关系中获得启发,打开思路。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方法

激发创造欲望并巩固了创造兴趣,创造活动就开始了。这时既需要创造性思维,同时又需要创造的技法,以便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效率,尽快获得创造性成果。

根据创造活动的性质,创造技法可分为技术创造的技法和理论创造的技法。

技术创造的技法,又叫发明技法。最常用的技法就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已经成型的产品“加”到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产品的技术创造法。

例如:椅子和充气车轮,这两种产品本来是相互没有什么联系的,现在把这两种产品“加”起来,就会产生带车轮的椅子;还可以考虑把车轮充气的原理加到椅子的坐垫上,可以产生充气式坐垫轮椅;如再采用其转动的原理,就可以产生充气式坐垫转动式轮椅,等等。

当然,这种“加”法不是简单地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合并到一起去。例如,把电视机和洗衣机“加”到一起,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实用可行的产品。所以,“加”是指本质上的相加,原理或功能上的相加。当决定相“加”之后,还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由“加”引起的一系列新的困难。由“加”的创造技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就有“减一减”、“缩一缩”、“扩一扩”、“移一移”、“代一代”等类似的技法。

理论创造的技法就是要敢于对已有的理论提出质疑和反问。法国作家左拉说过一句话:“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求尚未知道的东西。”所以,我们中学生不应当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做新的探索。

(三)学会捕捉创造中的灵感

在创造活动中,有时会碰到一种现象:人在科学、技术或文艺创作中,某些新的概念、新的设想、新的人物形象会突然产生。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灵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说:“灵感,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的高潮中,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它不是逻辑思维,也不是形象思维,这后两种思维持续时间都很长,以至人说废寝忘食。而灵感却为时极短,几秒钟,一秒钟而已。”

那么,灵感是不是完全不可控制呢?不是,肯定不是。钱学森教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不求灵感,灵感也不会来。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其他两种思维的苦苦思索来做其准备的。所以,灵感还是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大脑活动,是一种思维。”

既然灵感不是天生的,是一种思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捕捉灵感呢?由于灵感学还不像逻辑学那样成熟,目前我们能提供的还只是经验。通常人们认为应当做到下列六点:

1.长期地进行预备劳动

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对问题的长期探讨,是捕获灵感的最基本条件。这包括要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思考和艰苦的探索过程,有成功的经验,而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

2.珍惜灵感出现的最佳时机

经验告诉我们,灵感往往是在经过长期紧张思索之后的暂时松弛状态下产生,比如在散步时,或者是上下班的路上,或者是赏花、钓鱼、听音乐时。

3.原型启发是一条重要途径

有些日常的事物,经过长期紧张的思索之后,由于这些事物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相似之处,通过联想,给人以启发,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

4.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

按照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往往容易使思路闭塞和思想僵化。暂时把问题搁在一边,就可以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5.随时带着纸和笔

灵感的出现总是突然的,预料不到的。为了及时捕捉灵感,就要在灵感出现的时候立即记录下来,有时候记都来不及,就对着录音机讲述录音。

6.保持乐观镇静的心情

焦虑不安、悲观失望、情绪波动都能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影响创造性活动的进行。心胸开阔、乐观的情绪容易使人浮想联翩,创造性思维活跃,灵感往往会在这时光顾。最后,还要说一句,灵感只解决契机(指一事物转化他事物的关键),创造性成果还要在契机到来之后经过艰苦奋斗方可获得。

同类推荐
  • 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本书从一个员工经常遇到的66个问题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大量的案例也为众多奋斗在职场上的员工提供了借鉴。
  • 做上司“左右手”的8项修炼

    做上司“左右手”的8项修炼

    本书教你如何从一个普通员工变成上司身边的“红人”,变成上司的“心腹”,成为上司的左膀右臂,在职场中发挥作用,体现自我价值!如果现在的你很普通,那么,你必须力争上游,做一个好员工,因为这是开端,是成为上司心腹的最好的起跑点。而我们在本书要强调的是,上司的助手可以有很多,但得力的不多,即使得力的有一些,但“最给力”的绝对是个别。所以,你最大的机会就是做那个“个别的人”。
  • 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

    聪明的人敢于吃亏,睿智的人善于吃亏。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不能吃亏的人,在是非纷争中斤斤计较,只局限在“不亏”的狭隘的自我思维中,这种心理会蒙蔽他的双眼,势必要遭受更大的灾难。任何人都是在不断地吃亏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本书让你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学会了“吃亏”,你才能真正地踏上成功之路。
  • 一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资本(智慧生存丛书)

    人生要有资本,资本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没有人生资本,就很难生存于世,更不要说生活得有滋有味。人生的资本包括天赋、潜能、思维、行动、家庭和朋友等等,你拥有了人生的资本,你就会拥有充分施展自我的舞台,成为生活和事业双重幸福的拥有者!
  • 领导金口财

    领导金口财

    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都可以树立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事例说话,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告诉大家在讲话时,如何告别“领导忌语”、提高领导素质、优化领导环境、改进领导作风等等。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炼,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幻想世界之幻想之战

    幻想世界之幻想之战

    我爱幻想,一个个神秘的故事,一场场激烈的打斗,怵目惊心。我在幻想,我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我通过幻想进入了我的空间,开始了一段神奇、惊险的生活。
  • 傻瓜,你知道我爱你吗

    傻瓜,你知道我爱你吗

    “哼,本姑娘就是这么嚣张。”颜涵嫣霸道的对冷言道。“你看我,你看我,你还在看我,你再看我我就把你吃掉!”冷言同样不甘示弱。笨姑娘和霸道总裁的爱情就这么开始了.....(编编解释下,所有姓颜的都是颜涵嫣,颜涵曦和颜芷姗是忘记改回来的,宝宝们谅解)
  • 重生之三国谋士

    重生之三国谋士

    公元2899年末太阳联盟为了应对人口暴增,生存空间紧张全力发展虚拟技术,经过了一百年的开发研制出了一款名为世界的游戏,并且要求全民进入。切看李易带着十年的记忆回到了世界开服的前一天。我的敌人们你们小心了!我的朋友们你们欢呼吧!我将站在世界的巅峰!揭开那世界的秘密!想要讨论小说的来。群318746774
  • 帝皇的懒妃子

    帝皇的懒妃子

    最爱不健康食品的女主一朝被泡面噎死,这就是不真爱生命的报应!早穿一天,那就能逃走!偏偏穿过来的今天被送去暖床。千万保佑!夫君别做皇帝!不然自己又是一代祸水了~不是我故意气你的,你死之前就放生了我吧~---------作者不喜欢在书开始前就把人物朝代都介绍一番,想了解的慢慢看下去就是了PS。作者不是个好人。节操早掉光,看多了没节操毁三观别怪我。没事写着玩,第一次写穿越文。
  • 谋倾天下:妖孽皇子妃

    谋倾天下:妖孽皇子妃

    前世众叛亲离,今生必要谋倾天下。看平凡容颜下是倾国倾城,看懦弱之下是狡诈腹黑。世人皆说她为废物,可谁又知佳人一笑倾城。她将这江山玩弄于手间,笑谈半生。可那个说过要守护她一生的男人,却在被测出双灵后将她抛弃。“帝千殇,记住,今天是我不要你!从此如这发簪般恩断义绝!”话落,手中早已血迹斑斑。青丝吹起,背影苍凉而坚定。可为什么心恨那一人却三千青丝成雪。‘三尺青丝为君留,青落地地君已走。’到头来,只是一场局,那一夜,皇家血流成河,只为他一人。再将心冰封时,谁卖萌无害收养!谁又妖孽腹黑只为佳人一笑。“今生只为你放弃年华,陪你看天地浩大。”最后陪她浪迹天下的又是谁?(一对一,绝对宠文。)
  • 幻渺录

    幻渺录

    你我之间是一份万年不弃的契约。你在那边,我在这边,转眼间,相隔千年。
  • 君我来兮

    君我来兮

    她,只是一介臣子。他,却是一代帝王。他们,乃是青梅竹马。时隔八年,再度相见,是否还能如曾经一般?
  • The Thorn Birds

    The Thorn Bir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从容是一种境界,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珍惜当下,把握自好自我的心灵,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 君役江湖

    君役江湖

    一位孤苦的少年人,经历了家破人亡,亲人离散后巧遇名师,习的一身好武艺,并与机缘巧合之下得到宝刀和刀谱,成就了江湖上的少年高手,随之展开了争霸江湖的历程。